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六章 雙料家臣(一)柳川靜雲重返宇久島

與整個日本帝國為敵不是尼堪所想的,不過給他們一個下馬威、一個深深的教訓是必要的。

最終在島原城,孫秀林與幕府的另一名老中三浦正次達成了「秘密」協議,這一年是農歷戊寅年,史稱《瀚海幕府戊寅條約》。

尼堪也不想將德川家光逼得太過,否則幕府從此走上「臥薪嘗膽」、「打開眼楮看世界」之路就不好了。

條約的內容很簡單,瀚海國帶走那三萬多亂民,作為交換,亂民的首領包括天草四郎在內的交給了幕府處置(這些首領的存在對于瀚海國也是一大隱患,在威逼利誘之下,這些人最終還是主動站了出來,人數不多,也就十幾人),如此一來,幕府的面子上也過得去。

否則,出了這麼大的漏子,傷亡了這麼多的士兵,若還與瀚海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協定,以日本人的德性,肯定是要加強反思、厲兵秣馬的,不過現在有幕府壓著,一切還是在向正常的歷史軌道推進。

瀚海國繼續租用宇久島,柳川靜雲以五島藩城主五島盛利家臣的名義在宇久島駐扎,並作為前往濟州島貿易的領航者。

這樣的條件,對于急于安定內部的德川幕府來說自然再好不過了,協議很快達成。

五島列島最北端,宇久島,西南,宇久灣。

宇久灣是一個敞開的豁口,雖然是深水港口,不過卻不能遮風擋雨,其長度只有一里多,縱深還不到一里,作為民用港口是足夠的,不過要作為優質的軍用港口卻還差得遠。

五島盛利一族原本就是在宇久島起家的,連這姓氏也是宇久氏,後來遷到福江島後才將姓氏改成五島。

九州附近,大的、優'質的海港眾多,長崎、佐世保、平戶都在其中,但並沒有五島的,加上五島列島一直孤立于日本「本土」之外,又一直是浪人、海盜的大本營,五島藩在九州諸藩里一直不受待見,實力也最弱。

不過,最近五島藩的藩主五島盛利似乎看到了五島藩崛起的「跡象」。

自從柳川調興投奔五島盛利之後,宇久灣便成了日本其它沒有海船的諸藩國前往濟州島貿易的大本營,匯攏之後再由柳川調興帶著前往濟州島,當然了,前往濟州島的船只數量在幕府那里都是有數的——朱印狀是也。

這些船只的到來一下讓他這處窮鄉僻壤變得熱鬧起來,久而久之,宇久港也成了五島列島漁民、農戶交易的中心。

不過自從柳川調興死後,這個勢頭似乎有戛然而止的跡象,接手領航任務的五島盛利也似乎不大受各藩國船主的待見。

故此,五島盛利雖然賺了不少錢,不過這心情一直好不起來。

如今事情終于有了轉機。

瀚海國大汗放出話來了,繼續讓柳川家擔任日本船隊的「領航」事宜。

上次在宇久港,柳川調興、松尾智保一家都被「海盜」殺死了,何來「柳川家」?

尼堪能如此說,他自然有依憑。

柳川靜雲。

柳川靜雲是柳川調興的義子,可是入了柳川家的族譜的。

柳川家又回來了,非但如此,還帶著一支船隊。

「讓柳川家接手,你坐享其成就是了」

一想到此前尼堪派人過來給他說的話,五島盛利這略略有些忐忑的心情稍稍平復了。

當然了,這還是其次,還有一句話讓他心甘情願將宇久島重新讓出來。

「柳川靜雲名義上是你的家臣,你與柳川調興相交莫逆,以兄弟相稱,柳川靜雲就以父相侍」

柳川靜雲,那可是柳川家最有名的劍客,在整個九州地帶也頗有名氣,單刀流、雙刀流的造詣都非同小可,加上此時他在天津、盛京的消息此時也慢慢傳到了九州一帶,忠勇的名頭也一時無兩。

有這樣的人物作為自己的家臣——自然是名義上的,但五島盛利還是十分欣慰的。

……

宇久灣東南處約莫幾里地的海面上,一支船隊正在向港灣駛來。

一艘用硬木制作的、改進了的、配置了部分火炮的大關船居中,周圍是四艘因果達級瀚海式戰船、兩艘往來通報的克魯欽那級單桅槳帆船,這便是柳川靜雲船隊的全部。

而那艘甲板面頂著一座小房子、經過改裝的關船,實際上是一艘石勒喀級戰船,一艘能擁有十二門八百斤短管火炮,能在甲板面下發射的戰船。

這樣的船隊,在如今幾乎沒有火炮的九州諸藩里幾乎是無敵的存在。

故此,這一次,柳川靜雲是大大方方從宇久島與生月島、平戶島之間的海峽過來的,而不是從宇久島西側的外海駛入的。

宇久灣就在眼前,站在關船船首的柳川靜雲的心情依舊不太平靜。

盛京法場事件之後,他與王文慧兩人雙雙被救回到呼倫城。

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像他這樣與王文慧的行為,無論是在大明,還是在日本國,都會以「穢跡」、「穢行」加以處罰的,更不要說重用了。

在這兩個國度,依舊是儒家當道的時代,有些事可以偷偷地做,偷偷地快活,一旦被別人發現了,便是身敗名裂的時候。

可尼堪卻並沒有這樣,他不但花了較大的代價救出兩人,還讓他們在呼倫城歇息了好一段時間。

最近兩人又「復起」了。

王文慧繼續留在「大內」,任內務府副總管,繼續協助劉若愚處理大小事宜,還直接管理噶里的灰衣衛,不能不算是「位高權重」。

而柳川靜雲則被重新安排到了宇久島。

這是柳川靜雲在出發前尼堪對他說的話。

「賜你姓孫,今後在瀚海國內行走你就叫孫靜雲,以後便是我的家臣」

一听此話柳川靜雲便跪下來了。

尼堪的家臣,在日本國就相當于幕府將軍,不,天皇的家臣,這何其榮光,何其尊貴!

「巴爾達奇與本汗的關系你知曉吧,他的妹妹正當年,你若是願意的話便娶了她,你終究是正經男兒,不可能與文慧就這樣過一生,如何?」

听到這話後,柳川靜雲一開始還有些猶豫,他自然是為了王文慧,不過轉念一想,既然既然大汗都這樣安排了,自己與王文慧之間的事情就不大可能了,何況,這也是莫大的恩情,便鄭重地點了點頭。

「好,既然你願意,那就要給你安排任務了」

「此去宇久島,已經提前同五島盛利打好招呼了,你去了之後需要做幾件事」

「其一,此次跟著你去的除了水師的人馬,還有工部的工匠,到了地頭立即對港口進行修葺,按照濟州島的制式修建防波堤,入口安置火炮」

「其二,等事情完成的差不多之後,以五島盛利家臣的名義拜訪有意繼續來濟州島貿易的諸藩國,知會彼等今後由你接管之事,咳咳…」

「嗯,順便在各藩國市町以五島盛利的名義設置商館,主要販賣瀚海國境內的一些個稀奇精巧玩意兒,比如成套的精致鐵器、肥皂、女人用品等等」

「其三,如今在瀚海國境內種植的水稻產量很低,以前用的都是朝鮮的稻種,你上任後拜訪諸藩,第一家便是陸奧國的弘前藩,那里的環境接近我國伯力省,與弘前藩的藩主津輕信義接洽,看能不能從他那里弄一些稻種以及農戶過來」

當時說到這弘前藩時,尼堪嘴里頗有些玩味的意思。

「呵呵,本汗可是听說過了,這弘前藩的前任藩主本來是有妻室的,不過後來卻迫于壓力娶了德川家康的佷女,如今這位藩主卻是第一位妻子的兒子,尚有一名正妻所生的弟弟,只比藩主小一歲」

「這位弟弟可是幕府將軍的親戚,弄不好將來是要獨立一藩的,若是津輕信義不好說話,便去找這位」

「嗯,東西也給你準備了,精致刀具、套裝鐵器、女人用品各一套」

其實當尼堪說到此處時,柳川靜雲插了一句。

「大汗,不妨事,弘前藩勢單力薄,若是藩主不同意的話,我便搶一些農戶和稻種過來就是,長崎大戰的消息此時應該傳到陸奧、出羽一帶了,他們若是識相的話一定會配合的」

見尼堪有些遲疑,他解釋道︰「大汗,日本的農戶如今每年需要繳納的賦稅高達七成,日子簡直是苦不堪言,在國內如同螻蟻一般,而瀚海國境內卻只有三成,繳滿三年後還成了兩成,又有大量的土地」

「這麼好的條件還不去的話便是愚夫愚婦,愚不可言,搶了也就搶了」

「我去之後,一開始用好話說,不行的話再強行搶奪,絕對沒有問題」

尼堪這才點點頭。

「還有一事,此事事關重大,須更加小心從事」

「請大汗明示」

「陸奧、出羽兩國北部隔著一處海峽便是你等口中的嚇夷地,如今松前藩只在島嶼西南處佔了兩個小地方,絕大部分地方還是在當地的土人蝦夷人手里,你過來……」

等柳川靜雲湊過去時,尼堪已經攤開了一張日本地圖。

「這是蘇納他們花了兩年時間繪制的」

「這是烏斯克斯,處于嚇夷地的東南處,離松前藩只有一百多里,此地倒是上佳,不過與陸奧國就隔著一處海峽,只能待機而動了」

「這是室蘭,在烏斯克斯之北約莫一百多里,與陸奧國之間隔著烏斯克斯,當地人叫斯蘭,這處海灣叫斯蘭灣,附近有煤鐵,蝦夷人的部分鐵器便是在此處打制的」

「與斯蘭的蝦夷人酋長談一談,看我國能否在此地駐扎,軟的不行就來硬的,年底之前必須在此地建設一座城寨,並修建好碼頭」

當時柳川靜雲听了以後心里一凜。

「大汗這是要向嚇夷地下手了,不過如今北面那處最大的北嚇夷地還在土人手里,如今怎地巴巴地向南嚇夷地下手了?」

烏斯克斯,後世函館市;斯蘭,後世室蘭市,北海道鋼鐵重鎮;南嚇夷地,指的是北海道,北嚇夷地,指的是庫頁島,東嚇夷地,指的是千島群島,如今都在蝦夷人(阿伊努人,在明國的記載里,是長毛人、苦夷人)手里。

烏斯克斯、斯蘭是蝦夷人的叫法,南、北、東嚇夷地是幕府的叫法。

當然了,他是不敢向尼堪仔細打听的。

「嗚嗚嗚……」

柳川靜雲正在回想著,遠處的港口響起了一陣銅號聲,

那時瀚海國提前安排在此的水兵見到柳川靜雲的船隊後發出的訊號。

「一切正常」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