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三百零二章 身世揭曉

看著幾人離去的背影,天機子長嘆一聲,轉頭看向碧游宮廢墟,臉上露出悲痛之色。

又過了一陣,諦靈背著藥簍回來,左右看看,發現玄玄子他們已經走了,臉上露出沉思之色,這時天機子听到聲音轉頭,諦靈連忙回神,上前行禮。

「師叔,藥采到了。」

天機子點頭道︰「藥先放這兒吧,諦靈師佷,你玄玄子師兄和太歲他們下山去了。我碧游宮焚毀後,有些弟子散亂在外,你去收容一下,我們暫且結廬修行。瑤游宮,總有重建一日!」

諦靈神色激動,突然跪倒,大聲說道︰「師叔,弟子也想下山。」

玄玄子一怔。

諦靈神情激動︰「師父待弟子恩重如山,師父的大仇不報,弟子寢食難安,實在無心在山上潛修。請師叔恩準弟子下山!」

天機子沉默片刻,輕輕嘆息一聲,上前扶起諦靈。

「哎,也罷,你去吧。只記得不要因仇恨而迷失了自己,更不可因此傷及無辜。」

諦靈磕了三個響頭,站起身,一臉沉肅的說道︰「師叔放心,諦靈此去只為殺哈梵一人。」

荒野,低矮的草叢中沙沙做響,一只野兔正在其中覓食,它雙耳豎立,不時謹慎的抬頭四顧。

突然,一前一後兩道人影出現,朝遠處疾馳而去。

野兔驚逃,遠方鳥群也被驚動,撲稜稜飛起。

後方,洞明柳隨風瑤光三人前後出現,緊追不舍。

……

「師弟,等我一等。」太歲等人下山不久,身後突然傳來了諦靈的聲音。

四人轉身看去,就見諦靈的身影如箭矢般飛快掠來。

「諦靈師兄,你怎麼也下山了?」玄玄子驚訝的看著他問道。

其他人也上前見禮。

諦靈先是朝其他人拱了拱手,才看著玄玄子說道︰「師弟,你知我與那契丹國師有殺師之仇,若不能手刃仇人,師兄我實在寢食難安。再者推背圖事關重大,諦靈也想出一份力。」

玄玄子很高興,其他人也一臉喜色。

「諦靈師兄你武功高強,有你同行,我們把握更大了幾分。」

幾人說笑著朝山下走去,很快到了官路上。

臨到了前方一個岔路口時,見前方旗幡招展,停聚著大隊人馬,眾人相視一眼,都遠遠停下腳步。

開陽以手遮陽,朝前看了一陣,發現這些人衣甲鮮明,有大隊騎兵兩側護衛,隊伍中間,有黃羅傘蓋高高豎起,周圍遍布著軍士。

「這是皇家儀仗,怎麼會出現在這里?」開陽疑惑著說道。

包拯左右看了下方向︰「看方向,好像是從皇家獵場那邊回來,正好,我們可以把推背圖的下落稟報給皇上和太後。」

儀仗下,太後和小皇帝坐在鑾駕,八王和曹大將軍騎馬護在左右。

儀仗停下,一個禁軍甲士跑到黃羅傘蓋前高唱。

「啟稟陛下,前方有人攔駕求見,自稱北斗司開陽,太歲,大理寺評事包拯,還有兩位碧游宮道士。」

「哦?讓他們過來吧。」小皇帝一听太歲也在,馬上高興起來,吩咐道。

「遵旨。」

禁軍領命退走。

很快,一行人被帶到皇帝面前。

幾個行禮作揖,同時高唱︰「臣等拜見陛下,太後。」

「眾卿免禮。」趙禎朗聲道,說完,他左右看了看,發現一共四人,不由疑惑著問道︰「剛才不是說兩位道長嗎?怎麼少了一個?」

太歲轉頭看去,這才發現自己師父不見了,不由奇怪的看向諦靈。

諦靈表情尷尬,低聲說道︰「你師父忽然說鬧肚子……」

太歲嘴角抽了抽,無奈轉身,跟小皇帝稟報︰「陛下,家師閑雲野鶴,不識皇家規矩……」

他想了想,實在編不出什麼合適理由,只好嘆口氣實話實說︰「那個……家師內急,入廁去了。」

所有人都愣了,連諦靈都愣了,沒想到太歲這麼愣。

太後捂嘴掩笑,小皇帝趙禎更是「撲哧」一聲笑出聲來。

「無妨。」趙禎笑了兩聲,覺得有些失禮,忙強忍著笑意問道︰「你們此來何事?」

幾人朝包拯看去,示意他上前回話。

包拯點了點頭,上前一步稟報︰「陛下,是這樣……」

太歲幾人在面聖,另一頭,玄玄子卻躲在樹林里,遙望儀仗,神色震驚。

他遠遠的看著身著宮服的太後,眼中時而透出驚喜,時而透出焦慮之色。

原來她還活著,原來她是當今太後。

那太歲……豈不是皇家血脈?

若讓太歲認了親,他就是王爺了!

玄玄子心中猶豫不定,耳邊回響起師父的話。

「太歲天賦異稟,早晚要繼承碧游宮衣缽……」

玄玄子沉默看著不遠處的儀仗,耳畔又響起曾經很久以前與太歲的一番對話。

「師父,我從小被您養大,在我眼中,您是師父,也是父親,等徒弟將來娶妻生子,我的孩子要叫您爺爺的,到時候我們住在一起,孩子要是懂事,您就教他兩手,他要不懂事,您就使勁兒揍他,反正您就把他當親孫子看。」

玄玄子听得高興,哈哈大笑。

「那要是生的女兒呢?」

「女兒也一樣啊,都是您的孩子。」

好一陣過去,玄玄子從往事中回過神來,看著遠處皇家儀仗,終于輕嘆一聲,低聲自語道︰「太歲,別怪師父……皇家不缺一個王爺。師父,卻只有你一個太歲啊。一入侯門深似海,一入宮門呢?」

……

「什麼?此事竟然有契丹國師參與其中?」太後听完幾人稟報,臉色大變,「唰」地站起身。

「並非參與,哈梵就是主謀。」包拯沉聲說道。

太後大驚,立即下令︰「來人,速命禁軍前往緝拿……」

她話沒說完,八王上前一步,阻止道︰「太後不可。」

太後疑惑住嘴,看著八王。

八王一臉沉重道︰「太後,那哈梵先是契丹國師,再者他是以使節身份出使大宋,若是直接抓捕必會引起兩國大戰,而陛下尋找推背圖本就是為了避免無謂的戰爭,讓百姓有太平日子過,如果為此開戰,未免得不償失,本末倒置了啊!」

「可是,萬一推背圖被契丹拿到……」太後一臉擔憂。

這時,小皇帝趙禎站起身,將太後攙扶坐下,微笑道︰「母親莫急。」

太後疑惑地看向他,但並沒有反抗,坐下後等著他說話。

趙禎先是朝她安慰地一笑,才轉身看向眾人,朗聲說道︰「正所謂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一個王朝存續的根本,是天下民心。大宋國祚幾何,要看每一代皇帝如何施政,要看文武百官如何治理天下,要看百姓們生活的如何,絕非取決于一副推背圖。」

說到這里,趙禎朝遠處望去,昂首挺胸,意氣風發︰「朕以為,若做皇帝的能夠施政得當,當官的能一心為民,自然萬眾歸心。彼時,就算有人拿出推背圖興風作浪也沒有用處。反之,用不著推背圖,老百姓們日子過不下去,一樣會推翻你。」

眾人都是一臉震驚,相繼下拜,高聲道︰「陛下聖明。」(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