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十八章 夜談

許正道看了看監視器畫畫,又問了問攝影和錄音的情況。在確定沒有問題後,許正道輕輕呼出一口氣,站起身,興奮地道︰「我宣布,吳精同志的鏡頭全部殺青!」

現場工作人員都站了起來,笑著沖吳精鼓掌,祝賀他的戲份殺青。張如玉捧著一束鮮花上前,將鮮花遞給吳精,代表劇組送上祝福。

吳精拍戲已經快十年了,經歷過無數次殺青,從來沒有收到過鮮花。這次一個客串三天小角色,他竟然收到了鮮花。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由衷地道︰「我拍這麼多年戲,還是第一次殺青收到鮮花!你們這幫人做事真講究!我喜歡你們!」

許正道走過來,給了吳精一個擁抱,狠狠拍了拍他的後背︰「我挺喜歡你這家伙的,以後有機會我找你當男主角!到時候咱們好好合作一把!」

吳精听到這話興奮地道︰「我可記住你這句話了啊!你不能說話不算話啊!我真的喜歡你們幫人,跟你們拍戲舒服。以後有需要我的地方,不管什麼角色,哪怕跑龍套,我都來!」

許正道知道吳精將來會成大器,會成為中國男演員的一面旗幟,還自導自演了《戰狼》系列電影。不管從哪方面考慮,這樣的演員都應該籠絡,應該為我所用。

吃過晚飯,在對工作簡單布置後,許正道叫上了吳精他們幾個男演員,又叫上李乘風他們,在酒店附近找了家燒烤店。他們點好烤肉,叫了一大桶扎啤,喝著啤酒聊了起來。他們聊《煎餅俠》,聊賀歲檔,也聊海棠國影視的的未來。

聊到香江導演北上,李杰就問吳精︰「精哥,你干嘛到香江去發展啊?」

吳精嘆了口氣,滿臉無奈地道︰「不是我想去香江發展,主要是內地沒人願意拍功夫片。要是內地有功夫片拍,我才不會去香江受那個鳥氣啊!」

李杰有些詫異︰「內地沒有功夫片嗎?還是有吧!」

吳精無奈地搖了搖頭︰「有是有,但制作實在太粗糙了。拿我拍過的一部電視劇來說,有個鏡頭我被打的飛起來,砸在桌子上。我就跟劇組工作人員說,把釘子拆了,把桌子鋸巴鋸巴,咱們砸真的。你知道他們怎麼對我說的嗎?對不起,精哥,只有一張桌子,還要連戲呢。我就特別難受,連個破桌子都只有一張,你想制作得有多糙啊。」

傅炎忍不住道︰「國內電視劇很多確實比較粗糙,你應該演電影啊。最近幾年國內拍功夫片的導演多起來了,連陳藝謀、張凱歌他們都開始拍功夫片了。」

吳精苦笑著搖頭︰「如果陳藝謀他們找我,那我干嘛還去香江啊?大導演們拍功夫片,用的都是香江演員。《英雄》主角是我師哥,就不多說了。其他演員呢?基本上都是香江的。《十面埋伏》主角是劉德樺和金城武。張凱歌的《無極》,主演有韓國人、東瀛人,香江人,就是沒有我們自己人。我們有功夫片,可導演不用自己人啊,肯用自己人基本上都是粗制濫造的電視劇。但凡有一點希望,我都不會去那個鬼地方受窩囊氣。」

听到這話眾人都不禁嘆起來氣了,其實這事也不能完全怪陳藝謀他們,現在內地市場太小,像《英雄》這樣的電影靠內地市場是回不了本的;內地明星在海外又沒有影響力。在這種情況下,大導演們只能選擇港台明星擔任主角。

許正道也微微嘆了口氣,他知道在未來幾年里,內地小生都很慘,只要稍微好一點的電影,主角基本上都被港台明星拿走。劉燁是金馬影帝,在電影中都只能給港台明星作配,其他人就更慘了。

吳精端起酒杯,將杯中啤酒一飲而盡︰「你們不知道我在香江的經歷。我是03年去的香江,經紀人paco哥帶著我跑了一年多,把電影公司跑遍了,沒有一個公司用我。最後paco哥說,人家不用我們,那我們就投資吧,我們往電影里投錢,這下你總得用我的人了吧。最後他投錢給一部叫《殺破狼》的電影,我才拿到角色,是個反派,就一句台詞。paco哥安慰我說,吳精,你還是要去演,《未來戰士》中施瓦辛格只有一句台詞,人家也大紅大紫了。我最後還是去了,哪怕只有一句台詞,我也很認真的去演。」

李杰平常也練武,對吳精這種武術冠軍非常崇拜,听到他在香江的遭遇,直接罵了起來︰「咱們內地明星到香江,不管多大的腕兒都只能演配角,而香江演員,哪怕是個三線演員,到內地都能演主角,太他媽不公平了。」

「不要說到香江受氣,就是在內地劇組,他們也經常仗勢欺人。我听一個師兄說過一件事。他們在陝西拍戲的時候,那里的影視基地收養了孤兒。劇組剩菜剩飯會給孩子們吃。結果劇組的香江導演知道後,就讓手下的香江武行往剩飯里扔煙頭。」

「我草,還有這樣的事!這也太壞了吧,這他麼還是人嗎?」

「我他麼就想不通了,九十年代香江電影很強大,內地電影弱也就算了。現在香江電影都垮了,香江導演和演員都北上求生了。他們憑什麼囂張啊?」

「我覺得主要是國內太崇洋媚外了,只要是港台的,只要是外國的,就高人一等,就有特別優待。你自己都把自己放在敵人一等的位置,那別人自然看不起你。」

現場眾人都是年輕人,都是血性男兒,說起崇洋媚外的現象,就抑制不住內心的怒火,以更加猛烈的姿態吐槽起來︰「我真的不明白,為什麼有這麼多人舌忝老外,簡直沒有一點民族尊嚴。最可恥的是在吹噓的老外時候,把我們祖宗貶得一紋不值,真是可悲。」

「是啊,我們上課的時候就有老師公然說,海棠國永遠趕不上西方。」

「前兩年三里屯酒吧街公廁搞出了海棠坑、外國坑,外國坑就不讓海棠人上。媒體采訪的時候,公廁管理員還振振有詞的說,為了國際影響!真他麼賤到骨頭里了!」

李乘風憤憤不平地道︰「真是可憐、可悲、可恥!說到底,還是咱們國家太窮。只有等我們國家真正富強了,等我們的GDP超過花旗國了,這些惡心人的現象才會消失。」

蔣天星反駁道︰「那可不一定,東瀛經濟很強大吧?世界排名第二。東瀛人不崇洋媚外嗎?東瀛人比我們崇洋媚外多了。」

李乘風鄙視道︰「你個加拿大人沒資格說這些。」

蔣天星郁悶地道︰「那又不是我願意的,我沒有選擇權啊!」

雖然平時經常拿蔣天星的加拿大身份開涮,但李杰覺得現在說這個不合適,趕忙轉移話題︰「我覺得光是經濟起來沒用,其他方面也必須強大才行。東瀛經濟很強,是世界第二,可東瀛有花旗國駐軍,東瀛少女被美軍,東瀛人連審判的資格都沒有!東瀛人腰板自然硬不起來,自然會崇洋媚外。」

李乘風見許正道一直不說話,就道︰「道神,對這個問題你是怎麼看的?」

許正道喝了一口啤酒,緩緩地道︰「根據葛蘭西的霸權理論,一個社會或國家權力、權勢大體上可以分成四部分︰經濟霸權、政治霸權、軍事霸權和文化霸權。我們都學過政治,知道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四個霸權的形成也是分層級的,經濟霸權處在最底層,有了經濟霸權,其他霸權才能逐步形成,而文化霸權是處在最頂端,往往只有在經濟、政治、軍事霸權達成後才會實現,因為文化具有滯後性。東瀛經濟不錯,但政治和軍事是瘸腿的,根基不穩,在文化上就不可能真正的自信起來,崇洋媚外是必然的。」

眾人都有醍醐灌頂之感,原來是這樣的。

許正道繼續往下講︰「拿花旗國來說,花旗國在1900年的時候GDP已經是世界第一,這個時候花旗國軍事還不是第一,政治地位也趕不上英法,而文化簡直是英國的從屬國。前幾年有部電影叫《泰坦尼克號》,相信大家都看過。女主角蘿絲是英國貴族,家道已經中落;而他的未婚夫是花旗國鋼鐵大亨的兒子,他上泰坦尼克號就是帶蘿絲到花旗國結婚。

當時這種情況特別多,很多花旗國富翁從紐約上船,去英國、去歐洲大陸。除了買畫、買古董、買貴族古堡之外,他們會成群結隊地尋找沒落貴族家的女兒,和她們結婚。因為娶貴族家的女兒就有貴族封號,會提升他們在花旗國社會的地位。

當時花旗國就處于這樣一種狀態,經濟上已經是世界第一,但在文化上依然處于自卑狀態,以跟歐洲扯上關系為榮。花旗國是在什麼時候擺月兌文化自卑的呢?是在二戰之後。二戰之後,歐洲變成一片廢墟,花旗國一躍成為世界頭號強國,不但經濟和軍事是世界第一,在政治上也牢牢掌握了霸權。

到了五六十年代,花旗國的中產階級依然認為去音樂廳听音樂、去歌劇院看歌劇,是高級文化的表現,會體展示自己的社會地位。但他們的孩子,那些在戰後成長起來的年輕人卻認為去听音樂會、去看歌劇是非常無聊的,他們不再以歐洲傳統為榮,開始玩自己的東西,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音樂文化、街頭文化、摩托車文化、汽車文化。到這個時候,花旗國才真正擺月兌文化自卑,成為文化強國。

80年代在全球化浪潮下,花旗國的好萊塢商業大片、FOX的電視新聞、MTV頻道的流行音樂、ESPN的體育直播、廣告形象和包裝形式、牛仔褲風格等等,這些文化商品席卷了全世界。尤其是蘇聯解體後,花旗國連像樣的對手都沒有了,真正成為經濟、政治、軍事、以及文化四個領域的霸主。

當時有個叫弗朗西斯-福山的學者寫了一本書叫《歷史的終結》。他在書中宣稱,人類社會嘗試過無數種政治制度,包括君主專制、個人獨裁、軍人專政、法茜斯主義等等,然而歷史演進表明,以花旗國為代表的自由民主將是所有國家的必然歸宿……」

吳精听到這話不禁微微皺眉︰「難道你也信花旗國那一套?」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