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黑齒常之雖然沒有親眼見到各地的烽火。

但是他的頭腦清明,對局勢洞若觀火。

眼下的情況,因為大唐主力已經隨蘇定方渡海撤回,留在百濟的只有少量唐軍精銳。

此時,這部份唐軍,就猶如坐在火藥桶上。

一朝不甚,可能整個局面將會翻覆。

暗流洶涌,局勢極為惡劣。

吃過午食,蘇大為從殿中出來,結束了今天與黑齒常之的會面。

午後有些昏沉。

他伸手抓起一把窗前的雪,往臉上搓了搓。

阿史那道真和蘇慶節各有公務要忙,已經離開。

身邊只有安文生,見他拿雪搓臉,又是好奇,又是嫌棄道︰「怎麼如此不講究。」

「你還說我,你跟那個春彥听說最近走得很近,你是怎麼想的?」

蘇大為看了安文生一眼。

自從兩月前,他率軍進佔未谷城,便把還在城里未及走月兌的春彥重新拿下。

本來以春彥的身手逃走不難。

奈何蘇大為此前在她身上動過手腳,令她無法調用元氣。

如今,比之常人,也就是拳腳厲害點。

她身上又被聶蘇反復搜過,保證連頭發絲都沒放過,各種毒香什麼的,也是不用指望了。

如此一來,現在只得委委屈屈,做了蘇大為手下又一階下囚。

只是如何處置她,蘇大為一時還沒想好。

照理說,當初安文生是說要殺了此人,替昔秀芳報仇的。

但現在安文生又改了主意,好像對這春彥頗有憐惜之意,天知道安文生腦子是不是進水了。

「當初是你說要給昔秀芳報仇的。」

「阿彌,秀芳已經死了那麼多年了,活著的人,總還要繼續。」

安文生背負雙手,仰頭看天,長嘆一聲。

說不盡的落寞。

「負心漢。」

「你說什麼?」安文吃怒視他,文藝範裝不下去了。

「我說你負心漢有錯嗎?」蘇大為白了他一眼︰「當初一口一個秀芳大家,不知多欣賞,現在呢,人不在了,情也漸漸忘了?」

「我……」

安文生啞口無言。

蘇大為擺擺手︰「不用跟我解釋,你自己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就行,還有,春彥這女人不比昔秀芳,這女人心思歹毒,你莫要玩火。」

「我不是那樣的人。」

蘇大為不再理他。

擺了擺手,徑自向前院走去。

眼前滿園雪景,四下瑩白一片。

蘇大為忍不住道︰「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只落得一片大雪白茫茫,真干淨。」

「呸,這些關我鳥事,瞎操心。」

安文生若是喜歡,便是把春彥娶了,也不是什麼大事。

只要這女人別玩什麼花樣就成。

眼前一條小道通往熊津都督府的衙門,剛巧一個小兵正跑過來,見了蘇大為面色一喜,上來叉手見禮道︰「蘇都尉,左驍衛郎將命我找你。」

「有事?」

「說是有急事找你商議。」

「嗯,我正要去他那里,帶路吧。」

跟著傳令親兵,經過幾道哨所和巡邏衛。

蘇大為帶著風雪,邁入了剛建立不久的熊津都督府。

這里,原本應該屬于新任熊津都督王文度。

可是現在,人沒了。

一切休提。

上午出事後,都督府已經翻了天。

無數醫生,仵作,各級將領,輪番被劉仁願召見一遍。

熊津城的防衛等級一下子提升到最高級。

誰也不知道,王文度的死,是一個偶然,還是蘊藏著更大的危機。

是否是敵人反攻的開始?

現在這一切都無法確定。

只能說,王文度死得太不是時候了。

在熊津都督府公廨里,蘇大為見到了此時唐軍在熊津城的最高將領劉仁願。

劉仁願,字士元,雕陰郡大斌縣人,匈奴族。

唐初將領,右驍衛大將軍劉大俱之子,匈奴右賢王劉豹之後。

初以門蔭,選為弘文館學生,授右親衛,負責保衛唐太宗李世民,授予果毅都尉。

參與攻打高句麗,授上柱國、黎陽縣公。

跟隨李勣攻打薛延陀,隨程知節攻打阿史那賀魯。

從履歷上來看,這劉仁願是標準的軍二代,而且戰功彪柄。

就有如後世TVB的老戲骨,你說不上來他有多耀眼,因為初唐時將星璀璨,名將能打仗的將領實在太多了。

但你又絕對無法忽視這樣一員能將。

因為幾乎所有的大唐戰役,重要的戰爭,他都有參與。

堪稱大唐軍中的骨干之臣。

唐軍之強盛,除了有如李靖、蘇定方、李勣這樣的名將。

更因為有無數像是劉仁願這樣的骨干之將。

下面還有無數如蘇慶節、蘇大為、阿史那道真、王孝杰、婁師德這樣的能將。

再加上初唐時府兵制的強盛,才成就大唐的武德充沛。

唐軍之強,是整體的強。

仿佛華夏的武魂在經歷過魏晉南北朝的動蕩之後,在這一個時期井噴式的爆發了。

將星璀璨,彪柄千古。

此時,身為大唐駐守熊津城的最高將領,劉仁願的眉頭幾乎打成了一個疙瘩。

因為有匈奴人的血統,他的毛發看起來迥異于一般的唐人。

一副大大的掛腮胡子,野蠻的生長著。

鬢角很長,眉毛和頭發皆是又濃又密。

整張大胡子臉上,只有一雙圓瞪瞪的眼楮,看上去顯得不怒自威。

「蘇大為你來了。」

「見過左驍衛郎將。」

蘇大為直接以官職相稱。

劉仁願看起來也是軍中粗人,並不太扣細節。

點了點頭,伸手攬過蘇大為的肩膀,低聲道︰「來,我有話要問你。」

「何事?」

「大總管臨行前說過,如果有什麼不決之事就問你。」

「大總管真這麼說?」

大總管,便是蘇定方。

他為此次征百濟唐軍最高統率,被李治命為神丘道大總管。

不過上個月,蘇定方已經帶著唐軍主力,以及一萬多俘虜,還有百濟王族義慈王等人,乘船返回大唐了。

其中獻俘表功是一方面。

更重要的問題是,糧草不濟,以及軍心思歸。

此次蘇定方的動作已經夠快的了。

但麾下府兵們,似乎越來越不想在外長久征戰。

畢竟原本是輪換的府兵,結果一打就是數年,家里田地荒蕪,又不得田產賞賜。

換誰,也會有想法的吧。

蘇大為心里轉過這些雜念,耳中听到劉仁願道︰「大總管說,你鬼點子多,有事問你準沒錯。」

蘇大為︰「……」

一時無語。

蘇定方老師,您這是夸我還是損我呢?

劉仁願繼續道︰「你應該知道我是為何事找你吧?」

「是為了王文度之事?」

「你果然聰明。」

「左驍衛郎將,這種事,跟聰明沒關系的吧。」

蘇大為苦笑道︰「這種情況,除了王文度死在任上,還有何事能引起這麼大的亂子。」

「說得是啊。」

劉仁願有些憂心仲仲的道︰「各城各鎮和州郡,我已經去信知會他們了,讓各地小心防備,也已經去信回長安,希望陛下能及時看到,指示下一步如何做。」

「等等,你給各地都去了信?」

「對,有什麼不妥嗎?」劉仁願聞言一愣。

他並不笨,很快明白蘇大為的意思。

然而他還是樂觀的道︰「我已經加派人手護送信,應該沒事,這麼冷的天,那些義軍反應不會這麼快。」

「希望如此吧。」蘇大為將信將疑。

他現在,不敢對此抱有太大希望。

萬一,事情偏偏發生了呢,萬一事情就是那麼糟呢?

唐軍在此乃是客軍,補充糧草後勤不易,除了在百濟各地搜刮,主要就是靠新羅人。

而新羅人,又是絕對靠不住的。

蘇大為對此無比清醒。

可惜,唐軍上下,現在對此有清醒認識的並不多。

大部份人,還沉浸在這一場滅掉百濟的勝利中。

以及唐與新羅是宗主與藩屬,是軍事盟友這樣的定位里。

包括眼前的劉仁願。

但蘇大為也無意去扭轉他們的看法。

空口白話,誰會相信。

且行且看吧。

「對了,左驍衛郎將,我正想問,仵作看過王都督的尸身了嗎?他是怎麼死的?有何可疑之處?」

「這正是我要找你來的目地。」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