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六十七章 化名離顏 (八)

說起‘鐵劍門’,就不得不提到孟共的名字。

他是大宋朝的一位名將,立下戰功赫赫。

曾以一人之力,抵御整個蒙古的鐵騎入侵,承載著南宋的興衰存亡。

1235年,宋理宗時期,宋軍在抵抗蒙古鐵騎三年後,全線潰敗。

孟共的出現,使得蒙古鐵騎節節退敗,僅用五年時間,便使得蒙古軍無法南下,失去戰力。

在與蒙古大軍作戰的數年中,他不但鍛造出了克制蒙古弓弩鐵騎的利器,還將一套‘防御策略’親授給了他的副將余玠。

余玠也是用這一套‘防御策略’在釣魚城之戰中,殺死蒙古大汗蒙哥,使得蒙古大軍群龍無首,不得不撤退。

所謂的‘防御策略’,就是宋軍在四川盆地內,沿江河或交通要道,選擇險峻的山隘口築城結寨。宋軍可以依靠江河運輸物資,使得各山寨互為聲援,構成一完整的戰略防御體系。

無法長驅直入的蒙古鐵騎,在月復背受敵的情況下,自然是無法發揮無堅不摧的戰力的。

然,若從進攻的角度來說的話,這套‘防御策略’雖攻防兼備,但也是需要提前布防、築城結寨的。

這在進攻敵軍已駐防的屬地之時,自是無法完成的。

所以,這就要說到孟共鍛造出的能夠克制蒙古弓弩鐵騎的利器了。

——這利器,便就是又長又寬的鐵劍。

事實上,‘鐵劍門’的震魄,在最開始時,並不是指特定的一把長劍。

而是,每個宋軍必備的兵器。

長劍橫起,不但能夠阻擋弓弩的射殺,且還能在近戰之刻,下 蒙古鐵騎的馬腿。

鐵騎沒了馬腿,自然也就不能叫做鐵騎了。

在馬腿被 斬的一瞬間,蒙古軍也避免不了從馬上翻滾跌落的情況發生,這也是宋軍能立即斬殺掉蒙古軍的原因。

但,在1246年,宋理宗卻對孟共有了猜忌之心。

在極度不信任武將的宋朝,武將被皇帝忌憚,也完全取決于宋朝重文輕武的政策。

使得宋理宗與孟共生出嫌隙的,便就是原南宋鎮北軍將領、時任蒙古河南行省的範用吉背叛蒙古,秘密向孟共請求投降一事引發的。

按理說,範用吉重新投靠南宋,本也是件好事。可在朝廷上眾多文官的口中,便是‘一臣不事二主’等等的筆伐。

範用吉之所以投降,也是在被孟共徹底打服的情況下,做出的選擇。

他當初投靠蒙古是為了活命,如今想要重新投靠南宋,也是為了活命。

戰局,本就是瞬息萬變的,他也不曾想孟共能有扭轉敗局的能力。

更何況在蒙古大汗蒙哥戰死後,作為拖雷嫡次子的忽必烈,自是想要爭取到哥哥蒙哥的大汗之位。

無奈,他還有三弟和四弟,其中三弟旭烈兀,掌握著蒙古的西征軍大權;四弟阿里不哥掌管著漠北大權。

他們是親兄弟,也都是拖雷嫡子。

除了這些親兄弟外,整個蒙古還有至少六個派系。

——已故大汗蒙哥的長子斑禿;拔都的弟弟、金帳汗國大汗別兒哥;察合台汗國撒班系分支大汗聶古伯;察合台汗國拜答爾分系大汗阿魯忽;窩闊台闊端系滅里吉歹;窩闊台貴由系忽察。

這些派系,紛紛擁兵自重,誰也不服誰,至從大汗蒙哥死後,都建立了屬于他們自己的基業。

在這種情況下,蒙古大軍更是在幾年內,都是無法再次南下,進攻南宋的。

而,範用吉作為投靠蒙古的南宋舊臣,根本看不清蒙古未來的局勢,他也不得不在蒙古各個派系保存兵力內戰爭權的情況下,獨自面對孟共的攻勢。

——他又怎麼可能打得過孟共呢?

——一個一心想要活命的人,就算能夠打得過,他也不會拼命去打的。

他也並不是簡單的向孟共投降,而是帶著整個河南行省歸宿南宋。

有這樣一個機會,孟共當然大喜,南宋盡得河南後,必然會在軍事上對抗擊蒙古大局有利的。

于是,他也提前布局了幾支親信隊伍,配備長劍等全套裝備,提前進入河南行省,布局當初打敗蒙古大汗蒙哥的‘防御策略’——築城結寨。

一來是為了防止範用吉再生變,二來是為了防止蒙古大軍收復河南。

然,使得他始料未及的是,宋理宗在看到各個文官呈上的奏折後,竟果斷拒絕了他招降範用吉的請求。

他只懂帶軍,只會打仗,哪懂得朝廷上的那些小九九。

他索性避嫌,向宋理宗辭官,宋理宗不但沒有挽留,還立馬批準,並剝奪了他的所有兵權。

他也在回鄉後,一病不起,最終病逝。

然,他提前布局進入河南行省的親信軍隊,卻也按照原本的計劃,完成了築城結寨的任務。

在得知他的死訊後,這些親信軍隊的弟兄心灰意冷,也相繼在築成的防御之地休養生息的起來。

1267年忽必烈在統一蒙古本部的基礎上,也整合了一干南宋叛將和北方漢人,發動了第三次蒙古與南宋的全面戰爭。

孟共在河南行省最後的親信軍隊,在勢不可擋的蒙古大軍面前,逐個瓦解,城防與寨落被踏為平地。

但,數年後,一位自稱姓孟的俠客,在原河南行省的區域內建立了‘鐵劍門’。

可能是由于當年孟共的威名實在太大,‘鐵劍門’也在創建後,迅速做大,網羅了五湖四海不少的江湖俠客。

他們以刺殺元朝首腦官員為己任,搞得各個州府、縣路的地方官員人人自危。

這也使得元朝朝廷不得不將這些江湖勢力視為心頭大患,多次進行抓捕、剿殺。

而,這場江湖勢力與元廷的抗衡,也從元廷的建立持續到了元廷的敗亡。

昔日的長劍已不在,但,‘鐵劍門’震魄的聲名,卻早已響徹江湖。

七零八散的江湖俠客,從來沒有放棄過恢復漢人天下的抱負。

或許,他們之間並不相識,彼此亦無往來,但是,他們卻都識得‘鐵劍門’震魄,‘鐵劍門’震魄也成了他們唯一的精神支柱

‘震魄’兩字的意思,大概也便是威震天下的氣魄吧。

能有威震天下的氣魄的人,想來也只有孟共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