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218章 錢糧不足

留守中都護府,卻從來沒有上過朝的鎮東將軍,這是第一次主動要求進宮面見天子,而且還是在非上朝的時候。

張大秘書的目光落到桉幾上的信封上。

關將軍看了她一眼,不語,自顧穿衣。

張大秘書瞥了關將軍一眼,邁步走到桉幾前,轉頭看關將軍。

關將軍正在系腰帶,不看她。

張大秘書伸手拿起信件,再轉頭看去。

關將軍正在披外袍,不看她。

張大秘書打開了信,信上只有幾句話︰

「府上軍事,細君督之,一切後果,吾擔之。」

這不就是廢話嘛!

誰不知道鎮東將軍,留守中都護府,督府中軍事?

可是張大秘書卻不由自主地松了一口氣。

僅僅是四句十五個字,卻有一種讓人莫名的安定感。

信上似乎什麼都沒說,但阿郎讓人拼了命送這麼幾句廢話回來,已經足以說明一切。

張大秘書揚了揚手中的信,臉上終于露出了一些輕松之意︰

「阿姐,阿郎怎麼會這麼快就知道了並州之事?」

按理來說,府上應該是才剛剛把消息送到草橋關那邊。

就算是飛,阿郎也不可能立刻就把信送回來。

關將軍伸出雙手,將腰間的銅扣一扣。

「卡察!

一個翩翩濁世佳公子就出現了。

身材頎長挺拔,猿臂蜂腰,面容冷靜堅毅,雙眼如幽深古潭。

再配以只有朝中重臣才有資格穿的紫衣貴服,腰間所掛長劍,劍柄纏以金線,瓖著玉石。

這一身裝扮,走在章台大街上,不知要引起多少婦人圍觀。

關將軍左手按住腰間長劍,開口道︰

「不知。但在我想來,並州那邊,應該是有人提前把消息送了過去。」

換作關將軍自己,她也會這麼干。

鄧芝乃是右衛將軍,不至于連這點敏感性都沒有。

他能把消息送到長安,自然也能想辦法把消息直接送到阿郎手上。

作為大漢僅存的幾位老臣之一,鄧芝不用怕魏延,也不用擔心宮里那位對他有看法。

六十多歲的忠誠老臣,這些年還不辭辛勞,一直在外帶兵,為國守疆,還想人家怎麼樣?

真要回到長安,入宮見天子,天子還得站起來迎接,請人家坐下。

這就是老資歷的好處。

「開大門,擺車駕!」

從來都是緊閉的鎮東將軍府大門,今日罕見地轟隆隆響起,厚重的府門被緩緩打開。

鎮東將軍邁步走出大門,拾階而下,接過護衛手里遞過來的馬韁,翻身上馬。

「駕!」

「噠噠噠!」

早就等候多時的鐵騎親衛,護送著鎮東將軍,向著皇宮方向而去。

住在附近的不少人家,不但是第一次看到鎮東將軍府大開府門,而且還是第一次看到鎮東將軍。

有婦人或女郎,看清鎮東將軍的面容時,不少人登時就是心有如小鹿亂撞,有的甚至不自覺地雙頰染紅霞。

「那便是鎮東將軍麼?听聞他生得比世間女子還要好看,被喚作花關索,果然名如其人!」

再看著那漸漸遠去的陣勢,只覺得方才那逼人而來的貴氣,仍是猶如凝練,久久不散。

有人不禁咬牙跺腳︰

「此等世間難尋的漢家好兒郎,竟是便宜了蠻女!可惡!可惡!」

狠狠地絞著手里的絹布,差點就絞爛了。

鎮東將軍來到未央宮門外,遞上證明身份的牌符。

負責引領小黃門,同樣忍不住地偷偷地看了好幾眼關將軍。

因為他被派過來之前,在記錄鎮東將軍模樣的本子上,看到上面寫有「容貌絕美」的字樣。

本來心里還有些好奇,想著鎮東將軍究竟何等出色的人物,才能配得上這四個字。

此時看到真人以後,心里終于恍然,繼而就是覺得理所當然——大約也只這等人物,才配得那四個字吧。

「關將軍,這邊請,陛下得知將軍要入宮,早就讓小人在此等候多時了。」

關將軍微微頷首︰「有勞。」

繞過用來朝會的前殿,跟著小黃門來到宣室殿。

宣室殿是天子親自處理重大的事務,召見重臣的地方。

「宣,鎮東將軍,覲見!」

鎮東將軍解劍月兌履,趨步而入,叩首行禮︰

「臣索,拜見陛下,願陛下千秋萬歲,長樂未央!」

坐在上面的阿斗伸手虛扶︰「起!」

「謝陛下。」

「鎮東將軍,且坐。」

在未央宮前殿中央官署值守的蔣琬、費、董允已是早一步到來。

文東武西,鎮東將軍沒有與他們同坐一列,而是走到他們的對面,準備落座。

只是在落座前,不著痕跡地掃了一眼坐在自己位置下方的輔漢將軍關興。

鎮東將軍的身形那麼微不可見地滯了一下。

關興眼觀鼻,鼻觀心,正襟危坐。

待關將軍落座,阿斗還勉強擠出一絲笑容︰

「上黨急報剛到,我就想著要派人去中都護府,沒想到鎮東將軍卻是先奏請入宮,倒是省了一番功夫。」

關將軍聞言,在位置上欠了欠身子,緩聲說道︰

「臣受中都護之托,留守中都護府,軍國大事,不敢有絲毫怠慢。」

聲音不急不徐,但卻讓阿斗臉上的笑容越發尷尬。

原本圓潤的胖臉,因為這些日子的寢食不安,此時竟是有些瘦了下去,就連面容都有些憔悴灰暗。

以前的小胖子,此時看上去,再沒有了以前的那份喜感。

看到人都到齊了,阿斗咳了一聲,開始拋出議題︰

「上黨之事,想必諸君也都知道了。這一次,召集諸君過來,就是想請教諸君,眼下當如何退敵才是。」

阿斗一邊說著,一邊用目光掃了一圈。

但見武將的位置上,關索、關興、趙廣……

無一不是後生可畏,而無一是年老者。

想想大漢現在,年老尚能領軍者,不外乎魏延鄧芝二人。

次者則是陳到、吳班。

只是這四人,可為將而難為帥。

想起相父去世前,托于馮明文而非魏延,果然是先見之明。

悔不該擅改相父的安排啊!

阿斗一邊反省,一邊把目光落在資格最老的尚書令蔣琬身上。

蔣琬卻是看向鎮東將軍,說道︰

「中都護府都督內外軍事,如今中都護雖然不在,但有鎮東將軍留守府內,不知鎮東將軍可有良策?」

鎮東將軍搖頭︰

「尚無,上黨之變,太過突然,倉促之間,我只能猜想到,賊子怕是早有準備。」

「據傳過來的消息說,魏文長令其子守高都,自己領大部將士回師北上,欲奪回長子。」

說到這里,她嘆了一口氣,「魏文長此舉,在我看來,實是太過貪心了。」

換了平日,關將軍頂多是說一句有些冒進。

但都到這個時候了,她哪還想著要再給魏延留些面子?

不直呼其名就算是客氣了!

阿斗听到關將軍的話,臉色微微一變,身子下意識地向前傾︰

「鎮東將軍的意思是說,魏老將軍此舉不妥?」

關將軍看了一眼阿斗,語氣澹然︰

「妥不妥臣不知,大概是魏文長另有打算吧。」

「反正若是換了臣,臣只會收縮兵力于高平關,力保從河東進入上黨的通道不失,以待援軍。」

「若是像魏文長這般,既不想放棄高都,又欲要以一己之力,奪回長子,只會讓兵力太過分散。」

既要,又要,世上哪有這麼多的好事?

這不是太過貪心是什麼?

說到這里,關將軍加重了語氣︰

「依現在的情況看,司馬懿怕是圖謀上黨久矣!魏文長攻打高都數月,已是兵老師疲,如今又匆忙前往長子。」

關將軍哼了一聲,不再說話。

關將軍不再說下去,眾人也已經听明白了她的意思,不少人的臉色皆是微微一變。

只听得一個隱含怒氣的聲音響起︰

「魏延生情高傲,又不甘屈人下,被人偷襲丟了上黨,以他的性子,自然是不肯等朝廷援軍到來。」

阿斗循聲看去,原來是蔣琬也跟著開了口︰

「關中一戰,司馬懿在丞相與中都護的夾擊下,仍能全身而退。」

「再看這一次郭循之事,可見此人並非易與之輩,實乃深謀……咳咳,深謀之輩。」

說到這里,蔣琬瞟了一眼鎮東將軍,繼續說道︰

「兵法有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司馬懿乃是善于統兵之輩,若此人真要像鎮東所說的那樣,是對上黨早有圖謀之心。」

「那魏延領軍返回長子,會不會也在他的算計之中?」

蔣琬為人寬宏,平日里與人少有爭執。

此時鎮東將軍好歹還喚魏延為魏文長,而他干脆就是直呼其名。

語氣和神態,甚至有一絲不易讓人察覺的厭惡之色。

可以看出,蔣琬對魏延此次大意丟了上黨,極是惱怒。

看到文武之首兩人皆不看好魏延,阿斗原本灰暗的臉色又多了些許驚惶之意︰

「那照此看來,當及早派人前往上黨救援才是。」

救肯定是要救的,不然大伙來宣室殿是為了閑聊?

但怎麼救?

誰去救?

從哪里調兵去救?

府庫的錢糧夠不夠?

這些都要提前商議好。

作為大漢的大管家,蔣琬是第一個感到頭疼的。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只見他嘆息道︰

「中都護前番領軍出戰,已經是動用了府庫里最後的存糧,幸好夏糧入庫,這才算是補上了。」

蔣琬看了一眼阿斗,繼續說道︰

「這一次出兵,恐怕府庫又要空了。陛下,這才入七月,府庫里就不剩下一點存糧,恐怕是不行的。」

阿斗一听,臉上的血色盡失︰

「蔣公之意,是說糧草不足以支持大軍出征?」

蔣琬揉了揉太陽穴,臉上亦是有愁苦之色︰

「陛下,今年大漢已經是連續三次用兵,而且一直未曾休兵,如果再加上這一次,那就是第四次。」

魏延攻打高陽,張包領南軍進駐河東,中都護攻打草橋關。

錢糧就如流水般地花出去。

這還不算上恢復關中河東等地的生產,興修水利等費用。

蔣琬看向阿斗,語重心長地說道︰

「陛下,就算府庫再富足,那也經不起這般花費啊!」

也就是現在大漢國富民強,要是換成以前丞相在時,哪一次不是要先細細地算了又算,這才敢出兵。

蔣琬不說,莫說是阿斗,就連眾人都還沒意識到。

此時一听,在場的所有人一下子都覺得,好像今年花費的錢糧,確實有些太多了。

「那怎麼辦?難道就這麼棄上黨于不顧?」

阿斗終于再也坐不住了︰

「蔣公,宮里的內帑,尚有一些錢糧,你再想想辦法,好歹也要再籌齊糧草才行。」

蔣琬苦笑︰

「陛下眼下想要湊齊糧草,無非開源節流四字。」

「如今之勢,當以上黨戰事為重,故而依臣看,最好還是盡快通知中都護回師。」

「如此不僅能有足夠的兵馬救援上黨,同時也能把省下來的糧草用于上黨戰事。」

說著,他看了一眼關將軍。

關將軍點頭︰「蔣公所言甚是有理,我也以為,陛下當立刻下旨,讓中都護盡快回師最為妥當。」

阿斗忙不迭地說道︰「好好好,我現在就下旨。」

讓自己的連襟領軍回師,正是阿斗心里所想。

但見他當場就口述聖旨,由董允執筆書畢,又蓋上天子大印,讓人以最快的速度送出宮去。

然後阿斗又問道︰

「除了讓中都護回師,諸君還有什麼建議麼?」

蔣琬又說道︰

「陛下,就算是讓中都護回師救援上黨,不過是節流之舉,尚需開源才是啊。」

阿斗有些抓瞎了︰「可眼下到哪里開源?總不能臨時加賦稅吧?」

「加賦稅萬不可行!」蔣琬堅決反對道,「如今陛下才遷回舊都不久,不減免賦稅以收民心便罷,豈能增加賦稅而失人望!」

「那所需錢糧,又從何來?」

蔣琬放緩了語氣,意味深長地看著阿斗,說道︰

「陛下,中都護數月前,要領軍出征,老臣亦與中都護談及府庫錢糧不足之事,曾與中都護提起一策。」

阿斗一听,頓時就是一個激靈︰

「蔣公說的是擴增聯合儲備局席位之事?」

「正是。」蔣琬加重了語氣,勸說道,「陛下,上黨事急矣!」

「若想要在短時日內收上來足夠的錢糧,擴增聯合儲備局席位就是最好最快的辦法!」

自從擴增聯合儲備局席位的消息傳出來以後,這幾個月來,無論是中都護府,還是蔣府,不知有多少人上門想要詢問此事。

可惜的是此事在最後關頭,卻被卡住了,進展不盡人意。

因為皇家作為儲備局的大股東之一,雖然贊同擴增席位。

但對擴增多少席位卻是一直猶豫不決。

準確地說,是皇家暫時沒有想好讓出多少利益。

這讓本就對宮里某些作為有些不滿的蔣琬,更是增添了幾分惱火。

此時得機良機,哪還客氣,當然是歡天喜地落井下石。

阿斗嘴唇有些哆嗦,這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啊!

怪不得以前相父還在時,就經常告戒自己不可太過奢靡。

想想大漢危如累卵的時候,也不知道相父是怎麼僅靠著那點錢糧撐過來的。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