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十三章 氣吞萬里如虎(二)耀眼的光芒

秋末的烏伊河處處可渡,中玉茲的大隊騎兵從河水那一頭冒出來時,這邊的托音幾乎要絕望了。

剛才舍赫、斛律金從森林里殺出,協助他迎戰小玉茲的契丹聯盟時他還松了一口氣——雖然他以前跟著鄂爾勒克西遷時與塔拉大草原的諸部都有沖突,與舍赫的巴拉賓部更是大戰過好幾場。

舍赫等沖出來時忙著與契丹聯盟的騎兵廝殺,肯定沒有上前與托音敘舊,故此,托音並不知曉森林里還有另外一支騎兵隊伍。

何況,若是他知曉森林里只有三千騎時,他的心里還會更加難受。

中玉茲部落聯盟是哈薩克汗國三大玉茲里人數最多、戰力也最強大的部落,聚集了原來跟著成吉思汗西征的克烈、乃蠻、弘吉剌、瓦克(汪古部落)四部,另外還有本來就在此地的北匈奴後裔阿爾渾部,加上中玉茲的核心/土著、康居王國的後裔欽察部落,一共六大部落。

六大部落的大頭目均稱蘇丹,蘇丹之上才是汗,汗之上則是汗國的大汗。

大隊的騎兵正在渡過烏伊河,此時若是托音手里還有哪怕一千騎,也能給正在渡河的哈薩克騎兵大量殺傷,可惜……

八千騎,那可是一大片,不過在高處督戰的托音的眼里,最可怕的是中間那一支,那一支處在前面的騎兵都是銀光閃閃的,手中長矛的矛尖也發射著奪人的光芒。

庫曼騎兵!

欽察部落最銳利的騎兵!

中玉茲諸部中唯一大量配備了鎧甲的騎兵!

托音的右手舉了起來,他這手勢也很明顯,那是告訴左右,吹響收兵的號角,準備向敵人投降。

「嗚……」

不過托音高舉的右手遲遲沒有揮下,他還在猶豫,他不斷看向叢林方向——剛才那里鑽出來了舍赫等人,雖然只有一千五百騎,終究也是一大助力啊。

還會不會有另外的援兵?

似乎是受到了托音的感召,叢林方向傳來了一大陣號聲,這號聲一听就明顯不是草原上部族常用的牛角號聲,這聲音更加洪亮、更加悠遠,大概是許多只同時發出,悠揚的聲音倏地從叢林里冒出,驚起一大片飛鳥。

「噠噠噠……」

一大陣騎兵還真的冒出來了!

那是一支托音從來沒見過的騎兵!

中間的騎兵幾乎全身都裹在鐵甲里,連面部都是,馬匹的前半身也裹在一層細鱗甲里,人手一桿長槍,長槍的槍尖與庫曼騎兵的相比更加耀眼、閃亮!

戰馬比哈薩克騎兵的略矮一些,不過奔跑起來的氣勢卻一點也不亞于對方。

似乎在陰暗的叢林里呆了許久,戰馬突然跑出來時紛紛高聲嘶鳴起來,一匹、兩匹……,最後上千匹戰馬同時高聲嘶叫,聲勢煞是壯觀。

亮甲騎兵不多,約莫五百騎,處在最前面的位置,其兩側是大約一千拿著馬刀的騎兵。

那些騎兵也是全身甲冑,甲冑的式樣與亮甲騎明顯不同,不過頭盔上高聳著盔尖下馬吊著的紅纓在風中飄灑的姿態異常優美。

這些騎兵身上穿著的是如同庫曼騎兵那樣的細鱗甲,庫曼騎兵相比,細鱗甲鼓鼓囊囊的,里面明顯還有一層甲冑!

這樣的盛況,那還要追溯到幾百年前偉大的成吉思汗一統漠北後,人力、物力大發展,給部落里最精銳的騎兵裝備的布面甲,填裝棉花便是棉甲。

這些騎兵手里都舉著一桿不長不短的東西,在接近敵人時,又是一大片聲響,場中瞬間布滿煙霧,煙霧過後,只見那些騎兵手里已經換成了馬刀。

馬刀比哈薩克騎兵的長一些,也是帶著弧形的長刀,通體閃亮,比對面騎兵那種刀刃閃亮,刀背黝黑的大不同。

這些人的左胳膊上掛著一面小盾,手里還有另外一把騎刀,比另一把短一些。

雙騎刀!這樣的配置在草原上已經很久沒有見到了。

「太奢侈了」,托音松了一口氣的同時,心里也嘀咕了一句。

騎兵大隊有兩支,每一支都是以大約五百亮甲騎兵居中突前,雙騎刀騎兵位居兩側,稍稍落後,總數大約一千五百騎,在烏伊河北岸將所有上岸的哈薩克騎兵全部遮住了!

一見到己方又來了援兵,正在與兩部小玉茲騎兵大戰的蒙古騎兵、巴拉賓騎兵、斛律部騎兵都是信心大增,本來已經岌岌可危的局勢生生地被他們扳了過來!

一剎那,在烏伊河中游兩岸,新的一場大規模騎戰開始了。

巴彥帶著一隊一千五百騎的隊伍處在最前面,當他端起這桿重達十斤的虎槍,全身藏在鐵甲後,管你是一個指揮使,還是普通一兵,都沒有什麼明顯的差別了,除了白花花的一片。

但巴彥喜歡這種感覺,現在這個季節,是大規模騎戰的最佳季節,此時尚能握得住槍桿,長時間戰斗過後也不會太熱,若是正式到了冬季,雙手哪怕在外面暴露小半個時辰那也廢了,瀚海軍雖然也有手套,不過戴上手套後,在不長的時間里便會被汗水浸透,想要握緊槍桿亦不可得。

當兩側的各五百騎猛虎騎手里的佛郎機火銃擊響後,他們正對面的敵騎前進的步伐明顯一滯,陣型也明顯稀疏起來,正好給猛虎騎轉換武器提供了絕佳的機會。

而飛龍騎則不同,但他們擠在一起時,戰馬上的騎士就像洶涌波濤上面雪白的浪花,而戰馬則是深色的海水,這道高達六尺的波濤飛快地「掠」過草原,最後「砰」地一聲擊在對面的騎兵身上。

沒有任何的取巧,先是以聲勢,接著便拼著赤果果的硬實力,在接近敵騎的一剎那,丈余的虎槍幾乎同時向前面猛地伸出!

沒有憐憫,沒有停止,這道翻滾的巨浪繼續向前!

不多時,在托音的瞠目結舌中,已經來到北岸約莫一半、四千多中玉茲聯盟騎兵全部被趕到了河水里!

此時,飛龍騎紛紛從身上取出了大弓,而猛虎騎也從背上取下了佛郎機銃,在換上一個子銃後,好整以暇地瞄準了正在河水里倉皇失措的敵騎!

時至今日,大夏帝國猛虎騎的佛郎機銃也有了新的改進。

那就是,為了便于在馬上快速裝填,以往在更換子銃之前還要裝填引藥這一步已經合並到子銃里了,也就是說,現在瀚海軍猛虎騎佛郎機銃的子銃是自帶引藥的子銃,裝填好後即可發射!

當然了,在沒有清理銃管的情形下,火銃擊發的效果肯定會打一些折扣,不過這也是在少數情形下才會發生,大多數佛郎機銃還是會正常擊發的。

「咻咻咻……」

「砰砰砰……」

在烏伊河北岸,飛龍騎、猛虎騎用弓箭、佛郎機銃好整以暇地向河水里的敵騎進行射擊。

北岸,突然出現、裝束異常「怪異」、「駭人」的瀚海軍騎兵似乎讓小玉茲兩部騎兵有些驚慌了,這時,托音帶領自己身邊的最後五百騎也殺入了敵團!

半個時辰過後,戰場逐漸靜下來了。

無論是小玉茲還是中玉茲,都倉皇遠遁了,在北岸的草原上、烏伊河里留下來大片的尸體以及四散奔逃的戰馬。

又過了約莫一個時辰,巴彥的手下來向他匯報戰果。

「我軍無論是飛龍騎還是猛虎騎,傷亡微乎其微,僅有幾十騎死傷,斛律部騎兵死傷約莫四百,巴拉賓部騎兵死傷兩百多,托音部的騎兵原本有近五千騎,如今只剩下不到三千騎」

「在烏伊河北岸,敵人留下了大約四千具尸體,大部分是渡過烏伊河在北岸被我飛龍騎、猛虎騎殺死的,托音那里最多只留下了千余敵騎」

「烏伊河里的尸體太多,有的順流而下,無法統計,不過根據偵察兵的觀察,至少也有千余騎」

巴彥點點頭,這樣的話,中玉茲氣勢洶洶而來的八千騎至少有一半都交代在這里,損失不可不為慘重,倒是兩部小玉茲的騎兵損失不大,總共六千騎在多次與托音部落的大戰下來最多損傷了兩千騎。

此時,托音也來了。

這托音雖然是前杜爾伯特部落琿台吉達賴台什的弟弟,不過歲數卻與蘇都奎差不多,多半是達賴台什的幼弟,就如同僧格與葛爾丹一樣(兩人歲數相差二十多歲)。

巴彥坐在河邊一塊大石頭上,他雖然才二十歲,卻已經蓄起了絡腮胡子,加上他身形粗壯,又滿身是血跡,乍一看完全看不出實際年齡。

托音見了,沒有絲毫猶豫,在他面前單膝跪下了。

「多謝將軍救命之恩」

巴彥站了起來,將他扶了起來。

「你就是托音?」

「正是」

「你那女婿呢?」

「這……」

等一瘸一拐的蕭承翰來到巴彥面前時,巴彥卻止住了他準備行大禮的舉動。

「走吧,事不宜遲,我等去臨潢府」

……

在一個異常寒冷的清晨,猛虎騎潛近了臨潢府土牆,通過虎爪飛索攀上了土牆,並利用守城士兵的倦怠奪下了城門。

太陽剛剛露出半個腦袋時,巴彥帶著閃亮的飛龍騎突入到了「臨潢府」!

……

眼看自己苦心孤詣打造的防線在大夏帝國面前如同紙糊的一般,蕭承翰心里若說沒有火那是不可能的。

不過他現在有更重要的事要辦。

面對著被捆成一串串被帶到他面前的諸巴斯。

「都殺了!」

經過那場政變後,蕭承翰完全變了。

……

十日後,在巴彥大隊騎兵的威懾下,薩日德格河上游包括喀喇契丹部落在內,約莫有三千戶農戶、三千戶牧戶、千余戶工匠被逼著向東遷徙。

剩下的牧戶也大多加入到了托音的部落,得知托音的事後,土爾扈特部落的鄂爾勒克琿台吉也派了自己的長子率領五千精銳騎兵與契丹聯盟大戰了一場,最終打通了與托音部落的聯系。

最後,在薩日德格河流域(烏拉爾河),上游以及北岸都在蒙古人手里,南岸則在哈薩克人手里。

由于大夏帝國的突然介入,以及都遭受沉重打擊的現實,兩部玉茲都暫時停止了對蒙古人的進攻。

薩日德格(烏拉爾)山口,漸漸又恢復了寧靜。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