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669章︰這風格極為不對勁

「仰慕于我?」呂武看著崔杼有些不太理解。

剛才崔杼提到了鄭國的侯氏,委婉地表示侯晉非常仰慕呂武這件事情。

呂武現在是晉國的元戎,尤其是晉君姬彪的年齡太小,算是晉國實際上的一把手。

哪怕晉國還有其余的卿位家族分去了呂武的光芒,有人仰慕呂武並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

畢竟,陰氏的崛起過程太過于奇跡,呂武的經歷則具有很強的傳奇性,人們產生崇拜的情緒,又怎麼地了?

允許二十一世紀有數之不盡的腦殘粉,不允許春秋搞個人崇拜嗎?

崔杼低聲說道︰「侯氏于鄭並不如意。」

懂了!

崔氏和孫氏給當代的貴族上了一課,覺得在本國待得不爽是可以拖家帶口搬家的。

在這一個版本的史書記載上,崔氏和孫氏的行為並不是叛國,關于這一點讓呂武不知道該怎麼評價。

史官們之所以不認為崔杼和孫林父叛國,原因是他們並沒有引發內亂,更沒有起兵做出弒君的行為。

在目前這麼個年頭,某貴族在哪里混得不如意跑去另外一個國家是種常規操作,怎麼能定義為叛國呢?

到後面的戰國時期,這個國家的人去為那個國家的君王效力,母國跟敵國有仇,人跑去敵國建立不朽功業,乃至于跑去幫著敵國欺負母國,例子著實是太多太多了。

用後世的一句話,他們只是「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呢。

至于齊國和衛國變成那般模樣,是晉國給動的手呀!崔氏和孫氏干的是不地道離開破船,史官則認為齊國和衛國的衰敗是兩國國君和晉國的責任。

要是呂武熟知春秋的歷史,他應該會因為改變了崔氏和孫氏的命運,體會到很強的成就感吧?

呂武沉吟了一下下,說道︰「崔子可往中軍佐處告知此事。」

首先,鄭國的邦交被範氏對接,關于鄭國的一應事務理該由範氏進行處理。

再來,呂武一直在順勢讓範氏將注意力和精力放到南邊,不出現局勢突變的話,不可能插手範氏的事務。

崔杼愣了一下,想到了晉國的慣例,心想︰「晉國這一批‘卿’遠比想象中更加團結,有什麼理由不使晉國變得興旺呢?」

這麼想的崔杼為自己選擇投奔晉國而感到高興。

想要跟晉國接洽的侯晉為什麼不直接找範氏?要看看侯氏是個什麼成份,來判定夠不夠資格直接跟範氏接洽。

從「規格」上來判定,侯晉是沒有資格直接面見士的。他能見崔杼也只是一種適逢其會,再不抓住機會可能就沒有下一次了。

士得知侯晉想要投奔晉國會怎麼樣,已經知道消息的呂武肯定會暗中關注。

呂武所知道的是,去完了士處的崔杼在後面得到了一批價值不菲的禮物。

從這一點來判斷,呂武知道士咬鉤了。

他們途經「新鄭」的時候進行了逗留,一來是需要去走個禮儀的過場,再來就是接收鄭國為南下晉軍準備的糧秣。

晉君姬彪太過于年幼,支撐不起大場面。

晉國這邊進入「新鄭」接受鄭君姬惲款待的是元戎呂武和中軍佐士,隨行的還有崔杼。

只是下軍尉的崔杼能出場是士的點名,算是老範家感謝崔杼搭橋牽線的另一種回報,讓崔杼在大場面盡量露臉。

禮儀過程沒什麼值得嘮嗑的地方,要有也是呂武親自見識了「新鄭」到底烏龜殼到什麼份上。

他們在面對鄭國君臣詢問是不是需要跟著前往「許ヾ」會盟時,進行了很明確的拒絕。

這里不得不提到吳國那幫人。他們倒是在士近乎于翻臉的情況下月兌離大隊,干的事卻是一直吊著尾巴跟隨其後。

晉國的高層沒在士當面提過那幫吳國人,心里則是不免有點看範氏笑話。

自己的邦交國都無法搞定?說明範氏沒有看著那麼強大,手腕方面好像也不太行。

曾幾何時,呂武察覺到自己難以控制齊國和莒國,來個當機立斷的將齊國和莒國抬上桌一一料理,莒國現在不知道有多麼听話,齊國則是想抱呂武粗大腿完成重新復土大業而不得。

簡單的說就是,呂武深深知道齊國的麻煩不會少,一頓料理之後放棄了對齊國的邦交處置權。

在呂武放棄對齊國的邦交處置權之後,晉國沒有一個卿位家族進行接手。他們可能是礙于呂武的顏面,更加可能看到齊國就是個掉進去爬不起來的深坑,一點都不想跳進去。

晉國的隊伍在「新鄭」耽擱了半個月,一應的交際落下帷幕才重新開拔啟程。

遭到晉國拒絕一同前往參加會盟的鄭國君臣,他們怎麼想是自己的內心戲,跟晉國君臣相處時並沒有表現出任何不滿,甚至還要盡心盡力外加滿臉帶笑的傾力招待。

「國家弱小,個人的尊嚴根本無關重要,只求強國不要欺凌。」呂武太清楚這樣的道理,有所感概也就對後面追上來的呂歡進行講讀。

呂歡是呂武的第三子,十三歲被送到「隨」當招牌,十五歲開始進行主政,今年已經十九歲。

早期的「隨」並不是一個安穩的所在,需要應對來自赤狄的威脅,待在這種地方還是挺能鍛煉人的。

現在赤狄已經被陰氏打崩,後來「瓜衍」、「祁」等地歸于陰氏所有,使得「隨」不再作為陰氏的前線了。

「樓煩?」呂武知道這個民族。

原來呂歡過來是因為樓煩跟鮮虞勾結到了一起,他們沒那個膽子找晉國的麻煩,盯上了鼓國。

這個鼓國的來歷有點說不清楚,當下是被歸類到狄人的一分子。

「荀氏討伐長狄,引動樓煩勾結鮮虞強加武力于鼓,鼓子(爵位)遣使來晉,途經‘隨’拜訪于我。」呂歡說的話信息量有點大。

呂武不是讓荀氏(中行氏)、魏氏和趙氏去晉國的東面搞事情嗎?第一個有大動作的家族就是中行吳管理下的荀氏、中行氏和程氏,緊隨其後的則是趙氏,魏氏目前沒什麼動作。

中行吳盯上的地方是大河邊上的沃土(現代的冀縣周圍),出動兩個「師」跟長狄玩你來我往在干仗的游戲。

趙武則是盯上了「甲氏」,還尋求與邯鄲趙重歸于好。

鼓國是一個很小的諸侯國,全國的人口不知道有沒有三萬,能征召出一千名士兵都算多了。

呂武想了想,說道︰「你可安置鼓之使節,不可使其離開‘隨’。」

即便是路邊的一根干樹枝都有它的用處,何況是一個國家的公子呢?

「父親,我不出兵,是否稍顯軟弱?」呂歡比較不解。

這個要看陰氏朝北面到底開拓到了哪里。

陰氏獲得了「祁」地就開始向「太原」那邊進行推進,礙于當地的環境只是搞了先期的據點,建城什麼的還需要再看一看。

經常會有一些莫名其妙的野人闖進陰氏的控制區,能分辨出一些是樓煩人,還有仇由人,更多則是連自己算什麼成份都不知道的三無人種。

所謂「三無」也就是︰無民族名字、無歸屬感、無有前途。

現在「三無」的族群太多太多,他們一般會被某個民族吸收,成為其中的一份子。

呂武盯著呂歡看了很久,嚴肅說道︰「為父予之,方為你之所持;為父不允,天塌亦與你無關。」

我給的才是你的,我不給你連想都不能想,明白?

呂歡神色一黯,恭敬行禮,說道︰「父親,我歸于‘隨’。」

呂武沒說話,只是點頭。

備胎不安份了怎麼辦?

不能一棍子打死,更不能斷絕他的所有希望,給予的希望是個什麼度更要控制好。

呂武突然覺得當好綠茶、海王、時間管理大師,是個技術活呀!

「方才隨歡來此?」中行吳對呂歡的稱呼就是‘隨歡’,取的是一種對待陰氏小宗的叫法。

呂武還是知道中行吳為什麼會提到自己的兒子,說道︰「樓煩盟于鮮虞,侵襲于鼓,想必鼓已滅亡。」

樓煩是一個游牧生活方式的民族,沒有統一的共主,臨時結盟沒有多久又四散成為敵人,太過于正常。

鮮虞比樓煩在社會等級上要先進,他們在軍事上有過很輝煌的成就,某段時間不但攻滅了刑國,還將當時顯得牛逼哄哄的衛君干掉,逼得衛國向南邊轉進。

中行吳一下子被呂武的話吸引了。

呂武說道︰「我已距‘許ヾ’不足五十里,再有兩日便可抵達。」

陰氏的斥候已經灑出去,先期的回報是楚君熊招已經在「許ヾ」那邊等著,當地的楚軍數量約在十萬左右,沒有看到其它列國的旗號。

另外,先行抵達的楚軍並沒有對鄭國諸以武力,也就是沒有攻打屬于鄭國的「城」、「邑」、「邦」。

什麼時候楚人變得這麼文質彬彬啦?

硬要有一個解讀方式,只能從楚君熊招非常重視這一次與呂武的會盟去想。

這件事情在國家層面是不是好事,有點不太好說。

從個人角度來進行分析,楚君熊招明顯是表現出給呂武面子。

要不然的話,鄭國在「沫」那邊臨陣背叛楚國,以楚國的尿性該進入到抓狂階段,瘋了一般的撲向鄭國進行撕咬。

中行吳就很不能理解地問呂武,道︰「元戎與楚君乃是舊交?」

舊交個屁,壓根就沒見過面,通信什麼的也無。

呂武有那麼點不確定地說道︰「我亦不知為何。」

之前,呂武只知道熊招是楚國的儲君,後面在接到邀請前往會盟,臨時給惡補了熊招事跡的情況。

至于熊招那邊是個什麼情況,呂武就不清楚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