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七十九章一年一個萬元戶

「平子,你將來是國家干部,和你達我不一樣,千萬不要學我吹牛。我是沒辦法,當個生產隊長,不會吹牛不行。

你作為將來的國家干部,說話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能亂說話。」父親一本正經的教育著張俊平。

張俊平又是好笑又是感動,父親為了教育自己,不惜拿自己當反面教材。

「達,明天咱爺倆去一趟縣城,我帶您去轉轉,您就知道,我不是吹牛了。」

張俊平沒有解釋,而是準備帶父親去縣城轉一圈,親眼看看現在的市場有多麼繁榮,物資又是如何緊缺。

「去縣城轉轉也好,馬上過年了,去縣城轉轉,順便買點年貨回來。

你寄回來的錢和糧票,你娘都留著呢,今年過個好年。」

之前張俊平從黑市兌換了不少全國糧票和錢一塊寄回家。

「達,你也勸勸娘,錢該花就花,老二老三,英子他們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多吃點好的。」

「你娘的脾氣,我可是勸不了。」父親趕緊搖頭,這活沒法接,「不過你也不用替他們操心,自從你寄錢回來,咱家的雞蛋你娘就沒再賣過,都給老二他們補身體了,一天一個做不到,兩天一個雞蛋還是能保證的。」

在農村,能夠兩天吃一個雞蛋,已經是讓絕大多數農村孩子羨慕的眼珠子發紅的生活了。

這一夜,張俊平半睡半醒,沒有睡好。

一是不習慣和男人睡一張床,哪怕那個男人是自己的父親,也一樣不習慣。

二是父親的呼嚕太響了,不僅響,而且還帶吹哨的,也不知道母親怎麼受的。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父親就悄悄起來了,以為張俊平還在睡覺,所以起床很小心。

沒有在床上穿衣服,而是抱著衣服準備到外面穿,為的就是怕吵醒張俊平。

見此張俊平也不好繼續裝睡,從床上做起來,「達!你怎麼起這麼早?」

「把你吵醒了?」父親有些愧疚的問道。

「沒有,我醒了一會兒了,在學校習慣早起。」張俊平邊穿衣服邊笑道。

兒子醒了,也就不用再去外面穿衣服,張英堯直接坐在床上開始穿衣服。

這個年代的衣服還是很還穿的。

哪怕冬天的棉衣也一樣。

直接把腿往大棉褲里一捅,一提,腰上用繩子一系,把腿扎起來,然後棉襖往身上一套完活。

這還是條件好的,里面有個秋褲絨褲。

很多就直接光著 穿棉褲,上身也差不多是光著身子穿棉襖,腰上多加一道繩子。

開門出來,母親也已經起來,正在廚房里忙活著做飯。

看到張俊平和父親一塊出來,先對張俊平笑道︰「怎麼不多睡一會?」

接著又對張英堯訓斥道︰「起床不知道動靜小點?老大做了十幾個小時的車,都被你給吵醒了。」

「……」張英堯一肚子委屈沒地說理。

「娘,我習慣早起了,我比達醒的還早,怕吵醒他,才沒起床。」

「你看看,還不如個孩子,老大都知道醒了躺床上等著你……」母親繼續嘮叨著訓斥父親。

張俊平只能同情的看了一眼父親,沒辦法,我也幫不了你。

吃過早飯,張俊平騎著自行車馱著父親,前往縣城。

父親作為生產隊長,有一輛自行車。

當然,這輛自行車還是用張俊平寄回來的錢買的,公社給解決的工業卷,算是給生產隊長的福利。

這個福利早就有,可是張英堯拿不出買車的錢。

別人家是裝窮,誰家不藏著個二三百塊錢。

他們家是真窮,光是幾個孩子上學,每年不光攢不下錢,還要拉不少饑荒。

這種情況,直到張俊平考上大學才好點。

父子倆個騎著自行車來到縣城,繞了一圈,找到一個早市。

早市上賣什麼的都有,大白菜,青蘿卜,小米,面粉,雞蛋,活雞,豬肉,羊肉,倒騰糧票的、賣荊條編的生活用品的,賣家具的。

還有賣早點,小吃的,賣對聯、門錢、年畫的,很是熱鬧。

每走一處,張俊平都要耐心的問一問價,基本上每一次問價,都會買上不少。

在一處豬肉攤子上,張俊平還買了一個豬頭,一副豬下水。

又到賣羊肉的攤子上,買了半只羊。

不大會功夫,自行車上就掛滿了買來的東西。

再去問價,攤主明顯比之前更加熱情,哪怕張俊平問的比較多,很多和買東西沒啥關系,人家也願意告訴他。

最後,張俊平賣了四條濰河鯉魚,才離開早市。

轉了一圈,買了一大堆東西,出了早市,才早上八點。

「達,你有什麼想法?」回家的路上張俊平問道。

「啥想法?」

「你對早市有什麼想法?」

「挺熱鬧,買東西的人很多,東西很貴。」

「是啊,雞蛋八分錢一個,豬肉不要票,一塊三一斤……

您說,咱要是養上一千只雞,一年光賣雞蛋能賣多少錢?也不按八分,就按五分錢一個算。」

「多少錢?」父親算了一會,也沒算明白。

「咱們集中飼養的話,一只小雞大約四五個月就能下蛋,咱們就按五個月吧,一年還剩七個月的蛋期,一千只母雞,按平均每天八百只雞蛋算,一天就是四十塊錢,一個月就是一千二百塊錢,半年就是八千四百塊錢,再刨除飼料成本五千塊錢,以及買小雞的錢五百塊錢,基本上這一年下來,就能白賺一千只雞,還能賺兩千九百塊錢。

咱剛買的這只雞,花了三塊錢。也就是說,一千只雞,一年之後賣掉,最少能賺六千九百塊錢。」

「平子,賬不是那麼算的,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

這雞要是死起來,那可是一死一片,一千只雞幾天功夫就能死光。」父親很不認同張俊平算的賬。

「您說的沒錯,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

您剛才也說了,這是老話。

現在都什麼年代了,咱們養雞也要講究科學養雞,您認識畜牧站的人,找個技術員過來指導一下,能花幾個錢?

國家現在提倡,鼓勵老百姓搞農業生產,您要是養一千只雞,公社畜牧站肯定樂意派技術員過來指導養雞。」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