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十五章 木.野狐.禪之四︰第三手

「噠噠噠」

後面的馬蹄聲一陣緊似一陣,耿仲明心念電轉,半晌才長嘆一聲,他將手中的馬鞭扔到地上。

「我願降!」

听到這句話,冷雲從驛站里走了出來。

「耿仲明此人心狠手辣,血債累累,其手底下的老東江鎮軍將也大多如此,踫到他,若是負隅頑抗,必須予以堅決打擊,若是陣前投降,先假意答應,許他保持王位,等遼東定鼎後再論其它」

「哈哈哈」,冷雲原本是薊州鎮的軍將,平素對那些賣國求榮的叛賊最為痛恨,何況是在叛國之後到處濫殺無辜之人。

山東原本是明國北方的人口「超級」大省,崇禎初年還有兩千萬,明末由于瘟疫、干旱、清兵屠殺減少了最少三成,孔有德作亂又導致減少了幾百萬,雖然有的州縣丁口是死于胡亂屠殺、搶劫錢財的明軍之手,不過若是沒有孔有德、耿仲明的作亂,這一切是不會發生的,歸根結底,罪魁禍首還是孔、耿等人。

(明末各省人口數乃查百度所得,暫且信之)

更令人氣憤的是,耿仲明這廝得知自己的弟弟耿仲裕死于東江鎮總兵黃龍的手下時,當即將留在登州的黃龍及手下副將、參將、游擊,大小將官幾十名的家屬全部斬殺。

這一切,芝罘島的守將達春最清楚,冷雲從他這里得知後也是義憤填膺,今晚他將旅順堡、白玉山城堡的守軍全部調出來了,而讓剛剛下船的曲承恩部隊代替他們駐守,為的就是將耿仲明部一網打盡。

冷雲強忍住內心的憤怒,大笑一聲後便將弓著腰的耿仲明扶了起來。

「耿將軍」

一听此話,耿仲明知曉自己這一步險棋走對了,內心不禁完全松了下來。

「皇上說過,歡迎像將軍這樣的大將反正歸來」

……

有了耿仲明帶頭,陳紹宗把手的南關、金州衛城的耿繼茂都應聲而降。

……

已經抵達開原附近的皇太極很快便得知了這個消息。

出乎眾人的預料,皇太極只是冷哼了一聲,並沒有勃然大怒、氣血攻心暈倒的事情發生。

「罷了,既然養不熟,就由他去吧,告訴劉之源,金州衛丟了就丟了,復州一線必須守住!」

抵達開原城後,瓖紅旗旗主岳帶著長子羅洛渾、瓖紅旗巴牙喇章京車爾布、鰲拜、漢軍瓖紅旗梅勒章京金俊出城迎候。

此時,岳手底下有一萬瓖紅旗精銳騎兵,還有三千漢軍,正是金俊統管。

金俊,是金礪之弟。

「金俊留守,剩下的跟隨朕一起北上,加快速度!」

岳此時也得知了金州的耿仲明投降一事,面上也有些憂慮,皇太極反而安慰他道︰「蠻賊兵力本來就不多,還四處分兵,如今我等不理他這些,只要擊敗正對面的蠻酋,一切都不成問題」

岳也附和道︰「皇上聖明,想當初薩爾滸之戰,遼東平原上的大小城池沒有一座在我等手里,錢糧、軍士、武器都是明軍佔有,最終還是我滿洲健兒獲勝,劉之源是漢軍旗悍將,肯定不會讓蠻賊再進一步,只要擊敗蠻酋,再各個擊破,便無往而不利」

又暗想道︰「耿仲明手底下的兵力本來就不多,皇上也沒有給他補充,難道是一早打定讓他與蠻賊死拼,就算其投降了也不在意的主意?」

一路上,仔細思量後便更加篤定了,「當時若是將耿仲明調到他處,若是處于大清國的月復心,更有肘腋之患,若是剝奪了他的兵權,恐怕他早就投降了,故此,放在金州反而是最佳的處置了」

「不過,耿仲明降了,那孔有德呢?難道皇上就這麼信任他?」

皇太極在路途看到岳一直皺著眉頭,便笑道︰「怎麼地?是否還在想著孔有德那廝?」

岳趕緊彎腰回道︰「皇上明見萬里,佷兒確實在想著此事……」

皇太極卻搖搖頭,「都說你岳是咱愛新覺羅家族第一將,沒想到也如此沉不住氣,那耿仲明剛到遼東便大肆收容逃奴,還明搶孔有德手下的農戶,孔有德勇悍難敵,手下兵卒還多過耿仲明,可他並沒有與耿仲明起沖突,反而是給朕上了折子」

「放心吧,朕看人一般不會錯,耿仲明可叛,孔有德必定不會!」

……

輪台(烏魯木齊)以東約八百里,阿哈密以北約兩百里,巴里坤湖。

一支龐大的軍隊正在那里歇息,一頂碩大的帳篷正聳立于湖泊南岸。

大帳里,一位年約四十歲的中年漢子正在閉目沉思。

大帳里還坐著兩人,都是約莫二十出頭的模樣,一位身材高瘦,一位卻異常敦實強壯。

半晌,那中年漢子睜開了眼楮。

兩位年輕人一見趕緊盤腿做好。

那漢子盯了兩人一眼,眼里精光四溢,令人不寒而栗。

「本汗決定了」,那人開口說話了,聲音里透露出一絲不甘和疲倦,「富貴險中求,還是干了!」

此話一出,那個身材矮壯的年輕漢子面露喜色,那個瘦高漢子卻是一臉憂愁。

「都說說吧,已經走到此地了,不能再三心二意了,嗯,這是最後一次議事了,決定之後便不再更改!」

那瘦高漢子搶先說道︰「大汗,不如還是向東行駛幾日,再南下,穿越大漠後抵達那邊荒之地,與固始汗的領地便接壤了,互相也好有一個照應」

「不然!」,那矮壯漢子卻出身反對,「父汗,邊荒之地駐扎不了太多的兵馬,何況在祁連山的北麓已經有叔祖的牧戶了,一旦與他們踫面如何處之?都是和碩特部落的人,不可能拔刀相向吧?」

原來,這中年漢子是和碩特部留在北疆的一支,固始汗的佷子鄂齊爾圖,史稱「小和碩特汗國」的創始人,如今佔據著幾乎整個天山北麓一帶,手底下還有兩萬帳左右。

那瘦高漢子則是天山一帶輝特部的首領,被鄂齊爾圖任命為大濟農的阿勒達爾。

矮壯漢子正是鄂齊爾圖的次子噶勒達瑪,其封地就在巴里坤湖。

固始汗佔據青藏一帶後,將和碩特部的大部分牧戶也帶走了,原本和碩特部有五萬帳左右,他帶走了三萬帳,給佷子鄂齊爾圖留下了兩萬帳,目前精河一帶是他的長子額爾德尼的封地,烏魯木齊到奇台一帶則是他和幼子伊拉古克的牧地,而他最勇猛的次子的牧地則是奇台到巴里坤湖一帶。

「可是那博格達汗戰力強橫,巴圖爾、固始汗先後都敗在他手里,輕易挑戰不得」

阿勒達爾依舊極力勸阻。

他也是有私心的,強大的輝特部在俄木布的和托輝特部煙消雲散後便一蹶不振了,原本依附于杜爾伯特部落的一支也被巴圖爾收容了,後又被拆散分給了他的幾個兒子。

阿勒達爾這一支倒是沒有拆散,近萬戶的牧戶游牧在整個天山北麓一帶,也就是說,阿勒達爾的部落牧戶數就佔整個小和碩特汗國的一半。

由于阿勒達爾剛剛繼位不久,還不敢大動干戈,只得對鄂齊爾圖言听計從,若是佔據敦煌、瓜州一帶他自然沒意見,那些地方並沒有強大的部落與他們爭搶。

何況,大本營設在羅布泊一帶的固始汗離敦煌也不遠,雙方還可以互為犄角之勢。

不過在大夏國這個歷史上並沒有出現過的國度橫空出世之後,原本兵強馬壯的杜爾伯特部落四分五裂,最強大的一支達賴台什的幼子俄木布岱青(有兩萬帳)被巴圖爾收容後,再加上依附于俄木布岱青的輝特部,綽羅斯部一下增加了兩萬多帳,若是再加上這些年陸陸續續投奔他的乞爾吉斯人、布哈拉人、哈薩克人,綽羅斯部的牧戶數已經高達九萬帳。

雖然巴圖爾對留在北疆的鄂齊爾圖依舊很客氣,不過鄂齊爾圖卻明白,若是固始汗還在此地,他巴圖爾自然沒有二話說,不過自從固始汗走後他鄂齊爾圖的日子便有些難過了。

雖然他將他鐘愛的長女阿奴嫁給了僧格也是如此。

故此,當皇太極派人前來與他聯絡,欲「共圖大計」時,他一下便心動了。

作為長期駐扎在天山北麓的部落,鄂齊爾圖的部落也時常進入額濟納一帶游牧,對于土默特、鄂爾多斯兩部的遭遇也是了如指掌。

「若是利用夏、清兩國進行國戰的機會一舉拿下河套一帶,土地倒是在其次,收獲大量的牧戶才是他最在意的,屆時就算夏國在國戰中勝了,自己還可以將大量的牧戶遷到天山一帶,屆時,便可重新讓和碩特部在天山一帶強盛起來!」

「本汗不改主意了,如今夏清兩國正在大戰,兵力都集中在遼東一帶,索倫人在山南的兵力正是最薄弱的時候,何況固始汗南下時,將土默特杭高的部落大部遷到了青海,杭高的部落大部被種地的漢人佔據了,漢人,能有什麼戰力?」

他看阿勒達爾依舊有些猶豫,便說道︰「不如這樣,若是我軍勝了,便將土默特左翼古祿格的部落以及鄂爾多斯的部落前部遷到天山一帶,並不在河套一帶盤桓,何如?」

「若是不幸戰敗,就趕緊南下涼州,沿著涼州、甘州、肅州劫掠一番又回到瓜沙一帶,反正不會虧待你的」

他這麼一說,阿勒達爾終于同意了。

次日,鄂齊爾圖的一萬五千騎兵拔營向東進發了。

這便是皇太極的一出閑棋,會對瀚海軍的戰略產生影響嗎?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