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324章 強強對話,決戰馬刺!

4月23日,雄鹿跟籃網的第一場季後賽正式開打。

這場比賽開始之前,除了雄鹿跟籃網兩支球隊的球迷之外,並沒有太多額外的球員對比賽有所關注。

誠然,籃網在交易來卡特之後,綜合實力上升了一大節,球隊終于擁有了季後賽決定比賽的巨星。

但是,從全明星周末結束後下半段常規賽來看,卡特並沒有很好融入籃網,這也致使籃網從之前的東部第五、第六,掉到了如今的東部第八。

沒能整合好球隊所有力量的籃網,對東部任何季後賽球隊而言,都是不堪一擊的。

更別說,籃網遇上了三連冠的雄鹿!

遠得不說,這賽季的雄鹿跟上賽季沒多大變化,在主體陣容保持不變,隊內新秀持續成長的情況下,雄鹿奪冠的希望依舊很大。

更別說籃網這種球隊內部缺乏穩定的季後賽邊緣球隊。

事實上,雄鹿跟籃網之間實力差距,也正如絕大多數人預料的那樣。

只是G1,雄鹿就在主場大勝籃網34分。

即便何力在第四節只上了不到2分鐘,但籃網依舊輸得很干脆。

這讓人看上去,籃網就是紙老虎,空有不錯的紙面實力。

一旦遇上雄鹿這種真正的強隊,那就是土雞瓦狗不堪一擊。

然而,到了G2,卻出現了一些意外。

或許是G1打得太順利,又是在主場打球,雄鹿球員覺得勝券在握,所以G2就打得有些松散、懈怠了。

可不想,G1投了還沒20球的卡特,在G2一開始,就無限開火。

第一節才打了三分鐘,卡特外線干拔三分,3投3中,幫助籃網在得分上稍稍領先了雄鹿一兩分。

等到雄鹿注意起卡特這個點,卡特繼續我行我素。

相比較其他四大分衛,卡特人球結合差一點,所以空有扣籃王的身體天賦,但突破殺入內線的態度並不堅決。

卡特其實有低位背身單打的能力,但更多是身體對抗之後,晃一下騰出空間,然後往外飄投籃。

在何力證明三分球的重要意義之後,聯盟里越來越多的人意思到,難度大、命中率低、得分效率低的長兩分並不是很好的投籃選擇。

如果追求得分效率,或者是幫助球隊咬住比分,那更應該投三分或者打籃下,而不是古典打法堅決在中距離進攻。

可是,卡特此前學的就是古典打法,技能和打法已經成型了。

在雄鹿封鎖了卡特的三分投籃範圍後,投籃時不喜歡身體對抗的卡特,于是往三分線內一步,投起了長兩分。

結果,卡特狀態依舊神勇,手感極為出色,第一節5投4中,第二節7投5中,外加三分球2投1中,卡特在上半場總計投進13球,正好拿下了30分。

而且這30分還是純分,沒有任何一個罰球,這就很離譜。

也很強大!

卡特出乎所有人意料,成為了這幾年來,第一個可以無視何力球場影響力,打出超巨級別得分爆發力的巨星。

雖說卡特沒有一節單節拿下20分,可上半場拿下30分,個人得分比球隊其他球員加一起還多,出手次數卻只有三分之一,這就很變態。

有時候,證明巨星得分能力的並不是一段時間突如其來的爆發,而是每一節都能穩定做出貢獻。

以卡特G2上半場的精彩表現,超強的得分能力,如果這個狀態能持續下去,恐怕強如雄鹿,也有可能被籃網爆冷擊敗。

正是因為卡特存在感太大了,雄鹿不得不調整防守策略。

何力在這幾年為了節省體力,大多是站協防位的。

球隊協防球員雖說很多時候也要參與到防守當中,給球隊整個防守體系很大的支撐力度。

但是有不少時候,靠著外線、側翼球員的單防就能解決問題,這種時候,站協防位的何力就能稍事休息。

要不然,何力也不可能經常打滿四節,只是微微出汗,表現出一副毫不費力的樣子。

但現在何力不能這樣了。因為卡特的突然爆發,也是籃網上下一致在找卡特,給卡特傳球,籃網圍繞卡特打球,充分發揮卡特的個人影響力。

遇上這種情況,何力不得不跑到外線,頂防卡特。

何力不止協防是雄鹿隊內最強的,單防也是如此。

無論是外線還是內線!

就NBA當下的現狀,何力除了防不住小個後衛瞬間加速的突破之外,即便跑到內線,也可以頂一兩下奧尼爾這個級別的大中鋒。

像卡特這種標準的鋒衛搖擺人,其實是何力最喜歡防守的一類球員。

因為他們個高,運球重心就高,並且速度沒小個後衛那麼極致。

只要何力不是一晃神第一步被過得干干淨淨,那麼靠著更高的身體,靠著率先佔據突入籃下的路線,何力靠著對抗之後的干擾,是很容易將人防守下來的。

同位置對決,大打小永遠都是真理。

就像魔術師、威少可以欺負控衛,喬丹欺負分衛,杜蘭特欺負小前鋒,諾維茨基欺負大前鋒,奧尼爾欺負中鋒一樣。

靜態天賦上的優勢,是最直接的能夠在對位中取得優勢的一項。

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都是如此。

當何力跑外線盯死卡特之後,雖然雄鹿的防守體系出現了一點問題,但籃網也因為卡特進攻被何力限制了一些,整體的進攻節奏,得分效率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只可惜,真正的巨星是防不死的。

下半場的卡特11投5中,三分球3投1中,罰球4投4中,在絕大多數時候都被何力限制住的情況下,卡特還是拿到了15分。

為籃網G2險勝雄鹿3分立下了汗馬功勞。

與此同時,籃網其他球員在看到卡特遭遇困難,但球隊得分處于領先局面,還存在不小的勝利可能性。

于是一個個都選擇拼盡所有,挺身而出!

在基德的組織下,籃網絕大多數球員都打出了比上半場更好的水平,最終幫助籃網贏得G2的勝利。

「季後賽最好看的地方,就在于球星與球星之間的強強對話!

新秀第一個賽季的何力,正是與沙奎爾奧尼爾和科比布萊恩特兩人強強對話,這才達到了現在的水平。

在卡特真正站出來之前,其他球星好像完全被何力壓制住!

在何力的球場影響力下,絕大多數球星都打不出他們本該擁有的水平。

現在卡特終于站出來了,本該是何力前輩的卡特,終于站出來向何力這個統治者發起挑戰!

實際上這個聯盟不缺實力強悍的老將。

只有越來越多的新秀,能夠出現在何力面前,向何力發起挑戰。

這才是聯盟發展的需要,時代發展的需要!」

「邁克爾喬丹統治了90年代,但在90年代還是有球星不斷涌現出來,向邁克爾喬丹發起挑戰!

何力統治了這個時代,可悲的是這個時代沒有新人站出來向何力發起挑戰。

實際上並不是這個時代沒有成為巨星、超巨潛力的新人。

只不過是這些新人不夠強硬,不夠刻苦,不願意盡最大可能突破自己,不願意為球隊奉獻一切罷了!」

「從挑戰何力開始,讓這個時代變成最璀璨的時代吧!」

雄鹿輸給籃網之後,輿論並沒有唱衰雄鹿,亦或是對何力不利。

這一場確實是卡特打得好,但聯盟內外依舊認為何力是現役第一人,這是無法動搖的。

甚至有人指出,就是因為何力太強了,壓制了一個時代,讓這個時代的新人無法不斷踴躍出來。

實際上這個時代有不少出色的新人球星,只不過他們沒有經過季後賽的考驗,只是在常規賽里大放異彩。

但沒有真正上過戰場,這算哪門子戰士?

這些年何力在季後賽獨一檔的表現,比起喬丹在九十年代技壓群雄好要醒目。

每年雄鹿總決賽的對手雖然在變化,但殺入總決賽的總是老將,而沒有新人。

這讓這個時代,這個聯盟,看起來好像缺乏了一絲活力。

不過,話說回來,連何力的前輩,四大分衛之一的麥迪,都在季後賽第一輪痛苦掙扎,更遑論剛進聯盟一兩年的新秀了。

畢竟球隊能夠在季後賽走得更遠,不止要靠當家球星的實力,還要看球隊整體的實力。

而一般擁有潛力新星的球隊,通常前幾年都是擺爛魚腩隊,球隊里缺乏可靠的幫手,他們又怎麼能夠在季後賽立足,越戰越勇呢?

很多時候為了練級、揚名,甚至來征戰季後賽的資格都沒有。

言歸正傳。

雄鹿跟籃網的季後賽繼續進行,G3很快開打。

不過,籃網即便擁有主場之利,對上雄鹿卻佔不到任何便宜。

這次,何力從第一節開始,就對卡特嚴防死守。

卡特投射能力雖然不錯,但缺乏無球能力。

何力的針對性防守讓卡特接不到球,即便接到球出手也很不舒服。

而這一場卡特手感沒G2那麼爆炸,最終全場打下來,勉強16次出手,最終只中了6球,拿到了15分。

從得分效率來看,也不算太差。

在季後賽防守強度下,球星投籃命中率低于四成也是情有可原的,更別說卡特還投了不少三分球。

只不過,卡特扣籃傾向不高,在投籃施展不開的時候沒有過多往籃下殺,缺乏足夠多的罰球,而光靠三分球追一點真實命中率,那可就難了。

而一旦球隊里主要得分點,真實命中率不足50%,基礎得分也沒有破20,那麼球隊就很難贏球。

在何力用防陣級別的防守掐死卡特之後,雄鹿接連兩個客場取得勝利,可以說一下子將籃網逼到了死角。

重回密爾沃基,籃網跟雄鹿一番大戰,但最終還是棋差一著,在7分的分差下落敗,被雄鹿4比1掃地出門。

挺近第二輪,雄鹿再一次對上活塞,靠著韋德不經意間的爆發,活塞鐵桶防守被韋德突成了篩子。

何力都不用太出力,光是外線投投籃,幫韋德拉開空間,雄鹿就很輕松的4比0送走的活塞,繼續挺近下一輪——東部決賽。

剛進東決沒多久,雄鹿就得知了兩條喜訊。

步行者下克上擊敗了凱爾特人。

而在兩隊搶七大戰中,步行者球隊大當家小奧尼爾因為太過投入,並且上場時間過多,進而導致膝蓋受傷的情況。

雖然傷病不至于嚴重到賽季報銷的程度,但即便打封閉,也會影響小奧尼爾的競技狀態。

步行者這些年都是季後賽球隊,之前休賽期小奧尼爾跟著夢之隊一起打奧運會,奧運會里又是絕對的內線核心,並且還沒什麼合適的替補。

或許正是如此,操勞成疾的小奧尼爾在打進東決之前,終于扛不住了,需要休息一會兒。

正式進入東決,小奧尼爾倒是繼續上場,但卡萊爾不敢過度使用小奧尼爾。

在小奧尼爾沒辦法盡全力的情況下,雄鹿想要擊敗眼下這支步行者,那根本就不是什麼難事。

小奧尼爾是步行者的進攻核心以及防守核心,無論攻防,都需要小奧尼爾有不錯的靈敏性。

在傷了一條腿之後,上場不敢做太大動作的小奧尼爾只能看著雄鹿的跑轟欲哭無淚。

雄鹿這邊跑著跑著,卡萊爾迫于無奈,只能將小奧尼爾撤下去。

當球隊最強的球員們辦法留在場上,必須要在場下坐著,球隊其他球員還能怎麼辦?還有什麼打球的心思?

沒轍,步行者只能投降輸一半。

而雄鹿這邊,為了保持競技狀態,以賽代練,故意延長了系列賽的時間。

最終,雄鹿在牢牢掌握局面的情況下,4比2擊敗了步行者,然後四年四進總決賽。

而這一次,雄鹿的對手依舊不是預計中的湖人,而是擁有巔峰鄧肯和巔峰吉諾比利的馬刺。

在何力的記憶里,04年到05年的吉諾比利本該正式進入職業生涯巔峰,身體和技術完美結合。

奧運會冠軍,季後賽大殺四方,視鐵血防守的活塞如無物,成為唯一一個馬刺奪冠,球隊貢獻比鄧肯還大的球員。

然而,這一切都只是在何力記憶里發生的事情。

現在的真實情況是,馬刺跟湖人搶七稍勝一籌,即便艱難殺入總決賽,卻也已經是強弩之末!

對雄鹿來說,前三年也不乏有這樣的對手,但最終的結果卻是,無論對手再怎麼強大,實際上卻是不堪一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