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十章 小太監的建言

「小的只不過內務府的一個低賤太監,能有什麼辦法,總不至于派小的去前線抵擋賊軍吧,行軍打仗別說小的沒那本事,即便有兩位說的算麼?」

「本宮可以把你推薦給父皇……」朱慈烺月兌口而出。

「不可」

鞏永固和常宇異口同聲,太子還是太年輕了,永遠不知道政治的水有多深,有多黑,先不說他把常宇推到崇禎跟前是否會被一個蠱惑太子的罪名砍了,就算崇禎相信他所說,又能如何?常宇所知也不過一些歷史事件,賊軍該怎麼進攻還是怎麼進攻,派誰抵擋,如何抵擋依舊是個問題。

有人會說,把那些投降不抵抗的將領以及朝中奸罔都拽出來砍了總是好的吧!

厲害了我的哥!

證據呢,事情沒發生就憑你一句能知未來指誰殺死?崇禎帝信麼,

退一萬步崇禎帝信了,但是他做得到麼?僅平日朝事都被諸臣左右,何況你想殺那些朝臣,恐怕常宇還沒出來指認誰就會被那些朝臣以妖言惑眾等等帽子扣死他,這年頭的文官吊得很呀,專靠嘴皮子混日子,一張嘴讓你跪著死你想躺著都不行。

再者那些武將殺了用誰,又怎麼保證那些新用的不會投降,而且最重要的是這個時候武將都拽的很,崇禎帝連句硬話都不敢說。

所以說,常宇是不能被退出台面的,只要一露臉就會被那些群臣給弄死,而且百分之百會連累太子府,到時候各種陰謀論會鋪天蓋地,朱慈烺即便不死也得月兌層皮。

朱慈烺也瞬間明曉利害關系,立刻閉嘴而後忽然又哀嚎大哭︰「難道就要這樣眼睜睜的看著我大明亡國嗎!」

鞏永固垂目不語,常宇低頭沉思。

「事關我大明國運自然不能坐視不理」常宇突然開口︰「小的和兩位爺都是有心無力,皇爺受朝中諸臣掣肘,又難于無兵無將無餉,大勢幾乎難以扭轉,但盡人事听天命,咱們眼下只能做多手準備,也許事情會有轉機」。

常宇這幾日都在思考這件事,心中怎會沒有打算,剛才的推辭只是讓氣氛更加凝重,緊張,這樣自己才能賣個好價錢。

果然,恍惚無計的朱慈烺和鞏永固一臉急切︰「什麼準備,你可是想到什麼辦法?」

「當前最好的辦法是說服皇爺南遷以做不備,小的知道兩位言輕,但也曉得朝中還有肱骨之臣,比如東宮左中允李明睿以及督察員左都御史李邦華,他們都是支持南遷的,當然朝中宵小更多,其中最惡心的跳梁小丑當屬兵可給事中光時亨」。

「常公公竟然識得李中允?」朱慈烺有些意外,李明睿是他太子府的官員,經常也會給他談論朝中之事!

常宇輕輕點了點頭,忽然笑了下︰「小的還知道李中允的後台是李邦華,只是李御史還沒浮出水面對吧」

他這話是看著鞏永固說的,果然這位駙馬爺一臉的驚詫,因為這時候南遷之事,李中允剛剛提出,而且是那種和崇禎的悄悄話,並沒有拿出台面來討論,因為崇禎雖有心,但不敢明說,要先放出風聲看看內閣的反應,至于李明睿的悄悄話也僅有鞏永固這種心月復才知曉,卻被他一語道破,甚至還指出背後的大佬!而此時崇禎都不曉得李明睿是替老師李邦華來探皇帝心意的。

兩人相視一眼,心中對常宇更相信了幾分。

「光時亨此人……」

「光時亨此人齷齪至極,小的恨不得殺了這狗子」常宇打斷鞏永固的話一臉憎惡︰「他背後卻是首輔陳演這個無能廢物」

的確一朝天子一朝臣,朝代交替不能簡單以誰投降便認定誰是壞人,但壞人和無恥之人還是有很大區別的,而這個時期大明朝臣中真的出了很多沒有底線的無恥下作臣子!

一個個小小的內務府太監,竟然點名大罵當朝首輔,讓太子和駙馬覺得無比怪異。

看到兩人表情常宇繼續說道;「趁著朝中反對聲音並不甚烈,兩位需盡力拉攏一些朝臣為南遷之事吶喊助威以致成行」。

「另外為了以備不時只需,咱們私下也要準備力量必要時刻護送太子南下,只要太子在大明基業就在,哪里還輪到那些阿貓阿狗爭來爭去」說到這里看見朱慈烺目光有些疑惑便道︰「小的靈魂出竅之際看到太子被韃子殺害之後,各地藩王王子爭先劃地稱帝,不顧清狗南下,百姓死活,卻只顧內斗誰才是正統,無恥者甚至想聯合韃子打擊對手」。

砰的一聲,朱慈烺重重砸了一拳在身邊案上,一臉怒意︰「憑他們也配!」

常宇心中一怔,拋去這些人的惡心行徑不說,你家這支都死了,人家怎滴不配,看來皇家果真對那些藩王防備之心,厭惡之意到了極點。

「你所言的準備力量是什麼?私兵麼,這萬萬不可,內親不藏甲這是本朝鐵律」鞏永固終于說出了他流傳百世的這句名言,只不過是對常宇說的。

常宇听著也有一種說不出的異樣,心下想,你現在說的斬釘截鐵,可知道歷史上你說這句是抱著多大的悔恨和無助。

「內親既然不可藏甲,那不是內親呢」常宇輕輕一語,便點醒鞏永固︰「那,那總也要尋個信得過來的人呀!」

「小的願盡犬馬之勞,為太子赴湯蹈火,駙馬爺不用出面,只需助小的些許方便,即便敗露絕不牽扯兩位」常宇說著便跪,雙目堅定的看著兩人。

朱慈烺目光變得炙熱起來,盯著常宇看了又看,側身又盯著鞏永固!

鞏永固也有些激動,默然半響終點了頭,且不可走了消息︰「不然你我皆有殺頭之危,甚至還要連累太子」。

「小的自然知曉厲害」常宇長長舒了口氣,接著又道︰「這些都是後備之計,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卻是賊軍東征之事,小的有兩個重要線索兩位爺定要想盡辦法送到聖前,若是采納,也許可改變當前局勢」

「什麼線索?」朱慈烺和鞏永固異口同問。

「第一,賊軍東征本意絕不是進攻京城,只是為保西安把戰線外擴出陝西,第二,賊軍兵力僅六萬余眾,所謂百萬僅是吹大氣」常宇認真看著兩人說道。

後世流傳一個玩笑,說李自成本來是想到路邊擺攤賺倆外快,卻不成想硬被逼架著進了京當了皇帝。

雖是玩笑,卻也是事實,李自成本意真的無心進京,當時也沒那個自信和雄心打到北京,他之所以東征有兩個原因,第一,剛在西安定都稱帝,想把身邊的明軍往外邊趕趕,不然天天圍著家門口讓他沒有安全感。

第二,那就是家里太窮出門賺點外快,趕走明軍又能賺錢,是一舉兩得的事。

然後他就發兵了,接下來又驚又喜又郁悶,沒成想他號稱的百萬大軍加上出發前發的一份通稿立刻把明軍嚇尿了,所到之處不是投降就是跑,轉眼之間就拿下幾座城收了幾萬降兵。

驚喜之後就是郁悶,因為本就沒錢沒糧這下一下又多了幾萬張嘴那怎麼辦,只好趕鴨子上架繼續東征,然後就滾雪球一樣,降兵越來越多,到後來比他原本兵力還多幾倍,這個時候更沒辦法了,若說不打了回程這麼多人怎麼養活,那些降兵隨時可以反他,若是殺掉吧,那麼多殺也殺不完,若是傳出去那對他更是大大不利,于是成了一個死循環。

一直循環到他兵臨北京城下的時候,他都沒想進去,派人給崇禎帝談判,你給我一百萬,割西安讓我稱王,我就走,還幫你打韃子!

然而崇禎也是死腦筋的 驢,一句話,去你大爺的想得美,于是……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