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373章︰測試攻擊

通過被俘獲的這個發射節點,核心的外星生命體的交代。林東大致搞清楚了,這個粘液族群的主要特點和特征。

另外,當三院的工程人員進入到被冰凍的那艘母艦里面之後。從里面抬出來,大約有十多具外星族群的尸體,這些尸體看起來和人類的形態有些一致。

不過他們身上融化以後的冰層帶有一層薄薄的粘液。在光芒之下,閃爍著青綠色的光輝。

那個外星核心交代。這些作戰人員都是他們驅使的星球本部,上面的原住民。

這座星球雖然和地球的環境幾乎完全一致,但是他沒有地球的循環,氧氣環境,它是一個循環氫氣和氦氣混合的環境,星球主要的氣體是由氫氣和氦氣組成。

這兩種氣體也是形成在宇宙當中最多的兩種氣體,很多的宇宙行星都有這兩種氣體。

而能夠產生氧氣的星球,在宇宙當中卻是鳳毛麟角。所以像人類體征一樣的外星族群,吸收氧氣,用血液進行循環,共給的這種生命體,那也是非常稀少的。

不要看人類有當時存在70個一的族群,對于外星球來說,廣大的宇宙當中,這70個億的外星地球人也不過就是一粒塵沙。

這不由得讓林冬也精彩,整個宇宙的浩瀚無垠,種族多樣性的變化。從對方戰艦里面抬出來的15,據外星原住民的尸體。

三院也對他們進行了詳細的解剖和化驗分析,這些尸體果然是依靠氫氣循環供給。

不過除了他們依賴親戚以外,其他的生命結構完全和地球人幾乎一模一樣。

只不過他們利用氫氣,這種氣體給自己能夠補充所需要的青綠色的血液。

這些外星人都是屬于這座星球,真正的主人,而眼前那個圓形殼體的外星粘液族群,則是入侵族群。

根據粘液體的講述,他們已經是在曾經幾百億年前就入侵了這顆星球。

又經過了上萬年的雙方族群的作戰,粘液族群最終打敗了原住民的艦隊和他的部隊,佔領了星球,並且俘獲了當時星球本原住民的首領團隊。

最終奴役他們成為自己的屬下和奴僕以及作戰的直接操作部隊。

它們所產生的那種雲團就是大規模的氦氣,雲團可以利用雲團自我旋轉產生的低壓引力氣流,將外部的物體徹底吸入進來,再進行粉碎壓力壓制。

這就使得外部任何的物體被吸入雲團之後,都會變成粉末和雲團混合在一起,形成更多的雲團物質。

而他這個發射節點中心可以利用自身外殼里面產生更多的氦氣。對于外層的渦輪漁船發射hi器進行補充,就像是一個給氣球打氣的筒子,不斷地向氣球內部進行充實。

使得氣球永遠保持氣體狀態,豐滿的情況,不會因為氣體的散發,最終導致整個氣球干癟。

听到這個交代之後,林東現在已經基本上掌握了這個粘液族群的攻擊和特點,按照這個粘液核心交代的題來看。

現在眼前對方擺在自己面前的100萬個。渦輪雲狀雲團結構就是100萬個這種球形的外星生命體所組成的防線。

實際上就等于這是一支由100萬外形部隊組成的陣線,他們都

趴在陣線上,嚴陣以待防御自己的攻擊。

通過對外星人母艦的研發,這只外星人母艦自身還有其他防御和攻擊手段,他們可以向外發射大批量的這種黏液族群。

在母艦的兩個作戰艙里面,又找到了大量的已經被冰凍死的外形粘液族群,數量至少超過了500萬個。

也就是說,它可以搭載至少超過600萬這樣的外形粘液族群。

如果是單兵作戰的情況下,他一次發射100萬個粘液族群,在自己的前方進行作戰,而另外500萬蓋可以用作其他圖集手段。

這支母艦艦隊不使用自己的無人機系統,也沒有主動攻擊導彈這類的方式,他們所使用的光波系統就是一種氣態光波。

這等圖于是一種氣態作戰的體系,跟光波作戰體系,還有一定的差別,所以林東的光波艦隊是無法打得過這種氣態,作戰的外星人。

粘液族群的交代還包括了他們佔領的其他三顆星球。

不過這三顆星球都不在同一個星系里面,有一個星系叫做十字星系。距離這里大約有8.5光年的位置。

第三個星系位于他們兩個星系的後方,大約距離有15光年的位置。當然,林東不必猜測,就知道這些黏液族群所存在的星球一定不是人類所能居住的那種類地行星。可宜居星球。

這一下林東已經想到了如何破解他們的辦法,林東馬上命令自己攻城母艦準備發動二次攻擊。

這一回他用2000艘工程母艦作為頭陣兵,分三路,每一路都是500艘工程母艦。

林東這次的戰法非常簡單,他認為,既然對手是利用氦氣雲團形成的內側流動引發的大量的引力裝置。這等于就是用氣態去建造自己的引力環境和自己當年改造火星的時候,有很多類似之處。

而當年人類改造火星的時候,為了讓火星大氣層盡快形成,所以用工程母艦從外太空的某些星球向火星表面進行氣體傳輸。

由于當時火星的南北兩極已經形成了人工制造的磁力線發動機。

來替換火星內部,剛剛被激活的內殼所產生的比較弱的磁力場,這就形成了火星外殼的一到磁力線的防護區。

人類也是不能生活在純氧氣的環境之下,純氧時間過長,人類的細胞結構也會遭到傷害,那叫做氧氣過剩綜合癥。

所以氧氣里面也要混合一些氮氣等惰性氣體,才能讓人類接受在醫療方面才會使用純氧,因為當進入醫療體系之後,人類吸收氧氣的細胞結構都比較脆弱了,這個時候就需要純氧進行供給,才能使得人類的細胞肌體恢復。

所以在林東看來,既然對手生產的是大型氣態雲團,那麼這種雲團是靠自我發展引力進行旋轉生成,如果自己使用自己的工程母艦采用氣體傳輸的方式,將對手的雲團逐漸吸收出去。

這樣就會導致對手的發射節點暴露在太空當中再利用自己的發射節點消滅掉這些外星族群的發射單位。

不過林東已經決定將這支粘液族群部署在陣線上的100萬發射節點的部隊,盡可能地進行冰凍收服,這些外星族群。

于是他派遣來的三路工程母艦艦隊馬上開啟自己的引力

光線。在自己的母艦周邊形成引力光線循環的環繞光波。

再用這種光波對敵人的環繞,在外層的固態雲團進行吸附。

由于吸附的都是氦氣和氫氣,混合的氣體,所以氣體可以馬上穿過母艦的排氣通道牌,放到背後的廣大的宇宙當中。

林東管這個作戰方法叫做放屁排氣作戰。人類就有這種功能,把自己身體里多余的廢氣用放屁的方式排泄出去。

被排泄出去的氣體里面包括有氦氣和氨氣也有少量的氮氣,這就是人類一種自我循環排泄氣體的方式。

林東也是這樣一次實驗性的作戰方式,所以命令攻城艦隊對敵人保持在500萬公里之外,避免遭受它的引力圈的打擊。

工程母艦艦隊馬上開啟了自己強大的引力光束,對準對方這個第二個剛剛建成的固態螺旋體進行引力發射。

母艦從側面開始快速吸收對手的氣狀雲團。對方也馬上意識到自己的雲團在快速消失,于是加速了自己核心中間的轉速,想用這種轉速形成的引力波洞來攪擾艦隊對他的攻擊。

可是從形態上就可以看的出來,林東,一艘工程母艦相當于一做伴大的小型城市,而對手這個內核,核心只有足球大小,加上一千米的液態外殼。

也不過就只能相當于一個社區大小的面積,也就是1000平方公里。

而母艦的表面面積都超過上萬平方公里,兩者之間相差十倍,這就等于說母艦的固定形態,加上自己強大的動力,系統所形成的引力光波是對方的,至少100倍以上。

再加上母艦動用自己動力系統進行引力,光波加速,使得引力光波的能量又加大到對手的50倍以上。

這樣算起來,引力光波已經超過了對手150倍的能量,再進行吸引的話,對方的外殼雲傳自然就被引力光波快速的吸收到自己的艦隊里面。

林東的這只工程母艦艦隊左右各有500艘作戰母艦在進行包圍吸附。而且正面的另外兩對也是500艘工程母艦,對,另外邊上兩個雲團也進行了引力吸附。

這樣一來,連著三個引力雲團都被1500艘作戰母艦所吸入進去。1500艘作戰母艦對付三個雲團,簡直就是摧枯拉朽之勢。

林東看到這里,意識到自己對于外星族群建造的渦輪引力雲團有太多的。力量上的錯誤評估,馬上又從大屏幕里讓計算機系統進行測算。

外星族群建造的引力漩渦的雲團,它產生的引力效果的確是不小,可以吸收無人機艦隊這樣的體積,但是要對比起來,一艘工程母就可以吸掉他全部的這些作戰單位身上的雲團。

而且一艘工程母艦就可以對打他幾百個這樣的球形生命體。

按照這樣的測算,林東馬上命令在正面的1000艘作戰工程母艦立刻擺開陣型,平行與對手進行對峙,然後開始吸收對手,對方產生的渦輪軍團。

由于每艘母艦強大的引力,可以將周邊數個小型節點發射出來的龐大雲團,通過自己的引力,光波吸附到自己排氣通道里面。

再通過排氣通道向背後在進行推送,這樣一步步還可以向前緩緩推進,將對手的光波雲船徹底的消滅。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