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此時此刻,何言風也有點懵,因為他根本沒有預料到,自己只是發表了一篇《少年唐國說》,居然會引起這麼多的波瀾。
而且,追本溯源,這並不是他的主觀意願,因為他也是被引導的,而引導他的正式神秘光幕。
當天晚上,在簡陽的《少年唐國說》發布之後,約莫只過了十分鐘左右,神秘光幕就出現了反應。
對于神秘光幕出現的反應,何言風十分熟悉的,因為和當初【超級音樂抽獎】進化時所出現的情形不能說很像,只能說一模一樣。
有了經驗,他不再感到震驚,而是不動聲色地打開了神秘光幕,光幕里面,出現的變化也在他的意料之中。
原先升級過但是還沒有進行一次的【超級文學抽獎】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書本的圖標。
對于這個圖標,何言風還是十分熟悉,當初【超級音樂抽獎】進化之後,出現的就是一個留聲機的圖標。
雖然兩次升級出現的圖標不一樣,不過功能卻是類似的。
這次,用意念控制光標,點擊在書本圖標上面之後,何言風發現,自己的意識進入了一家神秘書店之中。
打量了幾分鐘,神秘書店的布置風格和神秘音像店非常相似,可以說,除了里面陳列的東西不一樣,很多地方都是大同小異的。
何言風沒有耽擱,開始花費時間在神秘書店之中閱讀了起來。
雖然除了購買下來的作品,其他的都帶不走,但是記在腦子里面也是有益處的,至少如果有需求的話,他能在再次進入之時馬上記憶起來,省去了尋找的時間,實際上,在神秘音像店那邊,他也是這麼做的。
第一次的閱讀時間他主要花費在了詩歌上面,然後就在這次閱讀之中他發現了《少年中國說》這首詩。
當時除了震驚之外,他的心里隨之涌起的便是濃濃的欣喜,這樣一個作品,只要稍微改改,就是對《少年唐國說》最好的宣傳稿。
所以當天晚上,在臨睡之前,何言風就把這首詩歌發了出去。
發出去之後,他也沒有多想,便是陪著女孩兒沉沉睡去了。
「美哉我少年唐國,與天不老!壯哉我唐國少年,與國無疆!何老師大才,老朽不及萬一也!」這是當天晚上潘雲龍老爺子發出來的微客評論。
「好一個《少年唐國說》,好一個少年強則國強!何老師,全國詩協掃榻以待!」這是全國詩歌協會副會長章之華的評論。
「【大唐飛歌】因為有何老師這樣的導師而感到驕傲!」這是【大唐飛歌】總導演田雨蓉的感嘆。
這些評論,都還只是其中一部分,還有更多的,不管是真心佩服還是故意趁熱度,總之當天晚上,《少年唐國說》包括簡陽的歌曲和何言風的詩歌都開始展現出了爆火的趨勢。
而造成這種情況的始作俑者——何言風,卻是已經摟著自己媳婦兒呼呼睡去了。
「怎麼了,你們干嘛這麼看著我?」第二天,禮拜天,何言風和阿依慕在家里休息,不過就在早餐做好,準備開吃的時候,劉玉玲和虎虎老師掐點趕到了,而且均是用一副奇怪的眼神看著他,所以他忍不住開口問道。
「何老師大才!」
「何老師牛逼!」
兩口子一人一句,差點把何言風給整懵了,看到他們毫不客氣地準備享用他剛剛做好的早餐,何言風一把將菜盤子搶了過來,「沒頭沒尾的,都把我給弄糊涂了,你倆要是不把事情給說清楚,這早餐就甭想吃了。」
「等等,我醞釀一下情緒。」在早餐的威脅下面,虎虎老師選擇了乖乖就範,他清了清嗓子,而後故作深沉地朗誦起來,「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
在虎虎老師開始朗誦的第一時間,何言風就反應了過來,然後等到他朗誦結束之後,便忍不住開口說道︰「就這事呀。」
「就這事?」他本能地沒怎麼把這事放在心上,不過這話卻是讓劉玉玲和虎虎老師都有些吃味,小富婆更是忍不住瞪大了眼珠子。
「你還是拿出手機看看吧,估計這會兒你的微客評論都快要爆炸了。」知道何言風可能還不清楚自己的詩歌在網絡上面造成的轟動,劉玉玲提醒道。
何言風有些懷疑,拿出手機,看了起來。
然後下一刻,他的表情徹底凝固住了,繼而是露出濃濃的不可置信。
因為此時此刻他的微客確實填滿了@他的信息,不過這些並不是關鍵,關鍵是前面幾十條跟評的評論幾乎清一色都是名人大咖的。
諸如潘雲龍老爺子、顏鴿靈、田雨蓉、教主、毛五升這些圈內人士也就算了,真正讓何言風詫異的是,里面居然還有章之華、繆濤、趙 池這樣文化界的大拿,除此之外,甚至還有中樞媒體的點贊。
「何老師之胸懷氣度,不愧為人師表!」這是《大唐人民報》官方微客的點評。
「少年智,則國智!期待何老師為大唐培養出更多才智卓絕的英才少年!」這是大唐教育網官方微客發表的評論。
看完微客之中的評論,何言風方才明白,為什麼小富婆和虎虎老師會大清早地上門,而且還說出那樣的話。
「好像是鬧出了不小的動靜……」他有些訕訕地說道︰「可是就一首詩歌而已,應該不至于吧。」
「你忘了,一個月之後的九月一日是什麼日子?」虎虎老師無奈嘆了口氣,對于何言風的遲鈍有些不想吐槽。
「九月一日!」何言風猛然驚醒,立刻反應了過來,「大變革五十周年紀念日!」
近唐積貧積弱過一段時間,那是一段屈辱史,後來國家以大決心、大毅力進行了一次深刻的變革,這才走上了繁榮富強的道路。
今年正好是大變革的五十周年紀念日,自己這首詩出現得恰到好處,剛好契合了逐漸燥熱起來的民族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