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230章 布局稀土和家具重鎮

孫育才臉色一變,眉頭緊緊皺起,一臉凝重,沉默不語。

看到他如此模樣,夏禹淡淡一笑,喝起了茶。

至于夏安山,對于夏禹跟孫育才聊天的內容不太能理解,不過他知道這些內容其實已經算是機密了,他將茶水喝完之後便借口離開。

亭子里就剩下夏禹和孫育才兩人。

良久,孫育才眼中閃過一抹堅定之色,抬頭看向夏禹,沉聲道︰「夏先生,您的考慮我能理解,這確實是最明智的做法,只不過這里面的操作難度很大,我只能說盡全力去做!」

說是這麼說,其實孫育才心中也沒有底。

虔州市各個地區縣有所有權的礦山和公司,他作為虔州市的一把手,還是有可能強行整合的。

但是除了地方以外,央企也在這里立足了,這些央企是屬于冶金工業部下面的,他之前也是在機關部委工作,雖然並不是在冶金工業部,但是他也知道各大部委的情況,他現在上面沒人,說話分量輕,所以他心中也沒底。

這還只是第一個難題。

第二個難題,就是稀土定價權。

即使真的將所有稀土礦業給整合在了一起,又如何能夠保證能夠將稀土賣到高價呢?

之前未虔州市找出路時,他也是了解過了的,知道西方國家的霸道,冶金工業部也試圖將價格賣高一些,但是西方國家表面用其他條件捆綁,實則是威脅的方式,迫使大陸低頭。

現在這個年代,雖然歐美為了拉攏大陸,而對大陸開放了大部分科技產品出口領域,但是過去幾十年的技術封鎖所帶來的意識並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夠消除的。

夏禹看出了孫育才那堅決的態度背後的底氣不足。他輕笑著說道︰「孫書記,您有什麼困難,可以跟我說,說不定我能幫到忙。」

孫育才眼楮一亮,想到夏禹的通天之能和強悍的實力,他將自己的顧慮說了出來︰「夏先生,其實我確實……」

夏禹全程保持著微笑,听孫育才講述完。

面對孫育才期待的目光,夏禹沒有讓他失望,說道︰「孫書記? 冶金工業部確實是避不開的一道坎? 不過如果不去踫虔州市的有色金屬? 單純是整合這幾年才開始出口的稀土礦? 還是有一定的操作空間的。」

「至于掌控定價權,對大陸來說確實是一個難題,畢竟大陸要依靠歐美的地方太多了,弱點太多? 很難硬氣。」

「再一個? 單純開挖和簡單提純的稀土礦? 出口的價格太低了? 即使提價也提不到哪里去? 大陸同樣要發展涉及國家命脈的重工業和軍工業? 到時候還得進口被歐美國家提煉後升值幾十上百倍的稀土,這就太不值得了。」

「大陸的長處很明顯? 就是有豐富的稀土礦藏,而短處也很明顯? 沒有稀土行業配套的技術和定價權,也沒有足夠的資金去研發打造整個稀土產業鏈。」

「不如這樣? 可以跟上面提個建議? 整個虔州市的稀土礦整合到一起,成立一家合資公司? 大陸出資源,我這邊負責銷售及獲取定價權? 同時投入資金進行產業鏈打造,爭取為虔州市,也為大陸打造一條完整的稀土工業產業鏈,您覺得如何?」

孫育才眉頭皺起,目光灼灼地看著夏禹。

夏禹嘴含淡笑,神色平靜地看著孫育才。

「夏先生,這里面的難度就大了……」

幾秒之後,孫育才面露苦笑地說道。

「難度是肯定有的,但是對大陸而言,如果能夠實現,實際上好處遠比現在多,不是嗎?」

夏禹笑著反問道。

孫育才默然。

他又不是傻子,當然能夠分辨出來這里面的好處。

別的不說,即使要讓給夏禹百分之四十九的股權,但是只要將價錢翻倍賣,對大陸來說就不虧了,更何況夏禹構造的宏圖遠不止賣價翻倍這一點。

不說對國家,就是對虔州來說,如果真的打造出了一條圍繞稀土產業的工業產業鏈,那就造福整個虔州市的人民。

最起碼,就能夠解決部分人口的就業問題!

想到現在社會上那龐大的閑散人群以及所帶來的混亂社會治安問題,孫育才就大感頭疼。

而且不僅如此,若是真能搞出一條完整的稀土產業鏈,哪怕僅僅只是幾個根基、一個雛形,都能夠給他創造巨大的政績!

不管怎麼想,夏禹的提議對他來說是十分有利的!

但是關鍵是他這個支持改革派很清楚,這已經不是他能夠決定的了。

他心里暗嘆一聲,隨後語氣誠懇地對夏禹說道︰「夏先生,您的提議已經超出了我的職權了,我得向上面匯報,由上面定奪。」

夏禹毫不意外,他在提議前就知道這事必須最上面討論並點頭。

他欣然應道︰「這是應該的,孫書記您上報就行,到時候再談。」

「其實除了稀土和臍橙產業,我也有兩個不成熟的點子,不知道您感不感興趣?」

孫育才心中升起期待感,笑著點頭說道︰「當然,夏先生請講!」

夏禹緩緩說道︰「我覺得虔州市有基礎發展另外兩個產業,一個是家具行業,一個是制藥行業。」

剛說完名字,孫育才臉色就露出了笑容,心中的期待越發濃郁。

這兩個行業,前者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對就業的帶動十分地大,而制藥行業,是高技術含量的行業,對稅收的帶動很大,是一個利國利民的行業。

虔州市竟然有發展這兩個產業的潛力?

夏禹繼續娓娓道來︰「首先來說家具行業,其實虔州市本身就擁有良好的底子。」

「做家具,最重要的是足夠多的木工和手藝人,雖然人員是可以培訓的,但是技術嫻熟的木工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培養出來的,而虔州市不用培養,本身就擁有數量龐大的木工。」

「夏先生是指的南康縣?」孫育才突然問道。

夏禹微微頷首︰「沒錯,就是具有深厚而獨特的木匠文化積澱,自古便有‘木匠之鄉’的南康縣。」

「孫書記看樣子比較了解。」

孫育才露出笑容說道︰「我之前在各個地區縣都調研過,南康縣離市里不遠,我去的次數不少,有一定的了解。」

「南康出現至今已經有一千七百多年的歷史了。」

「沒想到夏先生您對南康縣也有了解,令人欽佩!」

夏禹笑了笑說道︰「略有耳聞罷了。」

這只是謙虛的說法,實際上前世的夏禹作為虔州市人,焉能不知道南康的名氣?

這是年產值超過一千八百多億的實木家具生產重鎮!

在三國時期,南康最早的名字是南安縣,到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始名南康縣。

當然,若是對南康的木工文化追根溯源,就可追溯到秦代,相傳贛南十萬大山,大多是原始森林,有的是佳木良材,秦始皇要建造阿房宮,急需征用大量的木材,于是派了幾十萬人到贛南來砍木頭。這些原始「梓人」,許多就留了下來,在贛南生活和繁衍,成為南康人的祖先。

而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贛南學者鄧德明著的《南康記》,寫述了南康郡山深林密,樹木眾多,多處提到贛南的「木客」,山地文化和木匠文化特征明顯。

到了宋代時,一代文豪蘇東坡被貶嶺南,沿南北官道,經贛南,听到「木客」故事,寫下了「誰向空山弄明月,山中木客解吟詩」的佳句。

元代,贛南是全國的造船中心,造船廠里的木匠也大多數是南康人。

到了明代就更不用提了,南康大量木匠還參與修建明故宮,以及在王陽明的委托下建了崇義縣城。

這千百年來傳承下來的手藝如今早已遍地開花,南康木匠遍地都是,而且多是手藝精湛的老木匠,又還有完成的傳承體系,所以南康縣完全擁有發展家具行業的底子。

可以這麼說,只需要一些公司將這些資源整合起來,再解決家具銷售的問題,一條家具生產的產業鏈就能夠打造地出來!

「孫書記,虔州市完全可以對南康縣進行規劃,重點扶持家具生產行業,如果不知道怎麼走,我這邊可以讓人在南康縣進行投資,打造出一個龍頭企業出來,先解決部分就業問題,然後政府再看怎麼操作將蛋糕做大。」

「最開始可以照著我的公司的模板來,後面就可以各顯神通,看各自的本事了。」

「夏先生您這個點子太好了!」

「也感謝您願意造福南康縣的群眾!」

孫育才似乎由于太過激動,都站起身來向夏禹鞠了一躬。

夏禹不得不起身,請孫育才重新坐下。

「孫書記,投資的事情我會交代手下的人,到時候虔州市政府跟那邊對接就行,前提是您這邊要先做好預期方案。」

「當然,我個人建議,可以雙方溝通好,避免少走一些彎路和錯路。」夏禹淡笑著說道。

「這是應該的,到時候您的公司是南康縣家具行業得龍頭,肯定得尊重您這邊的意見。」孫育才點點頭道。

「夏先生,那您所說的另一個制藥行業呢?」

一個家具行業的點子,不,不能說是點子了,在孫育才看來這是完全就可以直接走的路,已經可以預見有著光明的未來。

那麼夏禹口中的另一個點子,又會是什麼樣子呢?

為了虔州市找出路都白了不少頭發的孫育才,此時心情激蕩,目露期待之色看著夏禹。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