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九十九章 第三個故事

殿角,博山爐里緩緩吞吐出氤氳的霧氣,香甜中,有一種令人寧靜的力量。

李治輕輕喝了口茶,略覺精神一振,開口向蘇大為道︰「阿彌,你既是媚娘的弟弟,與我也不算外人,此次幸得你斷案如神,才令真相大白,想要何賞賜快快講來。」

武媚娘與李治相視一笑,那笑容里,頗有幾分「我弟弟確實有能耐」的驕傲。

她的目光轉向蘇大為,雖沒開口,但眼神里透出鼓勵之意。

「有功則賞,有過則罰,朕是不會虧待替我效力之人的。」

李治又道。

蘇大為想了想,向李治拱手道︰「陛下,其實……」

「何必吞吞吐吐?有話就說。」

「陛下,其實關于安定公主的案子,還有第三個故事,不知陛下想听嗎?」

蘇大為的話音落處,李治與武媚娘不由露出驚訝。

「阿彌,你這是何意?」

「陛下,所謂真相,只看你從何等角度去解讀。是以,臣經過細細思量,發現,這件案子,還有第三種解讀。」

李治下意識伸手握住武媚娘的手,略微一緊。

武媚娘低頭看了他一眼,又看向蘇大為,眼里閃過一抹擔憂。

「你說吧,朕听著。」

「關于此案,臣之前有兩種解讀,第一種,是倭國半妖等勢力,想要暗中控制朝中權貴,這次他們選擇的目標是安定公主,而王皇後與蕭淑妃並不知情,在無意中促成此案,令安定公主置于危險之中。」

這第一種解釋,自然存在著種種漏洞,難以自圓其說。

比如沒有宮內內應,哪怕是詭異半妖,也不可能做到這些事,更何況那蘇我蝦夷如今還在太史局手中。

李治手托著下頷,略微點頭,表示自己听懂了。

「第二種解讀,那就是‘完美犯罪’,皇後與蕭淑妃都是知情人,表面上裝做不知,實則各自參與此案,對整件事形成推動。」

第二種解讀無疑是彌補了第一種的漏洞,便得更加可信。

長孫無忌也是在這里,無法反駁蘇大為,心中又懼怕李治趁機擴大打擊面,才不得不暫時低下高傲的頭顱。

武媚娘低頭看看懷里的女兒,眼神中閃過一絲愛憐。

自己的女兒,這次真是吃了大苦頭,險些便見不到她了……

武媚娘抬頭,向蘇大為道︰「第三個故事是什麼?」

此刻,她已然明白了蘇大為的意思。

沒有所謂的「真相」,一件事發生了,都只有根據手里掌握的信息、證據去拚湊,去溯源。

但拚湊出來的東西,能叫真相嗎?

如何去看待此事,才是更有意義的。

蘇大為深吸了口氣,拱手道︰「這個故事,可能要從很早之前說起,在太宗時,曾非常寵幸一位徐惠妃。

這徐惠妃有個妹妹,從小听身邊人講姐姐的故事,听說姐姐受天子寵愛,她的心中,悄然生出羨慕。

及長成人,這位妹妹,果然也入了宮,她從一個小小的才人做起,終于成為了四品美人。

原本,她以為自己能獨得天子寵愛,豈料,這時的後宮與太宗時大不一樣。

在她頭頂,有一位皇後,一位貴妃。」

蘇大為說到這里,李治與武媚娘的臉色同時變了。

他們都清楚,蘇大為說的不是故事,而是後宮之中徐美人。

為何蘇大為要說起徐美人?

安定公主的案子,與徐美人何干?

「徐美人知道,自己無論如何努力,都不可能突破頭頂那兩座高山,論家世,論美貌,論手腕,她都不及。

她只有寄情與詩畫,抓住每一個被天子寵幸的機會,表現自己。

可惜,突然有一天,她發現,宮里又新來了一個女子。

此人是太宗時的才人,令徐美人忿忿不平的是,這才人明明是在她之後才入宮的,但是轉眼間,已飛上枝頭,被封為昭儀,並且與陛下有了兩個孩子。

嫉妒,從徐美人心中生出。

她可以容忍皇後,可以忍容蕭淑妃,但她無法容忍這位‘昭儀’。

內心的嫉恨,足以扭曲一個人的靈魂。

她想報復,想讓那位昭儀也嘗嘗求而不得的滋味,恨不得將皇後、蕭淑妃和昭儀三人統統打入十八層地獄。

所以,她選擇向誘惑投降,做出了一件非常可怕的事……」

李治和武媚娘此時臉色一變再變。

他們听出來,蘇大為這次說的,並非什麼故事,可能這才是真相。

「阿彌,你所說……」

「怎會如此!」

李治和武媚的聲音,各自不由帶上了一絲顫抖。

第三種可能,對他們的心靈沖擊,更甚于之前。

武媚娘臉色慘白,喃喃道︰「我與後宮嬪妃一向相善,與徐美人更以姐妹相稱,她,她怎可以……」

「她不過一個區區美人,何以能做成此案?」

「陛下。」

蘇大為拱手道︰「後宮嬪妃也有省親的機會,可能她一時受不住誘惑,接受了詭異的‘禮物’。」

「詭異的禮物?」

「我曾听玄奘法師說過,人與詭異是如何而來,玄奘法師說,詭異原本也是人。」

「也是人?」李治訝然。

「上古之時,人與詭異本來都是同族,但人心的黑暗,能引來惡鬼……與惡鬼訂下契約,獲得種種力量,這便是詭異。」

蘇大為沉聲道︰「我不知徐美人是主動還是被動,沾染了詭異之血,令她也成為‘半妖’,這件事中,是徐美人將那詛咒之物帶入宮中,又設計轉送于蕭淑妃。」

他說著,拱手道︰「臣這里,有徐美人的口供,她招認了。」

「蘇大為,如此隱秘之事,你又怎麼會知道?」

李治目光一閃,面色復雜道︰「一日之間,十二時辰,你能查到這麼多隱秘?」

從心里,李治並不願意相信自己後宮有種種污穢之事。

特別是徐美人,在李治印象里,一直是溫婉的,並沒有參與到後宮爭端里。

可以說是李治眼中的一朵白蓮花。

在武媚娘入宮之前,許多時候李治是願意去徐美人那里,甚至還動念,這兩年將她升上一級,賜她為徐婕妤。

但武媚娘入宮後,這一切便全都變了。

李治再也沒有心情,也沒有精力放在別的女人身上。

連皇後和蕭淑妃那里,他都不怎麼顧及,更何況徐美人。

「陛下,所有事,一但做了,都會留下痕跡的。」

蘇大為沉聲道︰「徐美人做的並不高明,被臣一問,她自己心慌意亂,露出了馬腳。她可能不是個壞人,只是個被嫉妒吞噬的女人,但這件事,因她而起。

在臣看來,最難斷的不是案子,而是人心。」

「人心?」

「就像蕭淑妃和皇後,沒有證據說她們一定參與了此案,一定在其中推動,只是有這個可能。

人心,是無法看清的。」

這也是長孫無忌他們此次肯退讓的原因。

人心雖然可以猜測,但到底不可能憑借這個去定王皇後的罪。

關隴王氏,暫時還是安全的。

蘇大為說完,殿內陷入長久的沉默。

武媚娘低頭看著女兒,仿佛化作了石像。

而李治,眉頭緊蹙,也陷入了沉思。

不知過了多久,襁褓里的安定公主「哇」的一聲發出哭泣。

武媚娘一下子驚醒,她有些心慌意亂的站起來,輕輕拍打著懷里的嬰兒,嘴里輕聲哼著曲哄著女兒。

「陛下,安定一定是餓了,我先去喂她。」

武媚娘向李治說了一聲,又向蘇大為深深看了一眼,在乳母的陪同下,匆匆走向後殿。

李治深吸了口氣,他此時有一種無力感。

連自己的後宮,自己的女人都管不好,都看不清,此時的他真的懷疑,自己如何做個好皇帝,如何看清朝中百官之心,如何管理這麼大的帝國。

「阿彌,謝謝。」

李治聲音里透出一絲疲倦︰「此事你不要聲張,我會好好思量。」

「陛下,此案,到此就結束了,但有些案子,還沒有了結。」

蘇大為的聲音,令李治愕然抬頭︰「什麼?」

「上元夜劫童案、安定公主之案、萬年宮洪水案,這些案子背後,都有倭人的影子,關于倭人間諜案,臣想繼續查下去,還請陛下同意,于長安、萬年兩縣,及大理寺,抽調精干人手,專門負責對倭人間諜案的追查。」

「嗯……」

李治用手支著腮,沉吟片刻道︰「朕也早有此意,永徽三年大理寺卿向朕提過立‘倭正營’的事。」

說到這里,李治坐直身體,以一種威嚴而又肯定的聲音道︰「朕意已決,正式成立倭正營,屆時,將由你牽頭,負責查倭人間諜之事。」

「謝陛下!」

從甘露殿中走出來時。

蘇大為看了一眼天上的太陽。

未時。

大概是後世下午兩三點。

距離昨天的賭約,整整過去十二時辰。

回想這一日的經歷,真的猶如在夢里。

他一抬頭,看到對面,有個銀甲將軍正佇立如松,一臉不苟言笑的看著自己。

蘇大為笑了,他張開雙臂迎了過去︰「仁貴,謝謝你,若不是你們這幫兄弟……」

「滾!」

薛禮,緩緩從牙縫里蹦出一句話︰「老子不喜歡被男人惦記,還有……以後這種事,別帶上我,否則我會把你打得你娘都不認得。」

「別這麼無情嘛,下值了請你喝酒去不去?」

「不去……」

「不去才怪!」

遠處,一駕華貴馬車里,貴為趙國公的長孫無忌透過窗簾縫隙冷冷的看著蘇大為及薛禮,一個熟悉又陌生的詞,忽然出現在他腦海。

一生之敵。

未曾想,在掃清朝堂上所有敵人,獨攬朝權的時候,又出現這麼個異類。

「一個小小的不良人,居然想與我為敵?」

車簾猛地晃動了一下。

良久。

「不自量力。」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