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七十一章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等等,你先別說,讓我猜一下。」

阿史那道真擺擺手,然後眉心揪成一團。

從蘇大為的角度可以看到他的側臉。

這貨高鼻深目,皮膚又白,要放到後世,妥妥是一個少女殺手級別的存在。

不過在此時,長得帥氣,卻無多大用處。

在軍中最看中的還是軍功。

阿史那道真自從被阿史那社爾踢到軍里中斥候營後,倒是立志要創一番事業,研究用兵之道,分外用功。

「先從陳倉和子午谷、斜谷道這邊為疑兵,沒問題啊?」

阿史那道真兩眼出神的看著虛空,仿佛在神游。

灰藍色的眼楮里,眼神有些失焦。

「主力打隴西三郡,也沒問題,畢竟蜀軍得解決運糧問題,必須因糧于敵,陳倉那邊沒辦法打通,只能明打陳倉,暗取三郡。」

說著,他想了想又道︰「街亭是三郡的門戶,要想守住三郡,將三郡勢力完成整合,就必須將魏軍拒于門外,所以街亭必守,絕不可失。」

他抬頭看向安文生,目光有些茫然︰「街亭一丟,魏軍便能源源不斷的涌入隴西三郡,如此一來,變成蜀軍與魏軍爭奪三郡的局面。

動蕩之中,蜀中無法再完成整合資源,提供軍中補給的戰略,不得不被迫撤出戰場,以免被全殲。

這……

諸葛孔明的布局,除了失去街亭這個意外,我想不出還有什麼問題。」

蘇大為在一旁默默听著,心里再次刷新對阿史那道真的認識。

沒想到他還真的很熟悉軍略之事。

其實這次加入征西軍中,能得到機會與當世一流的名將,如蘇定方,如程知節,私下里交流,而且可以從西突厥的動作,以及唐軍的反應推出很多東西。

就像是現在听安文生和阿史那道真去推演蜀漢諸葛孔明的北伐之戰。

從這些事件後,能琢磨出當世名將的用兵思路,知道來龍去脈。

蘇大為自覺收獲頗豐。

人和人之間,最大的區別,不是形體,而是大腦的思維模式。

高手與低手之間,也就是思想與心態的差別。

除此之外,大家都是人,真無甚大的分別。

安文生此時放下酒杯道︰「沒想到道真你能想到這一步,寥寥數語便將孔明北伐之策給說清楚了,相當不錯。不過我這里要說的,是諸葛孔明的失誤之處。

你方才的思路,說的是蜀軍的戰略和動作,這點沒有錯。

但凡戰,不光要算己,還要算敵。

孔明第一次北伐之策,有幾個先決條件,第一點,是隴西三郡有世家大族投靠,有人做內應。

第二點,魏軍確實被蜀軍疑軍所迷惑,判斷失誤,貽誤戰機。

第三點,街亭方向能將魏軍援兵擋住。」

安文生伸出三個指頭,接著搖頭道︰「在我看來,這三者,是支持諸葛孔明北伐的信心,卻也是他這次行動的敗筆。」

蘇大為听得入神,此時忍不住道︰「文生,孔明這三條怎麼失敗了?三郡大族不是望風而降嗎?」

阿史那道真也一臉期待的看過來。

安文生舉杯喝了一口酒,稍微醞釀了一下,這才不慌不忙的道︰「第一點,隴西三郡地方豪強確實投靠了蜀軍,這也是諸葛孔明敢行險,實行此戰略的原因。

但是隴西三郡勢力錯綜復雜,除了地方豪強,還有魏國的勢力,以及一些蠻族。

就算是地方豪強,也非鐵板一塊。

蜀軍進軍天水,只有一部份地方豪強的支持是遠遠不夠的。

還需要佔據絕對的優勢,盡快穩定局面,整合資源,將主力從三郡抽調出來,去堵住街亭,支援馬謖。

從結果倒推來看,這一條,孔明沒有做到。」

安文生搖了搖手指︰「此為第一失。」

蘇大為與阿史那道真仔細想想,均表示認同。

安文生接著道︰「再說第二條,就是蜀軍趙雲和鄧芝這一支疑兵。其實疑兵要想成功,最重要的便是以假做真,最好真到自己人都信了,那魏軍也便瞞過了。

但是趙雲和鄧芝這一路,完成的並不算成功。

魏軍很快發現蜀軍虛實,並進一步推出趙雲這一路只是偏師,這便造成了魏軍的戰略調整,加快了向隴西方向的軍力投送。

所以疑兵這一路,沒有起到盡量拖延魏軍時間的目地,可以算是第二失。」

蘇大為看看安文生,想說什麼,一時又不知從何說起。

只能說,安文生確實是博學多才,對四百年前三國的軍略之事,都可以信手拈來,而且分析入理。

阿史那道真此時看安文生的眼神又有些不同,那有些像是後世小迷弟看到學霸的興奮。

「最後是第三條,便是街亭方向,必須將魏軍的援兵擋在外面。但是馬謖沒能做到,魏軍援兵進入隴西三郡,則宣告諸葛孔明的圖謀徹底落空。

戰亂中的隴西無法再替蜀中提供穩定的後方和補給。

因此,街亭之後,蜀軍便主動退卻,第一次北伐隨之結束。」

安文生說得口渴了,又喝了一大口酒,看著若有所思的蘇大為和看著自己,兩眼發亮的阿史那道真道︰「這便是我認為的諸葛孔明失誤之處。

他的戰略沒有大的問題,但在具體執行層面上,卻出了失誤。

無論是斜谷方向的趙雲,還是街亭方向的馬謖,都未能完成任務。

包括他自己,也沒能率主力及時平定隴西,才有此敗。」

「假如,假如馬謖這次能擋住魏軍援軍,是否可以扭轉整個戰局?」

蘇大為開口問。

他心里對諸葛孔明的北伐之戰,也起了不小興趣,思路順著往下推,起了一個疑問。

如果馬馬謖擋住了魏軍,那諸葛亮不是就有時間去收拾局面?

假如平定了隴西各地,蜀軍不就可以將魏軍擋在街亭之外?

那麼,關鍵點,還是在馬謖和街亭之戰上。

「阿彌,你這一問,就是不了解諸葛孔明的戰略布局了。」

「怎麼說?」

「第一次北伐的關鍵在于拖延魏軍支援的時間,利用時間差完成對隴西的佔領和資源整合,以此做為蜀軍的立足點。

往隴西進軍是為了拖長魏軍的支援距離,反應時間;派趙雲出斜谷是為了迷惑魏軍和分魏軍之勢,魏軍大將軍曹真帶著主力跑去斜谷了,便被趙雲給拖在斜谷,無法對隴西做出支援。

而最後馬謖去街亭守住路口,實際上已經是阻擋魏軍的最後一道防線,守街亭的作用僅是整個戰略計劃的一小部份。

一但魏國反應過來,將有源源不斷的援軍趕往街亭。

除非諸葛孔明親自率蜀軍主力坐鎮,還有一線生機。

馬謖那個時候,那個位置,換誰去都擋不住魏軍。

就算擋住第一次援軍,後續還有更多的魏軍會趕來。

這個計劃,從魏國發現隴西有變,到出軍的那一刻開始,已經是失敗了。」

蘇大為還在琢磨,阿史那道真卻是一拍大腿,大叫一聲︰「知己啊,你這一說,道破了我心中的疑惑,我就說馬謖死得挺冤的吧,他那位置,換誰去都不行。」

「那也未必。」

蘇大為插口道︰「如果關羽或者張飛在,或許結果會不一樣。」

「阿彌,別說關張二將了,蜀漢昭烈帝在夷陵大敗,損兵數十萬,蜀國的人力物力,為之一空,將星凋零啊。

那個時候,若不是有諸葛孔明嘔心瀝血穩住局面,蜀漢弄不好當時就亡了,也就沒有後來的事了。

等穩定住蜀漢內部的局面,諸葛孔明手里其實可用的人著實不多。

就算馬謖也算是矮子里面拔高個,水平不算差了。」

停了一停,安文生接著道︰「對上魏軍張郃這等名將,蜀國不是關、張二將那種,換誰根本也擋不住。

說到底,諸葛孔明之失,倒也不是戰略上有問題,實在是昭烈帝在夷陵敗得太慘,一次輸光了家當,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孔明手里掌握的資源有限,打到那個樣子,已經是蜀漢的極限了。

敗局,早從夷陵戰後便注定了。

失了荊州,隆中對的戰略無法實行,以一州對抗中原,還能苟安數十年,已經是異數。」

蘇大為忍不住鼓掌道︰「听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安文生模著下巴,腆著肚子,仰首望天,一副高人做派。

可惜表情出賣了他。

阿史那道真激動的道︰「以前我跟人討論兵法,從來沒有像你講的這麼深入淺出的,簡直是七進七出,你真厲害,我有個不情之情,能否跟著你學習兵法。」

「唉,我對軍法其實只是略懂。」

安文生隨意的揮揮手,臉上卻是笑容微妙。

分明是在說︰在多夸夸,沒事,我經得起夸。

「文生你個裝逼的惡賊!」

蘇大為在心里嘀咕了一聲,就在此時,听到帳外有人急呼︰「蘇營正,出事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