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總共有24個孩子報名。」
「又是500多塊?」
「已經600多了,昨天沒交錢的學生,今天都過來交了。」
「這也太夸張了!」
望著桌上那一疊疊散碎的鈔票,俞成禮激動地原地跳起,昨天500多,今天就快600了,明天是不是會更多?
李冬青數錢的雙手,此刻也是微微顫栗,別看他比李燕歌和俞成禮兩人大了幾歲,可因為常年在家復習高考,所以心思還比較單純。
一看到兩天收入一千塊了,差不多抵得上一個普通國企正式職工一年的收入,內心再怎麼想鎮定,臉上細微的表情變化還是出賣了他。
看兩人如此激動,李燕歌很是淡定的說道︰「行了,你們倆也別愣著了,趕緊把東西收拾收拾準備回去了,明天是報名的最後一天,指不定還有不少學生要來報名呢。」
現在學生人數已經有50個了,明天最後一天報名,學生人數還是未知數,不過參考今天的話,應該不會超過二十個,或者還會少一點。
畢竟這兩天,想來學的都來了,明天報名的人數肯定要比昨天和今天少很多。
可就算這樣,算下來三天也有六七十個學生了。
一下子教這麼多學生,李燕歌自然是沒有壓力的,只是不同的學生選擇的樂器不同,他又沒有考慮過分班的問題,今明兩天得好好制定一下教學計劃才行。
……
……
一晃眼,又是一天過去。
少兒音樂輔導班,三天的報名時間截然而至。
最終報名的總人數有68個,跟李燕歌預期的差不了多少。
每個學生20塊的學費,總共有1360塊;去掉購買小提琴、書店出版的正規出版書、不知道多少手的舊電風扇、一些喝水的搪瓷杯、還有專門讓俞成禮調的果茶飲料,最後實際落在手上的有1000塊左右。
錢算多嗎?
當然多了,就拿李燕歌父親李建國所在的第一毛紡廠來算,普通的國企職工,七七八八的算下來,一個月平均大概能拿80塊左右,1000塊差不多抵的上一年多的工資了。
不過對于重生回來的李燕歌來說,1000來塊還真不算多。而且哪怕是擱在這個時代,在京城或者某些沿海經濟特區的城市來講,1000塊可能也就是去夜總會消費一晚的費用。
這可不是說假話,上輩子李燕歌去京城讀大學的時候,靠著平日放假的功夫跟同學去歌舞廳兼職,就經常看到有人豪擲千金,一晚上隨隨便便就花了大幾百塊。
特別是听一個去過經濟特區的人說,深圳那邊的夜總會才叫瘋狂,一晚上消費過千的那都是稀疏平常的事情,偶爾要是有港商過來,最少起步都是幾千塊。
那時候的李燕歌經常感慨,這些人也太TM有錢了,一晚上花費幾百、幾千塊的,那得多有錢才能辦到?就算是萬元戶恐怕都不敢這麼大手筆的花錢吧。
……
……
7月21號。
在經過三天的報名後,李燕歌辦的「少兒音樂輔導班」終于是到開課的日子了。
一大早,天還蒙蒙亮,他就騎車出門了,一路抓緊時間趕到了紅星縫紉廠的舊廠房。
鎖好自行車,掏出鑰匙打開廠房的木門,李燕歌大步走了進去。
不同于第一次來的時候,這里面空蕩蕩的,除了灰塵外,什麼東西都沒有。
現在不僅有了七八條長凳,還有許多竹編的小椅子,牆角處還放了一張木桌,上面擺放了71個搪瓷杯,以及幾大捆教材書。
為了給學生選擇適合的教材書,李燕歌也是花了好幾天的時間泡在新華書店,找了好久,才算是翻到了一本比較基礎的,適合孩子啟蒙的音樂類教材書——《音樂理論基礎》
這本書是由李重光撰寫,人民音樂出版社在1965年首版的書籍。
沒學過音樂的人,可能很少有認識李重光的,他出生于1929年,20歲的時候順利入學北平藝專,後來這個學校跟中央音樂學院合並。
隨後李重光又在1956年調到中央音樂學院附中,教合唱和基本樂理知識,開始長達40年的音樂理論教研工作,更是教出了金鐵林、石萬春這些知名歌唱家和作曲家。
這本《音樂理論基礎》是李重光第一本音樂類出版書籍,或許是因為有著十年教學經驗,書里面的內容都很樸實,言簡意賅,非常適合初學者學習,而並非是那種學術類書籍。
所以這也導致《音樂理論基礎》一版再版,連續暢銷20多年,總銷量突破了百萬,成為國內最暢銷的樂理基礎書籍,當下絕大多數音樂愛好者的首選目標。
李燕歌上輩子讀大學的時候,還曾經跟李重光見過一面,只不過當時他還是個學生,只是在某個公開課上遠遠地瞥了一眼。
稍微花了點時間整理了一下廠房,李燕歌又去外面弄了點自來水,往地上灑了灑。
這個廠房雖然是用水泥做的,也刮了大白,但也不知道是不是石灰的問題,每天打掃了一遍,第二天又會出現塵埃。
一來二去的,李燕歌也是懶得每天精細打掃,除了簡單的掃掉一點牆角的灰塵外,就是想辦法灑點水。
「李老師!」
突然,門口有人喊李燕歌,他回頭一看,一位五六十歲的老女乃女乃,牽著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女孩走了進來。
老女乃女乃左右看了看,發現地上灑了點水,顯然是出自這位小同志之手,笑著說道︰「李老師這麼早就過來打掃了。」
「是啊,早點過來打掃一下,畢竟今天第一天開學麼。」
李燕歌笑了笑,低下頭看了看有點膽怯的小女孩,他記得好像是叫張娜?
報名的68個學生當中,除了第一個來報名的男孩他記得叫王偉外,也就這個叫張娜的女孩印象深刻。沒辦法,誰讓她是第一個要求報名小提琴,同時也是輔導班唯一一個報名小提琴的,能舍得花一月工資買個小提琴的家庭,想不印象深刻都不行。
「張娜同學早上好啊。」
「李…李老師早上好。」張娜有點害羞的低下頭。
「張娜同學你先帶著女乃女乃找個位置坐下來,現在距離上課還有一會兒。」李燕歌說了句,轉身就走到牆角的桌邊,準備倒點涼白開給兩人。
「不用不用了李老師,我只是送娜娜過來,家里還有事,就不坐了。」
老女乃女乃連忙拒絕,也是沒等李燕歌反應就直接轉身走了。
一時間,廠房改成的教室內,就剩下李燕歌跟小女孩兩個人。
他把手上剛倒好的涼水遞給了小女孩,同時從教材書中抽了一本出來,說道︰「張娜同學,老師要收拾一下,你先看下這本教材書,看不懂也沒關系。」
「好的李老師。」張娜乖巧的接過書,老老實實的坐在凳子上,翻開教材書看了起來。
里面的字她倒是認識不少,可組合在一起是啥意思就不明白了,還有那些奇怪的符號,根本看不懂。
沒過一會兒,等李燕歌收拾好以後,輔導班的學生們陸陸續續都到了。
等到68個學生全部到齊,李燕歌看了看腕表,已經8.30了。
李冬青和俞成禮兩個人應該也在回來的路上。
「好了同學們,大家先安靜一下。」
李燕歌一拍手掌,很快原本嘰嘰喳喳聊天的孩子們,立馬安靜了下來。
「今天是第一天開課,大家手上都有老師發的一本基礎樂理教材書,這里面有很詳細的樂理知識,在接下來的這二十多天內,老師會盡量教會大家如何辨識不同的音樂符號……」
話說到一半,外面突然傳來了俞成禮的叫聲︰「燕歌快點出來幫我們搬一下,太多了。」
一聲大叫,班級內的同學們紛紛側目望去。
只見門外俞成禮和李冬青兩人,大包小包的背著許多東西。
李燕歌趕緊上前去取,一些學生看到也是過去幫忙。
他接下一個大包,放到地上一看,里面全都是竹笛,大約有二十來根。
「這些一共花了多少錢?」李燕歌抬頭問了句。
「總共612塊,其中我背後這把小提琴最貴,58塊錢,不過也比你在國營樂器店買的便宜不少。」俞成禮取下背後的小提琴盒子,打開來一看,里面是跟李燕歌之前買的小提琴一模一樣。
「58啊,那的確是便宜不少。」
李燕歌前天買的那把要65塊,便宜了七塊錢,好像不是很多,但足夠一個人好幾天的伙食費了。
他回頭掃了眼對這些樂器望眼欲穿的小屁孩們,嘴角一笑道︰「冬青哥,麻煩你給孩子們發一下樂器。」
「好的。」
李冬青轉身對著早已期待不已的小朋友說道︰「同學們,大家跟我進去,按照老師報到的名字,每個人領取屬于自己的樂器。」
「好耶!終于有竹笛了。」
「我的葫蘆絲!」
「二胡,我的二胡!」
一群小朋友們,歡喜的跟在李冬青的身後進去了。
只有張娜還怯生生的站在俞成禮的邊上,眼楮直勾勾的盯著琴盒內的那把棕色小提琴。
李燕歌注意到這一幕,拿過小提琴放到小女孩的手上道︰「張娜同學這個有點重,你拿的時候要小心一點。」
「知道了李老師,我會小心的。」拿到屬于自己的小提琴,張娜眼楮好像放光一樣,抱著它忙不迭的小跑進教室。
等人都走後,俞成禮突然道︰「燕歌,你知道我們上次在樂器廠踫到的那位老人是誰嗎?是樂器廠的廠長!」
「廠長?難怪我說怎麼寫個條子就能打折,原來是廠長啊。」李燕歌雖然猜到那位老人是個老干部,可沒想到是廠長。
「對了,我今天還踫到那位田廠長了,他得知我們輔導班開課了,也是說這兩天有空過來一趟,好像是有什麼事找你。」
找我?李燕歌一怔,隨即點點頭道︰「行,我知道了,昨天晚上讓你做的果茶呢?」
「都做好了,在自行車後面呢。」俞成禮回頭一指。
李燕歌望去,只見自行車後架上放著一個鐵桶,大約跟後世飲水機差不多大小,這是家里面用來燒水的鐵皮壺。
他走過去解開繩子拎了拎,還挺沉的,差不多有五六斤的樣子,說道︰「現在快9點了,過一會兒你記得給孩子們倒果茶喝,你現在的工作就是當好生活老師。」
說是果茶,實際上就是茶葉加一點甘蔗糖煮出來的茶水,加上又放了點陳皮,喝起來味道偏酸甜。
李燕歌倒是想給孩子們做好一點,可是這年頭糖實在太貴了,更別提水果了,能有茶葉陳皮水就已經很不錯了。
俞成禮拍了拍胸脯保證道︰「你放心,我肯定做好這個生活老師!」
今天第一天教課,本來李燕歌是想教怎麼辨識不同的音樂符號,可是學生都是十來歲的孩子,剛拿到屬于自己的樂器,興奮不說,根本沒有精力去听講課。
見此情況,李燕歌也是改變了今天的教學內容,先讓大家安靜下來,之後先教那些學竹笛的孩子們,手勢該怎麼擺好,讓他們自己瞎吹吹,能吹出聲來,就算合格。
又如法炮制的去教葫蘆絲。
至于二胡跟小提琴的話,難度就有點大了,想拉出點聲很簡單,但那都是噪音。而且每個人的動作都不一樣,有的抱著二胡拉,有的扛著二胡拉,只好手把手的教每個孩子,該怎麼擺好樂器的姿勢。
一番折騰下來,過去了一個多小時,李燕歌也是累的夠嗆,他這也是第一次教小朋友學樂器,還一下要教四種不同的樂器,的確是讓人頭大。
忙忙碌碌的一上午就這樣過去了,期間俞成禮很負責的充當起生活老師的工作,給每個學生都準備了清涼解渴的果茶,酸甜酸甜還帶著一股茶葉的味道,很快就成為了孩子們的最愛。
「呼,這一上午還挺累的。」
等孩子們都回去了,李燕歌喘了口氣,想著下午還有兩個小時的課,他也是跟俞成禮和李冬青道︰「上午就到這吧,你們倆下午一點半過來。」
輔導班上午八點半到十一點半,下午兩點到四點,一天總共五個小時的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