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039章 科技打造的球隊

因為龍江競技在亞冠上的驚人表現,中超第一輪引起了巨大的關注。

畢竟一個是超級神秘的新軍龍江競技,遠道而來的客隊又是去年的亞冠得主廣州恆大。

這無疑是檢驗龍江競技成色的一場重要比賽。

雖然比賽將會在18︰00準時開始,但賽前的節目也很充分。別的不說,當現場的攝像機里出現了TX大球場的面貌時,觀眾們還是驚呼不已。

漂亮!

十分完美的漂亮!

純粹的專業足球場和帶跑道等其他設施的體育場就是不一樣。

別的不說,光是看到那些坐在第一排的觀眾,距離草皮僅僅不到五米遠,就讓不少資深球迷饞的流下了口水。

【可以這麼近距離看球的嗎?】

【當地的球迷也太幸福了吧?球員豈不是就在眼前?】

【不行了,我馬上收拾行李,一定要去現場看一次球。雖然我不是龍江競技的球迷,但就沖這個球場,也值得一去啊。】

攝影師顯然也懂得球迷們想要看什麼,搖動攝影機,將整個球場都好好地拍了進來。

上空是合閉的沒有一絲空隙的可移動式天棚,在這樣的寒冷天氣里關閉後,讓整個球場里溫暖如春,不管是對球員還是對觀眾,都是最極致的享受。

整座球場可以容納六萬八千名觀眾,如今已經做的滿滿當當。遠道而來的廣州恆大的遠征軍,只能佔據觀眾席最上方偏僻的一角,看起來如同浩瀚波濤里的扁舟,似乎隨時都能傾覆。

至于其他的功能,暫時還看不出來。

不過此時演播室里,解說和嘉賓們已經開始討論起來。

為了這場比賽,也為了向觀眾們介紹龍江競技這支新軍,今天演播廳里請來了北京國安的球員樸成。

因為他是龍江競技出身,知道許多東西。恰好他在上一輪的亞冠比賽中受了傷,中超第一輪休息,才能出現在演播廳里。

今天的解說是董和李,互相配合了幾十年的搭檔。解說水平不說如何,最起碼搞節目效果有一手的。

此時董就在抒發感想。

「上一場的亞冠,也是咱們兩個解說的。當時比賽開始前,我斷言龍江競技這麼搞,肯定要被川崎前鋒打花了。沒想到被打臉了,這支年輕的龍江競技表現出來的水準,完全不像是中國足球的水平。樸成,對此你有預期嗎?」

樸成很老實。

「對這個結果,我毫不意外,早就想到了。」

李在旁邊接過話茬。

「你在去年的時候,還是龍江競技隊的主力球員,也是龍江競技沖超的重要功臣。當時你的表現,大家都有目共睹。結果賽季後龍江競技將你們這些功勛球員全都清洗了,你當時是怎麼想的?」

樸成不善言辭,干脆就有什麼說什麼。

「其實也不能叫清洗,對于我們這些球員的去向,俱樂部早在球隊成立時就已經溝通過了。而且我們也知道會有這一天,所以並不意外。」

董又問道︰「你們球隊里許多球員都很年輕,好像沒幾個超過三十歲的吧?現在除了池忠國、金敬道去了西甲,你去了國安,其他人好像都選擇退役了。為什麼呢?這麼多優秀的球員,不管去哪里應該都能踢上球吧?」

樸成認同地點點頭。

「以大家的實力水平,如果想要踢球的話,還是有地方去的。俱樂部也不阻攔,甚至都不索要轉會費的。只是除了我們幾個,其他人都不想繼續職業生涯了。當然了,他們也不是無處可去,而是轉到幕後了。有的人去做青訓教練了,有的人去從事運動醫學研究了,還有的人去搞體育科技研發了。」

這些東西只有樸成講述後,外界才知曉,同時也對龍江競技上一代的球員們的選擇十分疑惑。

「為什麼要這麼選擇呢?踢球的話,不管是在收入還是在名氣上,應該更好吧?」

樸成呵呵笑了。

「在黑龍江省內不是這樣的,從事足球產業幕後的工作人員,其實收入也很高,而且沒有傷病的困擾,生活還比較穩定,所以許多人都很喜歡。」

他頓了一頓,還是說出了真實原因。

「最主要的是大家覺得,繼續踢下去,沒有什麼希望了。」

李的問題犀利許多。

「對于球隊提拔了那麼多年輕的小孩上來,你們就沒有怨言嗎?憑什麼我們踢的好好的,要給他們讓位?」

樸成很痛快地道︰「沒有。」

見董和李不信,他有點急了,爆料不停。

「其實和林可、白思予他們,我們都很熟悉了。以前經常和他們比賽交流的,結果踢一次輸一次,而且完全看不到贏的希望,差距太大了。」

董和李都被嚇到了。

「你們是成年球員,他們都還未成年,你們踢不過?」

樸成竹筒倒豆子一樣往外說道︰「林可他們在十五歲之前,我們還是能贏的。但是從他們十六歲以後,彼此之間的差距就越來越大了。到他們那一屆十九歲的時候,我們和他們踢,就是場場0︰8的比分,還是他們讓著踢的。」

董和李如同听了天書一樣,實在是難以接受。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你們成年隊和他們青年隊踢,能有這麼大的差距呢?」

樸成盡量用他們听得懂的話解釋。

「訓練的方法就不一樣。我們這些前面幾屆的,訓練方法還是老式傳統的那種。但從林可、白思予他們那屆開始,就走的是純科技化的路線。我看過也試過他們的訓練方法,真的,各種設施非常驚人,我也是第一次知道,球員可以這麼培養。」

董的好奇心被完全激發出來了,追問不休。

「能不能稍微說說,訓練方式有什麼不同嗎?」

樸成有些為難。

「具體的內容,實在是太多,一時半會兒也沒法說完。我就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好了。任意球你們都知道吧,平常咱們的球員都是怎麼練習任意球的?」

李的話也代表了所有人的想法。

「任意球可不是誰都能踢的,尤其是職業賽場上,需要有很高的天賦才行。而且還需要很有經驗的教練細心培養,練成任意球高手很不容易的。可能需要練習無數次,才能夠找到門徑。」

樸成笑了。

「那邊的任意球訓練就不是這樣的,在哈爾濱江北有一個很大的足球集訓中心,里面有一套設施,叫任意球訓練中心。在這里給球員做培訓的時候,會用一種運動透析采集的設備,把球員從助跑到踢球的所有過程中,肌肉、骨骼、身軀扭動幅度、發力等數據都記錄下來,然後經過大數據中心計算之後,再反饋給球員,告訴球員怎麼去糾正其中的錯誤。」

董和李完全听不懂。

「你說的都是啥?」

別說他們了,電視機前的觀眾們也是一臉的問號。

樸成嘴笨,一著急臉有點紅,但還是努力解釋。

「踢任意球,不是經驗和技術問題,而是一個物理學問題。比如一個二十二米遠的任意球,那麼球員需要用多大的力量來踢,用什麼樣的腳法踢在球的哪個部位,才能夠保證皮球得到足夠的旋轉,並且準確地落到想要的位置上。這些都是可以通過物理學和現代化設備計算出來的。」

「身高一米七的人和身高一米八的人,骨骼、肌肉分布肯定不一樣,腰和腿的長度也有差別。那麼同樣是二十二米遠的任意球,這樣的兩個人使用的力量和發力方式也不同。如果是傳統方式的教練來教,那麼就只能根據他自身的經驗傳授一些簡單的腳法而已。但是在集訓中心里,這些都能變成詳細的數據,幫助每一位球員去糾正不對的地方。」

「除了這些之外,集訓中心還會教給球員怎麼去辨別風力和風向,並且把這些納入到任意球的計算當中去。大家都看過電影里狙擊手用簡單的方法測算風力和風向吧?黑龍江的新一代的小球員們全都會這個方法。」

因為只是嘴巴說,樸成講述的不是很明白,董和李以及觀眾們也听的一塌糊涂,只是知道黑龍江的足球青訓使用的是科學儀器,而不是依靠教練的傳統經驗。

董問了一個具體的問題。

「這些的訓練方法效果如何?」

樸成笑了。

「現在這支龍江競技隊里的所有球員,都能夠做到在主罰任意球時,在任何天氣情況下,他們踢中三十五米外懸掛的硬幣的概率,最差的人也有百分之八十五。」

此言一出,一片嘩然。

用腳踢球,命中三十五米外的硬幣,還是在任何天氣條件下,一百次能成功八十五次,這是什麼概念?

眾所周知,在職業足球賽場上,即使是最厲害的任意球大師,成功的概率都不會高于百分之十。

可龍江競技隊所有球員都能做到這一點,這也太玄幻了。

在大家的震驚中,樸成份外無奈。

「這些球員根本就不是普通的球員,他們可都是科技戰士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