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038章 會議(二)

茶葉協會做出的行業調查數據詳盡,復雜,缺乏實用性。

劉玲自己做出的評估數據,簡單粗暴。

東部大陸,有飲茶習慣的人約2億,她將這些人按照年收入進行了分層。

年收入10萬至20萬,約4000萬人

年收入20至50萬,超過1500萬人

年收入50萬以上,約500萬人。

茶文化在東大陸根深蒂固。

高收入人群,尤其是年齡超過35歲以上人群,基本都有飲茶的習慣。其中約40%注重茶藝講究,在意茶葉價格和品質,且願意花錢置辦高檔茶具。

千萬富豪超100萬人,他們必定會在自己家里或者辦公室置辦全套茶具,就算自己不喜歡喝茶,招待賓客時候也需要用到。

劉玲有重點關注網上的茶葉銷售,她還自己統計了天狗超市做得最成功的30家店鋪近三年每月的銷售情況,注明茶葉品類、規格、單價、銷量等數據。

劉玲一直在講,分析「茶」這個行業的現狀,以及一些騾市茶行朋友不會告知的隱情。

比如說,某一種宗師茶常用的名貴發酵茶,同樣的茶葉,不同的包裝,價格可以差出一千兩千。宗師茶做的是高檔「奢侈品」,劉東林一直是從騾市茶商朋友那里挑最貴的拿,也就是一直在被坑。

當然,這些不是今天會議的重點,劉東林、劉西水、朱姐、馬大師太外行,劉玲順帶科普講解一下而已。

劉玲講來講去,闡明三個觀點︰

第一個︰茶葉銷售市場正在跟隨消費主流,從線下向線上轉移。

第二個︰宗師茶的潛在客戶可達到2000萬人次。

第三個,所有飲茶器皿中,茶葉罐最容易被忽略,一直被忽視,在茶文化中,茶葉罐沒有太高的講究。茶具也被炒作過,幸運的是還沒人炒茶葉罐。

潛在客戶並非客戶。

如何開發客戶?

茶學講究文化傳承,文化傳承中就沒茶葉罐什麼事,想要宣傳都找不出正當口號。

所以,開發潛在客戶的難度極高極高。

所以,劉玲一直不看好宗師茶的發展潛力。

所謂「一樹一茶一罐」,這還是劉西水先前籌劃「品牌升級」想出來的點子,就是打算搞一次店鋪周年慶活動。

設計一款自然系風格,以「生命」為主題的茶葉罐,限量發行100套。

劉西水把詩提前賦好︰

【我們都是自然的後裔

我們被遺棄

我們窮盡一生,只為

回歸生命源初的寧靜】

每一套或者幾套茶葉罐,對應一棵百年古茶樹。

宗師茶去把茶樹買斷。

茶葉罐編號,茶樹編號。

買了茶葉罐,往後每年,對應古茶樹產出的新茶,請制茶師傅純手工制作,制好,挑出品質最佳的300克,第一時間,郵寄給客戶,持續十年。

劉東林、劉玲、馬大師、朱姐,他們一致的看好這種銷售手段。

這是針對資產千萬以上富豪的特色服務。

賣的不止是產品,更重要的是服務。抓住了富豪內心的一種隱而不發的渴求︰特權!

佔有一棵古茶樹,就是一種特權。

劉西水原本就是打算花一些錢找劉玲之類的茶道方面的自媒體,在茶道這個圈子內宣傳。

劉玲加入,她可以直接聯絡同行幫忙。

此類限量發行的活動每年可以固定舉辦兩次,時間分別定在春末春神祭和初秋店鋪周年慶,並且進行一定範圍的宣傳。

茶文化中沒有重視茶葉罐。

那就自己來培養發展,從富豪階層開始,自己來宣傳一個「好茶配好罐」的理念。

劉西水提出的這套方案,全員贊同通過。

還有6天就到春神祭節日。

眼下正是春茶上市,茶葉熱銷的旺季。

明天就著手準備!

劉東林找茶樹。古茶樹產的茶葉不一定品質就好,還跟海拔、氣候、茶樹狀態有關。劉玲會請兩位同樣茶學專業的同學幫忙甄別。

朱姐設計茶罐,劉西水和馬大師給意見。

劉玲找茶葉圈內有影響力的自媒體作者,談合作,劉西水寫一個宣傳大綱。談好合作,大綱交給自媒體作者,讓他們按照大綱的主題思想去寫宣傳文。

關鍵點在于,文章的末尾附一條宗師茶店鋪鏈接。說白了就是請自媒體發軟文廣告。

……

一件大事議定。

第二件事情就是產品設計風格轉變的問題。

還是劉玲來講,圍繞「茶文化」講了一大堆理論。

劉西水半懂不懂。

不知道朱姐和馬大師听懂沒有。

朱姐拿著一個紙質筆記本做筆記,至少表明,她願意在設計風格上做出改變。畢竟,公司快到做不下去的境地,再不改變,大家就要散伙了。

第三個議題︰產品定位和產品包裝變更

宗師茶以前的包裝是設計成禮品盒風格,產品定位是節日禮品。

現在,設計成普通包裝。

依舊提供豪華禮品包裝,客戶若有需求,可以加錢單買。

不大的變動,算是產品服務的優化補充。

……

第四件事,最大的變更︰降低產品成本及售價

這一方案引起了爭執。

馬大師自詡匠人,不懂營銷策劃,他中立。

劉東林和朱姐堅決反對降價,宗師茶的產品售價不能低于一萬,低價不一定能提升銷量,但肯定會拉低店鋪檔次。

他們的想法跟先前劉西水一樣,那就是要把宗師茶做成高檔次的「奢侈品牌」,目標客戶就是有錢人,特別有錢的那一類。

真金白銀的做產品,成本實在太高了。只有價格高了,才有盈利空間。價格越高,盈利空間就越大。

劉西水現在反水,提出設計一款低價產品,價格壓到5千以下。

劉玲支持,5千以下價格,可以爭取年收入20萬以上的2500萬潛在客戶目標。

爭執的本質就是選擇從一個人身上賺6萬塊,還是選中從一萬個人身上賺6塊。

劉西水是空講道理。

劉玲是拿各種數據說話,主要是她在說,各種專業的分析,很快就令本就不懂「茶葉」這個行當的劉東林和朱姐無從反駁。

商量了一陣,決定還是按照劉西水的辦法來,先做一款小號簡約版的「騎士榮耀」試水,憑營收業績說話。

……

劉西水又提出三個疑問。

第一個疑問,茶葉市場為何沒有誕生龍頭企業?

這一問題,劉玲能給出解釋,但很復雜,從茶文化、茶葉品質分級、茶葉種類及產地等等方面分析,又是一套長篇大論。

第二個疑問,為何奢侈品牌在網上銷量不盡人意?

這一問題,朱姐是專業的,她能給出一套解釋。

第三個疑問,劉西水問道︰「劉玲,你應該注意了,今年四月份,宗師茶的銷量非常差。你認為,是否是受大師茶大幅減少廣告投入影響?影響有多大?」

「肯定有影響。」劉玲道︰「大師茶數億計的廣告費可不是白費,就線上店鋪而論,它的訪問量遠超所有同行,這兩年你們宗師茶一直在從中分流獲利。這是宗師茶此前能賺錢的根本原因。」

「我這里有一份數據。」劉玲說著,打開一份文檔,接著道︰「這是我前年和上前年單獨統計的大師茶網店銷量。去年就停了,沒有太大參考價值。」

劉東林發問︰「以你的專業眼光來看,大師茶都存在哪些問題?」

劉玲不客氣點評道︰「大師茶的失敗早已注定,前段時間的輿論風波加速了這一過程而已。」

「第一,‘禮品裝’概念掣肘了消費者範圍及銷量,這一套把戲拿到茶業行不好使;第二,價格,由于產品定位是‘禮品’,價格定的過高;第三,產品設計風格,半東半西,不東不西,不倫不類;第四,強行引入科技元素,太違和了。」

「科技?」朱姐疑問。

劉玲道︰「很生硬的加入科技元素。大致就是茶葉用機器智能挑選和封裝之類的吧。還進行了大肆宣揚。」

劉玲說著直搖頭。

劉東林問道︰「茶水是要往肚子里去的,機器選茶,機器封裝,不是更干淨衛生嗎?這有什麼問題?」

劉玲笑道︰「茶道是傳統文化,茶葉制作更注重傳統工藝,手工的才值錢。科技機械一類的東西,撇清關系都來不及,誰還宣傳自己用了機器。選茶和封裝也不行,違和。」

大家正說得起勁。

「咕嚕咕嚕」的不和諧聲音響起,無精打采趴在桌上的劉北王挺直腰桿,尷尬道︰「大哥,沒事,我膘厚,一時半會兒餓不死,你們繼續……」

劉西水拿起手機看了眼時間,已是晚上九點了。

「餓了嗎?」劉西水向身側捂著鼻子,吸了一晚上二手煙的周婧詢問。

周婧搖頭。

「今天事多……」劉西水解釋了半句,問道︰「還逛街嗎?」

周婧還是搖頭。

劉東林站起身,道︰「那今天就到這里。咱們先下樓吃飯。」

「幾件大事商量好了,其它的細碎小事,平時在公司不忙,坐在一起喝茶閑聊就解決了。」

呼~

周婧和劉北王兩個醬油長舒一口氣。

終于熬出頭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