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十七章 塔拉之戰(上)

巴彥能出現在此地,其中包含著尼堪的考量。

位于烏蘭烏德的阿林阿,手下的野戰軍被樞密院稱為西方兵團,不過在尼堪心目中,其首先要對付的是俄羅斯人——葉尼塞河與貝加爾湖之間,特別是安加拉河流域的俄羅斯人。

那里,有大量的布里亞特蒙古人,也有大量的馬匹,不過,那里的草場幾乎都是河谷、山地草場,適合飛龍騎戰斗的地形不多,倒是可以讓猛虎騎大顯身手。

于是,尼堪在巡視到烏蘭烏德時便下達了讓巴彥的飛龍騎一千五百人調到阿欽的計劃,與此同時,又下令讓阿欽的郭天才調一千五百猛虎騎到烏蘭烏德。

這次尼堪出行時還帶著孫傳宇,故此,這次調動倒是可以按照正常程序進行,至于樞密院的總理——尼堪的岳父薩哈連,美其名曰讓他坐鎮呼倫城指揮,實際上尼堪也知曉,讓薩哈連執掌樞密院,主要的作用是為了平衡各方勢力,而不是真正讓他掌權,他也掌握不來。

當羅繼志的快馬飛抵烏蘭烏德後,巴彥的騎兵已經來到圖瓦,而當烏蘭烏德的阿林阿得到訊息,並親自飛奔到紅奇科伊找到尼堪時,巴彥已經到了阿欽。

這一次,巴彥帶著一千五百飛龍騎、一千五百猛虎騎,加上蘇都奎、扎布的兩千部族騎兵,一共五千大軍,浩浩蕩蕩殺到額齊斯河流域來了。

半路上,羅繼志最近派出去的幾個人很幸運地遇到了巴彥的大軍,巴彥一听羅繼志有危險,便親自帶著一千五百飛龍騎加速趕到了喀啦蘇克。

「古木布」,巴彥見到古木布後,從身上掏出了一個紙卷,與俄羅斯人一樣,紙卷也是用一根紅色的絲帶扎著,上面蓋著尼堪的大印。

古木布一見,趕緊單膝跪下了。

「瀚海、林中六十萬部落共主,博格達車臣汗,大夏帝國皇帝陛下聖令︰著古木布所部抽調一千精騎,並受阿欽獨立旅團指揮使巴彥節制,欽此!」

此時的古木布完全沒了暗中與滿清、巴圖爾勾連以便上下其手的想法,能重新回到大夏帝國的懷抱他求之不得。

至于枉死的阿拉提等人,不過是一個布哈拉商人罷了,想必博格達車臣汗應該有所思量罷了。

「遵令!」

古木布愉快地接過了紙卷。

……

塔拉大草原。

一個月了。

作為塔拉城最得力的爪牙尤斯坦死于斛律部的時間已經太久了,期間,按照尤斯坦的命令前來斛律部與漢商交易的尤斯坦牧民已經回去了,不過尤斯坦長時間沒有回到部落,終究是讓尤斯坦部落起了疑心。

一個月下來,斛律金已經先後打發了好幾撥前來查問尤斯坦下落的人,這個「打發」有的是直接殺了,有的則是忽悠他們去其它部落,有的直接扣下了。

幸虧在大草原上,由于地域實在廣闊,作為有官身的部落頭領,在外面盤桓一個月也是尋常事,故此,尤斯坦部落的人接二連三消失暫時沒有引起軒然大波。

但這一次不一樣了。

杜達耶夫親自帶人出來了。

在一般情形下,杜達耶夫為了讓他的騎兵保持良好的狀態,在一年時間里,幾乎有一半時間是在外面度過的,他巡視的範圍東起古木布的駐地西緣,西邊直抵庫爾干——一個韃靼人的部落所在。

這一日,杜達耶夫正好從西邊轉到了轉到了斛律金的部落。

當然了,想要哥薩克騎兵到處漫無目的的轉是不大可能的,庫爾干一帶,生活著大批操著突厥語的韃靼部落,其中有人已經向沙皇臣服了,有的卻並不買賬,杜達耶夫帶著一千五百哥薩克除了巡視之外,尚有「清理」的任務。

這項「清理」任務才是令哥薩克們興奮乃至保持戰斗力所在。

這一次,杜達耶夫「清理」了兩個小部落,殺了一千多人,俘獲了大量的年輕女人和孩童,牛羊馬匹更是多的數不清。

牛羊馬匹自然送給了對沙皇「忠心耿耿」的部落,「以資鼓勵」,孩童和女人全部就地發賣。

這些女人和孩童也有人要,附近的小玉茲哈薩克部落、土爾扈特部落、杜爾伯特部落,對于他們都有大量的需要。

對于篤信東正教的杜達耶夫來說,那些對自己服服帖帖卻信仰著天方教、薩滿教的部落,雖然也能用,不過終究沒有信仰本教的來的放心。

故此,他這次來到屈出律部、斛律部,可不是空手來的,每個部落他準備了兩百年輕女人、馬匹三百。

對于小部落來說,這可算是一個大禮了。

就看拔都和斛律金識不識相了。

杜達耶夫還是很有信心的。

都是信仰基督的,雖然在教義上有些差異,那也是因為彼等長期遠離聖地,教義逐漸偏離了的緣故(他是這樣認為的)。

不過隨著他逐漸接近屈出律、斛律兩部的駐地,就愈發感覺到事情有些不尋常。

屈出律部還好一些,除了牧民有些向拔都的大帳靠攏,略有些奇怪以外,其他一切正常。

拔都不在駐地,听說在河對岸,斛律金的駐地。

一開始,杜達耶夫杜達耶夫並沒有懷疑什麼,不過當他安排在四處巡邏的偵查騎兵回來報告,說拔都的人偷偷跑到河對岸去了。

「偷偷?」,杜達耶夫面色平靜,他今年四十歲,參加過平定原喀山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的叛亂,從百夫長一直升到一城軍事長官的高位,還封了一個塔拉子爵的爵位,雖然只是西伯利亞的一個不值錢的爵位,不過對于他這個祖上只是梁贊的一個農奴來說已經很了不起了。

「難道不是跑到河對岸報給拔都告訴我等來了嗎?」

「將軍,恐怕不是」,那個偵察兵搖了搖頭,「那人神色慌張,見了我等拼命地跑,好像有什麼大事似的」

「大事?」,杜達耶夫心里卻不以為然,「能有什麼大事?要造反?就憑這兩個部落?何況他們也沒有造反的理由啊?」

「將軍,您前不久不是讓尤斯坦告訴斛律金他們要將其稅賦提高到五成嗎?尤斯坦那廝是一個可惡的天方教教徒,您是知道的,對他們這些人來說,凡是不信奉天方教的,都是可殺的異教徒,就算說謊了也能收到上帝的庇護,根本不需要懺悔」

「你是說尤斯坦可能在其中添油加醋,讓斛律金他們覺得不反不行?」

「完全有可能」

「那好」,杜達耶夫反手將馬刀抽了出來。

那是一把典型的恰西克馬刀,人稱「天堂之刃」,哥薩克基本上人手一把,長約一米,厚背寬刃,有明顯的弧形,刀柄向下彎著,尾部雕刻著一只蒼鷹。

哥薩克的男孩七八歲是便開始修習馬刀,並與戰馬配合修習,長大後多半會加入馬匪、雇佣軍隊伍,經常用活人練習刀術,故此,哥薩克騎兵的馬刀非常犀利,非一般騎兵馬刀可比。

在留里克王朝時代,哥薩克可能還會使用長矛,進入羅曼洛夫王朝後,基本上都拋棄了長矛,專司修習刀術,加上火槍,彼等既可以馬戰,還可以步戰,是沙皇麾下相當可怕的一支力量。

如今的沙皇是羅曼洛夫王朝的第一任,米哈伊爾一世,在他統治的後期,也開始效仿瑞典、法國對軍隊進行改革了,也組建了幾個以火器為主的「新式軍團」。

饒是如此,哥薩克騎兵仍是沙俄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在西伯利亞更是主要的力量!

從小習練刀術、馬術,長大後的職業只有兩種馬匪、雇佣軍,可以說哥薩克男人幾乎是在戰斗中成長起來的,戰斗力可不是尋常游牧部落可以比擬的。

「留下一百人,將拔都的家屬控制起來,剩下的人,跟我過河!」

不多時,杜達耶夫戴著一千四百騎抵達了額齊斯河一處河水較淺的地方,準備在那里渡河。

抵達河邊時,河對岸的遠處突然起了大片的煙塵。

有大量的騎兵即將抵達!

杜達耶夫頓時警覺起來。此處的河水雖然較淺,不過依然超過了馬月復,戰馬在河水里也不可能快速行走,而對面的騎兵須臾之間便能抵達河邊,屆時彼等用弓箭就能對正在渡河的哥薩克予以大量殺傷。

「火炮掩護,剩下的繼續渡河!」

杜達耶夫帶著幾乎一個加強團編制的騎兵,自然也不可能全部是馬刀、火銃的配置,部分騎兵都是一人雙馬,多余的那匹戰馬身上這馱載著一門一百多斤重的短管火炮。

此處的額齊斯河河水較淺,寬度不到一百俄丈(不到兩百米),將火炮立在河邊轟向對岸,準頭自然不能細究,不過對于當地的部族騎兵的阻嚇效果還是相當理想的,杜達耶夫縱橫塔拉大草原一帶,這一招屢試不爽。

沒多久,河對面果然出現了大隊的騎兵,在杜達耶夫的鏡頭里,也出現了拔都、斛律金兩人的身影。

「奇卡!」

這是一句在俄語中最惡毒的罵人的話,與漢語比較起來,差不多就是「婊子養的」,如今卻從杜達耶夫嘴里冒了出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