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其實範德薩也不是這艘亞哈特的船長,只是專司日本貿易的一名職員而已,不過他與東印度公司某執行董事有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此時的西歐流行「私生子」),這艘船只除了完成去日本的貿易外,剩下的艙位便都是包括他在內幾個職員私有的了。

尼堪很快便與他達成了明年秋季時兩艘船只前來交易的協議,他這邊出兩千張貂皮,範德薩運來一船棉布、帆布、硫磺、大米等物。

等範德薩帶著船只離開了,尼堪又見到了在歷史上還有名字的加哈禪。

一個三十多歲的精瘦漢子,與額亦都一樣,都是一身棉袍,掛著珠串,頭上卻戴了一頂此時建奴官員流行的改版大帽。

他在海參崴港灣最深處修建了一座簡單的木城,木城其實是由三座小城組合起來的,他加哈禪的部落居中,額亦都與另外一名哈拉達查庫那一左一右,三人的部落加起來還有近五百戶。

尼堪見到加哈禪後說道︰「哈拉達,此處也並不是世外桃源,建州人一旦得知,肯定會派兵前來捕捉你等……」

加哈禪臉上約閃過一絲憂色,不過很快便恢復了正常,不久還浮出了一絲微笑。

「尊敬的朱克圖大人,你是知其一不知其二」

「哦?」

「就在這兩年,建州人突然像發了瘋似的,將近百年一直住在長白山東側大小河流的部族一網打盡,全部擄往遼東,我等三部幸好位于大海邊上,提前得知消息後便撤離了」

「加上在東海附近擄走的,被擄走的丁口加起來起碼有近萬戶,有了這些人丁,至少可以編成一百個牛錄,他們應該會消停一段日子,何況當時我等三部遷走時,有一部分族人貪戀鐵桿莊稼舍不得走,最後跟著他們遷到了遼東,如此一來,他們八旗之中也算有本部的族人了」

「從遼東到這里有一千多里,中間還隔著大山,為了我等區區四百多戶人家,他們再發兵過來攻打,怎麼說也不劃算」

尼堪點點頭,「那你們現在靠什麼為生?」

時下正是飯點,尼堪一行就在加哈禪的木樓里吃飯,听到尼堪此話,加哈禪一拍手,其手下紛紛用木制的托盤端上了一碗碗米飯!

白花花的大米煮出來的晶瑩剔透的米飯!

尼堪眼神里滿是疑惑,海參崴一帶都是山丘,是不能種植大米的,難道他們在山後面的雙城子一帶還有部眾?

加哈禪似乎看到了尼堪眼里的疑惑,此時的他突然將一把折扇打開了。

見到折扇上的文字,尼堪一下便明白了。

「還有倭人前來此地交易?」

「哈哈」,加哈禪忍不住得意地大笑,額亦都、查庫那也相差仿佛。

「實話告訴你吧,老弟,對面的倭國最北面有一松前小國,依附于倭國國王,由于此地土地貧瘠,並不能出產大量的糧食,不過此地卻出產金銀之物」

「在此地的大部分地方以及更北面的諸多島嶼,生活著大量的苦夷人,苦夷人不事稼穡,需要倭人向他們提供布匹、食鹽諸物,于是倭國國王便將本國對苦夷人的交易權全部交給了這松前小國」

尼堪眼楮大亮。

所謂松前小國,也就是目前盤踞在北海道南部,只有兩座小城的松前藩,而加哈禪嘴里的「倭國國王」多半是幕府將軍了。

「哈拉達,這麼說來倭人將此地也納入到了他的交易範圍?」

「嗯,確實如此,自從建州人將長白山以東的大量部族遷到遼東以後,這一帶的捕貂人、采參人、采珠人幾乎絕跡,我等三部不費吹灰之力便可得到大量的貂皮、海獸皮、人參、東珠,這些不但是建州人需要的,朝鮮人、倭人也是垂涎三尺」

「所以他們就拿糧食等物與你們交換?」

「呵呵」

尼堪這下全明白了,所謂編少了佐領等,無非是他們的借口而已,獨霸與朝鮮人、倭人、荷蘭人的貿易才是歷史上加哈禪等人冒死前往俄羅斯島的最主要原因。

「大人」,加哈禪此時倒是恭敬有加,「如今能抗衡建州的,也就是你們索倫人了,你們要在海灣建城我等完全支持,不但如此……」

此時加哈禪看了額亦都、查庫那兩人一眼,見兩人不反對便繼續說道︰「今後倭人、西夷的貿易我等佔據東珠、海獸皮、人參的份額就行了,貂皮一項就由貴方全數佔據,我等手里的貂皮也全部賣給你們」

這是要將自己作為他們安身立命的護身符啊。

尼堪心里暗罵,區區五百多戶,自己眼下這五條大船的水兵便可以將他們滅了。

不過轉念一想,這些人能讓倭人、西夷放心前來貿易,多半是將沿海一帶大山上的部族手里的貨物全部攬在自己手里了,惡了他們便是惡了整個東海女真部落。

何況加哈禪他們已經允許自己在此處建城,如今遠在興凱湖附近的羅承志手下只有一千五百步軍、五百工匠,想要在明年這個時候建城一座周長三四里的大城,光靠這些人是不夠的,少不得要將加哈禪的部族吸引過來幫著建造。

「哈拉達,一言為定」

想通這一點,尼堪頓時滿臉堆笑,「對了,這次沒有看到倭人,他們一般是什麼時候過來?能帶來多少大米?」

「不巧,在你們過來前的十多日他們便過來了,他們架著三艘宅船前來此處交易……」

「宅船?」

「是的,呵呵,他們那船只甲板上頂著幾座小房子,著實可笑,不過卻能給我等帶來幾百石的貨物」

尼堪一陣惡寒,人家的船只再是可笑,也比你們的獨木舟強上許多。

……

十日後,在尼堪派出的人員引導下,羅承志帶著那一千五百步軍、五百工匠以及大量的物資到了,還有四艘小船依舊停在興凱湖里。

眼看東南風就要結束了,尼堪給羅承志留下三艘大船,還讓他想辦法將興凱湖里的四艘小船弄過來,自己和孫佳績準備帶著一艘小船、兩艘大船趁著東南風還強勁的時候原路返回。

臨走前他對羅承志說︰「在此地建造一處周長四里的大城,城里的建築都按照兩層來建造,除了你們這兩千人以外,還要按照能容納五千戶人家來規制……」

「五千戶?」,羅承志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氣,「大汗,此處地廣人稀,建設港口作為交易場所也就罷了,建設這麼大的城池作甚?」

「那就五里、六里!」,尼堪卻冷冷地應道,「就這些人,必須在一年之內完成城池的建設,你若是沒有信心的話,趁早提出來,我會換人來執行!」

羅承志心里一凜。

自己能被大汗最寵愛的妹妹看上,也不知是幾輩子修來的福分,大汗這次帶自己過來,他也不是傻子,多半是是存了讓自己立下一些功勛的心思,可自己終究還是沒控制住脾氣。

他在心里狠狠地給了自己一嘴巴,隨即單膝跪下大聲應道︰「是,必不辱使命!」

尼堪卻沒看他,「那你將如何來完成此事?同樣規模的白城可是在孫老道的親自指揮下,花費了幾倍于此的人手才干成的,此地人生地不熟,沒準還要冒著建奴的威脅來建城」

羅承志思忖了一下,恭恭敬敬地答道︰「大汗,其實,熟手的大匠這里都有了,負責建設城牆、房屋、溝道、水井等設施的匠人一個不缺,無非是指點他人勞作而已」

「職部仔細探查過,港口北邊的山上還有幾條河流流下,若是將一條引入城中便事半功倍了,同時多挖水井,在冬季來臨之前保證食水的供應,此後一切便容易了」

「至于人手的問題,除了吸引庫亞拉三部空閑的人前來協助,興凱湖以東、大海以西的大山上還有不少當地土著,建奴前來捕捉時彼等都逃到大山上,若是用布匹、食鹽、鐵器等物吸引的話,興許還能招募到一些人手」

尼堪卻搖搖頭,「這還不夠」

說著拉著他的手來到海邊,指著西邊的大海說道︰「出了這個海灣,坐船貼著大陸向西行駛,不遠處便是朝鮮國的轄地,你可暗暗潛入到那里,招募一些窮困潦倒的朝鮮人過來幫忙」

「這些人饑寒交迫,有一身棉衣、三餐吃飽便可雇佣他們一個冬季,還有……」

說到這里,尼堪的聲音微微有些顫抖。

「根據孫佳績的消息,朝鮮北邊,特別是在西北邊,靠近遼東的地方還有大量的遼東漢人,他們本是為了躲避老奴的殘殺來到了此地,可惜眼下明國不想接收他們,而金國又將他們視為‘逃人’,朝鮮本是山多地少土地貧瘠之地,突然冒出來這許多人口,彼等也是難以應付」

「你若是能踫到漢人,可提前與他們接觸,就說大明已經恢復了奴兒干都司,他們若是願意的話可到嶺東大平原、三姓、興凱湖附近耕作,那里土地肥沃,地域廣袤,每戶可分上好田地五十畝,種植麥子、水稻都可」

「本汗的規制,給他們提供居所、牛馬、冬衣、種子的話,頭三年按照收獲的三成收取賦稅,接下來都是兩成,多余的糧食本汗還會用布匹、鐵器等物購買」

「承志,你我都是漢人,林中地廣人稀,還多為胡人,如何能長治久安?」

「若是能將滯留在朝鮮的漢人全部接到本汗的轄地,那局面將有巨大的變化!」

「大汗,我明白了」,羅承志看著浮現在尼堪眼里的神采,隱隱有些懂了,「您是想將此處作為跳板,源源不斷吸引漢人到來?」

尼堪點點頭,「明年此時,孫佳績麾下應該有大小船只五六十艘,能大量載人的船只至少有四十艘,一艘裝載一百人,那便是四千人,多跑幾趟的話,一年下來也能拉來不少丁口,從寬估計,五千戶還是少的」

「不過……」,尼堪的聲音一下又變得異常冷峻,「朝鮮那里對我等的態度如何?有沒有建奴的探子?一開始是通過朝鮮官府或大商人私下招募好,還是直接亮明身份與官方交涉?」

「這些事情都要細細模索,無論哪種方式,都不要提前泄露我等的底細,保證海參崴城建好為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