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章 書白念了

景安是個純粹的農業城市,沒有礦產資源,也沒有工業和高科技,唯一能養活人的就只有還算肥沃的黃土地。土地資源充足,農民們就不願意背景離鄉出去打工,種地之余再抽空打點零工,一年下來少的收入兩三萬,多的五六萬,日子到也還能過得去。

陳耀東睡醒的時候,已經快六點了。

父母還沒回來,洗了把臉出門,街上冷冷清清的,一個人都沒有,現在不是農忙,好多人出去打零工去了,要不是大半人家的煙囪里冒著煙,還以為村子沒人了呢。

開陽村是八十年代新建的村子,規劃的挺整齊的,不像一些老村子亂七八糟,房子蓋的東一院西一院,三隊四十幾戶人家都在一條街,寬闊的柏油馬路兩邊各二十多戶。

門挨著門,牆靠著牆。

甚至隔牆都是共用的,老王打洞很方便。

到幾個發小家轉了圈,人都不在,年輕人都進城了,留在農村的基本上都是五零後六零後和七零後,八零後也有幾個,至于九零後,只有那麼兩三個,不是麻子就是瘸子。

轉了一圈回來,陳耀東才想起一個問題。

睡覺的時候好像拿著那個木頭佛,起來的時候好像沒看到。

在炕上找了找,竟然沒有,多少有點兒納悶,但也沒放在心上。

看看時間,已經六點半了,就給陳媽打了個電話,七點才回來。冰箱里翻了下,有雞肉和豬肉,菜不用買,一畝多地的院子,基本上家家戶戶院子里都有菜地。

陳耀東會做飯,雖然手藝不咋樣,但炒幾個菜還是沒有問題的。

在院子里摘了把豆角,炒了一大盤豆角炒肉。

農民自己種菜,不但能降低生活成本,而且能吃到好東西,比如豆角,陳耀東只摘粗細和衛生筷差不多的,長到中性比粗的老豆角種菜的農村人基本不吃。

可是到菜市場去看看,賣的基本全是長老的。

菜剛出鍋,大門咯吱咯吱響起,爸媽回來了。

陳耀東把燒開的水倒進煮面的鍋里,出去看了下,爸媽正在院子里收拾,包裹的嚴嚴實實的,一身土,陳媽正拿個條帚在陳爸身上拍打,塵土飛揚的。

「爸,媽,回來啦!」

陳耀東招呼了一聲,問︰「摘個辣椒咋弄的這麼髒?」

「地里太髒。」

陳建斌應了聲,問︰「牛喂了沒?」

「喂了。」

開陽三隊多數人家養牛,算是個副業,家里養了四頭母牛,每年能下四頭小牛,喂上半年多賣掉,公的能賣個五六千塊,母的四五千塊,一年下來也能創收兩萬塊。

去掉成本,也就一萬多。

成本就是飼料,不過農民都精打細算,草料主要還是玉米秸稈,這玩意不花錢,都是自家地里的,飼料給的並不多,要考慮成本,四頭母牛一年的飼料錢不到六千。

收拾了下吃飯,陳媽挺高興,兒子還知道做飯了。

陳建斌一邊吃飯一邊問︰「回來干啥,咋不在西京找個工作?」

陳耀東道︰「西京工資太低,一個月兩千來塊錢,還不管吃住,得自己租房子,根本就存不下什麼錢,再說給人打工沒意思,我想自己干點啥。」

陳建斌問︰「你想干嘛?」

陳耀東道︰「我覺得包上一百畝地種地也比給人打工強。」

陳建斌道︰「你上了趟大學,到頭來回農村種地?」

陳媽也忙附合︰「就是就是,人家上大學都去坐辦公室,風不吹日不曬雨不淋,干淨又體面,哪有上完大學來種地的,可不得被人笑話。」

陳耀東道︰「爸,媽,這都是老觀念了,現在都什麼年代了,人家北大清華畢業的都回老家養豬去了,現在都是企業家了,你們別老是用老眼光看問題,再說了,誰說坐辦公室就好了,都是給人打工的,一個月兩千來塊,沒你想的那麼好!」

陳爸陳媽嘆氣,兩口子老實人,一輩子沒啥見識,說道理說不過兒子,可就是覺得上了四年大學,到頭來卻回來種地,太掉份了,被笑話是肯定的。

陳媽甚至覺的,早知道大兒子這麼不靠譜,當初就不讓上大學了,白花了好幾萬,還浪費了四年時間,學個廚子或者修理工也比種地強,現在廚子挺吃香的。

陳耀東問︰「爸,咱們這的地租的話一畝地得多少錢?」

陳建斌道︰「五六百吧!」

陳耀東算計道︰「去年咱們一畝地落了一千六,去掉六百塊錢的地租,一畝地也能落一千塊,包上一百畝地一年能落十萬,可比給人打工強多了。」

陳建斌道︰「哪里有那麼簡單,那是精耕細作,我們家算都是最高的,村上多的人家才落了一千二三左右,那些種的不行的還不到一千塊,我們二十幾畝地,我和你媽都有點種不過來,多了哪能種的過來,那些包地種的大戶一畝地能落五百塊就不錯了。」

陳耀東道︰「肯定不能指望你和我媽啊,一百畝地肯定要雇人干。」

陳建斌道︰「這兩年人工越來越貴,雇人干要不少錢,再說哪有那麼容易,花錢雇來的人干的活哪有自己干的好,地里的雜草都給你拔不干淨。」

陳耀東不死心︰「就算落下五萬塊,那也比給人打工強啊!」

陳建斌沒說話,半晌才道︰「明天你先去你大伯二伯和大姑二姑家看看吧!」

這,好吧!

陳耀東準備過幾天再去的。

不過既然老爸說了,那就明天去吧!

晚上睡覺,爸媽睡的太早,九點剛過就睡了,學校的時候,這個點才是夜生活剛開始的時候,再說下午才睡了一覺,哪睡的著,抱著手機跟女朋友聊到十點多,又斗了一個多小時地主,過了十二點才把手機一扔,被子一拉迷迷糊糊睡了過去。

次日一早,爸媽五點半就起來了,收拾半天,吃過早飯六點半就走了。

七點要準備時到干活的地方,不能遲到,六點半就得出發。

陳耀東一覺睡到八點多,太陽都老高了才起來。

到廚房看了下,還有兩個荷包蛋,熱了一下就著饃饃隨便吃了點,就出門了。

爸媽騎著電三輪走了,把兩輪的電瓶車給他留下了。

騎著電摩吹著夏日的暖風,看著路上來來往往的各種小車,陳耀東羨慕的很,心里琢磨自己啥時候能買輛車出門就方便多了,村上這兩年也有人買車。

雖然只有幾家,但也足夠讓大家羨慕。

特別是今年流行的長城,陳耀東也挺喜歡。

二十分鐘到了二姑家,出門的時候打了電話,二姑和二姑父都在,兩人都是自來水公司職工,前幾年效益不佳退了下來,退休工資不高,但二姑父老爺子給留的財產多,好幾套門面房,躺著收租一年都有七八萬,因此條件很好,二姑和二姑父提前養老。

奈何二表哥薛丘明不務正業,混了三年高中,大學沒考上,這幾年各種折騰,把二姑和二姑父的養老本都折騰完才消停,要不是有幾套門面房,二姑和二姑父日子都沒法過了。

即使如此,二姑家的條件也要比陳耀東家強上太多。

幾套門面房一年七八萬租金,只要不瞎折騰,日子怎麼也不會差。

在二姑家呆了一上午,吃過午飯,二表哥薛丘明開著他的桑塔納2000載著陳耀東又去了大姑家。車有點破,還不如路上的出租車,但陳耀東還是眼熱。

這年頭有輛車開就已經很不錯了,逼格滿滿。

「包地也挺不錯,起碼旱澇保收。」

薛丘明一听陳耀東想包地種,到是挺支持的,薛公子這兩年折騰了不少買賣,販過皮子賣過菜,養過狐狸開過店,結果顯而易見,全都賠了,反而覺得種地挺好,雖然種地想掙大錢很難,但風險也低,勝在穩妥,包上一百畝地一年掙個五六萬,比打工強的多。

「我爸不太樂意。」

陳耀東道︰「他和我媽就想讓我考公務員。」

薛丘明道︰「你能考上不?」

陳耀東道︰「考不上,也不想考。」

薛丘明道︰「小舅和小舅媽是怕被笑話吧,上了趟大學卻回農村種地,嘖嘖!」

陳耀東道︰「種地怎麼了,現在大學生回鄉創業的可不少。」

薛丘明點著頭︰「那你好好努力,發財了可別忘了哥哥我。」

「嘿嘿,一定一定!」

一路扯蛋,很快到了大姑家住的小區,都在城里,離的不算遠。

陳爸兄弟姐妹五個,大姑是老大,下面是大伯和二伯,二姑排行第四,陳耀東老爸是最小的,大姑退休五年了,大姑父前年退的,現在一門心思養老。

沒見著大表哥,就老兩口帶著孫子和孫女。

坐了一個小時,又去了趟大伯和二伯家里,看了看大伯和二伯。

晚飯是二堂哥陳紀東張羅的。兩個堂哥都混的不錯,大堂哥陳國東單位股長,陳紀東是學渣,混了個大專文聘考不上公家單位就下了海,混了幾年模著門道,把夏娃之秀的景安總代給搞了過來,在景安開了五六家門店,罩罩賣的很不錯,算是表哥堂哥里最有錢的。

「包地也可以,現在大學生創業不稀罕。」

陳紀東一听陳耀東想包地種,也不反對,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觀念,這年頭只要能掙到錢就行,不一定非要考個單位混那點工資,道︰「小叔種地是一把好手,有小叔看著應該不會賠掉,不過那也是明年的事,還有大半年呢,你準備干點啥?」

陳耀東道︰「不知道能干啥。」

陳紀東道︰「要不來我店里,先賣上幾個月的內衣鍛煉一下。」

「呃,等等再說吧!」

陳耀東忙搖頭,讓他一大佬爺們去賣罩罩,想想都有點不寒而栗。

雖說他也不是什麼乖孩子,抽煙喝酒樣樣精通,高中時打架也是家常便飯,但做買賣這種事本來就不擅長,更不要說賣女人的罩罩了,想想都覺羞恥。

薛丘明驚訝道︰「二哥你那店里還要男的?」

陳紀東道︰「要啊,怎麼不要,你來不來?」

「算了吧,那活不是我干的。」

薛丘明忙搖頭︰「除了你,我就沒見過哪個男人給女人推銷罩罩的!」

陳紀東笑呵呵︰「這年頭只要能賺錢,賣罩罩有啥不好意思的,你們啊,太女敕。」

女敕就女敕吧!

總之賣罩罩這種事陳耀東是打死也不干的。

晚上沒走,睡在小姑家。

薛丘明最喜歡吃喝玩樂,XC區的綠地公園新開了一家釣場,薛丘明帶著陳耀東釣了半天魚,下午又安排了一頓自助燒烤,晚上K歌,住了兩晚第三天才放他回家。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