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百七十章 東海大會四強

雖然十局上半白山僅靠西野哲的適時安打拿到一分,但這一分造成了領先的既定事實,中京必須先追平才能考慮其他。

兩隊都明白這一點。

本場比賽中京下位打線9打席1出壘,要突然爆發不太現實,因此中京監督根據局勢派上了代打球員。

一攻一防走到兩出局二壘有人的賽點。

距離比賽結束還剩下最後一個出局數,高中球員容易產生狀態起伏的一個階段。

西野哲用了一個小技巧來爭取己方的調整時間。

「左外!兩出局!中堅!兩出局!右外!兩出局!游擊……」

不厭其煩地一個個確認。

作為主將如此鼓勵隊友在場上是允許的,而且西野哲見好就收,在主審提醒之前掛回面罩,示意己方這個打席準備完畢。

主審不疑有他,掛上防護面罩,指向投手丘。

「Play Ball!」

中京打者早就在打擊區里等得不耐煩了。

西野哲配了顆掉入外側壞球帶的滑球,打者很輕易地就想要揮。

球棒揮了一半,收了回去。

「啪!」

西野哲接住球,起身看裁判,見是出棒過半的裁定,心生滿意地回過頭,轉球上去投手丘。

「很好,裁判的判斷仍然穩定。」

比賽來到末段裁判組裁定了幾百顆球,出現判斷起伏再正常不過。在捕手角度,西野哲盡可能考慮場上的影響因素。

他捕捉到打者的出棒意願。

在雙方僅有1分差的場面,可以分成「被打也無話可說」及「一定不能被打」兩種配球策略。

舉例來說,如果是投外角直球或會往外角低角度跑的變化球,但是卻還被打者利用打擊技巧一棒推上外野看台,那就真的無話可說,誰也不會苛責什麼。

原則上就是要避免在這個場面被打。

像想投內角球結果投得偏甜,被對方全力揮擊一棒將球送上看台的事,是絕對不能發生的。

看到上面松葉立新的帽檐被汗水浸透,西野哲覺得今天他又投了3局多,出現控球失穩的幾率大大拉高。

這麼來回思索了幾秒,西野哲打出與上一球相同的配球暗號。

外側低。

壞。

縱向滑球。

捏了捏手套,西野哲往外側蹲去,然後目視著球飛來。

白色的一點快速擴大。

左手前伸時,一根漆黑涂裝的棒子從眼前晃過。

「啪!」

按入下墜中的棒球,西野哲看了一眼左邊的中京球員,目前為止他的出棒選擇與預期一致。

這個打席的目的是盡量不被打者踫到球。

在打者出棒意願高時釣了兩次空揮,現在要做的是馬上給他降降溫,留給他一點喘息和思考的時間。

0壞球2好球。

固然可以一鼓作氣接著投進好球區,但西野哲的風格是,利用打者的思維模式,反過來誘使打者的類型。

第三球配了外側壞球,球種是直球,但松葉立新失投了。

視野中。

開始飛行的球一開始就很低,來到跟前更是打到另一邊打擊區中間。

西野哲連忙整個身體拉往右邊。

嗒!

先是用手套擋了一下落地後不規則彈跳的球,將球迅速擋在面前,然後右手立即拿起球。

一邊起身,一邊眼楮瞪過去三游間。

原本身體朝三壘帶了兩步,中京跑者回去幾步,保持在隨時可以趕回二壘的安全距離。

用褲子擦球,西野哲暗道︰「險些暴投捕逸,壞得太徹底了,不過效果應該有吧。」

送掉一顆壞球,當然是為了給打者一些念想,讓他以為投手開始不穩定。

兩出局,投手似乎有控球不穩,搶好球數時失投到中間的可能性增大,站在打者的角度,選一兩球可以是更好的選擇。

因而。

當球飛進捕手手套時,是直接進入的。

「好球!」

「三振!!!」

「無揮棒見逃三振!」

「三出局!比賽結束!三重2位白山高中以十局上半的領先維持到最後,贏得秋季東海大會二回戰,四強突破!」

場邊休息席。

看見捕手區起身的人後背的2號背番,東拓司不由得連連拍手鼓掌,手下有令人放心的球員。

最後一顆直球掛在了外角低,三振了對方打者。投手松葉立新的好投是主要原因,捕手的調度也十分出色。

那個打席總共投了4球,從進壘位置看,3顆在壞球帶,1顆進入好球區,但最終取得了1壞3好的投球成績。

打擊方面西野哲一如既往地交出主炮表現,6分里有3分是他直接打回來的。

盡管少了U18期間沒回來參加的縣內地區預賽,他的得分貢獻依舊很大,秋大會7場比賽累積打點高達20分。

打點數據與夏天相比差不多翻了一倍。

捕手本職工作西野哲同樣進步快速,相比夏大會時的尚顯稚女敕,秋大會的配球更具經驗。

換作夏天時的他,很可能選擇正面進攻內角,而現在最後一個打席全是外角低同一個地方。

捕手是一個吃經驗的位置,有些選擇只要經歷過才會更好領悟。

球探和媒體對西野哲的評價很高,不僅僅因為他出色的打擊能力,還有一次次蹲捕表現出來的球商與進步。

高中棒球畢竟只是同齡人之間的競爭,一時的成績代表不了什麼。

第71回秋季東海地區高等學校野球大會,伊勢球場二回戰第一場,比賽延長十局結束,白山(三重2位)6比5中京學院中京(岐阜1位)。

……

到了下午接近傍晚,東海大會四強確認。

中京大中京VS津田學園。

東邦VS白山。

由于當前還在學期中,高野連安排的比賽都在周末,所以才會有一二輪的兩日連戰,下一個準決賽與決賽的二連戰安排在了下一個周末。

選拔大會即春季甲子園,采取選考制,以各校秋季成績為主要評選標準。

與東京秋大會的1.5個固定名額不同,北信越大會和東海大會等一些地區秋大會固定名額是2個。

這意味著在恰好2個出場名額的秋季地區大會,準決賽往往比決賽來得更加激烈,是進入春甲的最後一場比賽。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