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章 不祥預感

這個唐軍兵卒看上去和尋常人無異,只是衣衫被吐蕃人撕扯襤褸,垂著頭,嘴角泛著血沫。

身上和臉上還有多處淤青破損,看上去狼狽極了。

于勃論定了定神,不去仔細看這唐人模樣,他心里先是下意識念了聲佛號,隨即又警覺過來︰我殺他,就如殺一只雞,一只犬一樣,不必多想,一刀下去,結束他的痛苦。

心中默念豐饒佛祖。

于勃論抬起手里的刀。

就在此時,低垂腦袋的唐兵突然抬頭,他的臉上血污滿布,一雙眼楮黑幽幽的,像是燃燒著火苗。

這種情況下,這人居然笑了。

笑著露出一口白牙,向著于勃論猛地噴出一口血霧,仿佛用盡全身力氣般吶喊︰「記住我是大唐先鋒軍第三團,二隊第七伙,爺爺我叫黑七郎!哈哈哈哈~」

震耳欲聾的狂笑聲,令扣住他的兩名蕃名臉上不由變色。

感覺手中這黑壯的唐兵在極力掙扎,幾乎要制不住他。

噗!

于勃論手里的刀向前一遞,猛地扎進黑七郎心口。

一切停滯。

過了片刻,黑七郎眼中的光芒逐漸黯淡下去。

抓住他的蕃兵將手一松,他的尸體如一截木樁般沉重的倒下,發出「咚」的一聲響。

在一旁的另一名唐兵,突然發出嗚咽悲聲。

宛如受傷的野獸。

「七郎,七郎!我高三郎對不起你,若不是為了我,你也不會被抓,我……」

「殺了他!」

論欽陵一聲斷喝。

于勃論手里的刀,仿佛機械一般抬起,一刀捅進高三郎的脖頸。

噗哧~

頸中熱血仰天噴起數尺。

那血澆得于勃論滿身滿臉,看上去赤紅粘稠,活像從血池里爬出來的妖物。

于勃論抹了一把臉上的血水,呼哧喘著粗氣,兩眼冒著凶光。

他大步上前,抓起第三名唐兵發髻,正像對脖子來一刀,卻被論欽陵喝止︰「夠了。」

論欽陵走上來,伸手輕拍了拍于勃論的臉頰︰「阿弟,你現在,終于有我們吐蕃武士的神采了。」

「這人……」

「這個人是唐軍斥侯里比較重要的人物,留著他,我還有用。」

論欽陵微微一笑,從懷里取出獨屬自己的金屬鬼面,輕輕戴在于勃論的臉上,左右端詳了片刻,欣喜道︰「不愧是噶爾家族的血脈,你戴上這面具,威風多了。」

說完,他不顧于勃論身上的血水,一把攬住他的肩頸,將他親熱的摟進自己懷里,指著第三名唐兵俘虜道︰「這個人,是唐軍那位先鋒前總管,蘇大為手下斥候,一個比較重要的角色,你說,我們用他換回贊婆如何?」

「真的?能換回贊婆?」于勃論驚喜問。

「要看此人對蘇大為有多重要,對嗎,趙、胡、兒?」

……

大非川南麓。

已是入山第三日,道路難行,三千人拖著戰馬,沿著山路,還要帶上數日口糧和武器輜重。

要克服山上較中原稀薄的空氣,以及山巔難化的積雪。

行路倍感艱難。

「阿彌,再有半日,我們應該能走出大非川了。」

薛仁貴牽著戰馬疆繩,沿著蜿蜒山道來到蘇大為身旁︰「前方探過,沒有危險。」

蘇大為看了看遠處,又看了看後軍。

一切正常。

但是不知為何,心中卻像是有什麼事懸著,有些難以安寧。

「怎麼了?有何不對嗎?」

薛仁貴見蘇大為有些心神不屬,不由問。

「無事,就是覺得有些太過順利了。」

「翻山躍嶺還算順利?」

薛仁貴不明所以,失笑搖頭道︰「若是平地趕路,這般路程騎馬一日就超過了。」

連續幾天高強度行軍,就連他這位先鋒將軍,臉上都黑瘦了一圈,只有一雙眼楮依舊神采奕奕。

下面的兵卒更加疲累不堪。

也不知按歷史上,薛仁貴率領那五萬唐軍翻躍大非川,留郭待封三萬多人守輜重,自己親率一萬五千騎急撲吐蕃人的馬場,是如何實現的。

那種情況,一定要比眼下更加困難。

蘇大為收回思緒,听到剛牽馬過來的安文生細聲道︰「從山下繞道走可能更快,但是沒有水源補給,而且更容易暴露在吐蕃人的眼線之下,走大非川,已經是最好的方案。」

薛仁貴拍了拍馬頸︰「我也知道,只是一時感概。」

說完,他轉頭四望︰「郭待封呢?」

「他還在後面看著後隊,他的隊伍負責輜重,沒那麼快。」

「哦。」

薛仁貴若有所思的點點頭。

「怎麼了?」

「沒什麼,只覺得那位郭小將軍,似乎對我有些成見。」

蘇大為心里一動,心道薛仁貴倒也不糊涂。

歷史上大唐的大非川之敗,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最讓人注意的一條,便是將領不和。

負責率主力出擊的薛仁貴與負責看守輜重的郭待封,不但沒有打出像樣的配合,反而互相扯後腿,以致于被論欽陵抓到機會,一舉將唐軍主力擊潰,以致大非川之敗。

此次蘇大為率領三千余精銳翻山越嶺,執行遠擊吐蕃邏些城的任務,原本也不想把薛仁貴和郭待封這對「冤家」湊一塊。

但有事情就是這麼巧。

論騎兵沖擊之猛烈。

在河西一線,舍蘇定方外,薛仁貴當仁不讓。

蘇定方那身體,若是能上,大總管他早就自己提馬槊上了,也輪不到讓蘇大為領這個任務。

薛仁貴為先鋒,蘇大為做中軍主帥。

輜重和後勤誰來負責?

遍數當時能抽調的將領,無人能出郭待封其右。

人家可是大唐天皇大帝,李治親自策試的舉人,九百人中,只有郭待封和張九齡等五人居上第,待詔弘文館隨仗供奉可是獨一份。

而且郭待封之前在軍中也有歷練。

在河西任職時得到裴行儉的賞識,升官至左豹韜衛將軍。

人家還有人老爹是大唐名將郭孝恪。

要學歷、履歷、出身,鍍金,全都漂亮到不像話,還有什麼理由拒絕讓郭待封隨軍的?

蘇大為是想不出來。

這一路上,三千多人人吃馬嚼,御寒衣物,包括抵御高原反應的紅景天等藥物,郭待封全都安排得明明白白,分毫不差。

可以說,郭待封的表現,對得起他的身份。

除了傲氣。

有的人傲氣是寫在臉上,有些人是藏在心里。

可還有的人,傲氣是在骨子里。

這支軍中高層將領只有蘇大為、郭待封、薛仁貴等三人,勉強還加個安文生,屬于蘇大為的高級幕僚。

蘇大為是當朝武後「阿弟」,這一點人人盡知。

還有蘇定方這位大唐名將做老師。

有李勣和蕭嗣業、程知節、尉遲家等一幫軍方大佬愛護。

當今天子直接令蘇大為入太子府典戎衛右副衛率。

這些政治意味,出身官二代的郭孝恪自然看的清楚。

對于蘇大為,他只有服服帖帖。

至于安文生,首先是蘇大為的人,其次安家也屬門閥貴族。

郭待封也沒什麼話說。

但是對薛仁貴時,郭待封就不一樣了。

那種從骨子里散發出來的,門閥貴族對寒門的優越感,和隱藏在深處的不屑,哪怕極力收斂,也時不時的會透出來。

薛仁貴雖然質樸率直,也不是傻子,隱隱有所察覺。

一種看不見的疏離裂隙,在先鋒薛仁貴與後勤將軍郭待封之間蔓延。

「老薛,不要在意這些細節。」

蘇大為拍拍薛仁貴的肩膀︰「我們這支兵馬,能不能完成任務暫且不說,但是離開大非川一刻,就意味著暴露在危險下,不可不防。」

這番話,頓時令薛仁貴警惕起來︰「我這就去前隊,再去檢查一番,多派斥候。」

「前鋒和斥候都交給你了。」

蘇大為忽然道︰「對了,斥候營昨夜是不是有人沒回來?」

「哦,趙胡兒他們的隊伍,不過斥候散的遠,在這山里有些還會迷路,晚個一天半天倒也正常。」

「唔……」

蘇大為抿了抿唇,翻身上龍子背上︰「我與你一起去前隊看一下,再走半個時辰,讓全軍停下休整,準備用午膳,然後在天黑前下山,找個合適的地方扎營。」

「喏。」

夜幕降下。

呼嘯的狂風中,蘇大為率領的三千人隊,在背山面河的大非川南麓山腳,扎下營寨。

巡夜和崗哨都做了妥當的安排。

營前多設鹿角和溝壑、柵欄。

還有巡邏隊,不斷來回巡視。

營寨內,中軍大帳,蘇大為召集了薛仁貴、安文生和郭待封,以及三個折沖都尉在帳中議事。

「斥候營別的隊都回了,但是趙胡兒那隊人,遲遲未歸。」

薛仁貴雙手按住膝蓋,一雙濃眉挑起,氣勢沉凝道︰「這事有些不對。」

「最壞的打算,是可能落入吐蕃人手里。」安文生眯著眼楮,一雙細長的鳳眸在白淨的面皮上,看著像是一團和氣的慵懶橘貓。

「應當不至于吧。」

郭待封指著地圖道︰「這山里怎麼會有吐蕃人?就算遇到吐蕃人,斥候也應該會有人傳訊回來。」

說著,他抬眼看了看蘇大為的臉色,笑著道︰「我听說趙胡兒一直是跟隨前總管,頗為得力。」

「唔,他是一個老兵。」

蘇大為手按地圖,回憶道︰「昔年我與阿史那道真他們征西突厥,當時程知節任大總管,邢國公是前總管,正如我今日之職。趙胡兒是阿史那道真手下突厥歸化將領,其人極擅追蹤,頗有能力。」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