簡體版

第161章 超級大餅

寒假結束,學生開學了。

陳衛東走了,羅美也走了。

陳爸陳媽把兒子送到車站,又去了景秀御園。

新房子裝好了,床罩被褥鍋碗瓢盆什麼的還沒有,得買買買。

兩口子不知道買房子和裝修房子的錢是兒子出的,還以為全是姜苗苗出的錢,陳耀東也不讓姜苗苗說,兩口子覺得兒子既然已經想好要娶這姑娘,白得一套房子,剩下的這些東西就應該自己買,于是決定今天陪姜苗苗逛街,把該買的全部買齊。

到樓下時,姜苗苗已經等在樓下。

兩口子沒下車,姜苗苗上了後座,霸道就開走了。

陳耀東沒時間逛街,明天要搞簽約儀式。

大後天要招標,事情一件接一件,雖不至于焦頭爛額,但也沒多余的精力想其他的。

上午哪些沒去,就在公司和裴老頭捋了一下細節。

老頭這方面不用人操心,確實讓陳老板省心不少。

和官方溝通的妥妥當當,餃接的很到位。

好多東西甚至陳老板也不懂,到時只管听指揮就行了。

下午又听工程部的匯報,馬上要招標了,投標的單位多如牛毛,一部分工程是邀標,成本和利潤都很透明的工程陳老板不打算招標,直接拿出來找人干就行了。

或者照顧一下那些個關系部。

有技術難度的,才拿出來公開招標。

花的可都是他的錢,這方面陳老板一點不含糊。

盯的也緊。

工程那一套雖然不太懂,但認識的工程老板可不少,以前打麻將的時候,沒少听那些干工程的老板吹牛B,一些潛規則和門道多少還是知道一點的。

晚上應酬,回家的時候已經十點了。

喝了近一斤酒,腦袋暈乎乎的,進屋躺著就不動了。

姜苗苗費勁的給他月兌光,已經開始打呼嚕。

「老公?」

拍拍臉蛋,沒反應。

姜苗苗心疼的不行,聞著一身的汗臭味道,就忍不住皺了皺鼻子,把月兌下的衣服拿出去塞洗衣機,先接了盆水,把人拖到床尾,膝蓋以下部分耷拉下去,正好夠到水盆,把臭腳給洗了,然後費勁的拖回床上,洗了條毛巾沾著洗衣粉擦了好幾遍,才算消停。

一番折騰下來,姜苗苗累出一身汗。

沖了個澡出來,衣服已經洗好,全部拿出來掛到衛生間,然後關燈睡覺。

陳耀東睡的跟死豬一樣,一動不動,只有呼嚕聲。

姜苗苗知道他晚上應酬的啥人,所以心疼。

凌晨五點,陳耀東醒了。

是渴醒的,口干舌燥嗓子冒煙。

爬起來找水喝,把姜苗苗也弄醒了。

「你先睡,我去喝點水。」

陳耀東嗓子有點啞,沒有讓她起來,連燈也沒開,模著黑找到拖鞋出去,找客廳才把燈打開,連喝了兩杯溫水,才覺得嗓子舒服了些。

關燈回到床上,摟著姜苗苗繼續睡。

一覺睡到天亮,姜苗苗先醒了。

起來給他找衣服時,陳耀東也醒了。

宿醉懶床,有點不想起。

直到姜苗苗把早飯做好,才爬起來洗臉吃早飯。

上午要去市里出席簽約儀式,不然說什麼也不起來。

一邊吃著早飯,一邊問姜苗苗︰「東西買好沒?」

姜苗苗道︰「基本上差不多了,剩下的我慢慢再買。」

陳耀東道︰「哪天我閑了陪你去逛逛。」

姜苗苗眉眼彎彎的點頭,說了說昨天逛商場買東西的經過。

陳耀東吃完早飯就走了,直接去了市里。

上午十點。

市場里舉行了隆重的項目簽約儀式,市里出地,興邦農業公司全額投資,建設河西最大的農牧產品批發市場,在媒體的見證下,陳老板和市府大老板共同在投資協議上簽字。

不但市屬媒體全數到場,連省里的媒體也受邀而來。

相關報道當天晚上就發了出去。

省市各級媒體爭相報道,大談特談建設農牧產品批發市場對景安市做強做大農牧產業和疏通河西走廊農牧產品集散和物流輸運產業鏈條中將會發揮怎樣重要的作用。

重點突破了景安在招商引資上取得的豐碩成果,以及進一步健全完善農牧業基礎設施和興農富農、解決景安農牧產品流通不暢問題方面的決心和信心。

總之各種報道鋪天蓋地。

不少人都知道了陳老板。

親戚們知道了。

同學們看到了。

朋友也看到了。

多少知道點的親戚只是意外,不知道的則驚訝。

最驚訝的還是同學。

在景安的,不在景安的,幾乎所有高中同學都知道陳耀東發了財,但看了新聞才知道陳老板現在有多牛B,八個億的投資項目,都特麼能跟市老板簽協議了。

一時微信和QQ群熱鬧的不行。

陳耀東甚至還接到了幾個一直有聯系的同學的電話。

比如梁文靜,比如李成芳。

八個億是對外吹的,賣豬肉的都注水呢,這種事情當然也得注點水份。

不然怎麼能凸顯項目的重要性和市里招商引資的豐碩成果。

房地產不能算,基建也不能算,單純經濟建設領域,興邦農業的這次投資,可以說是景安這麼多年在支柱產業農牧業領域最大的單筆投資,委實值得大書特書。

不管招商引資,還是民生工程,都有很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毫不夸張的說,這是一筆豐厚的政績。

市里滿意,區里滿意。

領導們滿意了,陳耀東自然也滿意了。

參加完簽約市儀後,市府大老板專門留下陳耀東,跟他探討了一番企業的發展。

陳耀東心氣越發足,給大老板匯報了一下興邦農業的規劃,最後道︰「領導,我想做一家千億市值的農牧業公司,但是景安缺人才啊,領導能不能給解決下人才問題?」

「千億市值?」

大老板眼神動了下,第一反應是畫餅。

陳耀東點著頭,實話實說︰「我打算用五年時間,至少投入五十億對河西農牧業產品的生產、物流運輸、終端銷售進行全面整合,打通所有中間環節,形成從農民種植生產到終端直銷的一體化經營模式,然後利用兩到三年時間固本強基,實現盈利後,再借助資本的力量向北上廣深等純粹依賴外運農產品的一線城市擴張,將咱們河西的農牧產品推向全國。」

大老板問︰「資金能跟上?」

陳耀東點點頭︰「資金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人才啊,領導,咱們景安太缺人才,我想找個能頂事的高管都找不到,現在咱們廟小,外面挖人也挖不到,只能矮子里拔將軍,市里能不能給幫忙解決一下人才的問題?不然太拖後腿了。」

大老板心里跳了跳,資金沒有問題?

五年至少投五十億,對于景安這種的窮地方,甚至河西這樣的窮省來說,如果真有實打實的五十億資金投到農業上,絕對能產生巨大的化作反應。

興邦農業公司的經營模式他了解過,幾個億的投資都簽下了,怎麼可能不了解。

把所有中間商干死,最後一家獨大。

官方不怕企業一家獨大,越大越好。

甚至就算想讓一家獨大,好多企業也獨大不起來。

特別對于景安這種連個拿的出手的企業都沒有的窮市,更希望樹立個標桿,能有一家龍頭企業出來撐門面,真正把某一個行業做大做強,那才是最大的成績。

而至于那些中間商,說實話死就死了,其實沒人關心。

有時為了扶持產業做大,連農民的利益也不得不犧牲。

更不要說那些中間商了,賣不了菜還可以賣別的,東家沒飯吃了西家還能吃到。

真要是能扶持起來一家具有全省甚至全國競爭力的本地龍頭企業,犧牲那些小商小販算得了什麼,況且這只是正當商業競爭,你競爭不過死也是活該。

最近好多菜商上訪,大老板當然知道。

只不過這點小事還夠不上讓大老板親自過問。

從景安的利益出發,興邦農業真要是有那個資本實力把全省農產品市場洗一遍,壟斷省內的農牧產品終端銷售市場,市里就算明面上不支持,暗地里絕對全力支持。

畢業興邦農業是景安的本土企業。

本土企業要能做大做強,這可比招商引資來一大堆明星企業更能出成績。

畢竟自己孵出金鳳凰和種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的意義不同。

可是,這小伙子真有這麼強大的資本實力嗎?

大老板有點不敢信。

之前听人說過,興邦農業是重資產運營,除了最早開業的兩家門店,剩下的門店全都是直接購買店鋪,到現在已經砸進去六千多萬,更離譜的是竟然沒有銀行貸款。

大老板不知道興邦農業的資金從哪來的,這也不是他關心的。

他關心的是這個五年五十億是不是畫餅。

「資金真沒問題?」

大老板忍不住又問了一聲。

陳耀東道︰「沒問題,全是自有資本注入,當然如果市里幫忙協調貸款,興邦農業公司肯定會發展的最好,不知道市城有沒有這方面的政策?」

「這個以後再說吧!」

大老板擺擺手,思索了下,道︰「這樣,人才的問題好解決,回頭你先弄一個詳細的計劃我看看,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列上,我讓市里組織一個行列研討會,邀請一些行業專家和專業人士來交流交流,能不能招攬到人才就看你自己了。」

「謝謝領導,麻煩領導了。」

陳耀東忙點頭,政企一家親嘛!

就得解決實際問題,才是好領導。

大老板忍不住問了一句︰「你玉器生意做的很大啊,能抽出這麼多資金?」

陳耀東道︰「領導放心,我做的都是干淨生意,資金來源合法合規,絕對沒問題。」

大老板點點頭,不好再問,端茶送客。

千億市值有點懸乎。

不過真要能投進去五十億,在省內做大還有很有可能的。

只要做成省內龍頭,成績就不會差了。

只要不是太差,上市也不是沒有機會。

景安到現在還沒一家上市公司呢。

若能培育出一家上市公司,這個成績就更好了。

大老板轉了個念頭,就把這事放一邊,又琢磨起過幾天的動工剪彩。

下午。

陳耀東繼續應酬,物流中心的工程馬上要啟動,找上門的牛鬼蛇神越來越多,直到這個時候,他才發現整個景安就是一張巨大的關系網絡,把所有人都收在了里面。

好幾個億的大工程,委實牽動了景安不少人的神經。

但凡是有點關系的,無不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甚至就連省里都來了不少人。

要麼自認不凡,直接自報家門找上門來。

要麼拖關系找領導,走曲線救國。

又應付了一晚,實在有點煩。

第二天哪里都沒去,直接關在辦公室里,親自寫規劃。

陳老板的規劃粗暴簡單,可不是什麼詳細的企業規劃,大多只是個大概的方向,或者是目標,把所有東西捋了一遍,既定目標不變,又添加了一項內容。

老話說農牧不分家。

興邦農業公司現在就一條腿走路。

陳耀東在新的規劃里加上了牧業的內容。

說的高大上點叫作牧業板塊。

用白話文來說,其實就是想養豬。

還是之前陳蘭蘭的建議。

陳耀東覺得挺不錯,反正不差錢,那就多搞幾個產業。

反正都要做產業鏈,把養豬也做成一條產業鏈也不錯。

寫完之後,又跟裴老頭和王平安討論了一下。

王平安對陳老板的想一出是出有點無奈,但卻不敢說,本著做一個合格經理人的原則給提了不少建設性的意見︰「小規模養殖靠成本,大規模養殖靠管理,而即便是再怎麼精細化管理,也很難具備核心競爭力,除非能做成全產業鏈。」

陳耀東道︰「說說你的想法。」

王平安道︰「現在養殖業的成本已經很透明了,大規模的養殖,要麼在精細化管理上下功夫,要麼在全產業鏈上想辦法。靠精細化管理降成本存在天花板,因為產游的產業鏈並不受控,有些成本是沒辦法控制的,所以只能搞全產業鏈,我知道內地有些大型農牧企業做的不錯,但沒具體研究過,只知道好多養豬的大企業都有自己的飼料加工廠,甚至有些農民辦的小養殖場自己在種玉米做飼料,我覺得可以往這方面考慮發展。」

陳耀東道︰「你先回去好好研究一下,給我拿個具體點的規劃出來我看看。」

王平安接下了任務。

陳耀東又對裴老頭說道︰「裴總跟市里溝通下,先把地皮給落實一下。」

裴松年問︰「打算拿多少地皮?」

陳耀東道︰「一萬畝吧!」

「……」

裴松年都愣了一下。

王平安也愣了一下。

這胃口也太大了吧?

裴松年忍不住問道︰「陳總打算養多少豬?」

陳耀東道︰「要麼不養,要麼就直接大干,養個萬把頭豬有什麼意思,按照年出欄一百萬頭的規模去規劃,野頭灘那麼大地方,地皮不要白不要。」

王平安忍不住說道︰「年出欄上百萬頭的規模和幾萬頭規模,難度不可同日而語,如果不做全產業鏈的話,很難做起來,要解決的問題也會很多。」

陳耀東道︰「又不是讓你一天把羅馬建起來,人家蓋樓的都還分幾期工程呢,可以分幾個不同的階段去做,規劃是規劃,現在先把地皮拿下,別等後面做起來了再拿地皮。」

裴松年道︰「野牛灘的地再不值錢,一萬畝地也得幾千萬了。」

陳耀東道︰「幾千萬不多,我在魔都買了個大別墅,裝修一下還得幾千萬呢,不要擔心錢的問題,地越多越好,好像市里在這方面還有政策支持,順便咨詢一下,能省就省。」

裴松年驚訝道︰「陳總在魔都買別墅了?」

王平安也驚訝,這事他們可不知道。

陳耀東點點頭︰「年前去處理生意,在那邊買了個別墅,以後你們過去旅游,可以過去住上兩天,不過裝好的話估計要到下半年了。」

裴老頭笑著說︰「行,以後有機會一定去魔都體驗一下陳總的大別墅。」

王平安也有這心思,也不再為陳老板操心資金問題了。

這明顯是個不差錢的主。

作為一名合格的打工仔,要考慮的是如何把老板給畫的餅變成現實。

這才是自身的價值所在。

王平安還有點振奮,陳老板這麼財大氣粗,只要把企業做大了,好處還能少的了?

若將來有一天,興邦農業真的上市,陳老板能不分點股票?

越想越覺的有盼頭。

這可比之前那個連花個十萬塊都要斤斤計較一番的農業公司強多了。

陳老板也比之前那個連多買幾包打印紙都要嘮叨的老板有格局多了。

這才是干大事的人。

張口就是上萬畝地,怎不讓人振奮。

下午,陳耀東接上姜苗苗去了火車站接人。

姜苗苗三叔姜有信來了景安。

隨行還有兩人,一個預算員,一個技術員。

姜有信四十歲左右,身高有一米八,比姜爸要高點。

不過很瘦,細的跟竹桿似的。

「小叔,這是陳耀東。」

「耀東,這是我三叔。」

姜苗苗給雙方介紹。

陳耀東很客氣︰「姜叔叔好。」

帶了一個姜字,明顯和對待姜爸時有區別。

「好好,小陳一看就是做大事的。」

姜有信很熱情,提著陳耀東的手使勁晃了一下。

還不忘夸獎姜苗苗︰「還是苗苗眼光好,以後得幫我多教教芸芸。」

姜苗苗沒謙虛,坦然接受了表揚,又問︰「小叔,芸芸開學了沒?」

陳耀東笑呵呵,招呼了下兩個明顯是跟班的年輕人。

姜有信道︰「開學了,我和你嬸嬸可算解月兌了,養了十八年,總算上大學了。」

姜苗苗笑吟吟︰「小叔,你這話要是讓芸芸听到了可得傷心。」

姜有信滿不在乎道︰「听到就听到了,當著她的面我也這麼說的,你又不是不知道,那丫頭有多叛逆,我說她一句,她能頂回來十句,要不是親生的,我都不想養了。」

姜苗苗只能笑,這種話不太好接。

只能說教育方式不一樣,最終的結果也不一樣。

說了幾句,一行六人去了停車輛。

小張一直跟在後面,沒怎麼吭聲。

姜有信上了陳耀東的車,隨行的技術員和預算資料員則上了小張的車。

先去景秀御園,陳爸陳媽在家等著呢。

這是親戚,姜苗苗的親叔叔,不能直接送酒店,肯定要先去家里。

陳爸陳媽也得出面接待,不能讓人覺得陳家人不熱情。

畢竟要娶姜家的閨女呢!

到了景秀御園,客氣一番在客廳坐下。

姜有信見識廣,陳爸陪了聊了幾句就沒啥話了。

基本還是陳耀東陪著聊,陳爸偶爾插兩句。

和姜爸姜媽說話時要謙虛再謙虛,招呼姜有信又不一樣。

該露實力的時候陳耀東可不含糊。

喝了杯茶,坐了一刻鐘,下樓去吃飯。

要是來的姜爸姜媽,那肯定要在家里招待。

可來是的叔叔,還是個老板,家里就有點不太周到,所以還是放到了酒店。

陳耀東在景興大酒店訂了桌,到的時候太陽已經落山了。

聊了幾句等菜上來,就把酒打開,酒店提供的飛天茅台。

陳耀東倒上酒,先敬了一圈。

姜有信酒到杯干,喝的很是豪氣。

等菜上來,邊吃邊喝邊聊。

姜有信很是敬了陳爸陳媽幾杯酒,羨慕陳爸陳媽生了個有本事的兒子。

夸的陳耀東都有點飄飄然。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

陳耀東才主動問到了正題︰「姜叔想干多少工程?」

姜有信笑著說︰「什麼都行,有活干就行。」

陳耀東道︰「姜叔哪方面比較拿手?」

姜有信道︰「土建和建築工程我都很拿手。」

陳耀東點點頭,沒有再問。

酒足飯飽,把人送到酒店套房,下樓回家。

陳爸的車留下,暫時給姜信在景安出行用。

小張送陳爸陳媽回開陽,老杜則開陳老板的車送回景秀御園。

車上。

陳耀東握著姜苗苗的手︰「苗苗,你三叔和咱爸咱媽觀念區別有點大啊!」

姜苗苗道︰「我小叔沒念幾天書,十幾歲就出去闖了,觀念肯定和我爸不一樣,和你二堂哥的觀念差不多,不過人很大方,一直對我挺好,你是不是很為難?」

「沒有!」

陳耀東道︰「一點工程有什麼好為難的,給誰干還不都一樣,給你小叔干,難道他還好意思給我偷工減料?別多想了,我心里有數。」

「嗯!」

姜苗苗輕輕嗯了聲,頭靠在他肩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