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51章 買內衣我陪你去

陳耀東很喜歡畫餅,但畫餅和做規劃是兩碼事,市里對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定位是集物流商貿和農牧產品批發為一體的現代化物流中心,口號喊的挺大,但一個現代化的物流中心應該是什麼樣子,陳耀東也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只能靠有限的見識去想象。

手下的這幫人就更是歇菜。

好歹他這個老板見的見的比較多,想的也比較遠,還敢憑空想象一下。

可手下這幫人想象力就太貧乏了。

指望這幫人能做出一份長遠規劃,那和指望小姨子生兒子沒區別。

提了一堆要求,曹興平和謝金才記了一堆,完全就是趕鴨子上架。

還是缺人才啊!

陳耀東很頭疼,不是舍不得高薪,而是景安這地方實在沒有高水平的人才。

也留不住高水平的人才。

學歷高的不是沒有,景安這些年也引進了不少研究生,但學歷和人才劃不上等號,學歷只是個敲門磚,而且他的廟太小,那些研究生還真看不上他這小廟。

真想找幾個高學歷,也能找的來。

直接年薪十萬,還是會有人來的。

問題是不值這個價,學歷再高發揮不了作用也沒屁用。

說白了還是廟太小,對人才沒有半點吸引力。

在辦公室討論了近三個小時,一直討論到下午三點半,把腦子里的點子和有限的想法全部榨干後,交待曹興平盡快把方案整理出來,陳耀東下樓去了店里。

最近事情越來越多,他都沒有多少時間去店里了。

規劃再好,各個門店才是核心中的核心,不能不上心。

先就近去了水榭花都店,下午人不算多,只有十來個人在轉悠,店員都比較閑。

陳耀東轉了圈,到了大肉攤子前。

陳蘭蘭把大肉攤子弄起來了,雇了兩人,一男一女。

分好和豬肉擺在一溜長長的冷櫃里,和超市沒兩樣。

瞅了一眼價格,從七塊到九塊不等,價格不貴。

今年豬肉價格漲了,去年八塊左右,今年已經漲到九塊。

轉了一圈出來,陳耀東才問陳蘭蘭︰「一天能賣幾頭豬?」

陳蘭蘭道︰「能賣三頭。」

陳耀東道︰「兩個小區幾萬人,一天才賣三頭豬?」

陳蘭蘭道︰「還有農貿市場和超市呢,農貿市場好多賣的都比我們便宜,還有超市也經常搞活動,我們平均才賣八塊,一斤只能掙五毛錢,一頭豬只能掙一百塊錢,再便宜的話就只能賠本賺吆喝了,豬肉本來利潤就少,賠本賣的話可比菜賠的多。」

還是成本問題。

陳耀東問︰「你有什麼想法沒有?」

陳蘭蘭弱弱道︰「能不能我們自己養豬自己賣?」

陳耀東點著頭︰「行,我建個豬廠,然後你去當廠長。」

陳蘭蘭傻眼了︰「我沒養過豬啊!」

陳耀東鼓勵道︰「你媽剛把你生下的時候你也不會說話啊,還不是慢慢學會的,沒有人天生什麼都會,都是靠後天學的,好好學,我對你有信心。」

陳蘭蘭沒听出他是開玩笑,頓時愁的不行。

雖然沒養過豬,但見過別人養啊!

那玩意哪是人干的,一身豬糞味。

算了,咱還是老老實實當個店長就行了。

陳耀東又去了華辰小區,華辰小區的店也開始營業了,裝修拖了一個多月,上個星期才正式營業,一共七個人,王雪梅當上了店長,感覺走路都帶風。

這女人可比陳蘭蘭厲害多了,把幾個店員訓的溜溜的。

很有店長派頭。

店里布置的比水榭花都店要好點,各個區域分開,比如蔥姜蒜等單獨一個區域,茄子辣椒西紅柿等又是另一個區域,土豆胡蘿卜等能長期存放的又是一個區域。

而且收拾的很干淨,擺放的也很整齊。

比如黃瓜,全部是尾巴朝外,而不是亂糟糟一堆。

看上去挺舒服,說明真正用了心。

陳耀東邊看邊點頭︰「搞的不錯,繼續努力。」

王雪梅一直跟在他身邊,時刻觀察他的臉色,見陳老板點頭,就松了口氣,道︰「我們價格便宜,現在華辰小區基本上都知道了,上個星期開業到現在營業額一直在上漲,昨天已經漲到了八千,其中豬肉佔了三千,下個星期肯定能上萬。」

「你覺得上限是多少?」

陳耀東問,幾萬人的小區,就算只有三分之一的家庭做飯,也不止這點,畢竟其他東西都可以不消費,但飯不能不吃,現在全是大棚菜,菜價已經起來了。

日營業額破萬只是個起步。

王雪梅道︰「我覺得能到三萬。」

陳耀東問︰「成本呢?」

王雪梅道︰「豬肉一斤只賺五毛錢,現在也就剛夠兩個店員的工資,蔬菜去掉損耗的話現在還在虧本,我大概算了下,一天要虧掉一千塊錢,主要是價格定的太低,現在要跟華辰小區那些小商店和附近的農貿市場超市打價格戰,等把那些小商店干倒,可以適當的往上調一下價格,應該可以有點盈余;糧油米面那些和超市持平,毛利在10%到20%,不過出貨量太小,綜合下來進出成本也就剛剛保平,其他還是虧本的。」

「不錯!」

陳耀東道︰「剛開業能保平就可以了,慢慢來。」

王雪梅道︰「還有幾個問題,我覺得要給你說一下,最近上的菜壞的太多,昨天上的一袋子土豆里還有石頭,好多菜擠壓的太多,放不住,損耗下不來。」

土豆里摻石頭這種事陳耀東听過。

農民也不全是老實人,有那不老實的同樣也會坑人。

土豆里摻石頭,給綠菜噴水加重等等手段屢見不顯。

陳耀東問︰「給老杜反應了沒有?」

王雪梅道︰「反應過了,但大批量上菜沒辦法一個一個拆開檢查。」

陳耀東嗯了聲︰「回頭我問一下。」

王雪梅道︰「還有市場部的那幾個人瞎搞,今天給我報的附近農貿市場和幾家超市的菜價單子有問題,上午那會人少,我自己到附近的超市轉了轉,發現好多菜價跟他們給我報的出入很大,我懷疑他們根本就沒有下去調查,隨便弄了一個應付差使。」

陳耀東驚訝了︰「還有這事?」

王雪梅不怕得罪人,告狀告到底︰「剛開始的時候,我還在水榭花都店,市場部那些人一天報好幾次價格,後面就報的少了,一天最多報兩次,現在一天就報一次。」

「我知道了。」

陳耀東點點頭,沒說什麼。

市場部那幾個人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他不止一次看到那三人模魚。

只是沒想到會這麼嚴重。

連報的菜價都弄虛作假,確實太清閑了。

話說回來,還是沒人管造成的。

部門沒有個帶頭的,就是一盤散沙。

可市場部那幾個人,沒一個讓他滿意的。

吳婷婷就不用說了,玩都玩不明白。

有人管著還行,沒人管肯定會放羊。

那兩小伙子也沒一個上進的,都是混吃等死之輩,爛泥扶不上牆。

在店里呆了二十幾分鐘,陳耀東又親自到附近幾個賣菜的商店親自看了看。

買菜的人不多,而且還有商店主在罵他。

當然不是指名道姓,而是罵的興農綠色超市老板。

罵就罵吧!

反正也不少一塊肉。

陳耀東心情不錯的離開華辰小區,去了駕校。

把姜苗苗接上,又去了一家茶府,要了個包廂給陳二哥和薛丘明打電話。

姜苗苗看著他打完電話,才道︰「親愛的,我想買個電瓶車用。」

陳耀東納悶了︰「買那玩意干嘛,駕照拿上了給你買個車。」

姜苗苗道︰「現在出門不方便啊,你也有事,天天讓你接送也怪麻煩的,我買個電瓶車去學車也方便,等拿上駕照,再打電瓶車給阿姨用去,我看你家阿姨電瓶車很破了。」

電摩是挺方便。

可是,壓根就沒必要啊!

陳耀東道︰「別買,這都冬天了,騎那玩意太冷了,我送你吧,或者你打D過去,中午下午我去接你,走不開的話讓曹興平或者小張去接。」

姜苗苗沒堅持,本來就只是個想法。

陳老板不讓買就算了。

再說冬天騎電摩也確實挺冷。

等了半個小時,薛丘明和她媳婦兒郭小玲先到了。

結了婚就是不一樣了,被滋潤的水女敕水女敕的。

「打算啥時候出去?」

讓了幾句坐下,陳耀東問薛丘明。

結婚前就吵吵著要出去打工,這都又要年底了還沒動靜。

薛丘明道︰「這都馬上過年了,明年出去。」

陳耀東問︰「準備去哪?」

薛丘明道︰「我家有個親戚在南海,去南海學廚子去。」

「學廚子?」

陳耀東驚訝的不行,這跨行跨的也太大了。

去年這位二表哥的理想還是做一個媒體人。

今年就想學廚子了,還真是……

薛丘明道︰「咋了,別看不起廚師,現在的廚師收入可不低。」

陳耀東連連點著頭︰「當個廚師確實挺不錯的。」

頓了一下,又問︰「要不要我給你找個活?」

「滾蛋!」

薛丘明道︰「打死哥不給你打工。」

陳耀東豎個大拇指︰「還是丘明哥有骨氣。」

薛丘明懶洋洋地道︰「我窮的也就剩下這點骨氣了。」

郭小玲挺內向,話不多,有一搭沒一搭的和姜苗苗聊。

薛丘明問︰「小姜駕照學的咋樣了?」

姜苗苗說︰「正在學。」

薛丘明就問陳耀東︰「你準備給小姜買個啥車?」

陳耀東道︰「法拉利如何?」

薛丘明無語了一下,才吐了口氣︰「你有錢你牛B。」

姜苗苗連忙道︰「我不要跑車?」

陳耀東也沒跟她商量過這個,問︰「你想要個啥車?」

姜苗苗道︰「我買個二十萬的那種SUV就行了。」

陳耀東點點頭,這個以後再說。

二十萬能有啥好車,但當著薛丘明的面討論這個不太合適。

有炫富的嫌疑,還是別刺激薛二哥了。

等了一陣,陳二哥和劉燕也到了。

陳耀東招呼服務員上菜,又問陳二哥︰「今年生意咋樣?」

「就那樣!」

陳紀東點了根煙,道︰「還不去年了,這生意是一年比一年難做,好多人跑到店里當著我們的面在淘寶網上看價,狗日的都是被網購禍害的。」

陳耀東道︰「去年生意不差啊?」

陳紀東道︰「把你的刨掉,去年不如前年,今年不如去年,一年不如一年。」

陳耀東道︰「淘寶上東西便宜,實體店的太貴,你說以後有沒有可能實體店被開網店的徹底干倒,全都跑去開網店了,街上那些鋪面全關門?」

「想屁呢!」

陳紀東道︰「便宜沒好貨,淘寶上全是假貨,不是所有人都貪便宜。」

陳耀東也看不清楚,就不再說這個,問︰「今年能掙五十萬不?」

陳紀東有點不開心,道︰「掙不上那麼多,估計三十萬撐死了,尾貨剩的太多,不太好處理,你哪天有時間,去給我賣幾天貨,把那些尾貨處理一下。」

陳耀東手一抖,被開水燙到,連忙放下杯子擦了擦︰「我這都忙的中午加班呢,哪有時間去給你賣貨,我魔都的店還雇人給我看呢!」

陳紀東不死心︰「我咋就不信你天天忙的中午加班,哪天有時間給我賣上半天。」

陳耀東只能推︰「那等有時間再說。」

還讓他賣罩罩?

見鬼去吧!

身家都上億了,還去賣罩罩多掉份。

陳紀東問︰「听老大說你要搞個上億的大項目?」

陳耀東點點頭︰「正在跟市里談呢!」

陳紀東咂著嘴︰「媽蛋的,忽然發現有點看不懂這個社會了,你小子去年才畢業,這就要搞上億的項目了,有那麼多錢去北上廣買房子多好,真是搞不懂。」

陳耀東道︰「想不想入股,現在還有機會?」

「入個屁!」

陳紀東道︰「我這點身家可經不起你折騰。」

不入算了。

機會給你了抓不住,怪不得別人。

吃過晚飯聊了一陣,各回各家。

姜苗苗上了車,上下打量陳耀東︰「親愛的,我有點好奇你是咋賣女性內衣的?」

陳耀東道︰「那咱明天去二哥店里我給你演示一下?」

「好啊!」

姜苗苗眉眼彎彎道︰「你臉皮這麼厚,是不是賣內衣練出來的?」

陳耀東連連點著頭,供認不諱︰「這個確實是,哪天買內衣我陪你去。」

姜苗苗忙推辭︰「不用不用,我自己去就行了。」

陳耀東道︰「咋了,我都沒不好意思,你還不好意思啊?」

姜苗苗點著頭︰「當然了啊,我可沒那麼厚的臉皮。」

陳耀東模模頭︰「我給你買。」

姜苗苗忙搖頭︰「別給我買,讓別人知道了多不好意思。」

好吧!

臉皮也太薄了。

次日一早,把姜苗苗送到駕校,陳耀東就去了公司,接上裴松年去了市里,老頭還是比較靠譜的,昨天打了電話,約好今天一上班去見市領導。

今天見的不是副職,是市府大老板。

大老板挺隨和,氣度雍容。

不像下面的有些人,官不大架子卻不小。

隨便聊了幾句,大老板直接切入主題問︰「政策市里可以考慮,不過就我所知,那個批發市場建起來三個億估計不夠,听說要四五個億,興邦農業公司資金能跟上不?」

陳耀東道︰「領導放心,資金沒有問題。」

大老板問︰「听說你在魔都還有其他的事業?」

陳耀東道︰「做點玉器生意,不過重心還在景安,我想在家鄉踏踏實實做點事,會陸續把魔都的利潤抽出來投到景安,以後還得領導多多支持。」

「不錯,咱們景安就需要小陳這種有理想、有情懷,心系家鄉的青年企業家。」

大老板听了很高興,把外面掙的錢拿回家鄉來投資,不管目的是什麼,這種行為都值得鼓勵宣揚,景安人在外地發財的不少,要都有這種精神,把外面掙的錢帶回家鄉投資,景安何至于發展經濟這麼難,心情大好地表揚了陳耀東幾句,最後說︰「這樣,回頭市里再開個會研究下,看能不能再多給你點政策上的支持,不過項目必須要先落地。」

陳耀東保證道︰「沒問題,領導放心,只要市里定下,我這邊資金就能到位。」

大老板喝了口茶道︰「好,我盡快督促相關部門落實。」

陳耀東識趣地起身告辭,心里還琢磨市里能給多少好處。

要說這個項目,就算市里不給政策,他也得干。

畢竟這可是個控制景安農牧產品流程的好機會,單是對蔬菜價格的話語權,就是他壟斷景安蔬菜市場最重要的一環,不然就算控制了終端零售市場,也得被人制肘。

可該要的好處還是得要。

不能一副財大氣粗的樣。

那和肥羊沒啥區別。

只要把這個批發市場建起來,就可以把那些批發商捏在手里。

敢不听話試試?

在自己的地盤吃飯,想揉圓還是捏扁還不是一句話的事。

只要把這些菜商控制住,干死那些超市和農貿市場就更簡單。

從市政府出來,陳耀東叫來曹興平,又去看了看新買的店鋪。

這兩個月不計成本大把撒錢,溢價買下了二十多家門店,就等肯提遍地開花呢,有三家門店十二月份到期,剩下的要等到明年,曹興平最近壓力可不小。

下午,陳耀東見了個人。

從超市挖了個人才,叫王平安,三十出頭,八零年的大專生。

之前在一家農業公司擔任高管。

陳耀東聊了聊,讓他辦完辭職過來。

晚上,召集所有人開會。

本來說了裴松年不用參加的,不過老頭很有紀律意識,從來不搞特殊,主動留下參加了會議,搞的陳耀東有點難受,本來他打算要罵罵人的,可老頭坐在一邊他也不好罵啊!

三個店十五個店員,再加上各個部門的人,不知不覺人數竟然超過了三十。

會議室都快坐滿了。

會坐開始之前,陳耀東打量著畏畏縮縮坐在後面的店員,跟坐在前面拿著本子和筆一副認真開會模樣的辦公室人員形成顯明對比,就不由暗暗搖頭。

店員的文化層次還是低了些,叫來開會實在沒什麼作用。

但該教育還是要教育的,總得給下面的人一個學習上進的機會。

「今天開會主要說問題,你們各個部門的負責人或者臨時負責人和幾個店長,都說說我們現在的工作還有哪些問題,說公司的也行,說你們自己的也可以,財務先帶頭。」

陳老板開了聲,會議就算正式開始。

被點到名的劉慧萍腦筋急轉,只要硬著頭皮先說。

之前一點準備沒有,壓根不知道開會的內容。

忽然讓說問題,只能說些平時遇到的雜七雜八的小問題。

然後是政行口,曹興平也說了一堆。

到了市場部時,陳耀東讓市場部的三個人全部說。

結果吭吭唧唧半天沒說出啥,陳耀東也沒說,讓采購說。

采購也是光桿司令,就一人,叫李培東。

平時就跑個腿,算個賬,寫個單子議個價什麼的,暫時一個人就夠了。

各部門說完三個店長開始說。

陳耀東听的很滿意,幾個店長可比辦公室的這幫人有出息多了,雖然說的問題都是些小問題,但卻提出了改進意見,意見提的好不好先不說,至少說明平時都在思考。

這就比較難得。

等王雪梅發言,陳耀東就更高興了。

「我覺得有兩個問題必須要解決好。」

王雪梅精神抖擻道︰「第一個是成本問題,現在我們的好多菜都不是本地的,比如蒜苔和西蘭花這些,這些景安沒有暫時沒有辦法,但芹菜、蒜苗這些東西景安下面的縣有,芹菜高寧就有,能不能直接去高寧采購?蒜苗南平有,能不能直接去南平采購?當然我只是舉個例子,景安不種的菜有很多,直接到下面的縣去采購肯定不能只采購這兩樣。」

「第二個是效率的問題,我覺的與其專門讓人天天去超市農貿市場打探蔬菜價格,還不如給那些超市賣菜的給一點好處給我們當內應呢,這樣成本還少。」

市場部的三人臉瞬間就綠了。

這泥瑪說的是人話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