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網友們並不知道王者也這邊在計劃下一部電影,他們現在的關注點都在《這個男人來自地球》電影上面。
如果說最初一開始網友的關注點還在電影本身上面,爭議這部電影究竟算不算科幻片,那麼現在隨著電影的票房成績突破3億這個小關,關于這部電影背後的事情也被網友們議論紛紛。
「據說懂王這部電影的成本就二十來萬,靠《演員就位》一期的通告片酬就搞定了拍攝資金。」
「真的佩服懂王,這部片子只怕把他前面撲街賠的錢都給賺回來了吧。」
「那還沒有,不說王者也前面撲街了兩部校園青春電影,就說《銀河世界》的3億,除非《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的票房能直接破6億,才有可能。」
「破6億不可能了,現在電影的日票房已經跌到幾百萬了,預測最多也就3.5億。」
「不管多少億,王者也這部電影都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真的這必須要佩服他。幾個演員,一間房間,居然就拿到這麼高的票房,真TM牛逼。」
「這部電影是營銷得好,要不是懂王一直炒話題,怎麼可能會有這麼高的票房。」
「樓上太片面了,如果電影本身不夠精彩,就算是再好的營銷,也不可能有現在這樣的成績,前面那部《銀河世界》不也營銷了一把,最後呢,怎麼樣,拍得爛到讓人心梗。」
……
網友們在討論電影台前幕後的事情,電影界則是在分析《這個男人來自地球》這部經典成功案例。
不分析不行啊,這里面的利潤太高了,高到不少大片都望塵莫及啊……
電影市場現在也是資本運作的市場,可以說就是為了盈利,現在既然《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如此成功,他們自然想著能不能復刻這個案例,也同樣大賺一筆。
不說拍一部《這個男人來自地球2》,也可以考慮一下這樣類似題材的小成本軟科幻。
華圖影視的市場總監認真翻看了《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的票房紀錄,眉毛直跳動,看得是一陣心驚,這票房壓根就是個小怪物張開血盆大嘴,連帶著他們自己公司的《銀行專家2》都受到影響。
「你們說,我們也拍一部這樣的科幻片,怎麼樣?」
這話說的十分正常,沒有半分不好意思。
影視跟風一向都是常態,在某個時期青春校園片火,能夠賺錢就一窩蜂地跟風拍攝青春校園片,各種青春難劇都開始表演,不管是菩薩不知道我的痛苦,還是褶子中年的苦澀青春,又或是單純小帥哥與壞姐姐的勾引愛情,都是讓一群資本看到了利益,要不然怎麼會可勁地折騰青春。
「那要看劇本好不好。」
有員工直接就發表意見,說道︰「雖然王者也這部片子營銷得很好,但主要還是他的這部小成本太能打了。」
這一點自然不用再多說。
「你們有沒有找到合適像王者也那樣的科幻本子,成本不高,但故事很不錯的。」
會議室里,另外一邊的員工說道︰「我們也有看好幾部,不過現在改編版權抱得挺高的,而且其他公司也在找這樣的本子。」
這也就意味著他們再低成本,也並不可能做到像王者也那樣喪心病狂地低成本。
「編劇部那邊自己寫,行不行?」
像王者也那樣自己原創劇本。
在場的人都沒有吭聲,很顯然這就是一個偽問題,電影沒上映出結果,誰敢說行不行。
市場總監似乎也明白這一點,咳嗽了幾聲,面色嚴肅地說道︰「找一部最適合的軟科幻本子,作為今年上半年的一個重點項目。」
……
不單單是華圖影視,其他影視公司也都在分析王者也這部電影,討論是否可以跟風拍一部相似題材的電影。
就算不能復刻王者也這部電影的成功,也應該是有得賺。
前面他們都認為科幻片應該就是拍大場面,需要很多的特效制作費用,投資成本太高,這樣電影的風險性也就很高,但是現在王者也卻是給他們打開了另外一扇門,告訴他們科幻片並不一定要大場面大特效,講故事也行。
這怎麼不讓那些想要控制成本的制片人,影視公司在意。
畢竟這樣的項目投資成本低,風險性也低,即便是失敗了,也不用擔心像《銀河世界》那樣險些拉垮公司。
這成功案例擺在眼前,哪怕是不能大賺,小賺一筆也是好的。
在很多影視公司看來,這風是一定要跟的!
……
影視公司這邊紛紛瞄準小成本軟科幻,打算也拍這樣的片子。
新聞媒體自然也報道這樣的新聞消息——
「據悉,知名科幻作家未來的小說《月球陰影》將要被星辰影視改編拍攝成電影,預計4月份開機。小說《月球陰影》是一本很有想象力、腦洞極大的小說,諷刺幽默甚至荒誕夸張,最關鍵的是你明明知道這里面恐怕充斥了作者大量的胡說八道,卻又對他敘述中那廣闊又扯淡的宇宙帶有了一絲向往。」
這樣的新聞出現,自然也就讓不少媒體都意識到了電影市場現在是看見了《這個男人來自地球》的成功,打算跟風拍攝類似題材。
這引得不少網友都在調侃,紛紛稱懂王居然還引起了軟科幻風潮。
「哈哈哈,沒想到懂王拍的片子居然也有人跟風,真是活久見。」
「懂王可以啊,這真的是引領了吧。」
「不看好其他跟風拍這樣的題材,《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最關鍵的還是劇本,如果劇本不行,成本再低也是撲。」
「期待其他片子,不過很難像王者也的這部電影這麼成功了,現在明白了為什麼懂王他會說除了這個來自地球的男人,沒有人比他更懂科幻片了,哈哈……還真是!」
「懂王和你們說了,沒有人比他更懂科幻片,你們還是別胡亂跟風了。」
……
網上熱議,不管網友們怎麼討論,影視公司現在都眼紅《這個男人來自地球》案例,自然是跟風拍一部來坑錢。
不對,應該說是學習懂王的電影,向懂王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