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才,運氣也很好?

報道結束。

閻學林滿臉笑容的做出了點評,「範雷這小子,還真行。都有當新聞發言人的潛質啊!」

「說的還真不錯,內容也非常的真實。」戴天慶緊跟著說道。

「恩,挺好的。」

李明低著頭弱弱的做了個點評,他意識到剛才說的不太好了。

陳志剛道,「是啊,真是挺好的,比我說的好,以前采訪比較少,都不知道怎麼應付記者。」他說著建議道,「我覺得咱們所,應該成立一個專門搞宣傳的部門,也專門負責拉經費,和合作企業談事情,等等,以後規模越來越大了,這些事情肯定越來越多。」

閻學林仔細琢磨著,頓時點了點頭,「志剛說的有道理啊。」

他又補充了一句,「我也是這麼想的。」

李明疑惑的問道,「你們想到一起去了?那為什麼不早說?」

「咳!」

閻學林一聲重重的咳嗦,差點把喉嚨咳壞了,他有點知道為什麼所里,李明不怎麼受歡迎了。

之前一直覺得是‘所里兼職護士、外科醫生、解刨工作人員’的原因,讓其他人對他都有點害怕,現在發現原來是這樣。

這家伙大概是說話腦子轉不過來,直白就直白還非要問出來。

戴天慶硬憋著笑幫著岔開話題,繼續道,「確實啊,以前沒考慮過這個問題,拉經費都是自己來,采訪、談事情,也都是找人上,有個專門負責的部門,肯定就會輕松太多了。」

閻學林點頭說道,「要是新建個部門還要申請,但可以申報對外招聘幾個人。範雷就不錯,不過暫時不缺太多人,有的做研究不行的,可以試著做做看。真要成立個新部門,還是等醫學中心建好了再說。」

他說的是一些‘研發能力不強的研究員或副研究員’。

生物醫學研究所是體制內的科研單位,研究員數量確實不少,但核心的研究員就幾個人,其他有些則是長期沒有拿的出手的成果,偶爾發表個成果也沒有影響力,完成研究項目的速度也很慢。

這些都可以稱作是‘科研混子’。

因為是身在體制內,不是所里聘用的人員,‘科研混子’也是很難辭退的,真是‘科研混子’還好說,最多想辦法掉到其他部門,去一些養老單位去混,但有些研究員並不是混,也很努力的去做研究,只不過就是能力是真的夠不上。

這些人不能說是所里的‘累贅’,但研究機構是要出成果的,他們也有點‘混子’的成分在。

閻學林指的就是能力不足的研究員,也可以掛名研究員去從事其他工作,不止是談經費、做宣傳,還有好多後勤方面的工作,而研究所缺少後勤保障相關人員。

戴天慶對此也點頭認可,「確實,現在還不太缺人,但是等醫學中心建好了,咱們所的規模擴大,後勤啊、宣傳啊,也必須要做起來。」

幾人談了談後勤、宣傳的事情。

閻學林就把話題轉到了新成果上,主要是新成果發布後的影響,他們談到還是生活中的事情,「前兩天踫到了周正斌院長,他跟我說,‘你們醫所可是厲害了’,哈哈哈,以前他見了我,每次都說什麼‘趙奕在你們那就是浪費天賦’,現在也不說了。」

「這個說的沒錯。」

李明肯定的點頭道,「我認識幾個理學院的,他們還恭喜我們的成功。」

戴天慶和陳志剛也跟著說道,「是啊!感覺最難得理學院那群人,說話都酸溜溜的。」

「還是因為趙奕啊!」

「以前他們總是說趙奕搞醫學研究不行,這次是真沒話說了。」

「哈哈哈……」

理學院的人對生物醫學研究所的成果,確實是感覺酸溜溜的,生物醫學研究所只是單純出了大成果,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但主研究員是趙奕就不同了。

在理學院的人眼里,趙奕是純粹的‘理學天才’,和生物、醫學什麼的不沾邊,生物醫學的研究最多只能說成是‘興趣愛好’。

現在不一樣了。

趙奕拿出了個超級大的成果,竟然是艾滋病相關的發現和研究,甚至被認為‘有可能幫助徹底治愈艾滋病’,好多人也討論起,他是否能憑借這項研究和發現,獲得諾貝爾獎醫學獎。

諾貝爾啊!

雖然趙奕的數學成就足夠高,完全可以說國際數學第一人,但諾貝爾獎也不是能小看的,國內暫時還沒有人獲得過諾貝爾,他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還怎麼去說生物醫學研究是興趣、愛好?

另外,趙奕的研究還幫助生物醫學研究所,獲得了建設醫學科學中心的大贊助,並且確定醫學中心會有他一間實驗室,而科技處支持理學院建立粒子數學中心,趙奕表現的一點興趣都沒有。

在爭奪趙奕的層面上,生物學院可以說完全擊敗了理學院。

這讓理學院感到很郁悶。

好消息是科技處方面,再次透露了支持傾向,並表示同意理學院的建議,只要趙奕能在粒子數學研究中心工作,就會撥款支持建設,只是具體怎麼去建立,還是要仔細的商談、計劃一番。

這方面也是需要趙奕參與的,畢竟是為了支持他的理論成果研究。

……

其實趙奕並不抵觸科技處對粒子數學研究的支持,建立粒子數學研究中心也挺好的,對粒子的邊界理論傳播發展很有利,只是不能讓他增加額外的工作量,一切就都沒有問題。

而生物醫學的研究,不談幫助發展醫學之類,比較偉大層面的話題,對趙奕來說,就是一份相對輕松、休閑的科研工作。

生物醫學的研究比粒子數學簡單的多,付出的努力也要少的多。

比如,他不用參與所有實驗、計劃。

比如,成果發表的後期,也不是只能他自己來負責,其他人都可以來幫忙。

如果用一句簡單的話來形容,趙奕都感覺生物醫學的研究工作,成果、榮譽大部分都是屬于自己的,而工作是其他人負責的。

現在就是這樣。

在兩項研究發表到《柳葉刀》,並持續在媒體輿論發酵後,他可以安心的‘躲起來閑待著’,負責對外發言的是張薇、範雷,或者研究所的其他人,而來回跑到處談研究、做報告是實驗室代表艾立新。

艾立新很喜歡到處跑的工作,到其他的研究機構展示實驗室的成果,讓他能收獲一種巨大的成就感。

當然,有時候也會尷尬。

比如,艾立新到醫學科學院做成果報告的時候,就遇到了幾個醫學界人士的刁難,因為他們覺得艾立新不足以代表趙奕實驗室,或者生物醫學研究所,因為兩個成果中艾立新都只是‘參與驗證人員’。

另外,主要也是艾立新對成果研究過程的解釋模糊不清。

這讓其他人感到疑惑。

艾立新真是有苦也說不出,他是很認真的做報告,到處展露實驗室、研究所的成果,但有些研究過程確實很難解釋。

比如,做了幾個實驗以後,趙奕就做出了某些推斷,但這些推斷都感覺有些不合理,並沒有直接性的實驗邏輯支持。

實驗研究是按照趙奕的判斷進行,艾立新完全不能理解,為什麼會在這個階段,就直接得出了結論,然後就轉到了另外一個階段。

這個解釋不清。

艾立新是跟不上趙奕思路的,他只能推到了趙奕身上,「是趙奕的發現。我們的項目都是按照他的想法,進行的實驗設計。」

「那就讓趙奕來解釋!」

有個姓孟的老院士不滿的說道。

趙奕當然不可能特別過去做解釋,他還在享受悠閑、放松的家庭生活。

春節到了。

普通學生的春節就是放寒假,悠閑的過上一段時間,也會和家人、朋友熱鬧熱鬧。

現在趙奕享受不到‘寒假’待遇了,春節前正是成果發酵的時候,他也不可能正常回家過節,干脆就讓劉靜和趙鎮西來首都。

劉靜和趙鎮西也是真想來看看,他們一直都說要來,只是工作確實是很忙,最主要是趙鎮西不想耽誤廠里的工作,結果就一直沒有來。

現在趁著過年前後,和兒子到首都團聚一下,也都感覺很開心。

一家三口團隊倒是沒什麼。

林曉晴不走了。

林曉晴听說趙奕不回鄭陽,也不想一個人孤零零的回去,就干脆決定留下來,反正和劉靜、趙鎮西也很熟悉了,他們早就把她當成了兒媳,一起在首都過年,也是一種全新的體驗。

然後趙虹娟也決定過來看看,還和林旭東商量著,春節後準備到首都買套房,原因是不想林曉晴沒地方住,也不想讓閨女和趙奕在一起時,會有種低人一等的感覺。

這件事讓林旭東很郁悶,他倒是不反對支持閨女買房之類,反正他賺的錢肯定是不夠,家里的財政一直是老婆說了算。

但是……

「都還沒結婚呢,怎麼能在過年的時候,住男方的家里呢?」林旭東滿嘴都是不滿和酸澀,女婿再優秀也擋不住一個父親,對寶貝女兒長大成人,要成為別人家媳婦的不舍和心酸。

趙虹娟的感覺就完全不一樣了,她支持林曉晴留在首都,「你也不想想,趙奕那孩子多優秀啊!告訴你吧,外面盯著那孩子的女孩兒,不知道有多少呢!這萬一分開了,有個什麼……」

她說著都蹙起了眉。

作為一個過來人,她對男人的定力持有否定態度,並認為再優秀的男人,也是禁不住誘惑的。

比如,旁邊的林旭東。

「對了,旭東,我看你手機上,和你們部門那個實習的小王聊了不少啊,你挺照顧人家啊?」趙虹娟話里有話的看過去。

林旭東馬上解釋道,「小王,不是實習生麼,什麼都不懂,我就帶帶她。」

「你是隊長,用你直接帶嗎?」

「她就是有問題問一下我,照顧下新人……」

「以前我也沒見你對你們部門的實習生這麼熱情吧?孫志生,我可記得,人家實習的時候,就被你罵的狗血淋頭,怎麼換成個漂亮的女實習生,你就是……」

「¥!@#@¥……」

趙虹娟一頓劈頭蓋臉的說,越說就越生氣,越是分析就越覺得有問題。

林旭東趕緊解釋起來,但怎麼解釋都非常蒼白,就讓趙虹娟變得更生氣,最後他只能拿出誠心的手段,許諾以後不和小王多說話,還做出了各種保證,才讓趙虹娟稍稍消氣。

這件事最後不了了之。

趙虹娟決定去首都的事情,也就直接定了下來,還讓林旭東兩天假一起,他們只呆大年三十、初一和初二。

林旭東是越到了假期越忙,能請假來就已經很不錯了。

……

趙奕和林曉晴兩家人,集中在首都過了新年,大家坐在一起氣氛還不錯,雙方都是客客氣氣的,讓新年也顯得很熱鬧。

年後趙奕又開始忙了,還是兩項艾滋病研究成果的事情。

‘天慶蛋白’被重視程度最高,但學術圈子里反倒是被忽略的,保密性問題是其中之一,還有就是‘天慶蛋白’只有武城國藥廠才能拿到,用于治療艾滋病具體有什麼效果,還是要過一段時間才知道。

國內醫學研究領域,更關心的是2CV-炳氫分子抗艾滋病的發現。

好多醫學研究人士關心發現過程。

2CV-炳氫分子並不是新發現的蛋白分子,但之前只是當做‘人體廢物’來看待,完全沒有想過能起到弱化艾滋病毒的作用。

那麼問題來了。

趙奕實驗室究竟是怎麼發現的?

艾立新已經沒辦法解釋這個問題了,所以問題就被推到了趙奕身上。

趙奕也不想多解釋什麼,但國內對研究發現的期待還是很高的,又是不錯的宣傳機會,他干脆就同意去參加醫學大會。

那是國內醫學科學院舉辦的研究會議,針對的就是傳染病防治問題。

在會議召開的當天,趙奕來到現場的時候,就被一大群醫學界人士包圍起來,其中甚至有好幾個是醫學的院士,級別都是非常的高。

他們是來恭喜趙奕的成果,順帶問一下兩項成果的問題。

比如,效果。

這兩項成果之所以能轟動世界,就是因為成果本身的效果,也就意味著可能會實現治愈艾滋病,絕對是推動人類對抗艾滋病的重大研究發現。

好多醫學人士也希望能認識趙奕,通過這兩項重大研究,他們對趙奕的看法改變了。

之前知道趙奕做生物醫學研究,多數人就像是看到一個世界頂尖的短跑運動員,忽然感興趣去當足球運動員一樣,當然就是各種不看好。

這也是很正常的。

生物醫學研究和數學理論研究,完全是科學界的兩個不同的領域,連交集都沒有多少,生物醫學研究依賴豐厚的知識儲備、實驗、經驗,甚至是運氣,而數學理論研究主要依靠頭腦。

趙奕是被公認的天才,但天才的頭腦不一定能在生物醫學研究領域有發展。

現在不同了。

趙奕完成了兩項頂尖的研究發現,效果如同研究報道所說,可以一定程度上實現對艾滋病的有效控制,甚至是直接性的治愈,足以讓其獲得諾貝爾醫學獎。

從兩項成果發表出來後,他已經擁有了‘頂級醫學研究專家’的頭餃。

趙奕表現的倒是很謙虛,他嘴里只是不斷說著‘運氣’、‘偶然發現’,讓好多醫學人士也對他充滿了好感,也期待他對2CV-炳氫分子的報告。

他們非常感興趣的是,趙奕究竟是怎麼發現,2CV-炳氫分子具有弱化艾滋病毒力效果的。

「難道是運氣?」

「天才,運氣也很好?」

孟國成老院士琢磨著說道,「前幾天,我听到一個說法,說數學思維好,對生物學的研究幫助很大,你們說可笑不可笑?我認為兩者有一定的關系,但關系絕對沒有想象中的大。」

其他人跟著附和道,「確實啊,數學和生物的差別太大了。」

「沒什麼關系。」

「腦子再聰明也沒用,生物醫學研究是基于對實驗的設計,對實驗過程、結果的分析,而不是靠頭腦去憑空想象。」

「趙奕估計是運氣吧。」

「應該是運氣好,真羨慕啊!」好多人也參與討論中。

趙奕的成果確實令人羨慕,但不像是數學理論研究,比如說破解世界數學難題,或者有關粒子數學的思考等,成果听起來讓人感覺高山仰止。

生物醫學頂尖人士可不認為,他們會差在哪里,生物醫學領域的科研,更重要的是知識和經驗的積累,天才的頭腦就不頂用了。

趙奕能做的研究發現,他們也能夠做到,只是欠缺了運氣成分。

時間到了九點鐘。

主持會議的人簡單宣讀了會議流程,隨後宣布傳染病防治會議正式開始。

「下面……」

「我們歡迎來自燕華大學生物醫學研究所的研究院,也是數學物理學部新晉院士趙奕,上台做有關2CV-炳氫分子弱化艾滋病毒力發現的報告!」

「呼啦啦……」

一片掌聲。

在整個會場的矚目中,趙奕邁著輕快的步伐走上了台。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