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十二章 少年天皇之二︰四島省(下)

「有,丹後國的宮津藩藩主京極高國,鶴舞藩藩主安藤義門原本從未單獨駕船來到濟州島,這一次竟然都來了」

「對了,眼下,宮津藩的藩主還是京極高廣,不過其向來體弱多病,宮津藩實際上是由京極高國在打理,京極高國今年三十七歲,根據情報,其一向與其父不和,若不是京極高廣喜歡的兒子尚幼,宮津藩真有改易的可能」

改易,時下日本國主、藩主、城主貶為平民的或變更藩主的。

「鶴舞藩的藩主安藤義門今年才十八歲,又是體弱多病,最近還染上了天花,這次是專門到濟州島來治病來了,上次我等治好了幕府秘密送過來的那人後,終究是紙包不住火,慢慢地在本州傳開了,當然了,幕府對外宣稱的是京都皇宮的近侍」

「宮津藩帶了什麼東西?」

「大人,宮津藩依山伴海,附近的白銀產量可是僅次于久能山,京極高國這次帶來銀錠合計重量二十萬兩」

「哦?」,柳川靜雲一下站起來了,他在屋子里轉了幾圈,最後才說道︰「他想換什麼?」

「武器」

「換給他,對了,他的行蹤可被幕府大目付發現了?」

「應該沒有,如今的幕府將軍大目付是由老中阿部忠秋兼任,不過實際的權力卻操控在大老,那位連續輔佐了德川家康、德川秀忠、德川家光、德川家綱四代將軍的井伊直孝手里,而井伊直孝的目付就是他的兒子,如今兼任著京都市町奉行的井伊直澄」

「而將軍的側用人,那位僅次于各位老中的近將軍近侍板倉重矩,他的目付一直被我國灰衣衛監視著」

「井伊直澄、板倉重矩的人眼下將目光都盯在京都、江戶、下關、出羽等地,對于近在咫尺的丹後諸藩卻並沒有用心」

「好,他想要換什麼?」

「火槍、火炮,當然了,我等只能提供火繩槍和三百斤一下的小炮」

「他要多少?」

「大人」,那灰衣衛突然湊近了他,「區區宮津藩,他竟然需要三千桿火槍和一百門火炮」

柳川靜雲笑道︰「你肯定打听到了什麼」

那人點點頭,「京極高國最近與京都北面比叡山兵學道場的由井正雪打得火熱? 而由井正雪眼下深受天皇器重」

「好」,柳川靜雲說道,「如數換給他,另外還送給他一批冷兵器? 比如長槍? 至于鶴舞藩的安藤義門,讓府城的醫生給他種痘」

說到這里時? 柳川靜雲突然想到了什麼。

「既然北面的宮津藩想要有所動作? 那麼南面的多鐸就不能平白讓他消失了」

「可是陛下已經決定了」

「此一時彼一時? 如今有了變化,就不能太過拘泥了,秘密通知祖可法? 我軍決定最後幫他們一次,會在四國島西南處的沖之島放置一批糧草和武器彈藥,還是藏在老地方? 然他們盡快起出來,若是耽誤了? 他們恐怕就起不出來了」

「大人……」

「你不用說了? 立即去辦? 記住? 放一批震天雷進去,加上一批治療戰馬濕疹的藥材」

「是」

那人正要離去,柳川靜雲卻叫住了他,「讓下面的人去辦就是了,對了,以前德川賴宣在贊岐、丹波兩國大顯神威,幕府那里有什麼反應沒有?」

「自然是有的,按照名分,德川賴宣可是當今將軍的祖父輩的人物,在贊岐、丹波兩戰之後,聲譽如日中天,在諸親藩中的風頭一時無兩,為了壓制他,天皇已經將以前在九州與我軍水師作戰大敗的德川賴房調到了江戶城,他不僅名列五位老中之一,還隱隱為取代井伊直孝成為大老的勢頭」

「嗯,對了,大明的商人有什麼動靜?」

「他們能有什麼?眼下我國牢牢佔據著江北,也並沒有南下的跡象,大明的皇帝、官員、商人、百姓都是過一天算一天,對于商人來說,無非是多掙一些錢財罷了,哦,對了,明廷新近設置了提督東海洋面諸務一職,由熟悉海事的松江名士沈廷揚擔任,听說也向西夷訂購了不少船只和火炮」

……

盛大的交易會還在繼續著,一直會延續到九月中旬,直到北風季節的到來,期間,不斷有各種規模的船隊到來,主持完交易會的開幕式後,柳川靜雲便帶著十余名屬下出發了。

他要視察濟州島接下來的收獲情況。

後世的人都知道,濟州島雖然頗大,不過土地卻較為貧瘠,到了眼下,大夏國在濟東、濟南、濟西、濟北四個縣各安置了包括朝鮮、漢、日本在內的農戶一萬兩千戶,每個縣大約三千戶。

雖然土地貧瘠,不過由于此地都是由于火山爆發而形成的,故此種植大夏國此時剛剛興起不久的玉米、土豆還是可以的,這兩樣作物對土地的要求沒那麼高,加上蔬菜,這便是島上農戶的主要作物。

當然了,也有堅持不種地,仍舊以海產捕撈為主的漁戶,就像這座島歷史上一直呈現的那樣,不過在蒸汽機出現以前,由于濟州島正處于東海、日本海、黃海的風口位置,想要以海產捕撈為生,海難發生的頻率實在太高,這也是此島石頭多、風多、女人多的由來。

眼下,有了蒸汽機,便可以有效逆著大風進行作業了,漸漸地,那些漁戶都加入到了大夏國在濟南設置的漁業公司,並進行統一的深潛培訓後,再進行捕撈鮑魚等物,如今,濟州漁業公司由于氣候溫和,已經是大夏國最大的漁業公司之一。

柳川靜雲從濟北出發後一直向南,朝著漢拿山的方向飛奔。

他的臉上有些焦躁。

以前遷到此處的圖克塔納部哈拉達兼濟州府的同知達哈蘇病重,他必須趕過去見他最後一面。

圖克塔納部是烏蘭烏德索倫三部之一,原本的三部,如今的發展態勢也大不相同。

羅佳部如今如日中天,部民幾乎佔據著整個希洛克河流域,羅家的長子羅承志是當今一等侯、駙馬,次子羅繼志是克里米亞總督轄區總督、一等伯,羅秀是大夏國首席大薩滿,以前尼堪曾被族人準備尊以「綽勒果羅科汗」,意思與以前在漠北被族人推為「成吉思汗」的鐵木真差不多,都是偉大的、卓越的意思,不過是索倫人自己的語言罷了。

尼堪的位置越走越高,最後被索倫、女真、蒙古諸部尊稱「博格達汗」後便達到了一個極高的位置。

于是,為了凸顯薩滿教在國內的地位,尼堪便將綽勒果羅科的稱號封給了羅秀,自那以後,羅秀便是「綽勒果羅科齊」了,意思是「大智慧之人」——齊,索倫語的後綴,意思是「什麼樣的人」,比如努爾哈赤,也叫努爾哈齊,意思是「像野豬一樣凶猛的人」。

另一部納哈塔部一直佔據著希洛克河的上游,以前伊爾根布里亞特蒙古部落所在(後被尼堪消滅),哈拉達叫阿林,其子就是大夏國有名的灰衣衛安巴,在與大清之戰中立下大功,後來擔任順天府同知,相當于大明的九門提督,眼下又接替皇甫端擔任順天府府尹(北京市市長),還娶了被崇禎帝砍傷但被李自成救過來的長平公主朱媺娖,也算是相當了不起。

羅佳部、納哈塔部哈拉達羅錦、阿林都已病故,以前的烏蘭烏德索倫三部便只剩下這位從貝加爾湖遷到濟州島的圖克塔納部的哈拉達達哈蘇了。

故此,當達哈蘇生病後,其子達春趕緊趕了回來,連尼堪也派人過來了,柳川靜雲不知道陛下派過來什麼人,不過想一想也知道,以前的貝加爾湖以東索倫十一部哈拉達大部分都已經病逝,像達哈蘇這樣如此服從國家調度,遷徙到遙遠濟州島的人,國家絕對不會怠慢,至少會派一個尚書一級的高官過來,沒準也會將他的幾位皇子之一派過來。

當柳川靜雲趕到漢拿山腳下時,眼前的一幕似乎讓他想到了漠北草原一帶。

大量的帳篷鋪滿了這一面的山坡,白色的帳篷掩映在青草和灌木叢中,若不是秋日依舊有些熱意,不知就里的人還以為帶了塞外。

實際上到了眼下這個光景,達哈蘇的圖克塔納部早就整體轉化成了國營牧場的職工,專門為大夏國在此地培育戰馬,輔以飼養一些牛羊。

當柳川靜雲看到達哈蘇那處帳篷面前的幾匹異常高大的戰馬,心里不禁一凜。

「陛下竟親自到了!」

他趕緊下了戰馬,三兩步跑了過去。

那確實是尼堪的戰馬,一種中亞的汗血寶馬與烏珠穆沁黃驃馬的後代,目前培育出來的並不多,不過已經比以往瀚海軍騎兵那種以乞爾吉斯公馬、烏珠穆沁黃驃母馬雜交出來的戰馬更高了一級。

(黃驃馬,蒙古馬里面的上佳馬種)

帳篷里,達哈蘇已經在彌留之際了。

達春跪在他面前,尼堪坐在他身邊,正牢牢抓著他的手。

「大汗……」

達哈蘇的聲音突然高亢起來,尼堪心中一凜,「這肯定是回光返照了」

「陛下,微臣有一個請求」

「你說」

「大汗,我生在烏蘭烏德的烏德河,十幾年以前,我答應大汗遷到濟州島後,當我一踏上這塊土地我就後悔了,不過部族遷徙不易,國家又花了如此大的代價,我一直瞞著沒說」

「……」

「大汗,我已經感覺到長生天的召喚了,有一件事我一直沒告訴您」

「您說」

「大汗,您知曉以前我等索倫十一部的大汗根特木耳為何住在赤塔?」

「這?」

「大汗,赤塔,就是契丹,赤塔河,就是契丹河,契丹國敗亡後大部逃到了林中,所有的索倫人幾乎都是他們的後代,不過到了眼下,我等已經不是以前的契丹人了,身體里早已經摻雜了漢人、蒙古人、女真人得血液,已經分不清具體是什麼人了」

「好了,不說這些了,大汗,我看這大夏就挺好,比那大遼還好,不過微臣還是希望回到烏德河,希望能埋在那里,與父母在一起」

尼堪有些哽咽了,「好,朕答應你」

達哈蘇死了,隨著他的病逝,如今的索倫十一部哈拉達便只剩下一個了,那就是尼堪的老岳父薩哈連了。

達春嚎啕大哭起來。

尼堪走出了帳外,看著遠處的漢拿山發愣,連柳川靜雲跪倒在地也沒發現。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