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十九章 兵者,詭道

「咦?」蘇慶節半邊被打腫的眼眶里,眼光閃動,顯得頗為意外︰「問你幾次都沒說,真是去吐蕃了?」

「是啊,別問我為何去吐蕃,這個解釋起來話就長了,總之我去了吐蕃之後,才發現,這……」

簡單三言兩語,將吐蕃橫掃雪域高原之強,向蘇慶節言明。

蘇慶節不由陷入沉思。

又走了片刻,眼見前方一處宅子,蘇慶節反應過來︰「書房到了,你先進去。」

「那你呢?」

「我這樣子,可不能讓我爹看見。」

蘇慶節捂住紅腫的眼楮,悻悻然的道︰「等我好好練練,回頭再找你比試。」

這小子,心高氣傲的緊,肯定是不服輸的。

「行行,隨時恭候。」

蘇大為憋住笑,看著蘇慶節一瘸一拐的溜走,他向守在門外的蘇府下人點點頭,看到下人進去通傳。

片刻之後,蘇大為在侍女的接引下,走進書房。

蘇定方的書房,和一般的文人雅客不同。

開門就看到正面牆上懸掛著大大的一副地圖,上面注明了大唐疆域,以及西域諸國,並高句麗等半島地形。

當然,是比較粗略的那種,古人的地圖,再精細,也遠比不上後世。

稍微精細一點的,屬于軍用地圖,那是國之重器,等閑不可示人,更不會掛書房里了。

左面的牆上,掛著各種刀劍強弓,兵器甲冑,顯示出主人的身份。

右邊的牆上有一個半嵌入的書架,上面堆滿了書籍。

不過按蘇定方為人,多半是兵法之類的書。

蘇定方此時正坐在前方的桌案前,低頭看著一張攤開的地圖。

桌案上有筆墨紙硯,還有一些拇指大小的木刻小人,分黑白二色。

小巧精致,栩栩如生。

在讀書辦公的桌案一側,還有一個稍小的木幾,上面置有茶具和矮凳,顯然是為了待客和喝茶之用。

「國公,阿彌來見你了。」

蘇大為站在堂前,向蘇定方叉手行禮。

一直全神貫注在地圖上的蘇定方,听到聲音,這才抬頭看過來。

「來了?」

蘇大為與他目光對視,心頭不由一震。

蘇定方,老了。

之前在軍中,只覺得他銳不可當,氣勢逼人。

行動舉止間,從來都是虎虎生風。

但是此刻,在這間書房里,蘇大為看到的不是那位大唐名將,而是一名垂垂老者。

蘇定方的眼神有些渾濁,神態透著疲憊,兩鬢邊的白發,又多了一些。

看上去,比去年在軍中時,蒼了憔悴多了。

「國公,你……你要保重身體。」

蘇大為情不自禁道。

在軍中,蘇定方既是他的上官,又是他的良師,對他多有提攜關照,還不吝指點蘇大為用兵之道。

是蘇大為最為尊重的軍神。

這一點上,甚至要超過對程知節。

程知節處事圓滑,擅于拉近關系,平時關起門來,和蘇大為就如子佷,毫無架子,倒是更親近些。

蘇定方的嚴肅和沉默,總讓人有一種距離感。

不知這位大唐軍神在想些什麼。

但是從心里來說,蘇大為卻更敬佩蘇定方一些。

「毋須見外,坐吧。」

蘇定方朝待客的小木幾一指,目光又看了一眼侍女。

引蘇大為進書房的侍女蹲身行了一禮,倒退著出門,將門帶上。

「國公,您今天找我來是?」

「坐。」

蘇定方言簡意賅道。

他起身走到小幾邊坐下,伸手開始弄著小爐,看樣子是要自己動手烹茶。

蘇大為忙上來想要幫忙,卻被他擺手拒絕。

這才在蘇定方對面的小凳上坐下來。

看著蘇定方煮水,洗茶,一道道工序十分嚴謹,卻又有一種干淨利落,賞心悅目之感。

整個過程里,蘇定方沒說話,蘇大為也不開口。

書房里為之沉默。

卻絕不尷尬。

煮茶,似乎成了連接兩人的橋梁。

一直到茶水沸騰,蘇定方才如釋重負的長呼一口,提起茶壺,替蘇大為與自己各倒了一杯茶。

熱氣蒸騰,書房里充滿一種沁人心脾的茶香。

心緒為之寧靜。

充滿寂靜之美。

蘇定方以手示意,自己端起茶杯在鼻下輕輕轉動。

碧綠的茶湯在杯中蕩起圈圈漣漪。

香氣撲鼻。

過了片刻,蘇定方端杯到嘴邊,微抿了一口。

茶水在舌尖翻滾,待稍涼,方才滾落喉中。

蘇大為見狀,學著他的樣子,淺嘗了一口,頓覺得一縷苦澀在舌頭蔓延,至中途,又變成妙不可言的回甘。

齒頰為之留香。

蘇大為的眼楮一亮。

「好茶。」

不光是茶好,蘇定方這烹茶的手藝更好。

單看外表,怎麼也不會想到,這位大唐赫赫有名的軍將,居然能烹一手好茶。

蘇大為喝的茶也不少了,在玄奘法師那里喝過,也曾嘗過武媚娘的茶道。

總的來說,各有各的妙處。

但都比不上今日蘇定方烹的茶,讓他如此難忘。

茶、水、火候,這三者缺一不可。

「治大國如烹小鮮,而治軍,如烹茶。」

蘇定方輕輕將杯放下,抬眼看向蘇大為︰「阿彌,你以為如何?」

這話,听著像是老師出了一道考題。

蘇大為不由一愣。

蘇定方這是什麼意思?

讓獅子叫自己過來,卻又不說話,而是烹茶請自己喝,然後又拋出這樣的問題。

想考我兵法呢?

一時不解其意,又不敢亂說。

在蘇定方面前,他連大氣都不敢出,不是怕,而是敬。

就像是人面對一座高山,生出高山仰止之感。

總覺得蘇定方的話必有深意。

只是自己一時沒能參透。

「治大國如烹小鮮,是因為越是國之大事,越不可急躁,須得耐心,慎重;而治軍如烹茶,則是指,治軍就……」

蘇大為一時舌頭打結,真不知該如何往下說了。

就見對面的蘇定方笑了。

「你無須緊張,我找你來,是想和你談談用兵之道。」

「求國公指點。」

蘇大為忙抱拳。

大唐雖然武功赫赫,但當世公認的名將,用兵名家,其實也不過寥寥數人。

自從李靖等人故去,這樣的兵法大家就更少了。

而蘇定方,是當前大唐公認的名將,戰神,第一人。

舍蘇定方外,大唐活著的將軍,當世再無一人有他這般赫赫戰功。

一人連滅東西兩突厥。

成就名垂青史的神話。

就算衛霍復生,也不能望其項背。

而蘇定方的用兵之法,也被無數人去研究,揣摩,並品頭論足。

但可惜,無人能復制他那樣的戰績。

更無人能打出他那樣,以少勝多,千里奔襲的閃擊之戰。

其疾如風,其靜如林。

侵略如火,不動如山。

蘇定方得其精髓。

「我的兵法,一半是自學,一半是得當年衛國公李靖指點,後來我又將此法傳了裴行儉。」

蘇定方為人寡言少語,甚少說這麼多話,今日算是罕見。

蘇大為凝神細听,不敢漏了半個字。

之前在軍中,雖然也得到蘇定方的指點,但那都是只言片語,隨意為之。

像這樣,特意找他來,並說想指點他兵法,這是頭一回。

這也是莫大的機緣。

耳中听到蘇定方繼續道︰「同樣一本兵書,有的人看了能取勝,有的人除了口出大言,卻一無所獲,這是人的根器不同。

當今之世,想要將所學傳承下去,不光是需要好的老師,更需要有悟性的弟子。」

他目光灼灼的看向蘇大為,這一刻,身上的老態不翼而飛,而是名震大唐的軍神蘇定方。

「這些年來,想拜我為師,求我兵法之人,如過江之鯽,但我一一拒絕,因為我知不得其人,不可輕傳,如今也只傳了裴行儉一人。

我老了,還不知能為大唐征戰幾年……

去歲在軍中,我觀其言,察其行,覺得你是一個可造之才。

若能繼承吾之兵法,則當世除裴行儉為,又可替我大唐多造就一位名將。

不知,你可願學?」

蘇大為此時,內心充滿了震駭。

這特麼的……

茶,蘇定方都烹好了。

想收徒的心意,和用意,都說得清清楚楚,安排得明明白白。

只要蘇大為納頭一拜,雙手奉茶,這師徒的名份,就是實錘了。

自己將成為大唐自裴行儉後,唯一得傳蘇定方兵法的人。

這機緣,簡直比上天掉餡餅更不可思議。

只要納頭便拜,口稱老師就……

但是等等。

哪有這麼容易?

裴行儉繼承蘇定方的兵法,日後更是繼承蘇定方在軍中的威望,繼承這份軍望和政治遺產。

此後終身為大唐征戰到死。

今天這一拜不要緊,這就等于在自己身上也打上蘇定方的鉻印。

軍神的弟子。

那以後大唐對外征戰,自己去還是不去?

天子李治一道詔令,說這兵法李靖傳蘇定方,蘇定方傳你,乃是屠龍之術,你不替大唐開疆拓土,你還想在長安養老?

提兵數萬,馬革裹尸已經是最好的宿命了。

李靖到老了還要陪著太宗皇帝征高句麗,行到半道身體走不動了,淒慘無比。

蘇定方替大唐東征西討,最後病逝于軍中。

裴行儉同樣征戰不止,在出征前病逝。

但凡被鉻上大唐「名將」、「軍神」二字,未來的命運就注定了。

這一生,不是在征戰,就是在去征戰的路上。

這,真的是自己所希望的未來嗎?

一時間,蘇大為不由遲疑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