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05章 天下局破

教皇死了。

所有大羅神教的主教都知道,自從教皇收到一封來自昭國的信後,教皇就封閉自己。

在教廷,有一個密室,只有歷代教皇能夠進入。根據佔星師的計算,這里是這片大陸最接近神明的地方。歷代教皇都是在這里感悟教義,帶來神的教誨。

收到那封信後,教皇在密室里呆了足足三天,水米未進。三天之後,形容枯槁的教皇拿著那封信,吩咐人將信燒掉,然後選好了繼承人,就了結了自己的生命。

大羅神教的教義里,連墮胎都不行,就更不用說自殺這種事了。所有知情人都覺得,那封信里有惡魔的詛咒。教皇自知即將被惡魔附身,才選擇在這之前回歸神的懷抱。

事實上,荀笙不是什麼惡魔,他給教皇送來的這封信,只是像老友一樣,和教皇聊了聊天。

荀笙首先用很長的篇幅,給教皇講述了一下資本和階級這個兩個概念。

荀笙相信,能做到這個位置上,教皇肯定不是蠢人。只要弄明白了一些基礎的理論,他對這些概念的理解,沒準兒還要超越大部分不虛劍宗人。

荀笙並不擔心,教皇會學去先進思想,然後自上而下進行改革。因為教皇但凡弄明白這些概念,就一定會明白一個道理。

教皇是他自身階級的代言人,而任何改革一定要從顛覆教廷的統治開始。教皇不可能顛覆自己,更不可能顛覆自己的階級。

大致講述了這些基礎概念之後,荀笙又給教皇講述了一下之後自己要做的事情。

荀笙表示,在昭國不遠的將來,大絲綢商人和茶商、鹽商、糧商、各大票號,會成為昭國新的統治者。

他們才是真正掌握帝國命運的群體,他們一旦意識到,自己的權力需要斗爭來取得,他們將擁有無窮的偉力。想要超越這種力量,恐怕只有那些最底層的工人和農民聯合到一起。

當然,表述工農聯盟的時候,荀笙用的很戲謔的語氣。教皇可能認識到資產階級的聯合,但是絕對會認為無產階級的聯合是個笑話。

正因為教皇是「最接近神的人」,教皇才比這個世界上任何人都清楚,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神明。認識到自己權力的虛偽,教皇更知道,那些新興貴族勢必取得成功。

荀笙給教皇描述了一個以「自由」和「市場」為名的世界。

在這個世界里,一切都是被明碼標價的。資本是冰冷的洪流,淹沒一切,為一切定價。宗教虔誠、騎士熱忱、小市民傷感這些情感的神聖發作,都將被淹沒在利己主義打算的冰水之中。

任何人都將以對資本的追求為終身目標,也是唯一的衡量標準前進。他們會明確分工,會劃分更為嚴苛的制度,設計更為精致的管理,擁護更加客觀的法律。

資產階級會抹去一切向來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職業的神聖光環。它把醫生、律師、教士、詩人和學者變成了它出錢招雇的雇佣勞動者。資產階級撕下了罩在家庭關系上的溫情脈脈的面紗,把這種關系變成了純粹的金錢關系。

而且資產階級在這個世代,是被壓迫的階級。當它用公開的、無恥的、直接的、露骨的剝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蓋著的剝削,取得了名為剝削的權柄,他會以一種極端暴力的態度,對過去的統治者進行限制乃至報復。

荀笙表示,昭國想要變成這樣子,是很輕松的,也是符合歷史規律的。他也相信,教皇能夠認識到這一點。畢竟本質上,大羅和昭國之間,也沒有什麼太大區別。

但是荀笙又很尖銳的指出了一點,就是資本有不斷擴大產品銷路的需要,這種需要驅使資產階級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須到處落戶,到處創業,到處建立聯系,它會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

荀笙以「分工」的概念為切入點,提出了一種名為「工業」的概念,然後進行闡述。

他指明,新的工業的建立已經成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關的問題;這些工業所加工的,已經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來自極其遙遠的地區的原料;因為它們的產品不僅供本國消費,而且同時供世界各地消費。舊的、靠本國產品來滿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極其遙遠的國家和地帶的產品來滿足的需要所代替了。

生產工具會不斷改進,交通工具也會不斷改進。屆時,一切民族,先進的也好,落後的也好,甚至野蠻的也好,都會被卷入這個進程。

它的商品的低廉價格,是它用來摧毀一切萬里長城、征服野蠻人最頑強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們不想滅亡的話——采用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它迫使它們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謂文明,即變成資產者。一句話,它按照自己的面貌為自己創造出一個世界。

昭國跑不了,域外諸國跑不了,大羅,也跑不了。

為了證明這一點,荀笙還送給教皇一份圖紙,是不虛劍宗設計的艦船圖紙,就算沒有一些關鍵的部件和數據,這些圖紙都能讓大羅航海業進步二十年。

荀笙並不會在這一點上吝嗇,因為荀笙知道,教皇不會希望這些東西流傳。

當荀笙以嚴謹的態度,縝密的邏輯證明,資本主義社會一定會到來之後。他又為大羅教皇講述了許多方法,許多關于先進國剝削殖民落後國的手段。

血汗工廠,血汗作坊,這些都是最簡單不過的,也是沒什麼創造性的。

當昭國領先世界,昭國會依靠剝削+傾銷維持自身的統治地位。像馬太福音書中說的那樣,凡有的,還要加倍給他叫他多余;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

當建成資本主義的昭國強盛到一定地步,他們會將自身定義為文明。溫良恭儉讓、騎士精神這些東西,再也不和文明二字沾邊。

真正被稱之為文明的東西,將會是時尚的衣衫,華麗的車駕,精致的懷表,光潔的手杖和雨傘,優雅的飲酒食肉的姿勢,以及開放的性觀念。

文明二字將掩蓋一切血跡和腥臭,讓無數人趨之若鶩。

文明的世界里,昭國會定義一切生靈的美丑,把涂鴉的畫作稱為反抗精神,把多病的劣狗稱為優秀良種,將雜亂的音律稱為先鋒藝術,然後傾銷到別的國家換來大量的金錢。

他們會在落後地區舉辦選美比賽,讓優勝者獲得全家遷入先進地區,成為有尊嚴的高貴國民的機會。讓落後地區只知生女不知生男,只知腰臀不知肌肉,只知紅妝不知刀槍,讓他們人口大減,軍事倒退,然後反過來被先進的刀槍打成篩子。

大羅,很有可能變成篩子。

但是這些都和教皇無關,教皇只知道一件事,就是他的教廷,他的神教,必然會在不久的將來覆滅。

實事求是來說,荀笙只是給教皇證明了一些事,並未對教皇提出任何要求。

可是教皇發現,自己唯一的選擇只能是死亡。

死亡對他而言,反而是最好的結局。

因為死亡早晚會來,若在他仍活著的那一刻來臨,他將永遠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教廷也編撰過史書,所以教皇知道,他們對于滅亡的那一代權力者是無差別的詆毀,而對于前任權力者,反而會大加褒揚,以期用這種對比證明,最後一任權力者是多麼的天怒人怨,多麼值得被推翻。

教皇自殺了,沒有留下任何理由,也沒法留下任何理由的自殺了。

好在那封荀笙書寫,東方未明翻譯的書信,確實被燒了。畢竟雖然不信教的主教雖然多得很,但是教皇之死,一定會讓他們心驚膽戰。要是沒有惡魔,教皇干嘛去死。誰也怕死,所以這封信一定會被燒。

沒準兒因為這事,他們對于神明和惡魔之說,會更加相信呢,這就是極為有趣的諷刺了。

荀笙放走了苦情法王,幾個月之後,不能讓教皇出面證明的大羅神教,只能公開了教皇的死訊,甚至承認了教皇的死因。

不虛劍宗宗主李夙夜,一封書信咒殺最接近神的人——大羅教皇一事,像風一樣傳播到了緋紅大陸每個角落。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別國的國王,但是沒有人不知道,有個掌握著惡魔之力/佛陀之力/巫師之力/咒殺秘術的人叫李夙夜,可以萬里之外殺人無形。

大羅國害怕了,大羅教廷害怕了,域外諸國害怕了,中原武林害怕了,昭國朝廷害怕了,昭皇害怕了。

不會有人懷疑,因為大羅教皇不可能以自己的性命為代價,配合一個異國人演一出戲。

大羅和域外諸國,紛紛從昭國邊境撤兵。

昭皇三天下了三道聖旨,為東方未明加爵三次。

中原武林所有針對不虛劍宗的門派,集體派人來與不虛劍宗修好,並且承諾不再和不虛劍宗發生任何沖突。

荀笙和東方未明,攜手編織了世界上最大的一個謊言,終于欺騙了全世界,破了幾百年的大局。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