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紛紛頷首,都贊成他。
這些日子,不論雙方臣子如何爭鋒相對、寸步不讓,但王壑和李菡瑤本人都一直堅持聯姻,最後才和談成功。大家原以為王壑貪戀李菡瑤美色,經朱雀王這麼一解釋, 才恍然明白︰聯姻,是統一天下不可或缺的一環,王壑一直在籌謀布局,為此,不惜分疆裂土;而李菡瑤也深明大義,答應五年後嫁王壑,可算是難得的退讓了。
所以, 昊帝真有明主之德。
火凰瀅為李菡瑤爭了一個說法, 也滿意了。眼下兩國剛聯姻成功,不宜再增添矛盾。她見好就收,笑吟吟道︰「下官謝王爺解惑。」說罷重新坐下了。
李菡瑤和王壑對視,以目交流︰
李菡瑤︰「瞧,果不出我所料,他在變相地告訴大家︰這聯姻是你統一天下的布局。」
王壑︰「是‘我們’統一天下的布局。」
李菡瑤︰「哼!橫豎都是為你邀買人心!」
王壑︰「這結果不好嗎?都當這一切是我謀劃的,便不再盯著你了,省了你總被人針對和攻訐。」
李菡瑤︰「也是。所以朕才任由他說。」
兩人會心一笑,又各自轉頭。
前方,朱雀王已經轉身,走到高高懸掛的「忠」字卷軸下,再轉過來面對眾人,一句話便將被白舉人和火凰瀅打斷的話題拉了回來,他沉聲道︰「何為忠?」
前面問,是開始。
這一問,是總結。
眾人清楚,王爺並不需要他們回答, 他自己會解釋,因此都全神貫注地看著他、听他講。
朱雀王道︰「西北戰役後, 本王卸下了心頭重負,和玄武王推舉主上為新君。這還是在跟著本心走。對于忠,本王不如諸位讀書多,說不出大道理來,只要能睡得安穩便好。回京途中,經過凌雲關,凌雲關主將俞練說起當日奸細燒毀糧草的內幕,以及昊帝當著萬千將士的面處置奸細時講的一番話,本王才恍然,那就是本王想的‘忠’。」
周黑子忙問︰「昊帝說了什麼?」
他竟不知道這件事呢。
不可饒恕!
朱雀王道︰「昊帝說道︰‘若有人置萬千將士性命于不顧,置天下百姓不顧,在下必殺之。哪怕他是皇帝,在下也必反之!在下父母就是這樣行事的,忠義公也是如此行事的,血濺金殿的崔相也是如此行事的,謝相、玄武王、朱雀王、白虎王、鎮遠將軍都是這樣行事的……’」
說到最後,他神情凜然。
「這話說到本王心坎上。」
「本王才發現,本王已在不知不覺中反了!」
「本王做了亂臣賊子,但本王不後悔!」
「忠,先忠于百姓!」
「忠,次忠于社稷!」
「忠,後忠于君王!」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他的眼楮紅了,眼中水光動蕩。
謝相被觸動心弦,全然忘了謹言慎行,霍然起身,道︰「本官也是亂臣賊子,本官也不後悔!」
周黑子雖愛拍馬屁,卻是性情中人,早被朱雀王說得鼻頭發酸、雙目微紅,也因此錯過了第一個附和,听見謝相說話才醒悟過來,立即起身道︰「本官亦不後悔!」
謹海、唐筠堯、張世子等人紛紛起身,說不後悔。
一時間,應聲此起彼伏。
文人士子們都用熱切崇敬的目光看著前方的王壑,心中已然認可了這個新君。並非盲從朱雀王,他們也確實被王壑折服。王壑今年不過二十一歲,出手便能改變天下格局,想想他們自己,二十一歲在做什麼?
李菡瑤看著這情景,有小小的嫉妒,更多的是自豪。
她歪著頭,凝視王壑。
這就是她愛的男子!
他身上最吸引她的,並非超絕的才智,而是磁石般的人格魅力,他的才智、魄力、勇氣、擔當和德行共同鑄就了這人格魅力,跨越他亂臣賊子的身份,征服了大靖朝的舊臣,將他們匯聚在周圍,開創新的朝代。
王壑轉臉,看著她微笑,眼眸清亮。
迎著他的目光,李菡瑤的腮頰上漸漸氤氳起一片粉色的煙霞,腦子有些亂,心里有點慌,她月兌口道︰「若我是男子,定能與你比肩,絕不讓你獨領風騷。」
王壑低笑,「你不正與我比肩?!」
他清亮的眼眸透徹見底,細看,卻又望不見底,仿佛延伸向深邃的蒼穹深處。
李菡瑤被他說開心了——
可不是!
她縱是女子,也不讓須眉。
上方,朱雀王正給西北戰役做總結︰王壑五斗米籌糧,用的是「激將法」,為振軍心,敵人不能不受激;玄武王長途奔襲安國京城,是為「圍魏救趙」;他奇襲烏蘭克通就是為了捉安皇,此為「擒賊擒王」;命玄武王世子、鎮遠將軍守在玄武關下,王壑秘密鑽入玄武關地底,為「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月皇馳援西北送糧草,是為「釜底抽薪」,破了安國圍困大靖的計劃;最後,王壑啟動父母在玄武關底下的機關裝置,炸了玄武關,將玄武關變成一座封閉的牢籠,把安國幾十萬將士困在牢籠內,此為「關門捉賊」,而王亨和梁心銘的這一安排,借助其子之手完成,此為「借尸還魂」……
朱雀王就像庖丁解牛一樣,將西北戰役細細解刨,每一部分都是一個完美而獨立的兵法運用,合起來又互相推動,形成聲勢浩大、波瀾壯闊的西北戰役。
西北大勝,但這戰役並未結束。
譬如,鎮南侯和潘嬪在江南的作為,對于正在西北鏖戰的月皇和昊帝來說,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月皇因此被昊帝朝堂誤會,被扣押在京城,結果她悄悄跑了,用的是「金蟬月兌殼」。
月皇設「連環計」,先以方家敬獻的藏寶為誘餌,引誘潘嬪來搶奪,故意被她奪去,為「引蛇出洞」或者「欲擒故縱」;搶去的藏寶也是假的,為「偷梁換柱」;她再追殺潘嬪引鎮南侯來救,暗中早已布下天羅地網,十面埋伏,以逸待勞,待鎮南侯進入網中,將其一舉剿滅。
江如藍被潘嬪所擒,假做受不了酷刑,把江家驅動技術告訴潘嬪,卻是假的,不但假而且致命,最後導致潘嬪的水軍船只爆炸,是「瞞天過海」,也叫「偷梁換柱」。
鄢芸和東郭無名先後替換人質,是「深入虎穴」,最後憑借智謀得了虎子……
朱雀王口若懸河,三十六計信手拈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