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克里斯蒂娜,可以幫我找一個筆記本和一根筆嗎?謝謝!」杰克•柯蒂斯突然轉頭對克里斯蒂娜道。

「當然,這是我的榮幸!」克里斯蒂娜怔了一下,隨即笑著說道。

很快地,克里斯蒂娜就讓人給杰克•柯蒂斯拿了一個筆記本和一根筆。

同時她也給自己備了一份!

「我可以做一些記錄嗎?」杰克•柯蒂斯笑著詢問王逸凡。

王逸凡點了點頭道︰「當然!」

「那麼我開始了。」王逸凡笑著說道。

「首先,這部電影,我的想法當中,首先想要凸顯的是一個關于信任的問題。」王逸凡笑著道。

杰克•柯蒂斯怔了一下,隨即苦笑著點了點頭,在筆記本上寫下了「信任」的單詞!

「在我想象當中,這部電影其實從一開始就涉及到了關于信任的討論,小科爾是一個不被信任的孩子!她的媽媽不相信他、他周邊的孩子都把他當成怪物,不能理解他神秘的能力,並因此而排斥他。正是這種無法獲得信任的環境,使他變得越來越孤獨,再加上還有四周莫名地糾纏著他的鬼魂……于是,他一點點地墜入恐懼的深淵。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心理醫生麥克走近了他。小科爾的問題在于︰「你會信任我嗎?」這樣的疑問令人痛苦萬分。就比如他曾令人心碎地問麥克︰「如果你不相信我,你如何幫我?」」

克里斯蒂娜也露出一抹若有所思的表情。

而杰克•柯蒂斯點了點頭道︰「不錯,信任,不同的人之間的信任問題,如果你不相信我,你如何幫我?」

「這句話,說出了小科爾的最大的痛苦!」

王逸凡點了點頭道︰「其實這句話,不止是對于麥克的質問,同樣的,也是小科爾一直都在痛苦的問題,因為,他的母親,是愛他的,但是她同樣的不相信他的能力,你不相信我,你如何幫我?所以,母親一直都在為他尋求治療,但是結果卻是一直都沒有能真正地幫助到他!」

「我曾經想過要拍這部電影,而畫面在我腦海里過了一遍,我希望的拍出來的效果是,整部影片始終都是在各種的交流中互動,處處體現著真誠與信任,第一次在教堂里科爾問麥克︰你是個好醫生嗎?

麥克說︰曾經是。

也許是這種真誠,使科爾有了好感,臨走的時候說︰我還可以見到你嗎?

第二次在上學路上,當科爾對著麥克說同學們都說他是怪物時,麥克真誠的對科爾說永遠別相信他們的話,那些都是些狗屁話,完全的信任使科爾也在信任麥克。

科爾對麥克說和他媽媽他的秘密時,是患者對心理醫生和媽媽的信任,心理醫生相信患者可以看到亡靈,媽媽真誠的告訴孩子不是怪物的時候,是心理醫生對患者和媽媽對孩子的信任,正是因為有了這種真誠,最大的信任,才有了他們之間的溝通和心與心的交流。哪怕是中間的一些誤會和不理解也都被這種真誠和信任給征服。」

這些是前世,王逸凡看《第六感》的時候,看的一些對電影的解析,也是他比較認可的一種解析!

但是這一世,他自己是導演,所以,對這個故事,同樣的也有了許多自己的看法。

「而第二個要表達的東西,是孤獨!

故事里面有三條主要的關系紐帶,科爾和他母親間的母子關系、心理醫生和他妻子間的夫妻關系、科爾和心理醫生麥克間的醫患關系。」

杰克•柯蒂斯疑問︰「孤獨?」

王逸凡點頭道︰「生活在與世隔絕中的小男孩科爾是孤獨的,因為他沒有朋友,同學說他是怪物,媽媽雖然愛他,但是同樣的不相信他能看到鬼魂!

而小男孩的單身媽媽也是孤獨的,因為她有著科爾這樣一個問題兒子,她是愛自己的孩子的,她想通過各種方法讓自己的孩子能夠變成‘正常’人,可是她的行為同樣的不被兒子科爾理解,所以她也是孤獨的!

心理咨詢師麥克與妻子也是孤獨的。他們都努力嘗試融入這個繁花似錦的世界,他們渴望打破與別人、與世界的心里隔膜,他們都希望擺月兌孤獨……

麥克不知道自己已經死了,他不被曾經愛她,和他也愛的妻子理解,甚至妻子都不願意听他說話。

而麥克的妻子同樣的是孤獨的,家里播放著兩人曾經的幸福的過去,一切都表明,她一直都還愛著麥克,可惜麥克已經死了,她再也找不回他了!

他們都是孤獨的!」

「我希望的是,這部電影,是一個孤獨的人們,在通過一系列的努力,尋找回屬于自己的幸福的過程。

當小男孩告訴麥克說他能看見鬼魂的時候,麥克開始是不相信的,認為他需要更多的治療。到後來科爾說「他們不知道他們已經死了,他們像我們一樣的走來走去,只能看到他們想看的東西。」時,麥克開始慢慢地相信科爾,並讓科爾敞開心扉去接受和幫助那些鬼魂。

在科爾第一次作為媒介幫助死去的小女孩找到凶手以後,他也就找回了自己的童年快樂,不再害怕與逃避。

科爾那雙藍色的憂郁的眼楮里透露出的不再只有憂傷,他開始找到了一份屬于他自己的安全感,找到了,如何合理地使用自己的異于常人的能力的辦法!

而最後,科爾也終于向自己的母親坦白,當科爾向母親說,逝去的祖母想讓他向母親帶去一句話︰「每一天」時,科爾的母親開始淚如泉涌,科爾問︰「媽媽,你向祖母問了什麼問題?」科爾媽媽泣不成聲地說︰「我在她墳前問她,我什麼時候令她驕傲過」這一刻,科爾與母親緊緊相擁,科爾用自己的辦法,幫助媽媽找回了幸福!

而媽媽也因此,知道了,原來自己一直都沒有辦法幫助到兒子,是因為,一直都不相信,而現在,她相信了,所以,她也找回了自己的幸福!

成長中的我們也許曾經有過一系列稀奇古怪的想法不被世俗的社會和大人們接受,我們也曾在不被理解中長大,我們把這些信條視若珍寶的時候卻被一次次地懷疑,永遠得不到相應的認可。于是,順理成章地被約束上世俗框架,唯有孤獨最真。直到成長旅途上一路的磕磕踫踫讓我們醒悟,感動別人同時也被感動著,我們才得以豁然開朗。

也許有時候我們也該問問自己︰我們其實是不是已經死了?也許我們一直都只看到自己想看到的東西而已。也許,我們不曾存在。」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