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二十八章 嗣聖元年

「這次分別以後,你我應該不會再見了。」

桂建超向蘇大為深深看了一眼,轉身向詭異族群走去。

他話里的意思,從今以後,再無長安刑名第一的老鬼。

只有熒惑星君,與他手下的詭異。

有些事,並非三言兩語,就能改變成見。

「鬼叔,保重。」

蘇大為向著他的背影,叉手為禮。

這些年相識的一幕幕,當年在不良人中他對自己的庇護,指點,照顧,點滴涌上心頭。

「差點忘了。」

桂建超回頭看過來︰「你這麼多年領兵在外,究竟有沒有想過?」

蘇大為知道他問的是什麼。

只是微笑不語。

「這事我卻是非常好奇,你若告訴我,我告訴你一個秘密。」

「不說,打死也不說。」蘇大為哈哈一笑,感覺能讓老鬼吃鱉,也是極有趣的事。

「事關聶蘇。」

「呃……咳咳。」

蘇大為笑容一僵,無奈的撓頭︰「我曾在征服倭島時想過,但後來終究放棄了。」

「為何?」

「我知道自己的邊界在哪里,若讓我獨領一軍,或者鎮守一方,尚可勉強應付,再大了,我就不行了,這麼大的帝國,不是誰都能做好的,它必須是像天皇、天後那樣的人杰才可以。

我不可以,鬼叔,你也不可以。」

「有你說的那麼玄乎?」

「這不是玄乎,而是……這麼大的國家機器運轉,三省六部,千頭萬緒,民生軍事,紛沓而來,陛下在那個位置上,都熬成什麼樣了,自古坐上那個位置的,有幾個人能得快樂?

我覺得陛下他們做得很好,換我,一定做不到。

若在我手里把這麼偉大的帝國搞砸了,豈不成了千古罪人?」

蘇大為向著桂建超微笑道︰「我知道自己的斤兩,就做好自己的本份,為這個帝國,添磚加瓦即可,我相信,大唐的偉業,一定會彪柄千古,光照萬年。」

當年在征倭時,李治對他的猜忌達到巔峰。

他不是沒想過留後路,甚至想過,要不要佔住倭島,把日後的本子取而代之。

但終究是舍不下大唐的一切。

國力蒸蒸日上的大唐,如此永載史冊留名汗青的偉業上,豈可沒有他蘇大為的名字?

我來過,我留下名字。

這就足夠了。

至于「彼可取而代之」,不說大唐這麼成熟的帝國機器,他有沒有機會。

真的掀起戰亂,他成什麼了?

豈非高宗版安祿山?

有意思嗎?

沒意思透了。

桂建超深深的看著蘇大為,良久長嘆一聲︰「阿彌,我不如你看得透。」

說完轉身就走。

蘇大為一怔,急道︰「鬼叔,你方才說什麼秘密要告訴我,事關小蘇?」

「哈哈。」

桂建超頭也不回的道︰「你想過嗎,騰根之瞳與騰迅相爭,最後騰根之瞳遁入你的身體寄居,而騰迅則留下一個孩子,那便是……聶蘇。」

臥槽!

蘇大為頭腦里仿佛有一道驚雷劈過。

許多事,他不是沒有察覺,只是潛意識里,有意去回避。

但這一下被老鬼點破,再不可能把脖子埋進沙子里,裝做不知道。

聶蘇,她是詭異,她是騰迅,她真的是……

等等!

她媽是騰迅,那她阿爺,究竟是不是騰根之瞳,若是,騰根之瞳在我身體里,那我跟聶蘇……

細思極恐。

……

大唐嗣聖元年。

自當年黃安縣疫亂,已過去十七載時光。

去年十二月,也就是弘道元年將,李治在東都貞觀殿去世,終年五十六歲。宣布遺詔︰「七天裝在靈柩內,皇太子在靈柩前即皇帝位。園陵制度,務以節儉。軍國大事有不能決斷者,請天後處理決斷。」

群臣上謚號曰天皇大帝,廟號高宗。

先帝去後,太子李弘登基為新皇。

大赦天下,改元嗣聖。

但新皇登基不過一個月,便因一句戲言遭到太後武曌訓斥。

武曌,即是先皇李治之皇後,武媚娘。

此時改名武曌,並以先皇遺詔,臨朝稱制。

朝中內外大小事宜,悉決于武太後。

李弘雖登基,實際上只是提線木偶。

而近來隨著太後對李弘的不斷打壓,所有人,都嗅到了一種異樣的味道。

一種風雨飄搖之感,籠罩了整個大唐。

這一切的高峰,在昨日大朝會上,達到了頂點。

當時,武後在朝會歷數新皇十大「罪狀」,當朝宰相狄仁杰與當朝兵部尚書,輔國大將軍,黃安郡公蘇大為,皆出列替太子申辯,結果武後大怒,掀翻了桌案。

朝會不歡而散。

而朝會後,各方暗流涌動。

所有人都知道,要變天了。

……

「你說你,何苦來哉?在這種事上頂撞天後,有何好處?」

寬敞明亮的大宅中,傳出明崇儼的聲音。

透過半開的木窗,看到屋內坐著明崇儼與蘇大為、狄仁杰三人。

這十七年來,因李治身體日漸病重,朝中權柄,終究還是落在武後手中。

先是英國公李勣病逝,後又是兵部尚書蕭嗣業病逝。

大唐老將凋零,蘇大為終于積功被封國公,並執掌兵部。

此後蘇大為管軍,狄仁杰也因閻立本的推薦,和個人優異表現,直入中樞,執掌刑名,直至入閣為宰相。

明崇儼管監察,風聞奏事。

這三人,被天下稱為武後座下同,三架馬車。

共同承托起,後李治時代,大唐的國運。

在三人與武後的共同努力下,這十幾年來,大唐經歷天災人禍,外敵內寇,但都一一走過來了。

東邊的新羅和倭國,終于被平了。

南邊新倔起的一個大理,作亂的安南,也被唐兵悉數掃平。

吐蕃歷次掃蕩後,分崩離析成無數小邦部落,再也沒有重聚為國的可能。

唯一有些跳反的就是西南面的天竺。

那些黑面三哥,也不知是被詭異蠱惑,還是天生就是喜歡在作死的邊緣瘋狂摩擦。

一次又一次爬上高原,悄悄向吐蕃滲透。

終于,在忍無可忍後,在蘇大為的力主下,大唐發兵,由王玄策與蘇慶節、薛仁貴為將,率兵五萬。

從南打到北,把那幫黑老三殺得哭爹喊娘。

最後剩下一些小雜魚,也不敢在天竺停留,被一路超到海中小島去撈魚去了。

由此,天竺也被劃入大唐版圖。

王玄策也終于如願以償,在蘇大為力薦下,成為大唐天竺都督府都督。

至于西面大食國。

在亙羅斯之地,被婁師德和王孝杰等將,狠狠打了個一萬破十萬的戰績後,肝膽俱裂。

主動派使臣向大唐求和納貢。

在很長的時間里,相信他們也沒有膽量再來挑釁大唐的威嚴。

大唐的敵人不在外,而在內。

明崇儼臉色凝重,在廳中來回走動,他抬頭看去,看到蘇大為坐在那里,手捧茶杯,談笑自若。

狄仁杰則是黑著一張臉,沉默無語。

狄仁杰性厚重,最是剛正不阿。

見到太後打壓太子,挺身而出這還能理解。

但你蘇大為,你掌軍的,這個身份本來就敏感,你至于跳出來出頭嗎?

你就不怕太後猜忌?

明崇儼狠狠一甩袖子,憋在心里的話,還沒來得及開口,蘇大為已經搶先道︰「我知道你想說什麼,但是不行。」

「不行?」

「陛下做太子的時候,我是太子府的人。」

蘇大為手捧茶杯,正色道︰「我與陛下亦師亦友亦親,這個時候,我不能不站出來。」

他太清楚武媚娘的脾性了。

若沒人挺身而出擋一擋,只怕她真的會廢掉李弘。

而大唐,在廢掉皇帝後,只怕又會拐向原本的位置,出現則天女帝。

這可怕的歷史慣性。

蘇大為並不是對女人稱帝有什麼成見,而是在一個男權的世界里,她要如此做,必然會激起天下洶洶。

而為了維持統治,殺子,廢帝,殺臣,天下動蕩,不可避免。

這個大唐,是蘇大為,還有無數如蘇大為和狄仁杰這樣的忠貞之士,苦心營建起來。

一次次趟過天災,一次次于墜入深淵的岔路口將它重新拉回正軌。

如此,才有大唐輝煌的這十七年。

在李治朝後期,再次將大唐的巔峰延續了十七年。

這份帝國巔峰的時長,前無古人。

而蘇大為也清楚,一但武則天稱帝,大唐將會迅速衰落下去。

那個未來,他不想見到。

「你們啊……你們,還有你,蘇大為……」

明崇儼氣得用手指向狄仁杰及蘇大為,重重在蘇大為方向點了點︰「你知不知道,我卜卦算出來,你這一站出來,會有潑天大禍,太後她……」

她必然會拿你開刀啊!

你不像是狄仁杰這樣的文臣,你是武將頂峰。

你若不和太後一條心,她豈能心安?

後面的話,他沒說出來,但也不必說出來。

蘇大為忽然放下茶杯起身道︰「我還有一位貴客要來,今天就聊到這里吧。」

「哎?」明崇儼大感錯愕。

狄仁杰也抬頭,張開雙眼,皺眉看向蘇大為。

「阿彌,你……」

「道理我都懂,下次下次再說,狄大兄,還有明郎君,送客。」

呯!

直到被半推半送的送出蘇府。

明崇儼依舊是一臉懵逼。

狄仁杰看了看蘇府,仿佛想到了什麼,面色微變,向外匆匆走去。

「哎,左相,你走這麼快干什麼?蘇大為要見什麼客人?」

揚聲追問,但狄仁杰卻並不回答,轉眼走遠了。

明崇儼抖了抖衣袖,暗自月復誹平日老成持重,沒想到關鍵時刻狄仁杰居然如此亂了方寸。

他手指在袖中掐了掐,突然面色大變。

回看向蘇大為的宅子,眼中竟隱隱流露出一絲恐懼之色。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