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百七十二章 好人難做

第二天一早,京兆尹衙門前就貼了紅色的大字報,凡事昨日在花想容「買」了香水和護膚品的,今日統統上榜,從高到低。

一字沒提花想容給了什麼,只說某某家夫人捐贈銀兩糧食多少,幫助流民過冬,救命功德,美名天下揚。

末尾號召全城百姓,捐糧捐物,府衙會把名冊送往宮里,請皇上過目,賞賜。

京兆尹府衙前,貼過追捕文書,貼過犯人畫像,還是第一次貼出這樣的大紅布告。

自然有人要上前看個仔細,于是消息很快就傳出去了。

城里有的人家想施粥舍藥材之類,真心是覺得流民可憐。

可是形勢復雜,想幫也不能幫。

如今有人帶頭,吏部又火速批復了京兆尹的救災折子,這也標明了閣老重臣的支持,這些顧慮就沒了。

于是,陸續又有馬車趕到府衙側門,捐獻的單子也遞了進去。

大紅布告上的名字越來越多,有些多財卻缺少名氣的富商巨賈也等不及了,更大手筆的捐獻。

而且也不再是粗糧和舊襖褲之類,上來就是棉花、布匹和細糧。

什麼事情都怕形成風潮,好似旁人都做,自己不做就錯了一樣。

如今捐糧捐物幫助流民過冬,就成了所有人都在做的事。

短短三日,統計出的冊子已經很厚了。

方玉同易先生商議了一下,這些糧物已經足夠流民過冬了,就重新貼了布告,不再收糧食用物,只收銀錢。

這銀錢要用于明年開出流民回鄉之用,路上盤纏,重新安家或者買良種。

世人雖然都知道好人比壞人多,但也從來不缺猜疑之心。

捐糧捐物,保證能用到流民身上。

但捐了銀子,是不是流進誰的荷包,就沒人知道了。

于是,京兆尹府衙又收了五百多兩銀子之後,就停了捐獻之事。

府衙門前重新貼了布告,公布了收到的銀錢,物資明細。

這可是開天闢地第一次,這是光明正大,請眾人監督府衙如何利用這些物資救助流民啊。

有人說,「新任京兆尹真是個與眾不同的,這是把賬目公布了?」

「是啊,不過這般坦蕩,也是難得。

把所有捐獻的用處寫的清清楚楚,誰想說他貪墨都不成。」

有人原本想看熱鬧,這會兒酸溜溜說道。

「做個樣子而已,誰不會啊。

再說了,人家名下可還有兩家鋪子呢,日進斗金。

哪里會在乎這麼幾兩銀子啊!」

可惜,這話說完,卻收到了旁人的冷眼。

這人莫名其妙,他的友人看不得他丟人,就扯了一把,小聲提醒道。

「你說的是善緣堂和花想容,這兩家鋪子確實是方家的。

但從來沒人揪出來說事,你知道是為什麼?」

「為什麼,難道哪里不對?」

「當然不對了,當初那一千個孩子的事,你忘了!

善緣堂就是為了救助他們活命才開起來的,之後每隔五日就會義診,而且慈安堂的老老少少,都是善緣堂在養著。

善緣堂別說日進斗金,就是日進萬金也剩不下。

還有那個花想容,平日都是做女子生意,但這次救助流民,是花想容先挑頭捐獻的。

你以為旁人不眼紅嗎,但誰動這兩家鋪子,就得被口水淹死。」

友人邊說邊搖頭,真是為了他的蠢笨無奈。

這人卻不服氣,梗著脖子辯駁了一句。

「沽名釣譽而已。」

「三年,你若是能一直這麼沽名釣譽下去,京都也會有你一席之地。」

友人不再勸,暗自警醒該離這人遠點兒。

行善這件事,你可以不做,但不能阻攔旁人。

這時候,有人低聲說了一句。

「善緣堂和花想容已經易主了,前日就改了名字,不在方大人名下了。」

「啊?是嗎,被誰買去了嗎?」

「那就不知道了,總之方大人名下沒有鋪子了。」

眾人議論幾句,心里說不上什麼滋味,但對方玉這個新人京兆尹都有些同情,好人難做啊。

而這會兒,空間里,方玉正同妹妹說話。

「程校尉家里的孩子,吃了兩日藥就好利索了,不好到府衙道謝,就送了不少東西到善緣堂。」

方圓兒笑道,「那日看過他幾眼,是個目光清正的。

三哥以後可以同他多走動,萬一有事,也能搭把手兒。」

「放心,我知道。

以前不在京都,很多事顧忌不上,如今都要張羅起來了。」

趙金蓮和劉氏王氏坐在一邊,給七斤八斤收拾行李。

听得這話,趙金蓮就說道。

「你在京都,把七斤八斤送去讀書,家里也放心。

否則這兩個孩子這麼調皮,什麼事兒都不懂,送到哪里都要牽腸掛肚。」

劉氏和王氏雖說是親娘,可沒有婆婆這麼不放心,笑道。

「娘,有三弟在,您不用這麼擔心。

再說還有金子和根生呢,又是住在學堂里。

這倆小子平日太淘氣了,出去鍛煉一下是好事兒。」

趙金蓮當然也知道這個道理,但人上了年歲,總把兒孫都攏在身邊日日看著才好。

幸好,有這處洞天福地,家里人隨時都能見面。

否則方玉在外做官,方圓兒帶了哪吒跟著葉天逸征戰,老太太怕是要惦記的吃睡不香。

「哪吒呢,這小子最近忙什麼,好像都沒怎麼進來?」

想起哪吒,趙金蓮望向閨女,「你是不是有事瞞著我,哪吒被你扔到哪里吃苦去了?」

方雲兒心虛,但臉上卻萬般委屈。

「娘,看您說的,我可是她親娘!

這小子最近玩瘋了,耽誤不少功課,殿下正好有空閑,每天抓了他讀書呢。

早起練劍,上午讀書,下午跟著殿下去軍營。

我原本還怕他累,結果這小子比誰都歡實。」

「啊,這就好,這就好。」

果然,趙金蓮听得笑起來,再也不擔心了。

「小子,就該多跟著爹爹身邊,學學本事。

長在女人手里沒出息!」

「是啊,娘,我原本也舍不得七斤,但七斤他爹說,小子就得出去闖蕩。

別人不說,看看三弟,就是家里最有出息的,也是在外邊見過世面的。

小子想做老鷹,就不能當小雞子一樣圈著養。」

劉氏麻利給兒子的包裹打包,嘴上說的好,到底還是不舍,問了小姑子一句。

「七斤八斤到底還小,讓他們七八日回來一趟,成嗎?」

外邊七八日,空間里就是將近一月了。

方圓當然不能說不好,痛快應下。

「行啊,大嫂。

平日若是有個頭疼腦熱,或者踫到什麼危險了,隨時都能回來。

這里是家,誰也不能攔著孩子回家啊!」

劉氏和王氏听了,就更加放心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