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十一章 阿斯蘭汗(下)

「諸位,眼下林中基本統一了,不過可不能像往常那樣還是一盤散沙,必須得有個章法,本汗經過深思熟慮,又與多位哈拉達、軍將商議,決定」

「仿照漢人的做法成立辦事機構」

「成立禮部,專管祭祀、學校、對外聯絡諸事宜,雅丹」

雅丹越眾而出,人群中的烏熱斯見了心情也十分復雜,當時他將雅丹送到尼堪處,明面上是去協助尼堪的,內心里隱隱也有打發到自己見不到的地方去的意思,因為他並不喜歡自己這個一向沉默寡言的長子。

雅丹如今已經是二十一歲的成人了,在跟著尼堪學習了四年後,與哈爾哈圖、牧仁、阿林阿一起成了學會漢話,能用漢子書寫、計算的少數人之一,深得尼堪的信重。

「雅丹,你精通突厥、蒙、索倫、漢四門語言,還會書寫突厥、蒙、漢三種文字,讓你在作坊里抑或軍隊里是浪費了,本汗轄下各種人都有,四周相差仿佛,正好需要你這樣的人四下安撫、聯絡」

「今後你便是汗國下面禮部的主事,統管對外聯絡、祭祀、學校諸事,你可願意?」

實際上尼堪想要任命諸官,早已經提前同相關人等溝通過,此時再問,無非是走一個過場。

雅丹走到尼堪面前單膝跪下,「職部願意,謝大汗」,雙手高舉,從尼堪手里接過任命書和印信,印信是銅鑄的,黃燦燦的,乍一看好像是金制的。

等雅丹返回人群,烏熱斯偷偷向身邊的烏力吉問道︰「老兄弟,你可知這主事一職是多大的官位?」

烏力吉嘿嘿一笑︰「前幾日尼堪同我講過,按照明國的規矩,最大的自然是皇帝,接下來便是宰相,然後是各部尚書,這禮部主事嘛,或許就是尚書了,僅次于皇帝、宰相,哦,相當于以前統管一地的斷事官」

烏熱斯心里一凜,這斷事官可是掌握著生殺大權之人,他這一部原本在唐努烏梁海一帶,當時大元在那里設置了謙州,掌管謙州的便是斷事官。

「設置戶部,掌管丁口、稅賦、農事、商事,從即日起,各部落還是像以往那樣每年向本汗繳上牛一頭、馬一匹、羊十只作為稅賦以供養常備軍,你等自己積攢的貂皮、羊皮、牛皮、鹿皮、鹿茸、虎骨等物可到赤塔來換取食鹽、鐵器等物資,今後就無須自己前往恰克圖或烏爾赫特了」

「戶部由……」

尼堪自然是用索倫話說的,大家伙听了趕緊豎起了耳朵,在他們眼里,這什麼戶部不就是大汗的管家嘛,如此重要的位置不是哈爾哈圖,便是牧仁,也只有這兩人既識字又會算數。

「哈爾哈圖」

果然是他,哈爾哈圖學著雅丹的樣子來到尼堪面前單膝跪下,高舉著雙手。

「你執掌戶部之後第一件大事便徹底弄清各部的丁口、財產,一一登記在簿,收稅的事以各部哈拉達為主,不過戶部的人要時常下去探查,看有沒有欺上瞞下,欺壓牧戶的事情,稅賦解到就近的常備軍那里」

「農戶暫不收稅,出產的糧食由戶部按照與農戶協商好的價格購買」

「各城池建成之後,先由戶部設置官辦商鋪,按照既定價格為牧民、農戶、士兵交換各種物資,吸引商家進駐,暫時不收商稅」

「由戶部統一前往恰克圖、烏爾赫特兩地交換物資」

「農田種植事宜也有戶部統一安排,今後凡是有城池的地方,一律抽出一成的牧民變成農戶,任命托爾斯契希內為戶部主管,協助你進行此事,每戶按照五十畝劃撥土地」

哈爾哈圖接過任命書和印信後回到人群中,不過他又想到了一事,三兩步又出列問道︰「大汗,那炮兵……」

尼堪擺擺手,「本汗自有安排,你無需多說」

「設立吏部,專管各部人事安排、考核諸事宜,以及協助本汗日常的一些事務,由……」

在大明的架構中,這吏部可是天官,僅次于內閣成員,不過在尼堪看來,自己這吏部也就是一個後世的人力資源部,又兼著辦公室的職責,說大也不大,說小也不小。

「孫秀林」

孫秀林今年二十五歲,他是孫傳廓遺留在大同的長子,秀才出身,不過一直跟著自家叔父在經商,孫傳廊勸他到漠北來時他還頗不樂意,對于自己這個素未謀面的弟弟也渾不在意,認為他是「娼妓之後」,頗有些輕視。

不過自從跟著孫傳廊來到漠北之後這輕視的心稍稍收斂了一些,來到林中,得知尼堪旗下已經是接近兩萬戶的大部後,這輕視的心更加單薄了一些。

如今見到尼堪按照漢制設立了辦事機構,雖有些不倫不類,不過終究是比其它那些沒什麼章法的部落強,何況如今要認命自己為吏部主事,雖說此主事與彼尚書相差萬里,不過終究是一個不可小覷的官職。

他沒有像其他人那樣單膝跪下接過任命書和印信,而是略俯低了身體接過。

「大哥」,尼堪卻是對自己這位便宜哥哥寄托了很大的希望,他這時用漢話說道,「你剛到林中,這首要的任務便是學會林中之語,若是能在一年之中學會索倫語、蒙古語其中之一就相當不錯,傳宇叔叔精通林中各門語言,你閑暇時不妨向他多討教討教」

「是」

孫傳林不以為然地應了一聲,按照他的想法,所有的林中「蠻夷」都要學會中原「雅音」才是,自己何苦要學那什麼土言蠻語?

「大哥,林中諸部草創,你的任務是查看、督辦各部要事,關系重大,切莫輕忽了」

「對了,叔叔這次前來帶了一部大明會典,你這些日子多下去看看,會典太繁瑣了,希望你能在短時間里拿出一部適合林中諸部的會典,屆時你便可兼任刑部了」

如今的林中諸部,「斷事」的權利都掌握在各部的哈拉達手里,如何「斷事」也是依著傳統、習慣,有的還是利用薩滿佔卜來決定一個人的生死,雖然族里並無怨言,不過尼堪還是覺得不太妥當,決定利用成文法典來改變這一切。

「成立工部,有孫道成擔任主事」

所謂孫道成,便是那位孫老道了,他今日穿了一身簇新的道袍,雙膝跪下,恭恭敬敬接過了任命書和印信。

與孫秀林不同,他對于這個位子卻是十分看重。

他本來是一個不容于大明的白蓮教徒,逃到大板升城後又不容于教中諸位長老,只得浪跡天涯,若是沒有踫到尼堪,興許就泯然眾人,暴尸荒野,就此了卻一生。

尼堪的出現改變了他的命運,他是讀書人出身,又精通山水園林庭院營造之事,執掌工部之後還掌管著所有的作坊和礦山,不可謂不位高權重,他自然感激涕零。

「你今年有幾件大事」

「其一,築造呼倫城,人手不夠的與雅丹商議後去各部抽調,凡是參加呼倫城建設的牧民,來年的賦稅減半,並且供給食宿」

「其二,將依林卡的鍛造作坊全部遷到赤塔,另外在因果達河流域開闢新的鹽場」

「其三,工坊的人員,享受常備軍一樣的待遇,並納入本汗的直轄部落」

「其四,呼倫城的工坊、礦場提前勘探、規劃好,那里的物產豐富,鐵礦、黑煤、銅礦、鉛礦、硝石、鹽湖應有盡有,並且都在草原上,經營好了,十個依林卡也比不上」

孫老道接過任命書和印信後恭恭敬敬行了大禮,「謹遵大汗之命!」

「成立兵部,由……」

說到兵部,尼堪一開始還有些猶豫,按理來說這事應該由自己親自打理才是,不過一想到那些繁雜的庶務,他最終還是決定設置一個部門專門來管理。

「由牧仁擔任主事,兵部的職責是」

「其一,根據常備軍的規模大小不斷與工部商議武器、鎧甲、彈藥生產一事,並管理好武器甲仗倉庫」

「其二,與戶部協調好納入常備軍的牛羊馬匹等物,做好常備軍輪番飼養以及輪番打獵、捕魚之事」

對于牧民繳上來的牛羊馬匹等,尼堪為了不擾民,是讓他們一次性繳過來的,這樣的話就存在喂養的事情,好在常備軍的士兵都是牧民出身,訓練之余,抽調一部分人喂養牲畜也不難,牲畜不夠的還可抽調人手捕魚、打獵,這些事情都需要一個部門居間籌劃。

「其三,做出整體的訓練計劃」

眼看冬季就要來臨,而冬季是尼堪非常看重的訓練季節,不過若是各地的常備軍一窩蜂都出去進行長途拉練了,誰來看家,一旦家里有事,誰來護衛?

這都需要一個部門居間籌劃。

至于尼堪心中的參謀事宜,那還早著呢,眼下能將這些事情做好就不錯了。

等牧仁恭恭敬敬接過了任命書和印信,在會場的角落里,有一雙眼楮冒著冒著烈火正瞪著他。

「常備軍也做一些調整」

「烏蘭烏德常駐兩個千人隊,由朱克圖管轄,防區涵蓋整個色稜格河流域,重點關注大湖以西的狀況」

「在巴里亞加駐兵五百,赤塔駐兵五百,由牧仁兼任,就在本汗原來的博格拉部抽調」

「在杜爾加駐兵兩千,尼布楚駐兵一千,由蘇哈統一負責,」

杜爾加緊鄰鄂女敕河,又卡著嶺北行省古驛道的關口,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雖然眼下尼堪已經是車臣汗的女婿,不過防人之心不可無,尼堪還是在此地駐扎了重兵。

「在呼倫城駐兵三千,由我親自負責,任命阿克墩、恩索、羅承志分別為千人長,阿克墩負責飛龍騎,恩索負責猛虎騎,羅承志負責龍騎兵,由阿林阿統一管轄」

「炮兵改由孫秀節負責」

這孫秀節便是這次孫傳廊帶過來的孫氏家族除了孫秀林以外另一個關鍵的人物了。

孫秀節,今年三十五歲,舉人出身,原本像孫秀節這樣的讀書人能考上舉人就相當不錯了,不過孫秀節此人卻不熱衷于八股文,而是對于奇婬技巧異常熱衷,他是徐光啟的學生,也是徐光啟幾本著作的參與編撰者之一,又推崇已經故去的趙士禎,手里還有他的《神器譜》。

像這樣的人,在大明是注定不會受到重視的,加上他又像雅丹那樣沉默寡言,在官場完全吃不開。

原本他在北京兵部武庫清吏司任職,孫傳庭回去之後正好踫到郁郁不得志的他,與他說了尼堪的事情後,他不禁有些心動了。

他心動的原因自然不是到尼堪那里弄一個一官半職,在他的眼里,雖然武庫清吏司是一個冷衙門,不過終究是比漠北蠻夷之處強。

他能來漠北,還是為了圍魏救趙。

此時作為兵部職員的他已經深知遼事糜爛已極,大明的邊境也岌岌可危,就連被建奴趕到土默川的虎墩兔這幾年也不時南下劫掠,宣大的軍將卻無能為力。

听說尼堪的事情後,孫秀節毫不猶豫地跟著北上了,不但如此,還將自己的家眷帶了過來,他這一系原本是孫家的庶支,不過尼堪在見了他之後卻大喜過望,比見了孫傳宇、孫傳庭、孫傳廊、孫秀林四人加起來還高興。

剛才只是任命了各部的主事,其實孫傳節還兼著禮部、工部、兵部的事情。

很簡單,孫傳節是除了尼堪之外,唯一讀過「幾何原本」的人。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