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十二章 江淮風雲(一)

亳州,古稱譙城、譙郡,乃三國時魏武帝曹操的家鄉。

從商丘出發,抵達亳州只有不到一百二十里的距離,尼堪留沈默帶著三千博格拉部的部族騎兵,加上袁時中、趙應元的人馬鎮守歸德府,打理糧草,自己帶著朱克圖、查克丹三個軍團南下了,三日便進抵到亳州城下。

這個三個軍團,都是以騎兵為主的軍團,除去朱克圖、查克丹親領的軍團外,還有一個軍團在京城時被名為「左龍武軍」,平日里是以旅為單位駐守在內城的,戰時則集合起來成為一個軍團,像這樣的軍團北京城還有幾個。

尼堪決定親自指揮這個軍團,除了這個軍團,平素駐守皇宮的三千親衛,如今已經更名為「神武軍」。

如此取名,自然要提到如今鎮守北京城軍隊的大軍了。

前面說過,在北京城共有六個以騎兵為主的軍團,後來又在李自成降兵的基礎上編制了兩個以步軍為主的軍團,一共八個軍團。

這六個軍團,加上尼堪的親衛,一共七萬五千人,尼堪揀拔其精銳拱衛內城,這便是四個軍團,剩下的兩個以騎兵為主的軍團以及兩個以步軍為主的軍團鎮守外城。

前唐鼎盛時期,鎮守長安的精銳分別是︰左右羽林軍,左右龍武軍,而神武軍是從全軍中精挑細選的精銳,尼堪將這個名字照搬過來,將四個軍團命名為左右羽林軍、左右龍武軍,而自己的親衛名之為神武軍。

原本在京城時,朱克圖與查克丹每人統領一個羽林軍團,一個龍武軍團,剩下的所有軍隊都歸樞密院管轄,眼下,朱克圖、查克丹各帶了一個羽林軍團,而尼堪帶領的則是左龍武軍,還有一個龍武軍團,自然是被孫傳宇帶領著秘密南下了。

大軍抵達亳州後,由于此時的亳州城位于渦河南岸,朱克圖、查克丹便帶著兩個軍團在城池南邊扎營,而尼堪帶著一個龍武軍團加上神武軍在北岸,也就是後世的湯陵街道所在扎下大營。

湯陵街道,是商代始祖湯的陵寢所在,如今卻是一個小鎮子,原本是李際遇大營所在,李際遇被牟國棟斬殺後,其部眾也被他吞並,三千長棍兵全部進到亳州城守衛,七千青壯被遣送到宿州擔任大軍糧草輜重的夫子。

牟國棟佔領亳州後,便牢牢根據他父親牟文綬的吩咐,「見到蠻賊後不可妄戰,緊守城池為上」,由于亳州離歸德府實在太近,他也做不到堅壁清野,不過是將青壯盡量安置在城池里罷了。

亳州,楚平王時代就是大城,當時就是高一丈、方圓八里的城池,明初時又變成了高三丈、周長十里的大城,這樣的城池,加上明末丁口凋敝,牟國棟藏兵兩萬完全沒有問題。

其實,當尼堪大軍抵達後,站在城牆上眺望的牟國棟差一點就準備趁著敵人扎營的機會出兵襲擾,不過他最終還是忍住了,北岸的尼堪軍團隔著渦河就不用說了,緊貼著城池東南、西南約莫兩里地扎營的朱克圖、查克丹大軍他都是有機會。

既然要扎營,還是在一望無際的平原上扎營,水源便是第一要務,故此,三個軍團都靠著渦河,查克丹軍團在亳州城西南,朱克圖軍團在亳州城東南。

牟國俊最終忍住不出戰也是有原因的,人家三個軍團都是以騎兵為主,扎營時任何一個軍團都有三千騎在警戒,可他牟文綬麾下的騎兵加起來也就三千騎,牟國棟這里只有一千騎,就算收容了許定國、李際遇的騎兵,也只有一千五百騎,如何是瀚海軍的對手?

扎下大營後,朱克圖、查克丹的步軍旅都在渦河上架起了浮橋,之後,三個軍團雖然分割于渦河兩岸,不過卻可以隨意往來。

考慮到隨之而來雨季可能導致的渦河上漲因素,浮橋對于鐵鏈的長度做了預留,否則,若是按照目前的長度鋪設浮橋,當洪水來臨時不是被沖垮便是兩頭落空。

三個軍團之間的距離相距都在五里以內,就算有敵人集中兵力猛攻一座大營,另外兩處也能很快增援。

尼堪那里由于有湯陵的存在,大營的扎設就簡單了。

如同燧陵一樣,湯陵也有建築群,周圍則是商鋪,如今已經成了一個鎮子,大營便依托鎮子設置,尼堪的「大帳」就設在湯陵的追思殿。

眼下,尼堪等人正匯聚在追思殿商討軍務。

「陛下」

同往常一樣,王文慧正在匯報最新的軍情。

「阿克墩將軍的大軍已經進抵到郯城、嶧縣一帶,緊貼著徐州和淮安府,目前表面上看牟文綬在按兵不動,不過根據按察司密探的消息,淮安府的兵馬調了一部到了徐州,而徐州也向西開動了一部」

「彼等都是在夜里行軍的,雖然隱蔽,不過還是被我司設在那里的密探發現了,明面上是徐州這里將從淮安府開過來的一支部隊向西調動,實際上卻是兩支部隊一起朝西開動,若是探子估計的不錯,這支部隊人數在兩萬上下」

「也就是說留在徐州、淮安府還有各兩萬人在鎮守,與我軍山東兵團對峙,彼等這兩萬人野戰肯定不是我軍對手,不過緊守城池的話還是能大幅遲滯我軍的」

「不出意外的話,帶著這兩萬人西去的肯定是牟文綬」

「這是一路。南面的高杰部還是十日前的消息,那時,彼等正沿著運河北上,全部是騎兵,而運河上的漕船裝著彼等的糧草沿著河道跟著,人數嘛,應該也在兩萬左右」

「現在的問題是,高杰部北上後很快就能抵達洪澤湖,那時,彼等可以繼續北上進入淮安府,威脅我山東郯城的兵馬,亦可向西北方向進軍,在泗州匯合劉良佐的兵馬向亳州進軍」

听到這里,尼堪也是嘆了一口氣,在當下的條件下,就算按察司密探個頂個都是十足的精銳,不過在打探到消息後將情報送過來還是要花費一番功夫的,此時,不用說高杰部應該早就抵達了泗州或者淮安府,跟泗州的劉良佐手下的大將曹虎或者淮安府牟文綬手下的李維權匯合了。

高杰無論到了那里,麾下兩萬騎兵,雖然比起瀚海軍大有不如,不過屆時以李維權/曹虎的兵馬守城,彼等游擊就夠瀚海軍喝一壺的。

眼下,並不知曉高杰部到了那里,只能靜觀其變。

「劉良佐部也北上了,他這次帶了約莫四萬的大軍,不過從旗號來看,其手下幾員大將秦大鵬、曹虎、沈豹、胡守金應該都在,這麼說……」

尼堪插道︰「高杰匯合曹虎的泗州兵後向亳州來了?不過也有可能彼等是虛虛實實,探子有沒有探知從泗州方向來了大軍?」

「沒有」,王文慧答道,「從潁州、霍邱、鳳陽方向都有兵馬向壽州調動的動靜,就是沒有見到泗州的,但泗州守將曹虎的旗號又在劉良佐的大軍里」

「好了,繼續說吧」

「是,陛下,由于壽州離亳州很近,劉良佐這一部的消息倒是很清楚,三日前,彼等抵達了蒙城,蒙城也在渦河邊上,離亳州只有兩百里,劉良佐麾下騎兵也不多,這次應該幾乎全部帶來了,不過彼等生怕在行軍時被我軍騎兵襲破,都抱成一團沿著渦河向北推進,加上隨軍的夫子、騾馬,總人數相當可觀」

「嗯」,尼堪此時閉上了眼楮,他在緊張盤算著,「劉良佐的速度奇慢無比,每日只走三十里,想要抵達亳州至少還有七日,彼等抵達蒙城後沒準會停下來……」

「黃得功呢?」,他很快又睜開了眼楮。

「黃得功的情報也很清楚,他這次帶著一萬五千人北上了,全部是騎兵,其中還包括以前他在英霍山區進剿流賊時,以五千騎打破張獻忠十萬人馬的那一部精銳」

「你如何知曉?」

「陛下,那一部騎兵後來被黃得功全部編入了家丁隊,而他的家丁隊是由其子黃維明統領的,其旗號很特殊,隊伍的聲勢也很清楚,一看便知,何況黃得功此人一直自視甚高,從來不會遮掩什麼,還有「常」字旗,不用說,其駐守廬州的大將常進功也來了」

「奇怪的是,黃得功部抵達霍邱後便消失不見了」

「哦?」

尼堪的面前便有一張南直隸的地圖,還是在北京城發現的戰利品,不過經過灰衣衛詳細勘察、修訂後已經是新的地圖了。

「霍邱就在劉良佐的大本營壽州附近,以彼等的實力,與劉良佐抱成一團北上,屆時劉良佐有步軍,黃得功有騎兵,雙方應該能互相支援才是上策,偏偏跑到壽州西南的霍邱作甚,難道想繼續向西進入河南,不過我在光山-新蔡一帶布置了蕭阿林的軍團,彼等就算想要向西突入河南省來擾亂我的後方也做不到啊」

「或者是跟高杰一樣,虛虛實實,假意先到霍邱縣,然後利用夜色秘密北上?不過霍邱以北都是大平原,彼等想要遮蔽行蹤談何容易?」

他又閉上了眼楮,不過還是揮揮手讓王文慧繼續說。

「剛剛弄清楚,金聲恆帶了五萬人馬,馬步軍各半,按照旗號來看,應該包含了徐勇、左夢庚、馬進忠、李國英等部的部分人馬,已經在十日前渡過了長江,然後尚不知去向」

听到這里,尼堪又睜開眼楮笑道︰「這是那個姬甲偉弄來的消息?」

「是的,陛下」

原來那浣溪沙畫舫的主人賈偉就是姬甲偉,姬際可的幼子,姬甲杰的幼弟,姬際可幾個兒子里,就是姬甲杰、姬甲偉效力于大夏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