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老穆姑,英子也自行回了家,秀花對老穆報怨道︰「剛才我想說說大安為咱穆珍安排工作的事,你怎麼就不讓我說下去呢?」
「不是我不讓你說,這事已經過去了,何必再提它呢?即便對咱姑說了,又有什麼用呢?」老穆的問題讓秀花立即無語了。
老穆看到秀花仍然在生氣的樣子,補充道︰「現在的事情不能只看眼前,穆珍起步雖然晚了些,但是對他來說,也許不是壞事,畢竟他的人生才剛剛開始,以後有的是機會,就說當下他能從那鄉鎮小企業調到縣糧食局,不足能說明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嗎?」
秀花听到老穆說到‘人往高處走’的話,氣頓消了似的說道︰「其實你那老表也真的太不盡人情,即便是讓他幫著找個工作,也不至于找個村辦企業糊弄咱,害得穆珍連個像樣的單位都沒有,你說這算什麼事?」
「看,看,還帶著三分氣不成,咱姑不是說了嗎,他沒有那能力,是咱們高估他了,這事不能全怨大安,這氣你也消一消,放遠去想想,他一個大學畢業生,當年如果不是咱們給他介紹個農村的,他現在說不是早就是哪位領導的東床快婿,升職也比現在快得多,若真是那樣,我們穆珍的工作不是好解決多了嗎?你要是這樣想,不是以怨報怨嗎?兩廂扯平了,何必再拘泥于他的過錯呢?」老穆的解釋顯然有些道理,可在秀花的心里,依然接受不了這個事實。
「那是你老表,你替他辯護,要提那些陳芝麻爛杏的事兒,當初要不是你非得讓穆珍留在濟市,哪里還會鬧出這麼個結局?是不是說也怨你呢?」秀花反駁道。
老穆一時說不出話來,秀花的兩句話確實勾起老穆的痛處,這事雖當面對穆珍說過對不住的話,可是這簡單的三個字——對不住,又如何能做到對此事的諒解呢?
秀花看老穆有些難堪的神色,自知話說得有些過頭,便緩和了一下口氣說道︰「俺心里也清楚,你是為了穆珍好,也是為了這個家好,只是事與違願,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秀花說這些話的時候,心里何嘗不明白,老穆一味地將穆珍留在濟市工作,說到底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落個在濟市工作的名聲,而現在穆珍走到現在這個地步,也是老穆不願看到的,可一個在鄉村教了半輩子書的老師,又有什麼辦法解決這道難題呢?
老穆教書育人中,沒有他解不了的難題,無論那些小學生遇到什麼樣的偏題、怪題,在他看來,都不費吹灰之力,便會迎刃而解,就是天成遇到村里的問題找他來商量時,也是有問必答,讓天成有時覺得他出的主意極為巧妙,可這些在為穆珍的求職路途中,不僅始終沒有找到合適的答案,而且還讓自己踫了一鼻子灰。
穆珍從濟市被逼回來的那一年里,老穆曾不止一次找到他當年的同學、朋友,有因為手里無職無權,無能為力者;也有手中有小權,幫不了這麼大的忙為由而婉拒的;更有熱心的朋友轉道再求得別人,最後不了了之的,每次求人,老穆都是從一無所獲中平添幾分懊惱!
老穆最後總結了一下,平凡人要想謀個合適的飯碗,需要的不僅是自身的努力,更重要的是遇到伯樂,沒有伯樂的千里馬,極有可能終生埋葬于普通的馬群當中,直至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