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02章 兵出遼東

邯鄲郡南邊,這里有一個驛站,驛站有數匹馬。

這天,四個驛卒在這吃早飯。

王元率軍征討叛賊臧荼,是目前大秦百姓茶余飯後談論最多的話題,驛卒們也不例外。

「再把燕國、代國收復,朝廷可真的就天下一統了!」

「上次始皇帝統一天下,十余年就被六國復國,這次大業皇帝又再滅六國,統一諸夏,不會再重蹈覆轍了吧!」

「按照現在看來,大業皇帝比始皇帝更英明,比始皇帝做了更多統一人心之事,應該不會再有六國余孽造反了。」

「對啊,比如訓導部,專門教化民眾,許多民眾被教化得安心做秦人!」

「可不是嘛!我家里的父親,就被訓導部的人教化了,時常跟我嘮叨,要好好做個秦人。」

在四人談得興起時,听到了急促的馬蹄聲。

四人快步出來驛站門口,只見有一名士兵。

那士兵道︰「我軍在薊城大破燕軍,斬殺臧荼,我奉命傳信!」

听到捷報,四名驛卒大喜,帶著士兵進入驛站喝了粥,前來一匹馬給士兵,士兵重新上馬,向濟北郡方向而去。

————————

十三日下午,一匹快馬趕到臨淄,進入臨淄城後,直接趕往皇宮。

「燕地大捷!」

「燕地大捷!」

「燕地大捷!」

听到士兵大喊聲後,皇宮內的人無不振奮。

正在書房批閱奏章的嬴子嬰亦听見了,快步走來門口。

只見一名手持信函的士兵正跑步而來,臉上洋溢著笑容。

士兵來到嬴子嬰數丈外,說道︰「啟稟陛下,小的奉王元將軍之命,傳達戰報。」

郎官接過信函,遞給嬴子嬰。

嬴子嬰拆開信函,打開紙箋,看著紙箋中的內容,心情振奮。

他傳達命令,把這個捷報告之所有大臣,並且全國張榜公布。

第二天,皇宮大殿,這里舉行朝會。

前方大捷,眾人沉浸在喜悅之中。

陳平道︰「陛下,新收復之地,適宜免除賦稅徭役一年,收攏人心。」

張蒼道︰「陛下,諸夏重新完全統一,我們可適時出兵,收復河套之地。」

韓生道︰「陛下,待收復遼東、滅朝鮮國後,再集結騎兵,從雁門關出擊收復河套。」

當初秦始皇派蒙恬出擊匈奴,亦是從雁門關而出。

臣子們紛紛發言,對未來充滿期待。

韓信道︰「陛下,臣願率兵為大秦收復河套,把匈奴驅逐到燕山以北。」

嬴子嬰看著這個讓他又愛又恨的人才,對方的神情中充滿了期待。

不過,現在還不是立即收復河套的時機,收復遼東後,向休養生息三五年,操練出更多騎兵,再開始針對匈奴軍事行動。

就算到了那個時候,嬴子嬰也不優先考慮韓信,要敲打敲打這個人。

嬴子嬰道︰「遼東尚未收復,朝鮮國還未拿下,現在還不是時機。我軍收復燕地,可喜可賀,朕備下酒宴,歌舞助興,跟眾卿同樂。」

隨即,內侍們擺上桌席,奉上美味佳肴。

朝會時,女人不可以參與其中,現在是酒宴,嬴子嬰讓阿莉莫出來,坐在旁邊陪伴。

酒宴開始後,宮廷樂師在演奏樂曲,有年輕女子在跳舞,跳的是齊地特色舞蹈。

這些原本是劉邦的宮廷樂師、舞女,秦國收復齊地後,這些人轉而為大秦工作。

兩首齊地舞蹈後,接著是燕地、楚地、趙地的歌舞,讓大家明白,諸夏各地皆是一國。

最後兩支舞,是由阿莉莫來跳,她原本不是學舞蹈出身,成為嬪妃後努力學習,在舞蹈方面已有一定水準。

當阿莉莫剛跳完後,有郎官匆匆走入,手中有張信函,說道︰「陛下,咸陽傳來消息。」

嬴子嬰打開信函一看,是阿絲娜生了,在本月六號生了個皇子,母子平安。

嬴子嬰大喜,向眾臣告之這個好消息。

眾臣紛紛道喜。

阿莉莫更是心酸了,就算被皇帝寵幸,但她不能生育,始終是很大的遺憾,沒有孩子,以後終究會失寵。

嬴子嬰當場給第三子取名字,取名為贏延昭。

當天晚上,嬴子嬰提筆給王元回復,讓他擇機從燕山出兵,收復遼東。

兩天後,燕地的廣陽郡、漁陽郡兩個郡的郡守人員已確定下來。

訓導部人員也已經準備好,各級官吏會迅速到位。

————————

從薊城到遼東,有地勢較為平坦的遼西走廊,有山**阻隔南北兩地。

在隋朝時期,在遼西走廊南端建造關城,稱為渝關,明初改名為山**。

在山**位置上,這時期沒有關隘,只能派兵在關鍵處建造營壘。

燕軍投降後,這個營壘由秦軍掌控。

薊城,王宮,這里成為王元的臨時住所。

四月中旬這天,王元召集眾將,做好北上的軍事部署。

周蘭道︰「我軍騎兵對匈奴騎兵又優勢,要是不是進入我們不熟悉的大漠草原,我軍便能保持優勢。末將認為,只要我們集中騎兵北上即可,匈奴要麼逃走,要麼只能跟我軍決戰。」

楊武道︰「末將願作前方,給大軍打頭陣,若是匈奴兵不逃走,定把三郡的匈奴人全消滅。」

秦勇道︰「將軍,末將也願做前方,狠狠打擊匈奴。」

又是兩個猛將相爭。

王元道︰「兩位將軍都不用爭,都有機會,還是跟上次一樣,各帶一萬騎兵出擊。楊武將軍的目標,是遼東郡跟朝鮮國的邊界處,跟那邊的衛滿匯合;秦勇將軍則是直接北上,掃蕩右北平郡、漁陽郡的匈奴兵。」

「諾!」

兩個武將都高高興興地接令。

王元將會親自帶著主力部隊北上,確保全面收復三個郡。

在燕國時期,在三個郡的北邊都建造了長城,當時是為了抵御東胡,秦軍要重新掌控這些長城,抵御北邊的匈奴。

做好部署後,各武將們各自準備著。

四月二十這天,超過十萬兵馬雲集在薊城北邊,秦軍開始了北伐。

楊武和秦勇各帶騎兵北上,踏上了對討伐匈奴的征程。

隨後是由王元率領的十萬主力部隊,當騎兵趕走匈奴、奪取相應地域後,將會由主力部隊的步卒駐守,確保對收復地域的有效掌控。

兩天後,秦勇和楊武的部隊,抵達了遼西走廊北端。

出得遼西走廊後,兩支騎兵才會分開,各自按照主將命令行事。

「騎兵兩位將軍,前方發現匈奴人蹤跡!」

有匈奴人了,秦軍騎兵們聞戰則喜,都想斬殺匈奴人獲取軍功。

秦勇向楊武道︰「楊將軍,不如我們合作,一同擊垮前方匈奴人再分開。」

楊武點頭道︰「好,讓我們攜手先打一場漂亮勝仗。」

在不遠處的匈奴兵當中,有一支萬騎隊,萬騎長為破六韓,他得知秦軍騎兵來了後,下令迎戰。

雙方騎兵對壘,秦勇的萬人隊,向匈奴兵發起正面攻擊,雙方激烈戰斗,秦軍一開始就佔據了優勢。

不久後,楊武的部隊從側面向匈奴人發起攻擊。

軍職為軍候的郅都在騎兵隊中,由楊武管轄。

郅都帶著部下們跟匈奴血戰,斬殺了不少匈奴人。

就算正面作戰,匈奴兵都不是秦騎兵對手,何況被秦軍從側翼夾擊。

匈奴人被打得慘敗,全線撤退,秦軍追擊四十余里才停下。

經過統計,斬殺匈奴兵九千一百三十人,秦軍自身戰死兩千零七十五人,還有上千人受傷。

由于是聯合作戰,軍功由楊武和秦勇共同分享。

經過兩天休整,楊武和秦勇分頭行動,楊武率軍向東北方向而去,目標是要收復遼西郡、遼東郡。

秦勇率軍直接向北。

王元所率的部隊,已進入了遼西走廊,還有三萬騎兵作為後續部隊。

由匈奴右大都尉蒙博利所率的匈奴兵,在這一帶部署了三萬五千騎兵,面對洶涌而來的秦軍,蒙博利選擇了退兵,退出燕長城以北,避免跟秦軍交戰。

五月初三。

遼東郡最東邊,跟箕子朝鮮交界處。

這里有條河,稱為「馬訾水」,到了唐朝後改稱為「鴨綠江」。

馬訾水西邊,屬于遼西郡,在東邊,屬于箕子朝鮮的衛滿封地,稱為「上下鄣」,這是衛滿欺騙朝鮮王箕準獲得的封地,是為了保衛朝鮮西部邊境。

楊武率領抵達了馬訾水河邊,衛滿渡過馬訾水西岸迎接。

衛滿原本就是戰國時期燕國人,很秦軍官兵在語言交流上完全沒問題。

衛滿來到楊武面前,說道︰「朝鮮國博士衛滿,恭迎大秦將軍!」

「博士」是朝鮮王箕準任命的官職名。

楊武道︰「匈奴人已經被我們趕跑了,只要好好做大秦藩屬國,有大秦庇佑,以後你們朝鮮都會很安全,大秦皇帝有命,為了便于保護朝鮮,以後會在朝鮮駐軍。」

衛滿吃了一驚,說道︰「楊將軍,朝鮮已是大秦藩屬國,只要秦軍守好遼東郡,朝鮮便會很安全,勿須在朝鮮駐軍。」

楊武道︰「非也非也!在朝鮮駐軍,既要防範北邊的匈奴,也防範南邊的辰國。」

箕子朝鮮只是控制了朝鮮半島的北部,南邊還有辰國。

根據皇帝的命令,要把朝鮮和辰國都吞並,使之成為大秦的郡縣。

楊武目前要做的,就是進入朝鮮國,確保後續步卒能暢通無阻進入朝鮮,然後再對衛滿和箕準進行突襲。

秦軍騎兵們個個都殺氣騰騰,衛滿豈敢抗拒,不敢阻止秦軍進入。

馬訾水東西兩岸上,有許多的船只,楊武和士兵們上船渡河,進入了箕子朝鮮境內,在馬訾水東邊不遠處駐扎。

在馬訾水西岸,留下部分士兵駐扎,等待步卒趕到後,確保有足夠船只搭載部隊過河。

第二天,衛滿設宴款待楊武。

三天後,由呂馬童率領的三萬步卒趕到,乘坐船只有序渡河。

衛滿驚訝道︰「楊將軍,為何還要增加兵力?」

楊武解釋道︰「駐守朝鮮,既要有騎兵,步卒也不可少。人多點,朝鮮就越安全。」

秦軍陸續過河,衛滿覺得過河的人實在太多,多次勸說,但根本無濟于事,船只搭載這批人過河,返回西岸搭載下一批秦軍。

話了一天半時間,三萬步卒全部過河了。

五月初六,衛滿被叫到一處營帳,營帳內有楊武、呂馬童兩員秦將,還有數名親兵。

衛滿道︰「兩位將軍叫我前來,不知所為何事?」

楊武道︰「當然要事。你覺得來這的秦軍太多了,這是有原因的。」

衛滿問道︰「有何原因?難不成除了保護朝鮮外,還有其它目的?」

呂馬童道︰「那是自然,陛下有命,要把朝鮮和辰國都吞並了,完全納入大秦版圖,使之成為大秦的兩個郡。」

衛滿大驚,說道︰「你們…你們秦國果然是虎狼之國,吞並了六國還不滿足。」

他人已經到了這里,根本沒有任何反抗的機會,只能任由擺布。

呂馬童笑笑道︰「當然不滿足,朝鮮和辰國,雖比不上中原地區,好歹比匈奴苦寒之地好多了,將之納入大秦版圖,大秦將會更加強大。兩國的人成為秦人後,日子過得更好,會更加安全。」

衛滿才不管朝鮮國的死活,他在意的是自己,問道︰「朝鮮王把上下障作為我的封地,大秦吞並朝鮮後,希望保留我的封地。」

呂馬童道︰「那可不行,大秦所有地方,都由郡縣直接管轄,不會再有另外封地,你可以做個大秦的官員,有俸祿可拿。陛下說了,只要你帶路南下,那就是立功,朝廷會給你爵位。」

對于秦國的爵位,原本為燕國人的衛滿,早就有所了解。

衛滿很是失望,但根本沒得選擇,他沒有抗拒秦國的實力和勇氣,只能配合秦軍。

很快,秦軍佔領了衛滿的封地。

數天後,在衛滿帶路下,楊武、呂馬童率領秦軍南下,目標朝鮮都城王險城。

朝鮮王箕準得知秦國來攻打,驚慌失措,匆忙組織兵馬抵抗。

但是,箕子朝鮮本身就很衰落了,在歷史上連衛滿造反都無法戰勝,被衛滿趕跑,篡奪了箕準的政權,歷史上成為「衛滿朝鮮」。

面對如此強大的秦軍,箕準根本沒有絲毫抵抗能力。(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