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所有人都想迫切的想知道,皇帝究竟要如何處置太子。

不管皇帝如何百般維護太子,可現在承乾確實鬧的太過火了,在長安胡鬧一下也就算了,軍國大事豈容兒戲?十數萬將士健兒豈容兒戲?

皇帝是馬上打江山的皇帝,他比任何人都應當清楚,烽火戲諸侯可是會亡國的,北齊後主高緯曾經帶著馮小憐在戰場百般作死,可就徹底的葬送掉了北齊王朝。

不過因為皇帝剛才一番動作極大的人事調整,也讓不少大臣們窺視到了一點點皇帝的心思,此時並沒有人敢再胡亂發言,都在等皇帝自己開口。

「侯君集跟著朕身邊南征北戰東征西討,戰陣經驗還是很豐富的,先前也宣撫經略過青海,對河隴也比較熟悉,不過確實還是有些欠缺獨擋一面的經驗。」

皇帝先是鋪墊了幾句。

然後話鋒一轉,「不過臨陣換將,兵家大忌,朕雖然恨不得能夠直接遙控指揮,然則洛陽相距青海數千里之遙,戰場上瞬息萬變,遙控指揮那更是取敗之道,朕不能為也!」

「本來朕原本是想讓承乾拜招討兵馬大元帥,讓叔寶為副帥輔佐,可惜偏偏叔寶此時傷病發作,難以帶兵。」

「朕思來想去,決定對吐谷渾以雷霆之勢掃滅••••••」

皇帝的最新計劃是要數路齊出,共同討滅吐谷渾,不給吐谷渾繼續跳竄的機會,也避免夜長夢多,萬一承乾真的在隴右玩火玩出事來,那可就後悔莫及了,兒子惹出來的事,當爹的還得擦干淨的。

可皇帝不能公開的指責承乾,還得替他遮掩維護。

「詔拜皇太子承乾為招討兵馬大元帥,叔寶為副帥,在松州為太子參謀輔佐,柴紹為行軍長史,張亮為行軍司馬。」

「侯君集為西海道行軍總管,

程咬金為鄯善道行軍總管、尉遲恭為且末道行軍總管、薛萬徹為赤水道行軍總管,

疊州都督席君買為西傾道行軍總管,岷州都督高侃為赤海道行軍總管、利州都督高甄生為鹽澤道行軍總管••••••」

「乙弗阿豹、執失思力、欲谷設、阿史那社爾等諸將協同出兵進討!」

皇帝說完,堂上寂靜。

原本侯君集是青海道行軍大總管,現在改成了西海道行軍總管,少了個大字,但卻天壤之別,原來是總管統領河隴諸軍討伐吐谷渾,現在則只是一路軍總管了。

皇帝對吐谷渾要用全力,總共七路大軍進討。

承乾掛帥,秦瓊為副帥。

不過因為秦瓊有病在身無法領兵出征,而承乾大家也都知道他掛帥也只是給他留些體面,這次增兵本就是要去保他的,所以他這個帥也只是名義上。

因此行軍長史柴紹實際將取代侯君集成為全局戰場主帥,張亮這個行軍司馬,則主要是去負責後勤糧草,以及監督柴紹的,畢竟他雖有名的草包將軍,但負責行政這塊還是很厲害的,且還是皇帝心月復。

程咬金、尉遲恭、薛萬徹那本就是威名遠揚的朝中大將,而席君買高甄生等也都是隴右悍將,且都是已經在隴右的,只是這次再次明確了上下統屬關系,他們不再歸侯君集統領,而是跟侯君集同樣領一軍人馬。

但實際上,柴紹這位長史明顯的將會去取代侯君集,統領西海道的這支主力。

集結隴右、河西的兵馬,甚至是關中、劍南、安西的部份兵馬,以及召黨項、西突厥、高昌等協從進討。

這麼多大將出馬,吐谷渾這半死的病狼會很快滅亡。

只要他李世民動作快,那麼太子就來不及犯下更多的錯,到時吐谷渾討滅,仗打完,讓張亮把承乾帶回來,則一切恢復正常。

就算該批評,也是等承乾回來後,父子倆個單獨談。

皇帝這般維護太子的心思,眾臣都看在眼中,長孫無忌自然是暗里興奮激動,皇帝果然還是在維護承乾,並沒有動那不該有的念頭。

他望向房玄齡、蕭瑀、楊恭仁、宇文士及一干人,見這些家伙一個個都板著臉一聲不吭,心里不由的有些得意。

想輕易的動太子,哪有這麼容易。

太子乃是國本,豈有因一戰過錯輕易動的道理?

承乾在隴右再胡鬧,也只是打打獵之類的,又沒喪師辱國等等,還不到那地步。

「朕倦了!」

說完,皇帝起身離去,留下一眾大臣們面面相覷,這個結果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可皇帝那沉悶的心情,憔悴的面孔,大家也不敢逼迫。

「政事堂相公們留一下。」

長孫無忌很不客氣的說道,做為檢校中書令的他,在中書省內的中書門下政事堂內,他便是主。

李靖本來還想請求領兵出征吐谷渾,可皇帝匆匆走了,想到太子如今在隴右那邊,李靖也只能嘆了聲氣,對柴紹道,「吐谷渾就有勞譙國公了!」

柴紹並沒有半分掛帥的喜悅心情,他很不想去趟這趟渾水,洛陽相距青海數千里,誰知道現在那邊是什麼情況了?

若是承乾折騰出事了,到時他就算還沒到隴右,也得背上干系。而如果他到時費力平定了吐谷渾,那這功勞也還得讓招討大元帥承乾領了大頭,這非柴紹所願,但又無可奈何。

只能說今天皇帝那副疲憊的樣子,讓人無法拒絕,也沒給他拒絕的機會。

長孫無忌也過來。

「中書門下這就給你起草統兵詔敕,還勞煩駙馬辛苦一些,盡早出東都趕往青海,主持軍務。」

面對著長孫無忌,柴紹也只能點點頭。

「柴某知道輕重,必以國事為重。」

「駙馬,三娘以前最喜歡承乾這孩子,遺憾的是她走的早,沒能看著承乾長大,若是有三娘在,相信也不會讓承乾如今這般任性的。你是承乾的姑父,是長輩,你得拉他一把。」

柴紹冷哼了一聲,對長孫無忌提起死去的妻子平陽昭公主非常不滿。

•••••••

其它人退出政事堂,長孫無忌讓馬周親自草擬了調兵的詔敕,然後自己親自看過修改了一二處後,拿給房玄齡、魏征、高士廉等諸相一起觀看。

「都沒意見吧?」

這本來就是皇帝的意思,剛才這麼多大臣也沒人反對,所以現在也只是走過過場,按制大家署名畫押而已。

長孫無忌親自看著一個個宰相全都在上面署名簽字後才松口氣,立馬交給馬周,「請馬相公趕緊拿給樞機房堂後吏轉呈聖人用璽,加緊時間交兵部發出去。」

等到馬周把已經送到宮里皇帝處蓋過印璽的詔敕拿回來,長孫無忌交給右僕射高士廉,請他叫來主持兵部事的兵部侍郎崔敦禮,敦促他立即去辦。

房玄齡這個左僕射看著他們外甥舅父倆個在那里視自己如無物,也不著惱,只是冷靜的看著。

••••••

雖然精神疲憊,可李世民還是去了長孫皇後處。

長孫皇後近來氣疾越發嚴重,必須得臥床靜養,可是承乾鬧的太過份,李世民想要瞞住皇後也不可能。

長孫一代賢後,並不會去干涉朝政國事,但事涉承乾,卻也沒法完全不管,雖在病中,卻也時刻關注,甚至因擔憂過度,而導致氣疾加重。

「今日可有好些了?」

「尚食局最近換上了秦瑯獻的那個銀杏白果的食療方子,長樂每天親自剝白果,親自熬粥煮藥,還為臣妾試藥,吃了後果然覺得要好一些了。」

李世民握著皇後的手微笑著,可心里卻很難過,皇後的手都瘦的皮包骨了,皇後的病情已經非常嚴重,所謂的秦瑯所獻銀杏白果食療方,也僅僅是能夠勉強讓皇後稍舒展一些。

皇後最近能勉強睡上一兩個安穩覺,還真以為是那白果方起了作用,卻不知道完全是另一個方子起了效果。

御史也早跟皇帝坦白皇後的病情,藥石無醫,且連控制都控制不住了,皇後甚至開始覺都睡不著,最後他們建議給皇後開些安神助眠的藥,其實就是帶有麻醉性質的藥,這些藥用何首烏、草烏等,而這些都是有毒的,對腎損害很大。

可御醫們說皇後捱不過一年了,用這烏藥雖然傷害很大,但控制劑量也只是慢性的,而皇後等不到毒性真正傷害的時候。

「聖人請千萬多給承乾一些耐心,這孩子本性不壞,只是這兩年臣妾身體不好,沒能引導好,二十左右的年紀,半是大人還半是孩子,最是容易犯錯誤的時候。」皇後抓緊丈夫的手帶著懇求道。

「承乾不僅是我們的長子,他也是陛下的嫡長子,十年太子儲君,輕易不能言換,否則必然引發朝局動蕩甚至是分裂,十年之前的玄武門之變,便是前車之鑒,聖人千萬謹記••••••」

李世民很想大罵承乾,甚至若是承乾在面前,還要踢他幾腳扇他兩耳光才解恨。

「觀音婢,朕都明白的,朕也是從那個年紀過來的,他雖然當了爹,可根本還沒真正成人長大,他以為自己是老子了,可心里根本還沒成熟,朕已經下旨,詔派朝中大將們領兵平吐谷渾,戰事很快就能結束,承乾也很快會回京來的。」李世民安慰著皇後,可心里卻咬著牙罵那兔崽子。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