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四十二章 海內存知己

「我無罪。」

周娘子咬了咬唇,面色淒然道︰「我進來就是看到郎君躺在地上,不是我做的,我一個婦道人家,為何要殺自己的丈夫?何況我也沒這樣的本事。」

「那你如何解釋我的問題?這昏暗的房內,你是怎麼看清里面的光景?」

「我……」

周娘子身子搖搖欲墜,後退了兩步,背後靠在門板上。

「我要想一下,我腦子有些亂。」

「不急,你可以慢慢想,只要在我們驗完前,告訴我答案就可以了。」

蘇大為不疾不緩,沖她點點頭︰「都是為了查案,若有得罪處,還請見諒。」

眼前的婦人只是個尋常人,自然不可能是她做的。

方才觀察尸體的時候,蘇大為就看出。

這絕不是尋常的火焰燒致,更像是某種異人的法術。

但周圍的環境,沒有一絲燒灼的痕跡,這就有些令人費解了。

周娘子雖然沒有做案的能力,但關于那個問題,若她不能回答,至少就說明,對案情有所隱瞞,其動機,令人懷疑。

「我,我起來了,我記起來了。」

周娘子捂著胸口,臉色略有些激動︰「我進來的時候,爐火還是亮的,第一眼就看到了,也就看到躺在爐邊的郎君。」

「哦?」

蘇大為皺了下眉。

錢八指已經走上去,伸手在爐里模了模︰「有幾分余溫,看來她沒說謊。」

「八爺,勞煩你把爐里的灰都掏出來,看看究竟燒的是什麼,能不能有說發現。」

「舉手之牢,有什麼勞煩的。」

錢八指咧嘴笑了笑。

蘇大為道︰「你現在是不良副帥,在我手下,還當小兵用,這是屈才了。」

「屈個屁,阿彌,你再跟我矯情,信不信我明天便不做了,養老去。」

「好好,我不說,不說,快干活。」

蘇大為哭笑不得。

錢八指這才大笑著,從懷里取出一塊折成塊的灰布,抖開來有一尺見方。

鋪在地上,這才伸手入爐開始掏爐里的灰燼。

「八爺小心點,別燙到。」

「暖手都嫌不夠,燙個屁……我是玩暗器的祖宗,這里面若有什麼,我肯定會知道,放心吧。」

錢八指嘴里咕囔著。

蘇大為看了周娘子一眼,猶豫了一下道︰「周郎君的尸體……」

「你要說什麼?」

「我想問,能否讓仵作剖尸查驗。」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

縱然是有著完整刑偵和查案、法醫手段的大唐,遇到命案,也就是檢查體表。

若不得家屬同意,或者上面發話,是絕不能輕易給人剖尸的。

否則,便是侮辱死者。

一般家屬,都很難答應這個要求。

之前蘇大為進宮,冒著李治震怒也要求做尸檢,正是為此。

許多案子,光靠檢查死者的外表,其實很難找到真正的死因。

像之前高陽公主的尸身。

若不剖開胸腔,檢查雙肺水腫情況,也不能斷定究竟死于頸骨折斷,還是溺斃。

周娘子听到蘇大為的請求,整個人像是點了穴一樣,呆愣在當場。

她活了三十年,從未听說過這種要求。

等她回過神來,立刻激烈反對︰「萬萬不可!郎君已經這樣了,怎能再戳他的尸體,百年之後,我如何有顏面去見郎君,絕不可以!」

得,給尸體做解剖看來沒戲。

蘇大為也不好強求。

只能點點頭︰「既然如此,我們只能就現有的條件,來做勘察了。」

整個現場勘察連帶著尸體的體表檢查,總共也就一個時辰結束。

結論並不復雜。

崔家院子並沒有外人來過的痕跡。

屋里的東西也都正常。

唯一不正常的,只有那個爐子,燃燒的東西。

死者生前究竟在燒什麼,這或許會是一條線索。

錢八指蹲在那里掏了半天爐子,還是有收獲的。

在那堆黑灰里,發現一些沒燒完全的零碎殘頁。

不過上面都是黑糊一片,得拿回衙門里通過一些技術手段,看看能否復原。

此外,就是崔渙的尸體。

首先要確定死者是本人,而不是別人假冒的。

尸體外表燒焦了,但還能驗牙口。

通過牙齒辯認,是崔渙無誤。

另外關于死法,因為不能做解剖,只驗看體表的話,死者有著明顯被燒死的特征。

至于為何不掙扎,現場也沒有火燒的痕跡,則是另一個疑問了。

把所記錄之事,給周娘子看過無誤後,讓她在卷宗上畫押,一份案情記錄便完成了。

「我們先回衙門,稍後會有越王府的人來幫著收殮後事,若有事可以到長安縣衙門找我,案情若有進展,我們會再通知。」

「是。」

……

蘇大為沒有隨錢八指回長安縣衙,而是向他交代了一聲,轉去了大理寺。

在大理寺,他沒找寺卿裴廉,而是找了程道之,將今天的案子與他細說了一下,讓他將兩案的卷宗放在一起,看看有沒有相似的線索。

目前來看,都是在自家死恨。

沒有外人進入的痕跡。

死狀都十分蹊蹺。

一個是溺斃。

一個看起來是燒死。

而現場都沒有水火之災的痕跡。

崔渙那個案子,還要再確定一下,屋內是否第一現場,還是在外面燒死被人運進來,還有爐中燒的究竟是何物。

這些需要時間去驗證。

至于高陽公主的案子,南九郎已經去城外涇河去查證,看高陽公主鼻中找到的植物,是否是河中的浮萍植物。

這一點確認,就要再驗證犯案現場的問題。

若房屋里真的是第一現場。

蘇大為就要慎重考慮李仙宗所提到的「巫蠱」之事。

當然,這些還是後話,先把前期工作按程序排查,盡可能搜集更多的線索,才能說後面。

大理寺這里,他也沒呆多久。

把案情交代後,立刻出了大理寺,轉備轉去一旁的都察寺。

出來的時候,他看到不少差役和官吏在進進出出的忙碌。

不是公務,而在搬家。

許多卷宗資料都被打包,整車整車的裝備整齊。

這些都是歷年來的公文和案卷,還有許多資料文書。

都是寶貴的文獻資料。

都要分門別類放好,用馬車運去大明宮。

李治已經發過話,這里的東西,在下個月都要搬過去。

在這邊辦公的機會已經不多了。

長安縣和萬年縣衙門倒是原樣不動。

要搬的只是三省六部。

新建的大明宮,會成為此後大唐帝國的心髒。

先後會有十七位大唐皇帝在此處理朝政。

歷時兩百余年。

蘇大為正想著心事,冷不防從一處偏殿跑出一個少年郎。

跑到蘇大為面前,看了又看,試探著問︰「你是蘇大為,蘇郎君?」

蘇大為打量對方。

看起來還是個半大孩子,十四五歲上下。

身高六尺左右,一身寬大的儒服,頭束冠戴。

面上的皮膚白皙,臉頰偏瘦,一雙眼楮黑黝黝的,極有神彩。

雙手交疊,正沖他行叉手禮。

手指縴白細長,宛若女子。

「你是?」

「我是王子安。」

「王子安?」

蘇大為皺眉道︰「不認識,你是否弄錯了。」

「哎,不會錯的,你那天去我們家,我看到了,我是子安,哎,我是王勃。」

最後兩個字,一下子將蘇大為想要離開的腳步定住。

他驚訝的回頭,再一次認真打量眼前的少年郎。

「你是王勃?王通之孫?」

「如假包換。」

王勃挺起胸膛,一臉故做嚴肅。

蘇大為一時不知該說什麼。

王勃,初唐四杰之王勃。

見到他,自己算是認識全部的初唐四杰,完成「攢齊初唐四杰」之任務卡了。

最早的駱賓王。

然後通過駱賓王又介紹了楊炯和盧照鄰。

這兩位雖然還沒打過照面,但卻與蘇大為有過書信來往。

更別提大嘴巴駱賓王。

每次寫信文彩斐然,而且鋪陳排比,令蘇大為看了有些汗顏。

他的回信,也只能半白不文了。

蘇大為在王氏家里,問起王勃,甚至主動向王茂叔問起王勃。

只因為後世的記憶太過鮮明。

誰能忘記那首《藤王閣詩》。

騰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還有那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心里想著,蘇大為嘴里忍不住就念出來︰「海內存知己……」

「咦?你說的什麼?這句還挺有精神的。」

王勃少年心性,還比較跳月兌。

聞言眼楮一亮。

「這句不錯,我記下來,以後可以用在詩作里。」

「咳咳~」

蘇大為不由大聲咳嗽起來。

尷尬,賊尷尬。

抄到人家主人頭上了。

「那啥,你來找我做什麼的?」

蘇大為揉了揉眼角。

實在有些無法將眼前風光霽月,朝氣勃發的少年,與那位印象里偉大的詩人聯系在一起。

特別是,知道王勃的未來。

二十六歲,便渡海溺水而亡。

對了,李白也是溺水而亡。

他們這些天才詩人,是否老天也嫉妒,不令他們得以壽終?

「是駱賓王。」

王勃像是想起了正事,背著雙手,學著大人樣挺起胸膛。

不過他的個頭與蘇大為實在相差甚遠。

蘇大為按後世,至少是一米九八的身高。

王勃,一米七頂天了。

不得不仰著頭看向蘇大為。

明明是個半大少年,偏要裝著少年老成。

「駱賓王給我寫信了,提及你是個可交之人,而且屢有驚人之語,今日一見,領教了。」

他拱了拱手又道︰「對了,我還有一事要找你。」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