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兩位從奉城來了解情況的同志被眼前這一出搞得一頭霧水,一時沒敢插話。

這怎麼跟演電影似的?

「兩位……」一位奉城的同志見幾人都不說話了,才開口道。

「啥事?」老隊長賊橫的說道。

奉城來的同志小心翼翼的說道︰「沒事沒事。我們就是想問問,情況我們還能繼續了解不?」

「問,必須得問,你不問我也得說。」老隊長一屁|股坐下,罵罵咧咧道︰「這個狗雜碎,我跟你們說……」

當年一時心軟給齊東強開了個口子,不想卻間接導致了劉家慧的婚姻悲劇。這件事就像是壓在他心里的一塊石頭,每每有人提起,他的嘴就像被人縫上了一樣,一句話都說不出口,臉上跟著發燒。

老隊長在心里憋了幾年的窩囊氣今天終于有了排解的機會。

平縣縣政|府,毛學山接到了來自公社鄧主任的電話。

奉城來人說是有一位叫何平的同志向京大反映他們學校學生的問題,他們特地來紅旗公社了解情況。

事關毛縣長女婿,鄧主任想了一會兒之後給毛縣長打了個電話通知了一聲。

掛斷了電話,毛學山自言自語道︰「這小子,又捅什麼ど蛾子了?」

他把張國強叫來,「國強,你去韓屯看看,說是有兩位奉城來的同志來了解情況。你跟老韓溝通一下,然後聯系何平,問問他到底是怎麼回事。」

毛學山話說的模糊,張國強立馬騎著車子前往韓屯。

到了韓屯,找老隊長了解了一番情況之後,張國強問老隊長何平的聯系方式。

他用場子里的電話給何平住的招待所打電話,詳細詢問了事情的來龍去脈,然後才回到縣政|府跟毛學山匯報。

毛學山听完之後,苦笑一聲︰「這小子真是會找事。」

「領導,這應該沒事吧?」

「讓他自己折騰去吧,不礙事。」

從平縣到京城坐火車需要兩天的時間,因為要倒車。

老隊長帶著劉家銘出了火車站,一路跟人打听著找到了何平住的招待所。

何平見到老隊長和劉家銘非常驚訝,「你們怎麼跑過來了?」

「那狗雜碎在哪呢?」老隊長沒回何平的話,反而問道。

何平自然知道老隊長問的是誰,「先別說這個,你瞅瞅你們倆這造的。開個房間好好收拾收拾,休息一下,等會我再跟你們細說。」

老隊長和劉家銘收拾好之後,圍坐在何平的房間里。

「這回可以說了吧?」

何平說道︰「這不是前幾天我給京大反映完情況嘛,人家就去咱們那了解情況了,現在等人家學校的回信呢。」

其實何平心里也沒底京大到底會作何反應,他只能抱著最好的期待和最壞的打算。

「你們倆先住在這吧,等京大那邊有消息了,咱們再從長計議,我這邊也在想辦法。」

何平費了半天勁總算把老隊長和劉家銘給勸下來,讓他們再耐心等兩天。

不過這段時間他也沒有閑下來,京城的景點已經被他和毛春華逛了個遍,他最近每天都是蹲在招待所里奮筆疾書。

幾天後,京大校園,辦公室。

謝慶正在跟主管學生工作的馬世江高官匯報遼省同志調查的情況。

「這兩邊各執一詞,有些棘手啊!」馬世江說道。

「可是韓屯那邊調查的情況明顯是不利于齊東強的,最起碼他拋妻棄子的行為是可以定性的。」謝慶提醒道。

他心里清楚,馬世江的態度是跟他差不多的,學校花了四年培養出來的學生,在這個節骨眼上不能出事,所以馬世江才會說出剛才那句話。

「到底是拋妻棄子還是和平離婚,這個問題不好定性,我們不是司法部門,哪里能調查的清楚。況且,他妻子的死誰也意料不到嘛。」

馬世江的話表明了他的態度,他是打定了主意想和稀泥了。

從理智上謝慶是贊同他的,但在感情上謝慶還是有些不舒服。

「好吧,那這件事就暫時先壓一壓,我們再繼續調查調查。」

謝慶這個「調查」用的非常巧妙,馬世江心領神會,兩人默契的點點頭。

何平接到老隊長和張國強的電話之後就知道京大的調查人員已經到了韓屯了解情況。

本以為接下來幾天會有好消息傳來,可京大那邊卻如同石沉大海。

這兩天老隊長和劉家銘就像生產隊閑下來的驢,焦躁的在房間里轉來轉去,一天問何平八百遍,啥時候能來信兒啊。

何平的心里暗自失望,看來想要通過官方渠道來解決這件事情基本不太可能了。

「我出去辦點事,你們等我回來再說。」

何平跟老隊長他們交代了一聲,拿著自己這些天的成果再次前往京大。

這次他沒有找謝慶或者王學振,既然這條道走不通,那麼就換一條。

何平來到男生宿舍外,找人叫劉軍出來。

「何老師!」

何平把自己事先準備好的東西交給劉軍,「你們不是自己搞詩刊嗎?把這東西給我印出來。」

「這是?」

「我寫的小說。」

「何老師,你又有新作品問世了?」劉軍有些納悶這個時候何平怎麼還有心思寫小說呢。

「我把齊東強和劉家慧的故事寫成了小說,這樣利于傳播。你負責幫我把這篇小說印出來,花多少錢我來出。印完之後,免費在你們學校里發給同學們,有多少人發多少份。我只有一個要求,一定要這部小說在最短的時間內在你們校園里傳播開。」

劉軍沒鬧明白何平這麼做的目的,「何老師,為什麼要這麼做?我們直接去找學生會不行嗎?」

「齊東強是你們學校的學生,你覺得學生們會天然站在我們這邊嗎?即便是我們站在道義的一方,也不見得所有人都站在我們這邊。單單佔據道德制高點是不夠的,我們還要把握住輿論的優勢。只有把握住輿論的優勢,我們才能佔據上風。」

何平的一番話讓劉軍茅塞頓開,他們想利用學生會的力量來督促學校處理齊東強,那麼就必須要讓學生們站在他們這一邊。

相比于干澀的說教,情節曲折動人的小說會更有力量,何平這樣優秀的作家寫出來的作品更是如此。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