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章 確實小覷了天下英雄

「從鄂女敕河南岸過來的敵騎還有多久到達此地?」

大敵壓境之下,尼堪反而恢復了冷靜,按照他操練常備軍的規矩,接敵時偵騎要放出三十里。

「大汗,應該不到二十里了」

「好,你馬上去通知岸邊假裝渡河的士兵,全部撤到矮牆以內來,記住,在撤出之前將浮橋毀了!」

「啊?!」

「別廢話了,趕緊將蘇哈、哈爾哈圖、牧仁、雅丹等人叫過來!」

不一會兒,幾人全部圍在尼堪身邊。

「諸位,是本汗失算了,還是小覷了天下英雄,沒想到碩壘的反應這麼快,如今敵人超過六千,還是東喀爾喀的精騎,我軍只有不到兩千,時間緊迫,就不與你等商議了,我決定」

「蘇哈,你帶著五百飛龍騎、五百猛虎騎,趕著剛才投降的一千多蒙古騎兵向南沖,記住,拼死擊破南邊之敵才是我等唯一的出路……」

一旁的阿林阿說道︰「大汗,您的意思是先擊破南邊之敵?那鄂女敕河南岸之敵呢?」

「不妨,他們至少離我等還有二十里,騎兵若是太快的話小半個時辰也就到了,不過我等都是熟悉馬匹之人,二十里,這也是馬匹用最快速度奔跑的極限距離,等跑到小肯特山口,彼等還有氣力嗎?」

「故此,彼等抵達此地的時間肯定會超過小半個時辰,飛龍騎、猛虎騎在前面擊破南面之敵,剩下的七百龍騎兵、炮兵現在小肯特山北側出口抵御,等抵擋不住了,再分批退到南側山口」

「那火炮呢?」

「先別管了,就算蒙古人拿到了也不會使用,記住,火炮沉重,可以留下來,不過火藥必須帶上!」

雅丹說道︰「大汗,敵人勢大,我等不如退到一側的山上,利用火器的優勢大量殺傷敵人,最後再出動騎兵,可策萬全……」

「不」,尼堪卻搖搖頭,「小肯特山都是低矮的山丘,山上又沒有水源,一旦被圍住了便是死路一條,何況火炮沉重,我等就算能將它們全部拉上山,可能也來不及布防」

「諸位」,說到這里尼堪神色嚴峻地看著大家,這可是尼堪自帶軍以來從來沒有過的。

「都說索倫驍勇冠絕林中,眼下便是大家伙兒證明這句話的時候了,本汗听說東邊的建州女真有句話,叫什麼‘女真不過萬,過萬不可戰’,諸位,我等與女真人雖不同源,卻操著大致相同的語言,所居之處條件更差過女真」

「原本就是驍勇異常,如今又有銳利的兵器,更有強大的火器,難道還不如女真人?」

「何況,我已經下令拆了浮橋,如今只有拼死擊破當面之地才可能安全返回北岸」

「大汗,我等將死戰到底!」

蘇哈等人全部跪下了,尼堪將他們扶起來。

「諸位,此戰若是獲勝,東喀爾喀在五年之內應該無力再與我等相爭,五年時間,足夠我等做出更多大事了」

「故此,此戰不是簡單的戰斗,而是博格拉部五年和平之戰!」

「大汗」,哈爾哈圖卻說道︰「听說南邊的察哈爾一些部落也也投靠了碩壘,恐怕就算碩壘眼下這些部隊拼光了他們還是能拉上上萬的騎兵……」

「不然」,尼堪擺擺手,「察哈爾與喀爾喀畢竟不同,若是此次碩壘本部的精壯都拼光了,他這達賴車臣琿台吉的位子還能不能保住就是一個問題……」

「大汗」,蘇哈上前說道,「擊破南邊軍隊,有五百騎足矣,猛虎騎擅長山林作戰,還是留在峽谷阻遏鄂女敕河南岸的敵騎吧」

「不!眼下的關鍵便是擊破南邊的敵騎,若是處處分兵反而處處受制,必須保證南邊一戰必勝」

……

蘇哈帶著一千騎押著一千多蒙古騎兵出發了,蒙古騎兵都都是步行,在飛龍騎明晃晃的長槍的押送下向南邊跑去。

當然了,作為籌碼的烏巴什、哈爾恩、烏力圖三人還是捆好了送到北岸去了。

烏爾赫特。

巴布領著兩千東喀爾喀的核心部落和、庫里葉騎兵正在向前疾馳。

巴布幾今年二十一歲,是碩壘的幼子,東喀爾喀有七大部落,分別是和、庫里葉、綽琥爾、庫克亦特、合答斤、巴爾虎、兀良哈,其中和、庫里葉都是當時跟著鐵木真起兵的親戚部落,佔據著克魯倫河流域。

綽琥爾、巴爾虎在南邊,是碩壘長子伊勒登的部落,庫克亦特、部分兀良哈、部分科爾沁在東邊,是碩壘次子額爾克的部落。

巴布自然知曉了尼堪的兵力情況,按照他的盤算,烏巴什手下有三千騎,對方只有兩千騎,怎麼著也能打一個平手,于是當碩壘準備將他的兵力加到三千騎,也就是將新加入的蘇尼特部落一千騎加給他時,被他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碩壘今年已經是五十二歲的人了,眼見著東喀爾喀的大位就要落到下一輩的手里,其中巴布、伊勒登是兩個競爭者,在鄂女敕河南岸西側,伊勒登帶著兩千騎向東進攻,南岸東側,額爾克帶著兩千騎向西進攻。

自己這一路是東喀爾喀的核心部落,前面還有烏巴什的三千騎,若是這樣還不能戰勝索倫蠻子,自己還如何去競爭下一任車臣汗的大位?

抵近烏爾赫特時,前面出現了大團的煙塵。

巴布騎著一匹高頭大馬,眯著眼楮看了一會兒,看完之後不禁大怒。

只見前面跑過來了一千多人,都沒有拿兵器,也沒有騎馬,正是烏巴什手下的合答斤士兵!

而潰退的士兵後面則跟著大量的索倫騎兵!

這下巴布有些躊躇了,此時他們的馬匹正處于緩緩前行的狀態,而對方騎兵卻已經跑起來了,自己想要對敵,也必須將馬匹的速度提起來,可眼前卻擋著大批的己方潰兵!

「殺過去!」

巴布畢竟是一代雄主,眼前地勢狹窄,此時讓潰兵從隊伍中間穿過去,抑或從兩邊過去都來不及了,只能碾過潰兵才能扭轉不利的局面。

于是場中出現了慘叫聲、大罵聲,在這些聲音的伴隨下,巴布帶著兩千精騎碾過了潰兵,逐漸將速度提到最大。

不過潰兵終究還是稍稍阻攔了巴布行進的步伐,等他們完全碾過潰兵時,迎接他們的卻是蘇哈帶領的一千騎中處于第二方陣的五百猛虎騎漫天的拋箭!

而蘇哈自己雙手端著一丈長的長槍,身邊跟著一百最勇猛的騎士突前,剩下的四百飛龍騎一左一右各兩百騎稍稍落後,呈品字形狠狠向巴布的騎兵沖了過去。

此時巴布的騎兵大多數是手持彎刀的輕騎,重槍、狼牙棒對他們來說已經是一個遙遠的傳說了,先用騎射襲擾、擊散敵陣,再用彎刀對敵是他們幾百年流傳下來的不二法寶,真正的兩軍對敵他們也佔不了什麼便宜。

于是蘇哈的飛龍騎很快就輕易地撕破了巴布的兩千騎,不多時便在這兩千騎中殺了個對穿!

巴布的騎兵頓時大亂,這時另外五百猛虎騎也殺到了,全部雙手持著長刀,從另外一側沖進了敵陣。

今年是1629年,是尼堪來到這個世界的第十九個年頭,他的常備軍大多數與他歲數相當,這個年紀的體力和技藝未必是一個男人的巔峰,不過卻是一個男人最勇猛的時候,經過不間斷的體能、技戰術、紀律訓練後,持久作戰能力、團隊作戰意識也達到了一個高峰。

當下的游牧騎兵,除了大小領主的常備軍有可能聚在一起操練,剩下的部族騎兵多半是在自家操練的,而自家除了放牧、打獵,也很少有時間操練,一去二來,尼堪這支專業騎兵很快便佔了上風!

就在蘇哈的騎兵漸漸佔了上風時,鄂女敕河南岸,東西兩側伊勒登、額爾克帶著的騎兵終于趕到了。

與巴布不同,由于東喀爾喀的東邊、南邊都有大量的察哈爾部落,他們各自的兩千騎里也有一半察哈爾的騎兵。

按照碩壘的謀劃,若是索倫蠻子還在烏爾赫特附近,自己便以老三為誘餌緊緊吸引住他們,而其余三個兒子則從南邊、東邊、西邊緊緊圍住他們,以三對一的兵力,索倫蠻子再是強悍也只有敗亡一途。

若是他們已經過河了,伊勒登、額爾克也偷偷渡河,殺到鄂女敕河北岸,在鄂女敕大草原、卜庫爾大草原大開殺戒,那時索倫蠻子「飽掠之後」必定戰意薄弱,同時若是己方旗開得勝,鄂女敕部、卜庫爾部也會從中作梗,一舉殲滅或趕走索倫蠻子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而巴布這一路一來是烏巴什的援兵,二來若是烏巴什抵擋住了尼堪,巴布巴布還可以作為伊勒登、額爾克的後援,在北岸以防不測。

不過,無論是巴布的計劃,還是碩壘的謀劃,都建立在一個基礎之上,那就是烏巴什的三千騎至少能擋住尼堪的大軍三日以上。

沒想到在尼堪的火器攻勢下,烏巴什沒有抵擋住哪怕一個時辰便全軍潰敗。

伊勒登、額爾克很快在小肯特山的北出口會面了,眼見浮橋已經被破壞,渡河追擊是不成了,伊勒登是長子,又是嫡出,便發號施令讓額爾克進擊北出口。

額爾克不敢忤逆大哥的命令,只得讓手下的將領帶著一千騎出擊,結果與烏力圖一樣,在矮牆附近踫了個頭破血流。

這時他們才想到可以從山上繞過去。

不過當時在伏擊烏巴什時,兩側的山上也布置了一些火炮,火炮難以搬動,最後在尼堪的命令下,干脆便以每門火炮為中心建成了一個個小型阻擊陣地,除了配置的十名炮兵,還適當增加了一些龍騎兵。

兩千騎便是二十門火炮,除了兩個出口處的六門,兩側的山體還各有七門,七門便有七十個炮兵,此時還有七百龍騎兵,每門火炮附近便有三十五個龍騎兵,加上炮兵,便是四十五個!

四十五個炮兵加火槍手,進入叢林的蒙古騎兵也夠喝一壺的。

當額爾克的騎兵下了馬,端著弓箭、彎刀進入山丘叢林時便能受到了這些小型陣地的阻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