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86章 武林盟主?

不知道是不是荀笙接受了趙俱的意見的行為,讓趙俱誤以為荀笙是在對自己示好。接受難民的時候,趙俱持反對意見。但是真的把難民收容之後,趙俱卻十分老實的派了幾個手下的長老和執事,對難民進行管理和勞動教育。

一場無形的風波,就這樣歸于平靜。

在太虛劍宗聯合官府的共同努力之下,不僅瘟疫得到了控制,就連春耕也進行得有條不紊。不出意外的話,到時候只要隨便找幾個理由,打兩個圍子,找幾個地主抄一抄家,就能讓大部分百姓安安穩穩的活下來。

而且沒準到那時候,昭國的糧價就趨于穩定了。

荀笙正在處理著一些文件,外面又敲了敲門。自從進入宗師之軀,荀笙的耳力遠勝從前,大老遠就听見了腳步聲,也判斷出來了是楊不信。

「進來吧不信。」

進門以後,荀笙發現楊不信的臉上略帶一些喜色。往常的楊不信總是一副寵辱不驚的正經模樣,如今的樣子倒讓荀笙有些不習慣。

「這是遇到了什麼喜事?是可欣終于答應讓非凡做你的妹夫了麼?」

楊不信苦著一張臉︰「宗主你不說這個還好,一說這個我就來氣……」

荀笙笑了笑︰「老話講,兒孫自有兒孫福。你和可欣自幼父母雙亡,你雖是兄長,卻也如同她半個父親。我個人的角度看,我是覺得年齡差距過大,存在代溝,是不能在戀愛中給出有效的意見的。我看他們倆是一對兒冤家,未來可期,你操的哪門子心。」

以前的楊不信信奉長兄如父,對婚姻這種封建陋習更是奉為圭臬。可是這段時間在荀笙的燻陶之下,楊不信的想法自然有了許多轉變。不過即使如此,楊可欣必竟是她的親妹妹。雖然覺得荀笙說的有道理,楊不信卻還是免不了為二人擔憂。

搖了搖頭,甩掉了那些無聊的念頭,楊不信再次面露喜色,對荀笙說道︰「宗主,這次有個天大的好消息,不日後就要舉行第一屆武林盟主的選舉了!」

「武林盟主?」

荀笙一臉懵逼,這種奇奇怪怪的東西是如何存在的?

朝廷會讓這種東西存在?

別說自己以前沒有听說過,就現在做了宗主之後,才知道武林門派之間,遠比世人想象的還要不和諧。

這些人是怎麼談到一起的?

看出了荀笙的疑惑,楊不信這才反應過來。自家宗主到太虛劍宗滿打滿算沒多久,對武林中的一些秘聞,還處在七竅通了六竅的階段。

想到這里,楊不信就決定給荀笙仔細講解一下︰「上一屆內閣組閣的時候,有兩位在野的官員失勢。皇帝這一番操作激怒了士林,一時間風言四起。宗主,用唯物主義的方式來看待,有矛盾就必然有轉移的方向。所以新上任的幾位內閣大學士,通通化身鷹派。不僅對外域諸國施加壓力,對內面對武林門派的時候,輿論也給予了不小的壓力。」

有壓迫就有反抗,難怪那一群外域諸國一票兒的跟了大羅國混。

荀笙想了想︰「加上皇帝的身體原因,是要考慮在傳位之際削弱一下江湖的勢力,所以廢刀令就適應潮流的重新擺上台面。也就是說,推行武林盟主這件事,是武林應對壓力時候做出的選擇?」

楊不信點了點頭。

如此說來的話,這個武林盟主還真是有點兒意思。要是一個空頭名分,荀笙是懶得去爭,但是在外部壓力下團結起來的組織,其凝聚力倒是能夠促成不少事情。

方未明的態度明確表現了,周廬針對江湖,接下來一定會有大動作。現在武林中肯定還有不少門派存在觀望的態度,而作為周廬內部人員,荀笙最清楚這已經是既定的事實。

一旦到時候周廬開始下手,這個武林盟主的名份,將更加有價值。這對荀笙而言,是一個利用信息差大賺一筆的好機會。這就像賭球一樣,別人沒準還在猶豫自己所看中的球隊到底能不能贏,還在考量要下多大的賭注的時候,荀笙早就知道了誰勝誰負,可以毫不顧忌的投入進去。

不過荀笙還是有些疑惑︰「之前我怎麼沒听到一點消息?共同推舉武林盟主這件事是什麼時候促成的?」

楊不信解釋道︰「老宗主還在位的時候,五大門派的掌門人,就對此事進行過共同的商議。不過那時候五大門派勢均力敵,要爭奪這個武林盟主,必然會鬧得不可開交。到時候牽扯到的利益太多,根本沒法調和。為了平衡各方,就一直處在扯皮的過程中。漸漸的,各方純粹是為了扯皮再扯皮,都忘了原本的目的是什麼了。」

而後楊不信用一種奇怪的眼光看著荀笙︰「不過從去年開始,武林中接連發生大事。咱們太虛劍宗老宗主病逝,元初山掌門退位,宗門內部權力斗爭,搞的元氣大傷。釋迦寺活佛死在大長老手中,另一位活佛也命不久矣。加上外界對您一直……咳咳,反正看法不怎麼樣。加上我太虛劍宗的基本盤,此時正處在瘟疫和饑荒之中,五大門派亂成一鍋粥。剩下那倆不算太亂的,自然就想著趁這個機會爭一爭了。」

元初山那件事荀笙自然是知道的,甚至在荀笙的撮合之下,太虛劍宗還捎帶手的插了一腳。畢竟當時方未明化身的白蜜梵,可是找到了太虛劍宗頭上。

權力爭斗的其中一方,元初山大師姐白蜜梵,是方未明假扮的。以方未明的實力和謀略,想要兵不血刃的奪得掌門之位,再簡單不過了。不過考慮到方未明的立場,恐怕讓元初山變成現在這樣,才是他一開始的打算。

這麼算起來,武林一開始的平靜,就在自己出長安的那一刻,就有了打破的跡象。而後的一系列事件,好像自己都沾了點邊兒。

荀笙翻了個白眼︰「不信,你可是立志要做一個辯證唯物主義者的,可不能覺得我是掃把星什麼的。」

楊不信老臉一紅︰「咳咳,宗主你怎麼能這麼想呢?我怎麼會這麼想呢?」

荀笙再次翻了個白眼,楊不信果然不怎麼會說謊。

雖然嘴上這麼說著,荀笙心里還是覺得,自己入主太虛劍宗之後發生的一系列事情,肯定都和方未明有關。這貨在荀笙心里,可比動漫里邊想統治世界的大反派恐怖多了。

荀笙問道︰「不知道到時候這個武林盟主是怎麼推舉?大家一塊擺個擂台上去打一架?」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荀笙覺得改一改賽制,簡單代表太虛劍宗出場,其他門派的高手一起上都行。

荀笙不是針對武林中某一個門派,他是覺得,現有各大門派都是垃圾。

楊不信搖了搖頭︰「那倒不是,畢竟武林盟主這個位置,名義上是要統籌規劃武林的資源,讓各大門派協力發展。江湖上會打架的人太多了,選出來一個能打的,也沒有多大意義。再說了,這事兒是剩下那倆門派推動定下來的,現在他們倆勢力最完整,肯定要選一個對自己最有利的方式。」

听楊不信說完,荀笙倒是有些羨慕武俠小說里的武林盟主的選拔方式了,畢竟那樣的選拔方式,對太虛劍宗而言可就太省事了。可惜,人心不古,人心不古呀!

「那是準備怎麼選拔?」

「這次的選拔主要是五個維度共同進行評分,分別是門派勢力廣度,江湖聲望高低,頂尖高手的戰力,以及與周廬的善惡度。」

「這不是四個維度麼?」

「嗐,宗主,這不是還得找人評分麼。」

「哦,還得看宗門財力啊。」

但凡有評委,那肯定就少不了金錢交易。買評委席位也好,直接賄賂評委也好,都是要花錢的。

不過有一說一,這幾個維度的選擇還是比較明智的。

既然武林盟主有職責統籌規劃武林的資源,即使只是名義上的,對于宗門勢力的分布廣度也是有要求的。

江湖聲望的高度,不僅僅是針對個人,也要針對門派本身的聲望。這樣選出來的人才能夠服眾,在對外甚至對外交的宣傳上,也才真的有意義。

頂尖高手戰斗力這個問題,其實還是挺具有代表性的。向東方天晴、簡單、方未明這種人,實屬天降猛男,縱觀歷史也只是特例。沒有強大的資源,包括人才選拔機制,教育資源和物質資源作為背景,很難誕生頂尖高手。

要是有名師教導,加上秘籍丹藥管夠,一個普通人也能成為一品高手。更何況,這些門派本身就是要培養高手的,自家的高手不能打,有什麼臉面當武林盟主?

讓荀笙感覺最有趣的,還是和周廬善惡度的這個問題。這個評判標準是和周廬的善惡度,而非和周廬的對立程度。

如果是要一心維護武林的利益,和周廬這個武林天敵,肯定不能有太好的關系。但是善惡度這個用詞,就決定了與周廬的關系太好或者太壞,都是作為競選武林盟主的優勢。這個標準達成了共識,說明整個武林對于周廬的態度,都是搖擺不定的。

右傾投降主義一直有,果然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不過那是他們的事,荀笙不在乎。作為太虛劍宗實質上的宗主,和在周廬有編制的密探,只要操作得當,荀笙沒準兒可以通吃。

荀笙眨了眨眼︰「除了最後一個維度,各維度記分方式如何?佔比如何?」

楊不信答道︰「沒有具體佔比,一切解釋權歸評委會所有。」

荀笙露出了極為感興趣的表情,這樣選出來的武林盟主才有意思呢。

「評委會的名額定下來了嗎?」

楊不信點了點頭︰「五大門派各自佔據三個名額,其余的門派共分十個名額。最終評比在明年夏天,今年冬天,各項事宜開始準備。明年春,各宗門領導人匯聚一堂,進行具體事務的商定。」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