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二十五章 化形

輸不起這三個字一出,房中所有人似乎都凝固住。

那些忙碌的文書、長史停住手中的事,目光向蘇大為投來。

就連蘇慶節,也投來復雜且疑慮的目光。

「這番話在這里說,不怕老夫治你一個惑亂軍心之罪?」蘇定方看向蘇大為,神色頗為復雜。

猶如看一只破繭的蝴蝶,既有期許,又有擔憂。

「怕也不怕。」

蘇大為向蘇定方笑道︰「我個人榮辱是小,但既做了前總管,便要擔起責任,只求必勝。」

「好一個只求必勝。」蘇定方也笑了︰「既然必勝,又哪有輸不起之說。」

有些話,不能說得太細。

三人坐在桌案前,細細品茶,一時沉默。

直到蘇大為再次主動出聲︰「陛下的意思是讓我們攻破邏娑,畢其功于一役,老師以為呢?」

「不容易。」

蘇定方放下茶杯,沉吟道︰「敵專而我分,我們的戰線長,為了守衛河西和商路,處處需得設防,而吐蕃人不用,高原環境是他們天生的城池,再加上冰雪和瘴氣

游牧之民,進退如風,想征服他們,相當于再來一次高句麗之戰。

須得天時地利人和。」

蘇大為心中不禁暗贊︰不愧是戰神蘇定方,對吐蕃的評價算是最接近事實了。

在唐軍里,大量的將領對吐蕃有一種天然的優越感,對打吐蕃頗為自負。

這或許是因為貞觀年間,太宗與吐蕃曾有過一次「松州之戰」。

松州就是蜀地到吐谷渾的一片地區。

在後世,那里有藏族有康巴族,包括網紅丁真,也出自那邊的理塘縣。

松州之戰,以大唐勝利而告終。

此後,吐蕃人主動求合,祿東贊代表吐蕃贊普向大唐求親,願奉大唐為宗主。

這才有了文成公主入藏之行。

大唐做為天下共主,施展文化外交的羈縻之策。

現在來看,這個計策失效了。

正像蘇定方之前說的,敵專而我分。

吐蕃四周沒有足夠的威脅,雪域高原就是天然的城池。

他們只用專心向著大唐擴張就夠了。

至于身後的天竺……

當年王玄策借一萬多吐蕃兵就能滅掉中天竺。

可想這天竺究竟是什麼破玩意。

而大唐則不同。

做為天下之主,大唐要四處用兵,要維護地方秩序,要討伐不听話的小弟,實在太過忙碌和疲弊。

這種局面下,令大唐在與吐蕃作戰的局部地區,暫時沒能投放足夠的兵力。

「兵不貴多,而在用,若是老夫身體允許,其實翻躍大非川也是一步不錯的棋,六年前烏海之戰,老夫就用過這招。」

蘇定方的話,令蘇大為從沉思中回過神來,忙請教道︰「老師,烏海之戰我只是听說,究竟情況如何?」

蘇定方向坐在一旁一副虛心聆听狀的蘇慶節抬了抬手︰「去給我把地圖取過來。」

蘇慶節像是被抽了一鞭般彈起。

幾步過去,將懸掛在壁上的地圖取下,在蘇大為和蘇定方面前展開。

「阿耶……」

「阿彌你看這大非川,它隔開了兩片區域,一片是廣袤的草原,另一部則是崇山峻嶺。大非川過去,還有祁連山、昆侖山,許多甚至老夫都叫不出名字的山。

而這里……」

蘇定方在地圖上標示大非川的位置指了指︰「向北,可以去伏俟城,向西,則可以去邏娑。」

「邏娑!」

就是說可以直達吐蕃人的王城,後世的拉薩!

「不錯。」

蘇定方花白的眉頭揚起︰「當年文成公主入藏,走得便是這條路,從此路,過烏海,沿途都有水源補給,可直插吐蕃人的邏娑城。」

「老師,讓我想想。」

蘇大為端起茶杯,一時思緒起伏。

蘇定方這段話的信息量極大。

首先是文成公主入藏走的路線。

這間接承認,當年太宗皇帝許文成公主給松贊干布,也是做了預案的。

送親隊伍里,必有大唐的探子,順勢模清了入藏的路線。

相當于先秦贈蜀王金牛,蜀王為了迎接金牛派五丁開山,鑿出棧道。

最後秦兵順著棧道攻入蜀中,直接令蜀王敲出GG。

其次便是水源補給。

這是大軍行走的先決條件。

有許多地方,從地圖上看,都有路。

但帶兵的將領都知道,就算地圖上看著能走的地方,如果沒有水源,沒有食物補給,仍是死地,是「無人區」。

若是從這樣的地方走,多少人都會死光。

正如當年鄭仁泰的事一樣。

有充足水源,就能行走大軍,就能做戰略準備。

「當年老夫率騎兵直插烏海,就是憑借這條路,不過……用過一次了,吐蕃人應該會有提防。」

蘇定方盯著地圖,目光閃動著睿智的光芒。

「你方才所言,倒也不失為一條思路,翻躍大非川,取吐蕃人的牛馬牲口做補充,詐做攻伏俟城,調動吐蕃人的防線露出破綻,然後輕騎疾進,直插邏娑。」

這個提議,無疑很大膽,也很危險。

但卻是蘇定方的風格。

輕騎狂飆,攻敵要害。

蘇大為先是拍案而起,接著是以手扶額︰「大總管,從大非川到邏娑,路上得多長時間?」

地圖上看不出來。

但蘇大為前世是玩過從青海到西藏自駕游的。

他記得自己沿著川藏公路狂飆,足足開了兩天,里程差不多有兩千公里。

把人差點累癱。

在唐時唯一的機動工具只有戰馬,就算日行百里,沒有任何阻撓,也得二十天。

而在實際過程中,二十天是遠遠不夠的。

恐怕得翻個數倍。

這麼長的時間,大軍的補給,只靠劫掠吐蕃人的牛羊,不現實。

雪區那麼大,許多地方都是無人區。

要是一整天沒遇到人怎麼辦?

就算人不吃,馬屬于邊吃邊拉的動物,一會不吃就會掉膘,一掉膘就跑不動了。

好,哪怕暫時不考慮馬的草料問題。

退一萬步來說,就算劫掠到吐蕃人的牛羊,這些牲畜士卒不可能當天吃完吧,想繼續吃,就得帶著上路。

帶著這些牲口,還怎麼狂飆騎兵速度?

蘇定方點頭道︰「時間要視戰勢而定,至于食物補充,我之前用兵時,有一個法子,可解一時之饑渴。

隨行戰馬,備馬中多帶母馬,如果渴了,除了飲冰,還可喝馬女乃。

此外還可用吐蕃人的法子,將稷麥青稞磨成粉,制成餅帶著。

這些都是續命的法子。」

蘇大為頗有些驚訝,這就有點像是後世蒙古騎兵的思路了。

母馬,馬女乃?

還有磨面粉做餅。

要按這法子,唐騎的持續作戰能力,能增強不少。

他想了想又道︰「依老師之見,攻下邏娑城,需要多少兵馬?」

「兩萬為佳,最少也要一萬五。」

「咳咳。」

蘇大為撫胸大聲咳嗽起來。

不愧是蘇定方,這特麼用兵神了。

憑一兩萬人就敢說滅了吐蕃帝國。

「阿彌,你沒事吧?」

蘇慶節听得入神,直到被蘇大為的咳嗽聲驚醒,不由出聲問。

「我沒事。」

蘇大為舉起茶杯喝了一口︰「老師,若遇到吐蕃人的主力,怎麼辦?」

一兩萬人,假如遇到數十萬吐蕃大軍,後來薛仁貴的大非川之戰,就是這種局面。

強如猛人薛仁貴,也不得不飲下失敗的苦果。

蘇定方雙手負後,淡淡的掃了一眼蘇大為︰「若是正面遇到吐蕃主力……打過去便是。」

一句話,令蘇大為汗毛都豎起來了。

耳中听到蘇定方平靜的聲音︰「正面浪戰,吐蕃人縱有十萬,我唐騎一萬,也足以破之。」

要換一個人,這麼說絕對是吹牛,吹牛大發了。

但說這話的人是蘇定方。

當年烏海之戰,蘇定方可是憑借一千唐騎,大破吐蕃副相達延莽布八萬。

如今說一萬破十萬,沒人覺得蘇定方在吹牛,只覺得戰神還是太謙虛了。

「老師,我……」

蘇大為拍拍自己的胸口︰「我是沒老師這份本事了,要我的話,沒有三萬人,大概不能成事。」

蘇定方看了他一眼,哼了一聲︰「何須三萬。」

說完,自己忍不住搖頭喃喃道︰「也是,老夫能有這份能力,是三十年用兵換來的,你才多大,要換獅子,只怕給他十萬,也未必能成。」

拿著地圖笑呵呵的蘇慶節,瞬間臉色一變,你們說就說,怎麼好好的,又數落到我頭上了。

「老師現在的身體情況,能親自帶兵嗎?」蘇大為又提到一個關鍵問題。

「當然。」

蘇定方毫不遲疑,不過在迎著蘇慶節欲言又止的神色後,他想了想又道︰「我需準備一下,待合適戰機出現,到時我需要阿彌你做我的副手,去執行我的戰術。」

「喏!」

蘇大為插手領命。

能做戰神蘇定方的副手,能執行蘇定方的戰術,去消滅敵人。

去滅敵國。

這是每一個大唐人,夢寐以求的榮耀。

「對了老師,裴都護說他過幾日會來酒泉這邊,與你商議軍事。」

「他?」

蘇定方眉頭皺起,叱道︰「荒唐!安西都護的防區責任何等重大,他怎麼能輕易離開?」

「他的書信里確實這麼說。」

蘇大為心中生出一絲疑惑,接著問︰「對了老師,為何你的回信里,沒有落款和印信?」

此事,是他陪蘇慶節來見裴行儉的緣由。

卻直到現在才有空提出。

「回信,什麼回信?」

蘇定方一臉詫異︰「我何時給你寫過信?」

「沒有?」

「阿耶,李謹行過來傳遞消息,你不是讓他帶了一封回信給阿彌嗎?」

「李謹行?」

蘇定方臉上露出疑惑之色︰「這名字听過,但老夫沒見過此人。」

蘇大為與蘇慶節兩人的臉上,同時流露出駭然。

如果蘇定方沒見過李謹行。

那當日,入蘇大為軍帳送上回信的人,又是誰?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