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八一章 行家指路

既然徐一刀不願意買車,那也很難勉強,畢竟是真金白銀的事,想到這里,天成也理解了徐一刀不投的理由。

天成盯著電話,細細回味著龔慶豐經理的電話內容,最後提到跟車人選的問題,小王莊村的人用手指撥來撥去,濾了幾遍,這幾年除了上學走的學生,便是畢業投關靠友,在家的除了年紀大些的,就是結婚照顧家的,如同上次去省城的人選一樣,哪里又能找到更合適的人選呢?

去省城時,村里有幾個蠢蠢欲動的青年人,可是他們沒有文化,再說老實得話都說不出口,在飼料廠上個班還可以,要是出去迷了路,都不一定能找到家的人,將來怎麼能開車上路呢?

天成想得頭有點大,順手捏了捏兩邊的太陽穴,緩解了一下。

牆上的時鐘「當當當」敲了十下,打斷了天成的思緒。

這幾天的農忙,好似打亂了寫日記的習慣,已有幾天沒有坐下來寫了,今天可謂心想事成、雙喜臨門的一天,兩個電話,一個比一個讓自己振奮,今天確實是個特殊的日子,想的事都如自己的心願,還有比這再讓人知足的麼?

天成走到書桌前,拉開抽屜拿出那本翻得有點破舊的日記本,相繼看了前幾頁記的內容,一行字映入眼簾︰

「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把農村的改革再向前推進一大步。」

這是在夏收前的全鎮統一思想會上,張書記講的第一條意見,當下改革開放已經提出來快十年了,小王莊村已經不用再愁吃飯穿衣的問題了,較其他的村,可以說已經領先了,張書記特點名表揚了小王莊村的發展,並且還提出讓大家向小王莊村學習取經。

天成明白,當下來取經學習,並沒有什麼值得學的,豬場的效益是個大大的問號,飼料廠跟著受很大的沖擊,小王莊村除了這個,還有什麼讓人來學的呢?

天成想到了《政治經濟學》那本書中提到的「原始資本積累」這個詞,就小王莊當下的情況,連最原始的資本積累都沒有,何談發展呢?發展在哪里呢?方向不明,根基不牢,說別人學,能學到什麼,難道就學岌岌可危的這一點產業麼?

天成翻到了新的頁碼,拿筆寫下了兩段話︰

小王莊村需要大發展,要大發展,務必要先完成原始的資本積累,只有了經濟基礎,才能有上層建築,才能有發展的基礎,這個基礎是什麼?就是錢啊!沒有錢,能干什麼?什麼也干不了不說,還要處處小心,時時擔心一夜之間回到十年前,這不僅是村民怕的,也是我所怕的。養殖加工的路子沒有錯,但是步子太慢,要加快些,步子邁得再大些,那就不能只靠眼前的這點家業,要做點更大的事情,務必要有點膽子,前怕狼後怕虎的心態,到頭來是一事無成的!

至于說隔行如隔山,我懂什麼?我什麼也不懂,正是我什麼也不懂,所以才听從懂行人的意見與建議,我听徐一刀的建議養豬,我賺到了錢,而現在徐一刀不懂運輸,他不敢染指,可是龔慶豐懂啊!懂的人指的路一定不會錯,這個行當一定行,就是在龔慶豐提出的不到半年收回成本的基礎上再放長點,八個月、一年收回成本,那也比當下養殖賺得多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