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61章 增資入股與股份轉讓

市里的壓力,算是暫時緩解了。

借此機會,公司,個人,也都成功走入政府視線,這意味著不論公司還是個人,都不再是無根浮萍,而是擁有了區域內最強大的靠山,與人脈關系網。

這個時候,再搗亂試試,再伸手試試?看不給你手剁了,腿打折!

別笑,當企業的體量,價值,達到一定程度,就是有這種待遇,連國家都要重視,保護,更何況地方上?

另一邊,得到消息,正在休假的錢豐等人也很開心。

「不容易啊!」

「是啊,廟小妖風大,好就好在,終于還是成了!」

「這個陳遠,當真是,跟這個地方一樣難纏!」

「哈哈,我倒是蠻佩服的,仔細想想,咱們十八歲在干嘛,再看看人家,都干了些什麼?」

「沒錯,關鍵人家還是農村出身,家里要錢沒錢,要關系沒關系!」

「我現在有些理解老大的想法了,這種人,不投絕對後悔,現在我有種強烈的預感,5173要黃!」

「我也覺得,陳遠這小子太妖孽了,相比之下,那邊能起來,運氣成分居多,干起來多半不是這邊的對手。」

「管它呢,不管最後誰輸誰贏,反正咱們兩邊下注,絕對不虧。」

「……」

江寧是古城,但是並不大,可去的地方也沒那麼多。

加上都是第一次來,是以哪怕休假,也沒分散,是集體出游。

錢豐這會也悄悄松了口氣,但是又沒那麼樂觀,听著周圍團隊成員們的話,笑道︰「別高興得太早,你們也都看見了,這個陳遠,不是普通人,這事,怕是沒那麼簡單。」

「不能吧?」

「都這個時候了,難道還有變數?」

「是啊,這邊市長都出面了,他總不會連市長的鴿子都放吧?」

「……」

頓時團隊成員們又齊齊愣住。

倒不是說這事多麼新鮮,主要是陳遠年級太小,他們本能的忽視了再生變數的可能。

錢豐卻很冷靜,搖頭輕嘆︰「別掉以輕心,記住,他是一個成功而優秀的企業家,而不是象牙塔里無憂無慮的高中生。

如果你們以一個成功優秀的企業家去看他,應該能想到接下來可能出現的變數,畢竟,他的公司,不缺錢。

準確的說,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甚至永遠,都不缺錢。」

語落,頓時周圍又陷入沉默。

的確,陳遠的公司不缺錢。

不是一時不缺,而是很有可能,很長一段時間,甚至永遠都不缺。

這是一家很奇特的公司,很多創業公司都缺錢,迫切需要資本的支持,可這家公司,不是開業第一天就開始盈利,而是沒開業之前就在盈利。

這就使得在融資談判中,這家公司佔據著絕對的主動權。

就像之前,人家說不要,就可以不要,完全不把你當回事,哪怕你是大名鼎鼎的IDG。

關鍵這家公司的創始人,還真就不是一般人,能在十八歲,短短幾個月時間內白手起家打下這麼大的產業,稱之為一名成功優秀的企業家,絕不過分。

這樣一來,你指望就因為市里那點壓力,就能讓人改變主意?

痴人說夢。

想通這一層,頓時有人無語︰「這也太難了吧,5173那邊,四百萬,百分之四十,人家高興得什麼一樣,根本沒這麼多事啊!」

「就是,五百萬,才要百分之十五,這已經是極大的誠意了,咱們IDG幾乎都找不出幾個這樣的案例,況且178現在的市場份額,比5173差遠了!」又有人忍不住吐槽。

錢豐笑了笑,有些不以為然︰「有些時候,先發的不一定就有優勢,就像龜兔賽跑,烏龜歸根結底,是跑不過兔子的。

同樣的道理,178現在是不如5173,但未來不一定不如,178百分之十五的股份,將來也不一定就比5173百分之四十的股份便宜。」

「可問題是,哪怕五百萬美金只要百分之十五,人家依然有可能不答應,不是嗎?」

錢豐嘆了口氣︰「是啊,咱們努力了這麼久,只是成功的讓對方答應坐到談判桌上,至于到底什麼樣的條件能讓人心動,我想來想去,都想不出來,除非——」

「除非什麼?」

「放棄增資入股!」

「什麼,放棄增資入股?」簡單一句話,仿佛核彈引爆,瞬間周圍齊齊失聲。

好久好久,才有人震驚道︰「老大,你確定你是認真的,你確定你沒有在開玩笑?」

「是啊老大,放棄增資入股,這在咱們IDG沒有先例吧,而且,咱們可是IDG,你確定上面能同意,你確定不會淪為業界笑柄?」

放棄增資入股,跟放棄投資,是兩碼事。

增資入股,意思是,入股的資金,用于購買新發股份。

這樣資金便會流入公司賬戶,接受監管,用于公司發展壯大,而不會落入個人股東的腰包。

這也是融資的根本意義所在,是VC普遍采用的入股方式,因為只有這樣,融資才有意義,否則對于公司的發展壯大沒有任何好處。

與增資入股相對應的,就是不增資,接手老股東手里的股份了。

這也是一種投資方式,類似于炒股,要是押中了,也能得到不錯的回報。

但是,這個錢不會進入公司,而是進入個人腰包,這相當于股份轉讓,套現,對于公司的發展壯大,沒有任何好處。

搞不好,創始人還會因為成功變現一夜暴富而跑路,使得VC所有的投資打水漂。

所以,這種投資方式一般都不在VC的考慮範圍。

可听團隊老大的意思,似乎,想放棄增資入股,而改為接受股份。

這太不可思議了!

IDG所有的案例中,就沒有這樣的!

這相當于平白無故給人送了五百萬,幫人提前套現。

這事,要是成功還好,成功,自然就是有魄力,成為經典案例。

可要是不成,就等著淪為業界笑柄吧,搞不好要被人嘲笑一輩子!

此外,上面也未必同意。

因為資金的最終決策權,在基金的高級合伙人手里,這種入股方式,他們未必答應。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