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十四章 南京保衛戰

就在杜蘭德和胡蝶日夜奮戰的醫院以南七八公里左右,是被國民黨軍88師駐守的雨花台。此時的陣地上,黑  的夜被各種火光照得如同白晝,日軍第六師團正在谷壽夫的指揮下瘋狂進攻中方陣地,炮火如雨點般傾瀉而下,陣地被籠罩在厚厚的硝煙里,十步之外敵我莫辯。

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下,負責守衛雨花台的各級軍官親率部下與日軍開展慘烈戰斗。炮彈打完了就上步槍,步槍沒子彈了就拼刺刀,刺刀壞了就直接肉搏,牙齒、指甲在此時都成了武器。所有人都抱定一個決心︰就算是死也要拖著一個敵人去墊背。

參戰官兵中的絕大多數都是打滿淞滬會戰全場的人,剛剛撤到南京不久,還未休整完畢就接到調動任務。面對兵力數倍于己且擁有絕對火力優勢的日軍,他們有的,僅僅是一腔熱血。

這一戰,他們沒有勝利的把握。

這一戰,他們下定犧牲的決心。

不大的陣地在兩軍之間反復易手,雙方死傷無數,鮮血在焦黑的戰壕溝壑間肆意流淌,久久不能凝固。

一日之內,或戰死沙場、或彈盡援絕自盡身亡的旅團營級軍官達數十人。即便如此,他們依舊數次組織敢死隊主動沖擊敵方陣地,打得日軍措手不及。

戰況最慘烈的當屬負責護衛無線電通訊的這個團,日軍知道他們負責向全體守軍傳達軍令和戰況的任務,因此對他們的攻勢也最為猛烈。

連番血戰後,全團僅余團長身旁一個特務連的護兵。面對蜂擁而來的日軍,團長下令無線電分隊全速後撤,自己帶領其余士兵將所有手榴彈打開蓋子堆在戰壕前,手握導火索,雙目通紅地瞪向敵人。他的家人幾乎都在日軍的空襲中喪生,現在的他了無牽掛,也無所畏懼。

如狼似虎的日軍借著炮火的掩護沖到前沿,不等他們拉開槍栓,數百枚手榴彈就齊聲爆炸,血霧陡然炸開,數不清的殘肢斷臂被高高揚起,又重重落下。他們中許多人到死都不明白,那個已被打成成篩子的人,怎麼還有力氣拉動導火索。

然而,如此慘烈的同歸于盡並不能阻止日軍的攻勢。東方的天空逐漸泛白,陣地上再無能站起來的守軍。

雨花台,陷落。

當太陽照常升起的時候,整個南京城的上空都彌漫著厚厚的硝煙,日軍已經推進到中華門下。

在這座始建于明朝洪武二年的城門口,日軍三次攻進門又三次被頑強抵抗的守軍打出來。當初修建此地的人恐怕不會想到,數百年後這里會爆發一場慘烈的拉鋸戰。

雙方在此地扔下了數百具尸體,道路為之阻塞。不論日軍如何進攻,中國守軍始終不退,許多士兵即使身中數槍,也會咬著牙用刺刀刺穿涌上來的日軍胸膛,直到力竭倒地,戰斗到底的光芒還在他們的眼中閃爍。

城牆上的守軍像春風中的野草,一批倒下,新的一批又站起來,仿佛不知疲倦一樣。即使令旗早已倒下,城門上下的官兵都能配合默契地打退日軍一波又一波的進攻。

明明都是些衣衫襤褸、面黃肌瘦的小個子,怎麼會爆發出如此大的力量與精銳的槍炮作斗爭?日軍想不通這個問題,但事實擺在眼前,他們的的確確被阻在門外不得入內。

眼看久攻不下,己方死傷人數越來越多,負責指揮這支部隊的日軍將領被迫調來數百架飛機和近百門大炮對中華門狂轟濫炸。

冷兵器時代的防御工事終究抵不過火藥炸彈的攻勢,即便是在建造時兼顧到火器威力的明代城牆。血肉之軀終無法與鋼鐵洪流抗衡。

中華門,失守。

戰爭仍在持續,傍晚時分,大部分日軍都已突破外圍地區的守軍,攻入南京市區。一封封戰報涌入唐生智位于百子亭寓所的指揮室,參謀們不停地走來走去,炮聲隆隆,話務員聲嘶力竭地喊著,不停報告各處失守的消息。

窗外,暮色沉沉。

這位前不久還在高層會議上極力主戰的武將正深色悵然地倚窗遠望,戰爭開始以來,他無數次拒絕了下屬讓他進入防空洞的請求,就是想讓自己听听這漫天的炮火聲,讓自己知道如今身處的環境。

當初他是怎麼想,在李宗仁、白崇禧等人都認為應該撤退的時候要求留下死戰到底?就為了讓自己這個「反蔣派」從被邊緣化的境地中走出來嗎?還是想在李、白那幫人面前揚眉吐氣?

日軍勸降書來的時候,他不是沒有動過投降的心思,但理智讓他撕碎了那封信,他雖然曾經「反蔣」,但不想成為第二個汪精衛。

面對節節敗退的局面,他根本回天乏術,難道真要像自己跟蔣介石保證的那樣︰沒有統帥命令決不撤退,誓與南京共存亡?

可是他不想死啊!

唐生智此刻的位置正好能看到有「鐘山龍蟠,石城虎踞」之稱的紫金山。黑色的山體悠遠沉寂,靜靜地立在暮色中。那里,也在發生戰斗。爆炸的火光此起彼伏地出現,他似乎都能听見山上的槍炮聲。但這些戰火硝煙,無法動搖它的巍峨半分,仿佛它會一直在待在原地,看盡滄海桑田,人世變幻。

然而就在下一刻,山體千萬年以來的沉靜被打破。不知哪里的彈藥庫被擊中,火勢升騰而起,並迅速向四周蔓延,瞬間映紅半邊天空,整座山如置身火海之中。

唐生智大驚失色,雙手猛地抓住窗欞,喃喃自語︰「自古有言,紫金焚則金陵滅。難道……這是天意?」

此時又有一封急電送達,副官沒有打開,而是直接呈到唐生智手邊。唐生智心中一緊,知道這封並非戰報,連忙接過拆開。

唐生智看完後,身體不由自主地向後傾去,幸得副官眼疾手快扶住他才免于摔倒︰「這麼快,為什麼這麼快?」

副官不解問道︰「司令,上面有何指令?」

唐生智伸出顫抖的手指,對副官下令︰「棄城,撤退!」

副官猛地睜大眼,似是對長官的話難以置信,但又很快行了個軍禮︰「是!」

飄落的電報上,幾行字分外顯眼︰如情勢不能久持時,可相機撤退,以圖整理而期反攻。

沒過多久,撤退事宜就準備妥當。

當初唐生智下令收繳所有船只時留了個心眼,給自己預留出一艘汽艇以備不時之需,沒想到這麼快就派上用場。

大批扈從拱衛著一身戎裝、肩披斗蓬的唐生智登上汽艇倉惶而去。艇上,他望著逐漸遠去的南京城滿面淒涼,以手掩面,耳畔響起18天前他就職時對記者鏗鏘有力的演講聲︰

「本人奉命保衛南京,至少有兩件事有把握。第一,即本人所屬部隊誓與南京共存亡,不惜犧牲于南京保衛戰中;第二,此種犧牲定將使敵人付出莫大之代價……」

可是至少,他是奉命撤退,不算貪生怕死不是?

12月12日,南京衛戍司令長官唐生智棄城逃走。

沒有人知道,他為什麼會獨自逃走,甚至沒有向城外守軍下達撤退命令,任由被蒙在鼓里的守軍血戰到最後一刻。

紙是包不住火的,很快所有人都知道唐生智棄城逃走的消息。

主將先走,群龍無首。

不僅如此,許多早早收到撤退命令的高級軍官甚至沒有通知下屬,自己攜金帶銀趁夜逃跑了。過江之後他們怕日軍追上來,甚至放火燒掉自己渡江的船只,絕了守軍和城中百姓的逃生路。還有更狠心的軍官直接關上城門,任由城外守軍戰死也不許部下出城救援。

許多部隊打著打著發現身後的城門關了,城頭也空無一人才知道長官已經跑了。他們的拼死決戰仿佛成了笑話,十幾萬守軍的士氣頓時土崩瓦解,恐慌如瘟疫般蔓延,瞬間抽走了他們的戰斗意志。

所有人都丟下武器,爭先恐後地向江邊跑去,日軍的殘暴他們領教過,只有渡過長江才有一線生機。

城里的百姓也拖家帶口地向長江趕去,他們有的認識水邊漁家,希冀通過他們能找到一艘可以過江的船。還有人與逃跑的軍官有幾分關系,知道收繳上的船放在哪里,只要找到地方,就能逃出生天。

更多的是像無頭蒼蠅一樣四處亂撞的人。由于先前執行背水一戰決不後退的戰略,所有船只都已被事先調走,江面上一只船都沒有。江邊擠滿了從前線退下來的傷員、散兵和難民。

找不著門路的數萬人跳入江中,江水為之堵塞。除了這些跳入水中,寄希望于游過長江的人以外,還有人不敢跳水也不敢返回城里,只能滯留在江邊。

往日里花紅柳綠游人如織的岸上到處是哀叫和怒罵。碧波之上,無數百姓浮尸江面。

日軍從四面八方攻入城內,槍聲四起。六朝古都的繁華煙消雲散。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淪陷。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