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十二章 木.野狐.禪之一︰序幕(下)

大夏東曉三年,春。

北境依舊是一片蕭瑟,就在此時,大夏帝國吉林高官春府的朱克圖率領加強後的兩個軍團(一個軍團一萬二千人)南下了,而帝國皇帝烏扎.尼堪的大 也出現在里面。

盛京。

皇太極這個冬天似乎過得相當不錯,一次也沒有暈厥,以往由于太過肥碩的身軀也似乎消瘦了一些,顯得更加精干,春日里,他的雙頰紅潤,顯得神采奕奕。

太醫院的首席太醫號過脈後嘴上雖在恭喜他,不過內心卻忐忑不安——脈搏跳動的比以前堅實一些,不過速度也快了許多。

武德殿,皇太極、多爾袞、阿巴泰、豪格、尼堪(褚英的兒子)、範文程、馬國柱、鮑承先等人濟濟一堂。

「真有尼堪那廝的大 ?」,皇太極的聲音低沉、渾厚,中氣十足,雄渾的聲音回蕩在空蕩蕩的大廳里,給眾人的耳朵以強烈的刺激,見此情形,所有的人都是為之一振,當然了,除了一位。

負責細作探查事務的鮑承先趕緊上前彎腰施禮。

「回稟陛下,我司藏在長春附近的探子先後有三撥回來稟報,彼等傳回來的訊息都相差無幾,尼堪那廝,咳咳……」

鮑承先頗有些不好意思地瞟了一眼如今也被封為多羅貝勒的尼堪,最後目光停在皇太極身上。

「哈哈哈」,皇太極不禁大笑起來,「還真是難得,那廝也叫尼堪,更巧的是,他們兩人還是同歲,嗯,為了有所分別,今後就叫那廝為‘蠻酋’,尼堪的名字自然歸我愛新覺羅氏獨有,他一個烏扎部的索倫小子,何德何能與我愛新覺羅氏享用一個名字?」

「是,陛下」,鮑承先繼續說道,當他將目光從皇太極身上移開時,忍不住瞟了尼堪一下,只見他神色自若,不過在鮑承先看來,以前的尼堪雖然文質彬彬,不過身上始終有一股銳氣,這次他見到他時卻明顯少了這股銳氣。

「蠻酋的大 長五尺、寬三尺,是用兩張堪達罕皮子加上紅色棉布縫制而成,大旗的尾部有四色羊毛編織的球節,大旗上繡著金色的飛龍、猛虎,中間是一桿帶有刺刀的火銃」

「根據密探的訊報,旗桿長達兩丈,是用一根上好的柞木精雕而成,整面大 重達三十斤,听說是他手下的護軍統領、指揮同知、一個還在準格爾部西北之地的乃蠻部落後裔,才十七八歲,名喚拔都者親自擎托」

「如今在蠻酋境內,普通軍隊使用的旗幟也是如此,不過一般只有四尺長、兩尺半寬,且都是紅底黑紋,沒有球節,那金色大 乃蠻酋獨有,不可能作假,何況……」

見眾人的眼楮都看著自己,鮑承先不禁有些得意,「正好有一個探子身上有一只從荷蘭夷那里花大代價得來的千里鏡……」

「如何?」,這時連皇太極也有些沉不住氣了。

「里面確實有那蠻酋!」

尼堪插道︰「興許是冒充的也說不定」

鮑承先卻說道︰「應該不會,蠻酋一向自詡甚高,何況金紅兩色明顯是他大酋所獨有,應該無人敢冒充,何況,蠻酋的護軍統領、指揮使,那個色目人葉連納克也在里面,那人也是十七八歲的模樣,微臣的探子應該不會看錯」

「諸位都說說吧」

皇太極閉上了眼楮,眾人一見不曉得他是累了,還是在沉思。

半晌,阿巴泰說道︰「按照鮑大人的情報,從戰力、經驗來說,長春朱克圖的軍隊實力最為強勁,朱克圖、蠻酋以前的護軍統領查克丹主騎,前東江鎮毛文龍的手下大將陳繼盛的佷子陳文盛主步,還按照彼等的配置,一萬兩千人里面有九千騎兵,分為三個部分,每部分三千騎,一個步軍旅,三千多人」

「蠻賊火器眾多,兩萬多人,還有大量的騎兵,蠻酋出現在朱克圖的隊伍里也不足為奇,這麼來說,蠻酋是鐵了心要將梨樹城拿下了」

「不對」,緊挨著範文程坐著的馬國柱開口說話了。

在皇太極的文官隊伍里,範文程無疑是排在首位的,接下來便是這位年歲與範文程差不多的馬國柱了,與範文程不同的是,馬國柱卻是滿清自己開科錄取的舉人,還是首批錄取的八名舉人之一。

與範文程擅長大略不同,馬國柱強在實務,而軍官出身的鮑承先強在軍謀,這三人便是眼下皇太極依為臂膀的三大漢臣。

「若是要拿下梨樹城,朱克圖自己出動就行了,何須蠻酋親自坐鎮?」

尼堪說道︰「馬大人的意思是蠻酋故意這麼做,就是要吸引我軍與他決戰?」

馬國柱點點頭︰「微臣並不擅長軍務,不過蠻酋這麼做確實不同尋常,這里需要弄清楚的是西邊的蕭阿林部、東邊的恩索部是否有動靜?」

鮑承先說道︰「都出動了,蕭阿林那廝的目標自然是吳克善的科爾沁部落,而恩索那廝卻一分為二,一部分開向龍城,一部分尚不知去向……」

「你的意見呢?」,皇太極突然睜開了眼楮,眾人見狀趕緊坐好,鮑承先號稱他的首席謀士,稍微猶豫了一下便說道︰「微臣的意見是,咳咳,十有八九是鎮江堡……」

此話一出就如在平靜的池塘里投入了一枚巨石,半晌,阿巴泰罵道︰「好賊子,竟想對我大清實施那甕中捉鱉之策……」

話音未落,又想到自己將大清比作「鱉」實在不妥,趕緊跪了下來,「皇上,微臣一時糊涂,請皇上治罪」

皇太極卻波瀾不驚,他擺了擺手,「無妨,朕的估計也是如此,蠻酋是索倫蠻賊出身,索倫人號稱‘冠絕林中’,自然知曉我建州女真也是出自林中,彼等好大的口氣,竟想將我大清軍民困在長白山以西的大平原上!」

「國柱」

馬國柱趕緊站了起來。

「你擅長易數,何不推演一下我大清此戰的天數」

「這……」,馬國柱一听不禁有些猶豫,這易數若是說的好並且應驗了自然是好,不過事情的發展千變萬化,哪怕有一點說的不對就是人頭落地的時候,偏偏包括皇太極在內的滿洲人都熱衷于此。

無奈之下,他只得揀好的說。

「陛下,諸位,我大清五行屬水,而蠻酋的國度號稱大夏,無疑屬火,水克火,陛下,此乃天意啊」

「再者,夏國居于北境,尚黑,尚寒,比之于四季便是冬季,而我大清居于東方,尚青,尚暖,比之于四季便是春季,冬季完畢之後就是春季,陛下,此乃又一祥兆」

「另,按照中土傳說,北方的大神名曰玄武,又稱龜蛇,而東方的則是青龍,青龍,乃四神之首,天子的化身,豈有龜蛇能勝青龍的?」

一席話將包括皇太極在內的滿人都引得哈哈大笑。

「啪!」

皇太極站了起來,這一次沒有任何暈眩的跡象,他自己也在暗忖,「難道是天意如此?」

「諸位,朕意已決,若還是按照以前那樣的小打小鬧,蠻酋必定會步步蠶食我大清,如今既然蠻酋親自來了,朕也願意會他一會,尼堪!」

「奴才在」

「你是兵部尚書,即可傳旨下去︰責令錦州的多鐸抽出全部騎兵北上,牽制蕭阿林那廝,責成東邊的濟爾哈朗也出動,牽制恩索那廝,朕親率大軍前往梨樹城與蠻酋決戰!」

「陛下」,範文程站了起來,「朱克圖那里雖然只有兩萬余人,不過蠻酋在陽都尚有一萬多人,加上彼等佔據了漠南漠北,手底下的牧戶若是全部開動的話,也至少有幾萬騎兵,微臣認為還是要慎重啊」

皇太極卻依然是一臉果決,「我大清與蠻酋作戰也有好幾次了,這廝雖然也會用到部族騎兵,不過並不是作為主力來用的,何況我滿清八旗的真正對手並不是部族騎兵,而是蠻酋的正規軍,先皇在薩爾滸的策略朕看就完全適用于眼下」

「任他幾路來,朕只一路去!只要全殲朱克圖這一路,剩下兩路完全不足為懼!」

範文程繼續說道︰「以皇上的神威,如今身體又大好了,若是御駕親征的話,自然勝算很大,不過那蠻酋一向神出鬼沒,還是要小心一些」

皇太極笑道︰「放心,朕也並不是孤注一擲。」

範文程心理一凜,「難道皇上還有另外的妙棋?」

……

等所有的人都走了,皇太極單獨將豪格留了下來。

「此次朕御駕親征,你就留在盛京監國,朕準備將兩黃旗、正白旗的全部精銳帶上,加上漢軍旗,也有四萬多人,加上岳的瓖藍旗,總數可能達到六萬人,六萬人啊,若是放在以前,足夠滅掉一個巨大的部落抑或國度了」

他的聲音透著一絲落寞,不過很快就回復過來,「此去梨樹城,就算不能全殲朱克圖的隊伍,也要將其大大損耗,讓彼等沒有余力南下」

豪格一下跪倒了,「阿瑪,還是讓孩兒去吧,阿瑪龍體剛剛恢復沒有多久,還是靜養為佳」

「靜養?」,皇太極沒有理會他,背著手瞧著窗外,「朕還有靜養的機會嗎?再者,就算讓你掛帥,你能使喚得動多爾袞他們?」

他默默地站了一會兒,這才轉身將豪格扶起,「朕留你七叔、範文程在京城輔佐你,有事多听範文程的,朕之前已經對他有所交待,去吧」

豪格有些不安,不過他不敢忤逆他阿瑪,他跪著向後退了好幾步,這才站起來退出大殿,等來到大殿外,他心里既有些興奮,又有些失落。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